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歷史 類別 ,共計24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國際禮儀實務(第四版)

揚智文化  出版
2014/03/28 出版

隨著國際化的趨勢,人們不論工作、生活、出國旅遊,或是在各種公共場合,都會接觸到有關禮儀的事務,如何在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不同生活習慣的環境中,和諧相處,受到別人的尊重,也保持自己的自尊,維護企業的形象,表現國家民族的尊嚴和氣度,就成為十分重要的課題。因此遵循一些共同的禮節、儀式和規範,彼此在權利、義務、地位平等的情勢下工作與相處,是現代人必備的禮儀修養。 本書內容涵蓋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乃至於工作時的介紹、說話、國際禮儀、訪客接待、辦公室禮儀等,將一般人應注意的禮儀規範編錄成冊,期使對教學或是參考者皆能有所助益。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民族誌學(第三版)

揚智文化  出版
2013/06/10 出版

第三版的民族誌學不只引導讀者收集及梳理民族誌龐大的資料,也討論目前研究民族誌學最新的科技。然而從根本上,民族誌學不只是方法學,對作者來說,民族誌學就是生活的方式。本版新增:■以網際網路、資料庫、遠距視訊會議等最新的資訊技術,進行民族誌學研究。■研究案例的相關圖片。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民間文書與媽祖廟之研究

