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是立體的「百科全書」,是瞭解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等基本狀況的視窗,博物館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中國的博物館起源於古代皇家貴族的收藏,這些豐富而珍貴的歷史文物、奇珍異寶及古老遺?,現今大多收藏和陳列在各類的博物館裡,比文獻資料具有更高的研究價值和歷史意義。 本書從中國現有的兩千多座博物館中,精選五十餘座以人文內容為主的博物館加以介紹,除了說明每一座博物館的地理位置、佔地面積等詳情,還附有該館的建築、陳列及文物藏品的珍貴照片。全書圖文並茂,讓讀者如入寶山,大飽眼福,提高了對博物館的認識和欣賞價值。希望本書能成為海內外人士按圖索驥的人文導遊指南。
中國民間美術是民眾所創造的群體藝術,融合於人們的衣食住行、節日風俗、人生禮儀和信仰禁忌中,包括了剪紙、皮影、年畫、染織、風箏等多種藝術形式。它是中國民族美術中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態之一,其群眾性最廣泛,與社會生活關係最密切,而且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及鮮明的民族地域特徵;是原始社會以至現今的長達七、八千年歷史文化的積澱,也是一部展示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活教材。本書作者靳之林為了更深入地研究中國民間美術,在中國境內及世界各地進行長期的實地考察,將民間文化、考古文化與歷史文獻古史傳說三者相互印證,進一步探求中國獨特的民族本源文化與本源哲學。書中藉由各類民間美術作品的介紹和解讀,讓讀者瞭解中國各民族的藝術表現形式及文化傳承發展。
中國民居建築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說晉中大院高牆深宅、深邃富麗,皖南民居清雅樸素、空靈俊秀也有臨河依水、粉牆照影的浙江民居隨勢而築、雄渾壯美的西藏碉房……無論是北方民居的深沈厚重,抑或南方民居的灑脫靈秀都於外在浪漫的意境中,蘊藏著「天人合一」的哲理以及講求尊卑之禮、長幼之序、男女之別、內外之分的倫理思想中國疆域遼闊,各地的自然和人文環境不盡相同因而傳統民居聚落和民居建築形態繁多、異彩紛呈本書選擇較具代表性及覆蓋面較廣的聚落實例予以介紹深入淺出地記述各類民居的成因、建築特色以及流傳價值其中亦點綴有與之相關的歷史傳說與民間故事清晰地勾勒出一幅生動鮮活的中國民居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