中華傳統武術 書系 ,共計30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京東程式八卦掌(附光碟)

奎恩鳳  著
大展  出版
2022/04/01 出版

本書為京東程式八卦掌傳人奎恩鳳習拳五十多年的總結,包括基本功揉身十三式、行樁、程式老八掌、六十四掌、九宮掌等功法,以及八卦掌歌訣和珍貴拳譜,如董海川三十六訣、程廷華二十八轉掌訣、三十六天罡手譜、七十二地煞腿譜,以及珍貴的照片資料。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京東程式八卦掌

奎恩鳳  著
大展  出版
2022/04/01 出版

本書為京東程式八卦掌傳人奎恩鳳習拳五十多年的總結,包括基本功揉身十三式、行樁、程式老八掌、六十四掌、九宮掌等功法,以及八卦掌歌訣和珍貴拳譜,如董海川三十六訣、程廷華二十八轉掌訣、三十六天罡手譜、七十二地煞腿譜,以及珍貴的照片資料。

7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道宗九宮八卦拳

楊樹藩  著
大展  出版
2021/01/05 出版

道宗九宮八卦拳乃道家八卦門,武技為八卦帶九宮,法極簡,效極顯,用大隱於世的古傳功法,獲得築基、攝生、防身三重妙用。 九宮八卦拳與世傳各派八卦掌截然不同。 此拳係道門內傳授,每代僅傳徒二人,均係師父老年傳藝。楊樹藩的師父楊子君即由段道爺傳授。20世紀上半葉,世事變幻,楊子君隱入市井,見楊樹藩聰穎堅毅,傳藝於楊樹藩,這也是此術首次傳入民間。 九宮八卦拳練養兼備、古樸簡約、崇尚實用,其獨門練功法、九宮八卦拳術、纏身刀和乾坤棒等器械、養生功,式少趟短即為精煉,練之即可體會「軸動身起轉八方」的武學真諦。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郭氏八卦掌

大展  出版
2019/02/01 出版

本書全面介紹了八卦掌、八卦刀、八卦劍、八卦棍、八卦雙頭蛇、八卦棍等的源流與特點、基本套路、功法練法、動作用法、技法要領等。作者以多年練習八卦掌的真實感受、體悟及傳授的動作要領為主線寫作,資料詳實、圖文並茂,對於初學八卦掌者和具有一定基礎的八卦掌愛好者有指導作用。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南派鶴拳用法與練法(附DVD)

馮武  著
大展  出版
2019/02/01 出版

主要內容包括鳴鶴拳的基本要領、基本功法、單練套路、對練套路等。鳴鶴拳的特點是以形為拳,以意為神,以氣催力,拳勢激烈,上肢動作較多。手法要求五行變化,講究相生相克。套路較為激烈,勇猛矯健,且富有陽剛之美。習練此拳可以增強人體各器官的機能。其實用、健身、審美價值突出。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少林拳

武兵  著
大展  出版
2018/01/01 出版

從少林拳概述、少林拳精華功法、少林拳套路展示、少林拳技擊解招、少林拳拳理通覽、少林拳學練指點等方面加以闡釋和表現。整本書縱橫交錯、精言細理地呈現傳統武術,讓讀者一看就懂,一學便會。力求做到圖示清楚,文字精準,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來激發讀者和學練者的學習興趣。

9 特價20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南拳

武兵  著
大展  出版
2018/01/01 出版

本書全面介紹了南拳的起源與發展,主要技術內容、特點與風格,將南拳精華功法在書中一一列舉,並詳細介紹了南拳套路展示,技擊解招,以及南拳傑出人物,並附錄了武術裁判員管理辦法。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彈腿拳

武兵  著
大展  出版
2017/09/01 出版

該書是「中國傳統武術名拳系列」之一,全書介紹了彈腿拳概述、精華功法、套路展示、技擊解招、拳理通覽、學練指點,由作者親自示範,圖文並茂。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八極拳

武兵  著
大展  出版
2017/06/05 出版

全書介紹了八極拳概述、精華功法、套路展示、技擊解招、拳理通覽、學練指點,由作者親自示範,圖文並茂。

9 特價20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劈掛拳

武兵  著
大展  出版
2017/06/05 出版

本書全面介紹了南拳的起源與發展,主要技術內容、特點與風格,將南拳精華功法在書中一一列舉,並詳細介紹了南拳套路展示,技擊解招,以及南拳傑出人物,並附錄了武術裁判員管理辦法。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劉鳳春八卦掌

