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國的意義重大,因為它是整本聖經的核心主體,更是耶穌之教導核心主題。隨着十九世紀末德國新約聖經學者們對耶穌之「國度格言」的鑽研,神國成為二十世紀神學的焦點。 2.1段乃引言。22段介紹神國的兩大爭端:神國的性質與神國的降臨時段。2.3段指出神國爭論(卷二)與千禧爭論(卷三)是有些重疊的。之後的2.4段「神國:主要經文」及2.5段「神國:主要看法」乃卷二的軸心。2.4段詮釋4.1祖神國經文(平行經文放同一組),依次把每一組經文的不同看法全面地、客觀地、闡明,同時列舉該看法的倡議者與其注釋。每一組經文的不同看法都陳述完畢後,筆者精簡地以愚見作結束。釋經共143頁,引述的書本與專文(絕大部分是聖經注釋)共166項。之後2.5段細分為兩分段:2.5.1乃橫的考據,是一個概觀,把基督教思想史裏面最主要的神國觀順時序論述。2.5.1段開頭的「概要」尤為重要,以圖表方式綜述神國研究再現代的三大看法與捍衛者,即已現實終末論、貫徹終末論、與已啟動動末論。2.5.2乃縱的考據,把基督教對神國的看法歸納在斯奈德的八個模型之下來討論。最後2.6段乃筆者對神國之性質與降臨日期的愚見,作為卷二的總結。
終末論被譽為系統神學中最難的,一部分由於普世終末論牽涉聖經預言的解讀,遠比其它的系統神學題目要多得多,而聖經預言的解讀本身就是門專門學問。尤其聖經預言中有兩卷書—《但》與《啟》—屬啟示文學。預言裏的啟示文體該如何詮釋更是難中之難。 如何正確地詮釋《但》與《啟》,背後其實是個更廣的課題,史稱「啟示文學爭論」。共五爭端:(一)啟示文學究竟是不是一種分開又分明的文體?有說「不是」;就他們而言,爭論到此為止。有說「是」;就他們而言,接下來還有四個爭端:(二)啟示文學特有的風格是甚麼?(三)特有的內容是甚麼?(四)特有的用途是甚麼?(五)源起是甚麼? 卷一先說明啟示文學研究是如何啟動,又有何價值(1.1段);之後探究啟示文學的定義(1.2段);再介紹猶太啟示文學與基督教啟示文學(1.3段)並舊約次經與舊約偽經(1.4段)。之後綜述啟示文學研究由1832年至今一百八十多年的發展史,24位學者,共96頁(1.5段)。最後進到卷一的高峰:闡述並評論當代學者對詮釋聖經的啟示文獻(尤其《但》與《啟》)的不同進路,22位學者,共114頁(1.6段);筆者以愚見作結(1.7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