卓克華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12/12/01 出版

後記提筆寫文章,對我一向不是難事,但這本書的〈後記〉,卻一再延遲、擱置至今才勉為動筆,其原因固然是生性疏懶,又沾染文人氣息,終日泄泄,其他原因還有:一、本書的出版原來打算作為獻給學長文大教授吳智和兄的榮退紀念,本以為撮拾現成的電子檔,可以很快出書,預計六月底正式出版,作為獻禮,卻不料一拖再拖,延至八月底才告一段落,編輯成書,更不料智和兄尚未辦理退休手續,從此息肩悠遊林泉,竟然在七月十六日大去。智和兄與我相識相交三十年,近十年我常在授課結束後,從宜蘭返回台北,搭計程車直奔陽明山華岡文大宿舍,向其請益,兩人品茗促膝,論學論世論人,有時長談夜深,反而承其叫車,送我下山回家,其間交誼可真應了古人所說的「平生風義師友間」,如今他無預警的突然大故,我內心的震悼、遺憾、傷悲、哀痛,無以言宣,命耶數耶?至今不能接受這事實,心情大受影響。暑期中,我坐椅傾倒,傷及腰臀,針灸、推拿、貼藥,復健長達半個月,而新學期已開始,開學伊始,驚聞小兒劭昌,不幸車禍,送進林口長庚醫院治療,今雖出院,尚未痊癒,預計年底拆線、拔鋼釘。諸事多磨,擾人煩心,唉!這真是一個多事之夏。在此寄語諸友好,年年健檢,善自珍攝,多加餐飯,馨香祈福。二、這本書本在兩年前就準備出版,但因論文篇數自覺不多、分量不足,不敢出版,反倒是先行出版了《竹塹媽祖與寺廟》。兩年來又新寫了幾篇媽祖廟的論文,算算合計八篇,字數超過二十多萬字才決定出版。但因舊作多,新作少,頗感心虛,才遲遲不願提筆寫後記,內心始終有「要不要出版?」的困惑與矛盾。這本書彙集了我多年有關媽祖廟研究的八篇論文,出版的動機,本就有將我歷年論文分類結集刊行的素願,另一方面也受到友朋的再三鼓舞敦促,而學生的需求也形成另一股動力。我在佛光大學、真理大學研究所,分別開設「寺廟與台灣開發史」及「台灣寺廟的調查與研究」兩門課程。說來慚愧,課程名稱不同,內容實同,只是偏重不一。課程內容其中有一段落專門討論台灣的媽祖信仰,我指定的參考論文多半屬於人類學者的著作(如林美蓉、張珣、黃美英等人著作),歷史學者雖有幾篇論文,但多是厚厚一本廟誌(如蔡相煇《北港朝天宮志》、王志宇《苑裡慈和宮志》等),學生們深感不便也不易閱讀,希望將我的媽祖廟論文結集出版,以便閱讀討論,就在這些內緣外因推動下,遂有了這本書的出版。書名《民間文書與媽祖廟之研究》,說實在的,是有些湊湊興,趕趕時髦的意味,君不見近年「民間文書」與「媽祖信仰」課題方興未艾,形成一股流行風潮,區區在下,也湊上一腳並不為過,這點在志宇兄的序中已經點出。不過,這其中也有些紀念恩師的意味,回想三十年前我撰寫行郊碩論,時成大黃典權師,曾特別來函,要我注意「地方志書、民間材料,尤其碑文」,此後我之各種研究與眾多論文常善用碑文、民間材料,全拜恩師當年提示,志之,以示師恩,不敢或忘。我對台灣古蹟史的研究長達三十年,著述汗牛,別有一番會心,怡然自得。這些心得與經驗,我簡單地歸納為兩句話,台灣史的研究核心在「民間社會」,俗而有力,古蹟史的特色在「立足田野,引經據典,析論意涵,突出實用」,其中論述我不可能在〈後記〉中細說,有關寺廟部分可參考我三篇論文:(1)〈台灣寺廟古蹟史發微〉(收入《從寺廟發現歷史》一書中);(2)〈台灣寺廟古蹟的認識與參觀〉;(3)〈台灣寺廟對地方的貢獻〉(收入《竹塹媽祖與寺廟》書中),此處不贅。不過,在此我還是有幾句話想說,特別是目前研究的毛病與瓶頸處。在「民間文書」此一舊文獻與新史料的整理研究中,近年形成一高潮,尤其是逢甲大學的歷史文物研究所獨領風騷,建旆立幟,形成重鎮。文書不斷出土出刊,但整個學界研究相形顯得不足,有分量的研究更少。「民間契約文書數量的增多並不等於其學術運用價值的同步增長」(見業師,廈大陳支平教授〈中國大陸開展民間契約文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一文,可見海峽兩岸都有相同現象),此其一。其二,或許諸多民間文書內容涉及地方社會,非在地人不易解讀,因此研究者多半是年輕的在地學子與在地文史工作者,年輕學子初入史門,功力尚淺,不知如何運用解讀,重建史實。文史工作者多非歷史科班出身,基本功訓練不夠,僅憑著一般普通的文史知識研究,常有錯誤處,更易誤導一般大眾。對於這些同道,我誠摯建議可去拜讀尹章義教授《台灣歷史研究法大綱》(未正式出版,僅是講義)與黃卓權兄《進出客鄉》(南天書局出版)作為入門書,我之著述也可拋磚引玉。其三,學院派學者雖能認識民間文書的重要,也頗有一些導論性的介紹文章,可惜說得多,論得多,做得少,光說不練。彼所謂田野調查云云,說穿了只是收集一些文獻資料;訪談云云,能供參考者少,遑論憑信。尤其文書中的一些小地名、人名,非在地的學者更不易掌握著手,放眼當今台灣學界真能針對文書中地名作細緻深入研究者,恐推逢大的陳哲三教授,我屢屢拜讀其大著《古文書與台灣史研究》,每每有「嘆為觀止,出神入化」之感,實可作為文書中舊地名研究之典範。這些問題多出在缺乏對在地社會的認知與長期參與,形成深度不足的文章毛病。我的論文研究亦有如是毛病,雖然承蒙諸多在地友朋同好皆肯定我的研究結論,但亦批評我「總覺得少了一點泥土味」或「原汁原味」,即是指此。其四,更麻煩的是學院派研究,喜套理論或企圖建構理論,但望風承流,趕趨時髦者眾,真能勝義獨出者少,而且「觀察視野和研究方法的單一化」(支平師語,同上引文),結論不免片面化、簡單化,不少學者運用「中國-台灣」「全國-區域」「國家-地方」「精英(雅、大傳統)-民眾(俗、小傳統)」截然二分的二元概念,作為分析研究歷史的工具,惟其割裂對立,好像彼此互不關聯,忽略其中千絲萬縷,牽扯互動的關係。尤其人類學者眾多論文中對歷史文獻的考證解讀,或粗疏,或忽視,或無知,和對明清時代典章制度的缺少基本素養,實在令人不敢恭維。總之,對台灣寺廟的研究,我樂此不疲,目前累積多年的經驗、心得與素材,準備寫成《台灣寺廟調查方法論》(暫定),或許先行寫出通俗性的《閱讀台灣寺廟》(暫定),嘗試作較全面性的介紹論述,願天假我以年,假我以助力與動力的因緣,能夠寫出。智和兄,您在天之靈,就默佑我這個不成材的學弟吧!卓克華于三書樓2012年10月13日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文化政策新論:建構台灣新社會(第二版)