大展  出版
2016/07/01 出版

劉鳳春為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的關門弟子。八卦掌是中華武術的優秀傳統拳術之一。史建華、史學良編著的《劉鳳春八卦掌》內容包括:劉鳳春八卦掌基本拳理、套路、功法,拳譜歌訣,養生、技擊要略,等等。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張策五行通臂拳(附DVD)

李進堂  著
大展  出版
2016/03/08 出版

通臂拳歷史悠久,在武術中久負盛名,它不但有較強的技擊性能,而且對身體發育,精神修養,調理氣血,祛病健身都有積極作用。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五行通臂拳練法與用法(附DVD)

大展  出版
2015/02/01 出版

前言五行通臂拳亦稱猿猴通臂拳,在傳統的演練中,主要有刀、槍、拳三大系統,故在中華武林界一向以刀、槍、拳三絕而著稱;又因其具有技擊性、實用性,且易學易練、適應人體運動的自然規律,頗受武林內外人士所喜愛,尤其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提倡全民健身運動下,它由過去只在本門派內以師帶徒,口傳心授,秘不外露的傳統教習方式,走向公開化、社會化,習練者日眾,隊伍不斷擴大。五行通臂拳屬大架傳統通臂拳,內容主要包括:十二基礎樁功,四十八行步操練法;拳術套路有「拆拳」, 「五馬奔槽」,及後來發展成的「大連環」、「小連環」等。器械方面,有五行通臂刀(亦稱八步十三刀);五行通臂槍及短袍青雲劍、長袍純陽劍及雙人對練等。訓練過程中要求做到:拔頂抗項,含胸拔背,沉肩墜肘,三折九扣,擰腰坐胯,神情內斂,提肛收腎,意守丹田,肩背鬆順,放長擊遠,鬆肩探臂,立輪成圓,曲中求直,趾抓膝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講求十二種正勁,即冷、彈、脆、綿、軟、巧、輕、速、捷、靈、活、妙;十種奇勁,即沾、連、黏、挨、隨、吸、化、形、解、縮。要求練到以摔、拍、穿、劈、鑽為主線的,肩如輪,臂似扇,肘如環,腕似綿,手如鐵餅指似劍,腰如蛇行腿似鑽,胸如攏月眼似電,膝如彈簧脊似線,胯如奔馬行似猿,氣如滾水聲似磬,踝如踏板神似箭;使其達到身體各部位完美協調,應用上達到隨心所欲的程度。該拳術雖內容不多,易學易練,但對基本功要求極為嚴格,經長期訓練,掌握其精髓後,具有極強的實用性。本拳術起源於何時、何地、何人創造,因歷史流傳資料極少,已無從查證,但在本門最原始的拳術套路「拆拳」歌訣中有:「先師留下通臂掌,無影無形無柔剛,混元一氣太極象,令敵無處測陰陽」。透過此歌訣,可以看出,該拳術早期名稱是「五形通臂掌」,以拳命名是後來順應普通說法而約定俗成的結果。五行通臂拳在歷代傳承過程中,都是口傳心授,故至今尚未發現一部完整的教學資料,所見到的文字資料,也多為零星的手抄本,為使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能繼承下來,發揚光大,我們就多年學習和鍛鍊的實踐,將其大部分內容編攥整理成冊,以為今後可供參考之資料。因水準所限,雖盡其所能,終是一管之見,書中難免有掛一落萬之處,不妥的地方,還望武林同行斧正。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警鐘硬氣功闡秘

蔡建  著
大展  出版
2010/05/01 出版

  氣功,籠統地說,就是專門練器的功夫,因其中包含內氣、呼吸、意念等諸多內在要素,又常被稱之為內功。練氣的功夫種類繁多,如硬氣功、軟氣功、養氣功等;如吐納功、導引功、內丹功等;如混元功、八寶功、天罡功等;如金剛手、金鐘罩、鐵布衫等。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實戰八卦64散手掌

