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博自古時即是獨立的國家,有時由蒙古、滿洲提供軍事保護,有時根本不依賴哪國。──第十三世達賴喇嘛 當我們被他者強貼某種身分來標定自己而不能表達自身,將承受巨大的精神痛苦。這正是圖博人長久以來的處境──被漢民族大中華視角以「西藏」稱呼、被以「邊疆民族」認知,從雪域獨立國被貶為帝國邊陲。這與圖博人怎麼認知自己、又希望怎麼被世界認識,相距甚遠。 這本書,為圖博人、更為每個想表達自我的民族與個人發聲。作者陳斐翡多年前旅行圖博,返台後爬梳大量史料,發現了千年時空中的圖博面貌。2019年,她帶著印證史料的企圖,再次闖關、冒險前往。 此時的圖博氣氛更加詭譎,人民處境更加艱難。土地被政商強佔,文化受大肆破壞,歷史更被荒唐扭曲。在極權嚴密監控下,圖博人在自己的家園成了弱勢族群,說不出自己,也不願傷害漢人,只能透過一次次的自焚喚起國際社會對圖博人權的重視。 本書極為「貼地」地寫入當今圖博人的生活日常,並在古代唐、清,近代西方列強與當代中國等不同視角間靈活轉換,映照出立體的民族主體,與當權者單向度的霸道謊言形成諷刺。 雖遠在高山雪原,圖博所映射的認同與人權危機卻近在我們眼前。在不同宗教、民族與政治立場頻頻交戰的今日,如何以多元視角看待自身與他者,共存共榮,是本書最急切的提醒。 本書特色 ‧跨越二十年的圖博旅行見聞,今昔對照,見證人權實況‧跨越千年的歷史爬梳,圖博視角,顛覆常人認知‧跨越文化與族群定見的深刻反思,重看自身,為每個想表達自己的民族與個人發聲
圖博自古時即是獨立的國家,有時由蒙古、滿洲提供軍事保護,有時根本不依賴哪國。──第十三世達賴喇嘛 當我們被他者強貼某種身分來標定自己而不能表達自身,將承受巨大的精神痛苦。這正是圖博人長久以來的處境──被漢民族大中華視角以「西藏」稱呼、被以「邊疆民族」認知,從雪域獨立國被貶為帝國邊陲。這與圖博人怎麼認知自己、又希望怎麼被世界認識,相距甚遠。 這本書,為圖博人、更為每個想表達自我的民族與個人發聲。作者陳斐翡多年前旅行圖博,返台後爬梳大量史料,發現了千年時空中的圖博面貌。2019年,她帶著印證史料的企圖,再次闖關、冒險前往。 此時的圖博氣氛更加詭譎,人民處境更加艱難。土地被政商強佔,文化受大肆破壞,歷史更被荒唐扭曲。在極權嚴密監控下,圖博人在自己的家園成了弱勢族群,說不出自己,也不願傷害漢人,只能透過一次次的自焚喚起國際社會對圖博人權的重視。 本書極為「貼地」地寫入當今圖博人的生活日常,並在古代唐、清,近代西方列強與當代中國等不同視角間靈活轉換,映照出立體的民族主體,與當權者單向度的霸道謊言形成諷刺。 雖遠在高山雪原,圖博所映射的認同與人權危機卻近在我們眼前。在不同宗教、民族與政治立場頻頻交戰的今日,如何以多元視角看待自身與他者,共存共榮,是本書最急切的提醒。 本書特色 ‧跨越二十年的圖博旅行見聞,今昔對照,見證人權實況‧跨越千年的歷史爬梳,圖博視角,顛覆常人認知‧跨越文化與族群定見的深刻反思,重看自身,為每個想表達自己的民族與個人發聲
★河合隼雄晚年最重要著作──以《古事記》、《日本書紀》流傳的日本神話為經,世界神話為緯,探索日本文化與心理的深層內裡。 ★日本神話中既無絕對的善惡,也無長久的勝敗,更無定於一尊的絕對思想,而是由各個邊陲維持動態的平衡,正象徵著日本文化的深層結構。 ★透過河合隼雄所提出的「中空結構論」來解讀日本人的心理樣貌,並從反思中尋找屬於自己個人的神話! 河合隼雄晚年集大成之作──深入理解日本文化的關鍵! 神話是人們追溯根源的依據。無論後世編纂,抑或世代傳誦,大多能成為人們理解天地萬物起始的連結。