林信華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9/11/20 出版

文化政策不是要維護某種立場的文化論述,正好相反,它在揭露文化開放性和未來性的同時,也在對不同立場的文化論述進行解構。對於某種文化資產的維護或提倡,以及社會認同的建立都會涉及到文化權利的議題。這已經不是從同一或單一的理念出發,我們並不應該把別人變成跟自己一樣。相反的,這是從差異和多元的角度來思考人民的基本權利是什麼,特別在今天的全球社會中。只有務實給予台灣社會一個多樣性(diversity)的空間,台灣的創意和永續發展才有可能,文化政策也才能擺脫意識型態的桎梏。   因此,文化政策不是要強加人民某種文化或資產的概念,而是在多樣性的空間中進行文化的對話與創意。更重要的是,台灣社會因此也才可能走出認同問題的泥沼。這是台灣主體性和凝聚力的原型,也是兩岸關係可以良善整合的基礎,以及接軌全球的策略。這同時也在告訴我們,文化政策不是一個靜態或被動的弱勢政策,而是一個涉及到國家整體發展的上位政策,特別對於我們台灣人而言。在文化空間不斷多元和開放,以及作為一種事業甚至是產業的情況下,文化政策必須要有一個基本的轉向,它需要回到日常生活的秩序上來。這個秩序就是境寓(milieu),一個本來就存在但被大家遺忘的空間。台灣境寓(Taiwan Milieu)是台灣歷史性和未來性的基礎,並且是作為台灣文化論述與政策的主體。什麼是台灣人這一個議題,在這裡可以得到最真實和最具共識的回應。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殯葬生命教育

鈕則誠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7/02/01 出版

「品牌」可以是名稱(name)、標誌(sign)、符號(symbol)、口號(如提到「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就會想到Nokia),或具上述元素的組合。品牌的功能除區隔競爭者與突顯自己外,其最終目的係提升消費者認知與促進購買。《殯葬生命教育》係作者於揚智所出版的生命教育系列論著第五種,其餘四種為《生命教育──倫理與科學》、《生命教育──學理與體驗》、《護理生命教育──關懷取向》、《生命教育概論──華人應用哲學取向》,維繫於其間的一貫寫作立場,便是作者擇善固執所標榜、異於主流官方論述的「華人生死學暨生命教育」。此一立場彰顯「後科學、非宗教、安生死」的精神,主張「中國人文自然主義」的「後現代儒道家」思想,推崇「知識分子生活家」的現世主義人生境界。用於殯葬活動,則提倡融匯「慎終追遠」與「反璞歸真」於一爐的「環保自然葬」,並建議殯葬管理以「賓至如歸」為服務標竿,盡量發揮非營利的公益理想。本書設定的讀者對象為殯葬業者及消費者,可做為大專層級的殯葬專業教育與通識生命教育教材。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亞澳紐非觀光地理

楊本禮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5/01/25 出版

亞、澳、紐、非,是地球上四個不同的板塊,彼此都自各擁有一片天地。但是如果從地球村的角度來看,這四個地區也只不過是「鄰居」而已;所不同的是,「鄰居」有遠近之分,每一戶也有不同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 住在地球村的人,都應該彼此了解,而「串門子」也是最方便的一種方式。這裡所指的「串門子」,就是指透過觀光而相互認識,從認識而變成莫逆之交。 地球村雖說已日漸成形,但「鄰居」與「鄰居」的隔閡還是沒有消除。從隔閡而衍生出生的「吵鬧」,自所難免,觀光則是消除隔閡的最佳捷徑。 透過本書的細膩筆觸和描述,讀者對於亞、澳、紐、非的觀光地理將會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本書實為地球村中「睦鄰」的最好指引。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族國之間:中國西南民族的身分策略

石之瑜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4/11/30 出版

即使改革開放與全球化的大潮洶湧,中國西南邊疆許多少數民族農村,繼續倘佯在自成格局的大山生態之中。作者掀開國家對少數民族的動員口號,模擬少數民族鮮為人知的各種回應策略──從效忠到疏離,從茫然到顛覆。我們自覺或不自覺活在身分困境中的讀者,可以透過字裡行間刻意營作的敘事脈絡,治療彼此間曾有的疑懼與怨懟,進出國家統治階層的封鎖性論述,掌握人生如戲的時代精神。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歐美觀光地理

