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書是作者在風景綺麗的浙江舟山小島上完成的一部短篇小說,故事時序背景跨度大,自清末至二戰迄今均有動人的書寫,包含古意沁人的童年見聞、田螺化身報恩,更有跨國戀情所譜的時代悲歌。 2.作品頗有法國新浪漫主義的味道,敘事善用情景交融與對照,且多象徵筆法,抒情兼具哲理,文中不僅蘊含悲天憫人的思想,且有自信、勇氣以至冒險等勸勉篇章,無不閃爍人性的光芒。 本書是作者在新冠疫情期間,於風景綺麗的舟山小島上完成的一部小說,共有十一篇,講述著貼近生活的小故事,並藉此與讀者分享他的人生感悟。作者出身書香世家,家學淵源,又對歐美文學情有獨鍾,因此作品頗有法國新浪漫主義的味道。敘事善用情景的交融與對照,多象徵筆法,抒情兼有哲理,蘊含悲天憫人的思想。
本書是加拿大華裔詩人、作家文刃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旅歷人生最精華的階段的創作精華輯。內容包含〈千山獨行〉、〈國風入懷〉兩部古詩創作,以及一部文集〈南行〉,看作者如何在中國故土及歐美生活中感悟、吟詠,或喜悅或悲痛或思想昇華,而將生命淬煉成詩,並泅游於記錄半生離鄉遍遊南土的文章,一起品嚐那段跌宕起伏也收穫滿囊日子的千百種況味。第一部〈千山獨行〉,品味「仁者的吟詠」;第二部〈國風入懷〉,緬懷中土千年「士風氣節」;第三部〈南行〉可為致青年的「啟蒙文」。文刃以其樸實真摯不花巧的寫作手法,因而能夠乘載深厚的思想內涵,並同時獲得更廣泛的共鳴!本書特色1.本書是加拿大華裔詩人、作家文刃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旅歷人生最精華的階段的創作精華輯。2.內容集結古詩集《千山獨行》、《國風入懷》及文選《南行》三部作品。3.作者是是加拿大文化圈非常活耀且知名的詩人。
卡萊爾在1841年撰著的《論英雄與英雄崇拜》(On Heroes, Hero Worship and the Heroic in History),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歐洲甚具影響力的一部書。作者在書中將英雄定義為傳遞神旨予世人之人,除了神或者帝王,先知、教士、詩人、文人、學者、革命家等皆是他所論稱的英雄。如:但丁、莎士比亞為詩人英雄;約翰生、盧梭、彭斯為文人英雄等。卡萊爾並於書中提出──穆罕默德之成功在於其對於萬物的真誠,他認為「真誠」是英雄的首要特點。此外,卡萊爾亦曾撰文指責僅有花言巧語的演說家,並無真正的聰明才智。更推崇聖經使人類得到真理與德性的培養,使人生的奧秘的問題得到解答。 本書特色 1. 卡萊爾在1841年撰著的《論英雄與英雄崇拜》(On Heroes, Hero Worship and the Heroic in History),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歐洲甚具影響力的一部書。本書第一版由聯合國教育科學文教組織補助出版,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2. 作者在書中將英雄定義為傳遞神的旨意予世人之人,全書分六講闡述先知、教士、詩人、文人、學者、革命家所以為其稱為英雄之理論。
本書由何聯奎先生摯友黃文山、衛惠林發起編印出版,收錄許多重要論文,包含中國民族學、社會學、古物學、博物館學,以及中國銅器文化與禮俗等中華文化的研究成果,不但是一代學者的成就紀錄,更有承先啟後之用。(註、何聯奎1903—1977年,字子星,留學法國巴黎大學,後赴英國倫敦從事民族學、社會學研究。1949年來臺,先後任行政院副秘書長、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著有《中國禮俗研究》、《民族文化研究》、《中國社會研究》、《臺灣風土志》等。) 本書特色 1. 本書收錄何聯奎先生重要論文,包含中國民族學、社會學、古物學、博物館學,以及中國銅器文化與禮俗等中華文化的研究成果,不但是一代學者的成就紀錄,更有承先啟後之用。
本書成書於1966年,正值莎士比亞400年誕辰。以英國為首,全世界都舉辦了各種活動來慶祝。國立編譯館與中華書局集結多位文學家為莎士比亞撰文,除主編梁實秋,還有李啟純、李曼瑰、劉錫炳、吳奚真、蔣紹成、陳紀瀅、胡百華、金開鑫,包含莎士比亞生平、宗教觀、戲劇、著作翻譯等共十三篇,以共襄盛舉。 本書特色 1. 本書集結多位文學家為莎士比亞400年誕辰撰文,成書於1966年。 2. 包含莎士比亞生平、宗教觀、戲劇、著作翻譯等共十三篇原創或翻譯作品。
本書由英文撰寫,主題是探討如何深度欣賞戲劇,是戲劇理論書也同時是與英語教材。內容由一部戲誕生的目的談起,接續展現劇本結構、悲劇、喜劇、嚴肅劇、文學性、戲劇元素等,最後提出如何評判一齣劇的看法。作者認為,戲劇不僅僅是劇院裡的演出,也不只是一頁紙上的文字;它既不是劇作家的個人陳述,也不是產生它的文化的線索,每一位閱聽者都可以按自己的感受與節奏對戲劇的意義、結構和象徵性進行分析,以充分享受它帶來的樂趣。 本書特色 1. 探討如何深度欣賞一齣戲劇。 2. 作者認為閱聽者可以按自己的感受分析一齣劇的意義,以充分享受它帶來的樂趣。 3. 全書由英文撰寫,可同時作為戲劇與英語教材。
