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老師強調:「傳統西方神學,幾乎一面倒的強調罪咎與清白(guilt and innocence,簡稱為 GI),因為歐美法治社會,傳統上就是以基督教約束人的內心,以羅馬法約束人外在的行為,上帝的審判官角色,很容易理解,信仰表達偏向個人主義;靈恩運動興起後,在恐懼與權能(fear and power,簡稱為FP)的世界觀中大有斬獲,強調祭壇、禱告的大能,靈界的爭戰,上帝的角色是得勝的將軍、是猶大的獅子;而羞恥與榮耀(shame and honor,簡稱為SH)的系統神學,正逐漸受到注意,先是宣教團體,如今逐漸擴及神學界,雖然還在建構中,但已成為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神的形象則是浪子的父親,忍受罪人的頂撞,仍痴 心的等待兒女的歸回;至終,神的兒女都要『回家』,此觀點多從家族、群體考量,耶穌受盡羞辱,卻挽回神的臉(尊榮),使祂可以呈現出充滿恩情的父親那一面,而我們也才得以脫離羞恥的地位,重享神兒女的尊榮。」
現今世界各地的教會,有一個重新看待自己責任的更新異象,亦即要把救恩的好消息帶給各地的人,並看顧他們的需要。這個更新異象不只見於目前西方社會對於宣教興趣的振興,也見於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亦即在所謂「三分之二世界」的教會中,宣教士差傳事工的快速成長。伴隨著這個宣教興趣的振興,人們了解到宣教必須對於所服事者及其文化更加敏銳。本書即是致力於提供年輕宣教士一些了解其他文化、進入這些文化時,能夠用來了解自己的基本工具,以及與跨文化的關係與溝通。
本書著重多元文化中的門徒養成,幫助門訓者學習去發掘多元文化中可與聖經連結的語境和方法,更進一步啟發他們能在文化處境中忠於聖經地教導門徒,從轉化門徒的生命。 作者整理過去在跨文化領域的研究,搜羅各地實例,深入分析討論,隨頁有豐富的側欄補充,並於每章尾聲設計門徒活動,將您所學的知識刻劃入骨;附錄亦有為教師預備的教學活動。本書如同作者將一根傳福音的釣竿送到讀者手中,讓他無論何往,都能在各文化中自然地引入聖經真理,使萬民作主的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