王培生  著
大展  出版
2009/04/20 出版

繼承優良傳統,發展創新武術的典範──為王培生先生  我是1947年認識王培生先生的。當時,在北平什剎海西海北岸的《匯通祠》成立了「北平匯通武術研究社」,近代武術名家李瑞東宗師的入室弟子、著名武術家高瑞周先生擔任社長,吳式太極拳名家、八卦掌名家王培生先生擔任副社長,八極拳名家張立堂先生和八卦掌名家馬逸林先生協助教練工作。高瑞周、張立堂、馬逸林與王培生四位先師是結拜金蘭的「盟兄弟」。1947年先父周作祝(字敬之,新街口永和糧店經理)資助成立了匯通武術研究社,我和堂兄周世貴、弟弟周世儉三人,拜高瑞周為師,經常在課餘時間「上山」練武(匯通武術研究社設在匯通社的土山上)。那時我們在山上主要練李瑞東門派的武術和「李式太極拳」。  當時大家對王培生四叔的印象是慈善、熱情、可親。大家都知道王培生四叔的太極拳和推手很厲害,是太極推手的「五虎上將」之一(20世紀30年代的北京太極推手「五虎上將」是趙安祥、王培生、李硯之、李經悟和孫鳳秋)。高瑞周先生辭世後,1953、1979年兩屆全國武術觀摩表演大會金牌獲得者、著名武術家、我的師哥張旭初,對王培生四叔的太極拳和八卦掌技藝高度讚賞,多次對我講過:「王老是能練、會講,並且動手就讓人趴下,不服不行!」在師兄弟的鼓動下,我和劉駿驤、趙芹同一天拜師王培生先生。在王培生先生的精心指導下,對於太極拳、八卦掌技藝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長進。  由於王培生先生自幼嗜武,有緣從馬貴先生習練八卦掌,從張玉蓮先生習練教門彈腿,從韓慕俠宗師習練八卦掌和形意拳,從梁俊波先生習練通臂拳,從師李書文、吳秀峰先生習練八極拳,從楊禹廷宗師習練吳式太極拳、八卦掌,認真繼承多家優秀傳統武術技藝,集眾家所長,後來又經常與高瑞周、張立堂,馬逸林盟兄弟一起切磋武藝,因此,王培生先生對於優秀的傳統武術,不僅沒有門戶之見,而且集眾家所長,精心研究技擊技藝,悟透了中華武術的精髓,成為一代武術大家。  王培生先生常常教導弟子,要崇尚武德,不要有門戶之見,要集眾家所長,為我所用。常對弟子們講:習武先修德,要講身德、口德、手德。身德是:以身作則,為人正派,無私奉獻;口德是:不講別人的短處,壞話;手德是:在與人較技時,比自己強的人,要虛心學習;不如自己的人,要點到為止,不要傷人。  王培生先生為人耿直,剛正不阿。記得1999年冬天,在王培生先生參加李秉慈老師70華誕的活動時,當時擔任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的李傑先生向王培生先生敬酒時,王培生先生曾直言相告李傑主任:「為武術之同道者,內行人不要嫉賢妒能,外行人不要偏聽偏信。」李傑主任聽了以後,非常讚賞王培生先生的見解,稱王培生先生為人耿直,講得很好!  王培生先生為一代武術大家,終身致力於武學研究凡70年,未事二業,為中國武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王培生先生的功夫被專業的武術雜誌譽為「太極技擊大師」,「技擊實戰家」,「中華自古有武術,獨步當代第一人」。正如中國武術協會秘書長康戈武研究員所說:「王培生先生一生嗜武,為繼承武術、弘揚武術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和奉獻。王先生在太極拳和八卦掌研發方面尤多建樹,普受武壇同仁讚譽。他的逝世是武術界的一大損失。我們要學習王培生先生熱愛武術、獻身武術的精神,為提高武術運動的技術水準、促進武術沿著科學化的道路持續發展而不懈努力。」王培生先生還與時俱進創編了吳式太極拳37式,並且整理傳授了直趟八卦64散手掌,這是他老人家不斷鑽研創新的結果。  王培生先生多次擔任全國武術比賽裁判員、仲裁委員。1982年參加了第一次全國武術工作會議。參加了太極拳推手及武術散手比賽規則的編寫工作。1989年受國家體季、高教部委派,在大連為全國高等院校武術教師講授太極拳。1998年初中國武協評其為武術高段位八段。王培生先生的弟子學生中,有多位評為武術高段位七段,多位獲得全國武術比賽的獎牌。  關於八卦掌,其理論基礎源於《易經》中的易理。繞圓走轉,是八卦掌練功的基礎,也是練神導氣的基本方法。八卦掌由8個單獨的掌式演變為8組64個掌式。  技擊以掌為主,以走為先,分上中下三盤,擰旋走轉,形似游龍,行雲流水,連綿不斷,閃展進退,推脫帶領,搬扣截攔,擰裹鑽翻,圈中有圈,層出不斷。  動作姿勢要求:順項提頂,鬆肩垂肘,暢胸實腹,立腰溜臀,縮胯掰膝,十趾抓地。前踴如趟水,落地似踩泥(趟泥步)。身隨掌轉,步隨身行。  其運動特點:輕靈敏捷,擰旋鑽翻;掌隨步換,隨走隨變;圓中有圓,如環無端;前探後坐,上伸下縮;行如游龍,坐如踞虎;視若猿守,轉如鷹盤。  技擊要訣:以動制靜,避正打斜,以正驅邪。  王培生先生整理傳授的此掌,源於早年八卦掌大家董海川的弟子劉德寬。經過他幾十年的演練、研究、琢磨,結合自己的實踐體會,進行了加工、整理,把每一個掌式分解成3個過渡動作,同時按每個掌式的技擊作用和形象意念配以64個卦象,把《易》理和拳理融為一體。並且在八卦掌風貌的基礎上,有機地揉進了太極拳的勁意,使得套路更加細膩,文化內涵更加豐富,技擊和健身作用更加獨特、迷人。認真繼承優良傳統,不斷發展創新,這是王培生先生的願望,也是後學者學習的典範。  王培生先生一生致力於繼承弘揚中華武術,執著地研究武術攻防技藝,鑽研太極拳和八卦掌技擊理論,武術著述豐富,武術技藝精湛。王培生先生以其尚武崇德的高尚情操,繼承優秀傳統文化並不斷發展創新,贏得了眾多海內外武術愛好者的欽佩和敬仰。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我們要以王培生先生為楷模,繼承武術優良傳統,不斷弘揚中華武術,創新發展武術,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造福人類。