《烏托邦》(Utopia)是托馬斯·摩爾以拉丁語寫成的一部書,該書全名為「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書」,於1516年出版。托馬斯·摩爾的烏托邦是一個完全理性的共和國,在這個國家裡所有的財產都是共有的,在戰爭時期它寧可僱傭臨近好戰國家的僱傭兵(「塞波雷德人」),而不役使自己的公民;這個國家的宗教信仰是自由的,婦女亦可以擔任神職人員,男性神職人員也可以結婚,這些設想明顯違背了他所信仰的天主教,推估這部小說可能受到耶穌會的影響。廣義的烏托邦可以是理想的或實際的,但一般來說這個詞更強調樂觀的、理想的和不可能的完美事物。 本書特色 1. 《烏托邦》(Utopia)是托馬斯·摩爾以拉丁語寫成的一部書,該書全名為「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書」。 2. 本書於1516年用拉丁文寫成,對以後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本書內容包括各種形式的王國建立的方法,也是一部教導野心家如何使用各種手段當上王位的「君王學」。《君王論》為西方政治思想史中聲明最著的經典作品之一,全書探討統治者的治國術(Arte dello stato),分析領導者如何取得、維繫、並擴張其權利。作者馬基維利有意顛覆西方倫理學傳統,主張政治乃獨立於道德之外,他強調權力運作自有理路,如將政治泛道德化必導致毀滅的後果。其理論分析促成了近代政治思想脫離傳統目的論的範圍,並深刻影響了現代民族國家世俗化的政治意識。 本書特色 1. 近五百年來影響西方政治人物最鉅的經典,是所有權位角逐者必讀的一部書。 2. 本書梳理權力運作的理路,強調政治泛道德化必導致毀滅的後果。
This book containing lectures and review on Shakespeare’s work has met a need long felt by th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especially those in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The life of Shakespeare are well selected and the lectures beautifully written. Thus it will serve not only as an introduction to Shakespeare, but also as a good text-book for those beginners who study Shakespeare both in the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fessor Lee is to be credited painstaking work in shooting the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It is really an excellent brief work and a fresh approach to the Shakespearean study. 本書特色 1. This book containing lectures and review on Shakespeare’s work has met a need long felt by th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especially those in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2. Thus it will serve not only as an introduction to Shakespeare, but also as a good text-book for those beginners who study Shakespeare both in the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戲曲辭典》所收辭類以有關元明清三代戲曲之專門知識為主,計分人名、劇名、書名、牌名、方言、術語等部門,按照筆畫,綜合編排,共計六千六百餘條。內容包括了戲曲形成之前與形成之後的樂曲名詞;戲曲伴奏樂器名稱及構造的說明;元明清的雜劇和傳奇的劇目及本事;歷代戲曲家的姓名及簡歷;劇場專用名詞及舞台術語;元明清戲曲中的方言俗語;實際上囊括了廣義的劇場一切知識。本典所收人名又分戲曲家與劇中人二類,前者略述其生卒年代及重要作品;後者則述其生平逸事,傳世特行。所收劇名又分雜劇與傳奇二大類,其劇情故事有可籍可稽者,在可能範圍內,無不盡量錄入,以增讀者之興味,旨在供給戲曲、文學、藝術學者、愛好者以應用之工具。※附檢字表(按筆畫檢索) 本書特色 1. 《戲曲辭典》可謂近代第一部完整而實用的戲曲學工具書。 2. 本典所收辭類以有關元明清三代戲曲之專門知識為主,共計六千六百餘條。 3. 內容包括了戲曲形成之前與形成之後的樂曲名詞、劇場專用名詞及舞台術語、元明清戲曲中的方言俗語等,囊括廣義劇場的一切知識。