楊本禮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4/08/11 出版

觀光地理是地球村內各個村落與村落之間的橋樑,不僅可以跨越鴻溝,更可以消弭隔閡於無形。此書是一本將歷史與神話結合的傳奇旅遊記事,讀者在閱讀時,彷彿依循著時光隧道穿梭,將過去、現在和未來串連在一起。歷史上許多無法解釋的奇聞逸事,最後終將歸於神話;然而,事物曾傳聞發生的地點,依然存在著,而且變成觀光景點。傳神的故事和觀光景點結合,往往就會變成一個人著迷的旅遊目的地。透過本書的細膩筆觸,讀者對於歐美的觀光地理將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口述史學

楊祥銀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4/07/05 出版

作為現代口述史學興起的標誌是一九四八年哥倫比亞大學口述歷史研究室的建立。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口述史學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新加坡等國家相繼得到發展,並且廣泛地應用於社會學、文學、人類學、民俗學、災難學、新聞學、醫學等社會和人文以及自然科學領域,它在推動跨學科研究中產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簡單地說,口述史學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研究方法。不管是歷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新聞記者、圖書館工作者,還是醫務人員,都用此方法進行研究和從事工作。本書將從理論、方法、應用與教學等方面對口述史學進行全面的系統論述。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義大利文化史

朱龍華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4/05/05 出版

本書按新的史學觀點對義大利文化從古到今的發展一概述。以古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和近現代作為義大利文化發展的幾個重要階段,評介其繽紛多彩的文化創樹與歷史影響。在西方文明發展的三個關鍵時期:希臘馬的古典文明時期、中世紀的基督教文明時期和標誌近代開始的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文化都起了核心的和領先的作用,本書對此亦給予匹分強調。因此,瞭解義大利文化史,同時也是瞭解歐洲文明和西方文明發展大勢的一個最好途徑。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考驗:老童生回顧集

陳培雄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3/08/01 出版

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Toynbee, A. J.)曾預測二十世紀為「殷憂時代」(Age of Anxiety)。而俄共領導人和洛斯基(Trotsky, Leon)曾說「希冀度平靜生活的人,都不應該生在二十世紀。」  」玩耍的幼童,長到二十歲左右正好遇到「大時代──愛國第一」的風潮,為抵抗日本帝國主義,考進中央軍校(陸軍官校前稱)。如今回想我們這批大時代青年的平均壽命都不長,能活到老的還真少──或許這是大時代對我們的考驗!  加八年抗日戰爭,且曾親身參與高安會戰、上高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衢州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衡陽會戰、湘西會戰等八個典型會戰,老兵不死──但須經得起戰場考驗!  十歲時,五年之內分別在七所大學,參加研究所考試達十二次,好不容易努力求學長達八年,才在國立政治大學先後取得東西研究所的碩、博士學位──這是考場對我的考驗!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推銷台灣

任格雷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3/06/01 出版

本書以客觀角度追溯台灣的外交發展,檢驗了自冷戰時代迄今,各相關政府機構如何互動,海外華人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國際媒體在推洨台灣方面的貢獻。作者描繪出了台灣在國際現實中的困境,分析了駐外代表在工作上的利弊得失,也試圖指出未來可能的改進知道。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海疆史

陳在正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3/03/10 出版

本書係作者20多年來從事台灣史研究成果的彙編,內容涉及鄭成功抗清與復台、抗日與光復、閩台移民史、大陸移民與台灣民間信仰、釣魚島等島嶼的歷史與現狀等八個方面,從中國海疆史角度反映了台灣歷史的概貌。作者在研究中十分注意發掘和利用檔案資料、新的文獻資料、譜牒資料,並輔以實地調查,對有些台灣史問題提出了新的看法,或對某些領域提供了新的補充史料,可供史學界研究參考。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歷史學是什麼

葛劍雄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3/02/01 出版

本書介紹歷史學的來歷和類型,告訴我們為何要瞭解歷史,以及該怎樣學習和研究歷史。書中充滿個性化的話語及思想家求真的積極思考,有許多不同凡響之處。此外,書中引用大量的例子,使閱讀輕鬆而簡單,在不知不覺中,歷史就走近了我們。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徐志摩的人生哲學:情愛人生