9 特價20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尚派形意拳械抉微(三)

大展  出版
2008/12/01 出版

第一章 形意拳傳統套路 ——十二形 第一節 龍形 第二節 虎形 第三節 猴形 第四節 馬形 第五節 鮀形 第六節 雞形 第七節 燕形 第八節 鷂形 第九節 蛇形 第十節 鳥台形 第十一節 鷹熊合演第二章 形意傳統器械 第一節 形意五行刀 第二節 形意五行劍 第三節 形意六合刀 第四節 形意六合劍 第五節 形意六合棍 第六節 形意六合槍 第七節 形意搖轉刀 第八節 形意十三槍第三章 形意傳統稀有器械 第一節 形意連環雙刀 第二節 形意連環大刀第三節 形意文杖

9 特價29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尚派刑意拳械抉微(二)

李宏  著
大展  出版
2008/09/01 出版

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遺產之一,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它的內容豐富多彩,內涵精深。   形意拳是中國武術的主要拳種之一,深受國內外武術愛好者的喜愛。 李文彬先生自幼習武,是形意拳名家尚雲祥的關門弟子,深得其真傳,是我國著名武術家,「十大武術名師」之一。其子李宏,中國武術七段,曾任《形意拳國家規定套路》的副主編。  如今,繼李文彬與尚芝蓉合著的《尚派形意拳械抉微》第一輯後,李文彬傳授,李宏、武高輝著的《尚派形意拳械抉微》第二輯一書已經脫稿,即將出版發行。此書為作者多年來實際練功和深入研究的體會和總結,它繼承了傳統武術的精華,同時也吸收了時代的營養。它的出版,是國內外武術界一件盛事,將豐富武術寶庫的珍藏,為弘揚傳統武術做出積極有益的貢獻;更重要的是,它表明挖掘整理中國傳統武術的工作又有更深層次的發展。  我祝賀作者為弘揚中華武術事業所做的貢獻和取得的成就,並向海內外的武術愛好者推薦此書,希望大家喜歡。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查拳實用拳法

丁明業  著
大展  出版
2008/07/01 出版

武術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長期的社會實踐,生產實踐中逐漸創造、發展形成的。它既有以地域、自然、氣候等特點形成的「南拳北腿」,也有因民族、習俗、環境等特點形成的各種流派的拳種。查拳作為眾多拳種流派中的重要一支,姿勢舒展挺拔,發力迅猛,動靜有致,剛柔兼備,節奏鮮明,步法靈活多變,結構嚴謹,功架整齊,是長拳類型中較為系統的拳種。查拳的發源地是山東省冠縣張伊莊。當地民風淳樸,尚武之風甚盛。經過多代人的豐富和完善,目前查拳已經形成了一個內容豐富、理論成熟的龐大拳系,盛行於山東、河北、河南、北京、山西等地。近幾年來,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查拳的練習者越來越多,遍及海內外。丁明業出生於查拳的故鄉,自幼習武,幾十年來堅持不懈地習練查拳,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對查拳的發展歷程和重要價值有著非常深入的瞭解,加上他同時掌握了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拳種,博採眾長,對武術的技擊功能有著獨到的理解。為了寫好《中國查拳實用拳法》這本書,他多處奔波走訪調查,查閱了大量資料,對於查拳每個動作的應用,反覆揣摩,精心求證,並且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借鑒別的拳種的優點,許多提法、用法見解獨到,科學合理,令人耳目一新。在查拳的具體應用中,他突出了以巧制敵、不受任何套子的約束和限制,非常實用。該書技術系統較完整,內容豐富,具有較高的實用和推廣價值。「明理尚德」是練好查拳的先決要求,也是中華武術傳習的基本要求。只有對查拳的歷史和用法有一個準確的認識,才能使查拳進一步發揚光大,使武術成為一種長盛不衰的文化被繼承下來。該書的出版發行,又豐富了武術的文化寶庫,是武術界的一件喜事。願《中國查拳實用拳法》一書儘快送到廣大的武術愛好者手中,願查拳這枝武林奇葩煥發出勃勃生機,造福於人民、造福於社會。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尚派形意拳械抉微(一)