朱介凡教授以其四十年的光陰,專門收集中華謠諺,又以五年時間完成「中國諺語論」、「中國歌謠論」。 凡根基於風土民情,在山野、家庭、市街上,公眾所唱的語句,辭多比興,意趣深遠,聲韻激越,形式定律或有或無,而雅俗共賞,流傳縱橫,這就是歌謠。諺語歌謠是民族智慧上的名珠鑽石,得其一顆一粒,不僅是只在文采上瑰麗炫目而已,實可以終身翫習。 本書共分十章,收錄美術史家李霖燦教授序文,文末另有朱介凡先生跋一篇。 本書特色 1. 本書完整輯錄「中國諺語」及「中國歌謠」。 2. 民間文學研究必備圖書資料。
本書以治學方法分析國劇音韻和唱念問題。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為音韻研究,闡述十三轍的淵源、變調、反切法等,皆是國劇音韻的入門知識;中篇為唱念法的研究,先介紹前代聲樂論著要籍和曲度方法,接著用韻、行腔、虛音、韻白等;下篇為十三轍字彙,以資檢閱。論理探源、條理分明,是研究國劇音韻不可缺少的參攷書籍! 本書特色 1. 本書以治學方法分析國劇音韻和唱念問題。論理探源、條理分明,是研究國劇音韻不可缺少的參攷書籍! 2. 是為中國音樂戲劇學中,唯一研究音韻和唱念的專書。
本書彙集「元曲選」以外現存所有元代雜劇及部份明初雜劇,編次上以作家為經,雜劇為緯。而難以判定作者者,根據文獻所考或以存本所提者為準,錄入備考,未盡確實,但仍不失為重要資料。本書除供讀者品賞劇本,對於研究元曲者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參校書籍。 本書特色 1.本書彙集「元曲選」以外現存所有元代雜劇及部份明初雜劇,擁有本書與「元曲選」二冊,就等於擁有現存全部整本的元人雜劇。 2.本書除供讀者品賞劇本,對於研究元曲者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參校書籍。
此書據吳興劉氏《求恕齋叢書》整理,其後附刊的《李義山詩辨正》是從張爾田手批本輯錄而來,此為作者編著《會箋》後之另一作品,內容與《會箋》關係密切,兩者合讀,可以看出作者鑽研的歷程,以及各家品評精到與得失,本書將此二本合輯,是為研究李商隱生平及作品的重要參考書。 李商隱年譜較著名者有三家:一是朱鶴齡的《李義山詩譜》;二是逢浩的《玉谿生年譜》;三即本書,也是最為精審的一部。本譜對於作品背景、譜主身世的考訂皆深入。 本書特色 1.本書為李商隱年譜中最為精審的一部。 2.書後又附刊《李義山詩辨正》,與《會箋》合讀更可以看出作者鑽研的歷程,以及各家品評精到與得失,是為研究李商隱生平及作品的重要參考書。
本書以研究許慎之經學為主題。許慎為東漢之大儒,時人號為「五經無雙」,實為東漢儒林承先敨後之大師。後人以許鄭並稱,足見其在經學史中之地位。本書考許慎之經學,以鉤稽五經異義之殘文,及前人考論異義鄭駁及說文引經諸書,並取清儒及近人之單文偶記為旁證。全書依五經分次第,全五十萬言。 本書特色 1.本書以研究許慎之經學為主題。以鉤稽五經異義之殘文,及前人考論異義鄭駁及說文引經諸書,並取清儒及近人之單文偶記為旁證。 2.全書依五經分次第,全部五十萬言。
浙江葉夢麟就松陽之一地方言,考據其音韻源流,為古音佐證。世人多以為松陽方言為蠻夷之音,但據葉先生細考,實多唐虞三代以來遺音。《松陽方言攷》堪稱華語方言考據第一書。
本套書依經、史、子、集,彙整中華典集,「經傳治要」、「史書治要」、「諸子治要」、「理學治要」、「古文治要」「詩詞治要」、「書目治要」共七編八冊,所選諸文皆四部名著或百世不朽之作。 經史諸子之說,以著述為主;理學詩文,則以作者為綱,而舉其初祖大宗、名實相符者各若干家;史學多錄大事而兼存原書體例;經傳則事理俱富;書目一編,兼總諸學,既可辨識古今學術流,別且開後學讀書門徑。全書繁而不蕪、簡而不陋,助於進窺國學堂奧。
本套書依經、史、子、集,彙整中華典集,「經傳治要」、「史書治要」、「諸子治要」、「理學治要」、「古文治要」「詩詞治要」、「書目治要」共七編八冊,所選諸文皆四部名著或百世不朽之作。 經史諸子之說,以著述為主;理學詩文,則以作者為綱,而舉其初祖大宗、名實相符者各若干家;史學多錄大事而兼存原書體例;經傳則事理俱富;書目一編,兼總諸學,既可辨識古今學術流,別且開後學讀書門徑。全書繁而不蕪、簡而不陋,助於進窺國學堂奧。
本套書依經、史、子、集,彙整中華典集,「經傳治要」、「史書治要」、「諸子治要」、「理學治要」、「古文治要」「詩詞治要」、「書目治要」共七編八冊,所選諸文皆四部名著或百世不朽之作。 經史諸子之說,以著述為主;理學詩文,則以作者為綱,而舉其初祖大宗、名實相符者各若干家;史學多錄大事而兼存原書體例;經傳則事理俱富;書目一編,兼總諸學,既可辨識古今學術流,別且開後學讀書門徑。全書繁而不蕪、簡而不陋,助於進窺國學堂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