日本神話也是如此,從最初的三神祇各司其職,到後代伊邪那岐、伊邪那美兄妹諸神之間的糾葛,河合隼雄認為,這些故事都是探索日本文化的途徑。 延續早年名著《日本人的傳說與心靈》所探討的生死觀、自然觀、善與惡等概念,本書旁徵博引歐美亞非等地的世界神話,不但拓展了其論述的視野,也讓讀者發現日本神話的獨特性,及其對應的日本深層文化與心理狀態。 在河合的構築下,我們清晰看見日本神話與宙斯為大的希臘神話,以及與信奉唯一神上帝的猶太基督教之差異。從河合抽絲剝繭的分析中,我們得以窺知日本人在世界文明中的獨特心理,並進一步走入全書的核心:中空結構論──此即理解日本人心理、解決其現代社會問題之鑰。
★河合隼雄晚年最重要著作──以《古事記》、《日本書紀》流傳的日本神話為經,世界神話為緯,探索日本文化與心理的深層內裡。 ★日本神話中既無絕對的善惡,也無長久的勝敗,更無定於一尊的絕對思想,而是由各個邊陲維持動態的平衡,正象徵著日本文化的深層結構。 ★透過河合隼雄所提出的「中空結構論」來解讀日本人的心理樣貌,並從反思中尋找屬於自己個人的神話! 河合隼雄晚年集大成之作──深入理解日本文化的關鍵! 神話是人們追溯根源的依據。無論後世編纂,抑或世代傳誦,大多能成為人們理解天地萬物起始的連結。日本神話也是如此,從最初的三神祇各司其職,到後代伊邪那岐、伊邪那美兄妹諸神之間的糾葛,河合隼雄認為,這些故事都是探索日本文化的途徑。 延續早年名著《日本人的傳說與心靈》所探討的生死觀、自然觀、善與惡等概念,本書旁徵博引歐美亞非等地的世界神話,不但拓展了其論述的視野,也讓讀者發現日本神話的獨特性,及其對應的日本深層文化與心理狀態。 在河合的構築下,我們清晰看見日本神話與宙斯為大的希臘神話,以及與信奉唯一神上帝的猶太基督教之差異。從河合抽絲剝繭的分析中,我們得以窺知日本人在世界文明中的獨特心理,並進一步走入全書的核心:中空結構論──此即理解日本人心理、解決其現代社會問題之鑰。
張文和,一九三四年出生於北京,成長過程中經歷抗日戰爭、國共內戰以及無數的思想改造和政治運動。 張文和接受過完整的北京醫學院及研究所訓練,是當時最有潛力的「研究型」醫師。政治冷感的他原本前途看好,卻被「文化大革命」耽誤了十年的青春。雖然如此,身處鄉野的他仍不忘追求研究新知,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亦成為官方首位指派出國的精神科醫師。 然而,在時代巨輪的運轉之下,張文和因緣際會從美國來到陌生的台北,也因如此,他的生物精神醫學導向的研究及實務,有機會在台灣深根茁壯,並留下值得後輩學習的典範。傳主簡介:張文和,1934年生於北京。北京大學醫學院(1957)及研究所(1965)畢業。「文化大革命」期間曾下放甘肅農村長達十年(1969-1979)。之後,又回任北大精神衛生研究所神經化學研究室副主任、資深講師及主治醫師﹙1979-1981﹚。八○年代初期﹙1981-1982﹚,曾在美國精神衛生研究院(NIMH)接受現代生物精神醫學及精神藥理學研究訓練,並成為美國生物精神醫學會會員(1982-)。1983年抵台,主持國家科學委員會與台北市立療養院合作成立之「生物精神醫學研究室」,同時在台北市立療養院成人精神科任主治醫師及台大醫學院精神科兼任教授。2000年從公職退休後,應聘出任慈濟大學及慈濟醫學中心教授,並擔任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創會理事長(2002-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