李文彬  著
大展  出版
2008/02/15 出版

本書只列入別具要詣的尚派形意的樁功、鷹捉、五行拳和連環拳,以及會者人稀的連環刀、劍、棍、槍四種傳統的器械套路,作為《尚派形意拳械抉微》出版。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祁家通背拳

單長文  著
大展  出版
2007/05/01 出版

祁家通背拳以活法為根源,由三十六手築基、七十二散傳組成,素以單操散手為主,頗有技擊性。祁家通背拳在形成衍化、發展的過程中,是不斷地汲取他人技藝之所長而提高的。通背拳練功的六個階段一、活法二、單操手三、連操手四、套路輔助練習五、聯手、拆手六、變手散手通背拳的三部藝境一、打招,明拳內之法也。二、打意,明心內之法也。三、化境,拳法之外也。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六路真跡武當劍藝

王恩盛  著
大展  出版
2007/01/01 出版

目錄 我的劍緣與詩畫情 第一章 武當劍的歷史源流和風格特點 第二章 武當劍的形制及握劍方法 第三章 武當劍動作名稱和技術圖解 附錄一 武當神劍法 突現天津城 黃 衛 附錄二 津門採訪散記 譚大江 附錄三 武當劍魂入畫來—記武林畫家王恩盛 王立中 心裏話(代後記)

9 特價20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通臂二十四勢

郭瑞祥  著
大展  出版
2006/09/11 出版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通臂二十四勢的源流、傳承和風格特點 第三章 通臂拳的基本功 第四章 通臂拳的技術要領 第五章 通臂二十四勢綜述 第六章 通臂拳實戰技法 第七章 通臂拳拳諺、拳訣、術語、歌訣點釋 第八章 「燕子」郭長生傳下來的精絕拳法及稀有兵器 第九章 名人軼事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八極拳珍傳

王世泉  著
大展  出版
2006/08/01 出版

第一章 八極拳的歷史淵源及傳承情況第二章 八極拳的風格、特徵及訓練要求第三章 八極拳的技術內容詳解第四章 八極拳的器械簡介第五章 八極拳與劈掛掌第六章 雷拳(形拳)第七章 易筋經後記

9 特價29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自然門功夫精義

陳懷信  著
大展  出版
2006/04/01 出版

上編 自然門功夫扼要 第一章 自然門概言 第二章 淵源於莊朱二哲的自然門功夫內涵 第三章 自然門功夫風格特點 第四章 自然門功夫訓練程序 第五章 自然門德功———附五生箴言 第六章 自然門功夫訓練規矩 第七章 自然門功夫訓練 下編 自然門技擊法 第八章 自然門技擊法 附錄一 武術恢復疲勞之我見 附錄二 萬籟聲先生講堂錄———謹以此實錄獻給萬籟聲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日 附錄三 「信義俠勇,立身之本」———謹以此文獻給萬籟聲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日 附錄四:自然門武學歌訣 後 記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武當太極拳與盤手20法

裴錫榮  著
大展  出版
2003/07/01 出版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三十六把擒拿

大展  出版
2003/05/01 出版

擒拿法是中國武學中有機組成部分,也是由武術運動逐步發展而成的一項完整的克敵制勝的技擊招法。從中國古代文獻上來看,《漢書‧刑法志》上有「齊,以技擊強;魏惠,以武卒奮;秦昭,以銳士勝。」這說明中國武學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發展到較高水準了。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少林七十二藝與武當三十六功

吳忠賢  著
大展  出版
2003/02/01 出版
9 特價20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梁派八卦掌(老八掌)

李子鳴  著
大展  出版
2003/01/01 出版

第一章 總論第二章 八卦掌的特點第三章 八卦掌的要點第四章 八卦掌理論輯錄第五章 董海川先生傳三十六歌訣、四十八法及其注釋第六章 八卦掌的練法及圖解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武當劍

陳湘凌  著
大展  出版
2002/11/01 出版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江松有  著
大展  出版
2002/10/01 出版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