劉介民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1/12/01 出版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發現地球的故事:房龍的地理書

揚智文化  出版
2000/12/01 出版

談到地理學,通常是由海陸分布、地形、氣候、高山、河流開始描述,接著再談當地的社會、人口分布、種族、歷史文化等,再來就是一大串讓人記不起來的統計數據;而房龍的地理書卻以「人」為焦點,將一切人類所關心的故事寫進地理學,一經他的妙筆,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識立刻變得栩栩如生。不論是為了瞭解人類歷史,或是觀光旅遊,或為研究各國歷史、政治、社會、宗教等,本書絕對是一本基本且必備的工具書。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李清照的人生哲學:婉約人生

舒靜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1999/01/10 出版

婉約人生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纔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在文學創作方面流芳百世,而她一生的經歷卻嫌坎坷,讓後世的人惜才、憐才之心油然而生;李清照為人暗香深澈、外清內秀,而「婉約之宗」、「詞國女皇」、「詞合」、「詞聖」、「曠世才女」、「絕代佳人」等,都是本書對她的評價與尊稱。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劉伯溫的人生哲學:智略人生

陳文新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1997/08/01 出版

智略人生  在中國文化史上,無論是作為謀略家,還是文學家,劉伯溫皆有卓著的成就。排除民間對其渲染、神化部份,他仍然堪稱第一流人物。但他有著超謀的智略和文學氣習。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香港學

李英明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1997/06/01 出版

香港  香港在九七主權回歸北京後,到底將何去何從,成為各界矚目的焦點。本書嘗試從民族主義、文明衝突以及未來北京與香港間的「中央/地方」關係等角度論述香港未來在世界體系和中國大陸擠壓下的發展可能性。  此外,本書除了從宏觀角度分析未來台港大陸之間三角關係的可能演變外,亦從較技術的屬面分析香港基本法,從理論到實際的發展過程,與香港未來前途的關係。 作者簡介  李英明  台灣省彰化縣人,民國四十三年生。台大哲學系、政大東亞所碩士班、博士班畢業。現任政大東亞所教授。

9 特價1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新加坡學

洪鎌德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1997/05/01 出版

新加坡  作者曾在新加坡任教十餘載,對新加坡的各項發展皆十分瞭解。在本書中,作者特別針對新加坡的種族、政治、國家認同、外交、福利政策、民主與人權等問題加以剖析敘述,俾使讀者能對新加坡這個國家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作者簡介  洪鎌德  出生台灣新竹,台大政治系畢業,維也納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教慕尼黑大學、南洋大學、新加坡大學,擔任北大、復旦、廈門、人民大學等中國七所大學客座、榮譽、顧問教授。  哈佛、加大(柏克萊)、倫敦政經學院等訪問學人。現任台灣大學教授,並任淡江、輔仁、東吳兼課,著有《人的解放--21世紀馬克思學說新探》、《當代政治經濟學》(1999)、《從韋伯看馬克思--現代兩大思想家的對壘》(1999)、《21世紀社會學》(1998)、《社會學說與政治理論--當代尖端思想之介紹》(1998第二版)、《馬克思社會學說之析評》(1997)、《人文思想與現代社會》(1997)、《馬克思》(1997)、《跨世紀馬克思主義》(1996)、《新馬克思主義和現代社會學》(1995第二版)、《傳統與反叛--青年馬克思思想的探索》(

9 特價1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日本通史

依田熹家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1996/01/01 出版

日本通史  本書試圖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敘述歷史,包括了從治、經濟、文化、對外關係等各方面,對於日本江戶時期到現代歷史的各種典章制度都有扼要描述。  而日本從唐代到現今,和台灣、和中國之間的互動與衝突又為何?這是東亞史上的重要一頁,也是亞洲發展的一大關鍵。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國史大師錢穆教授傳略

李木妙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1995/06/01 出版
8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西方文化之路

羅靜蘭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1994/05/01 出版

西方文化之路  伴隨中國近現代化的過程,西方文化始終是學界的研究熱點,而中學、西學之爭經久不衰,歧見紛呈。本書藉由多年從事西方文化史教學和研究的諸位學者,歷撰各篇章,大跨度地展示西方文化的整體風貌,既觀其色彩、神韻,更探其特?、內涵,期有助於國人文化視野的拓寬。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德國文化史

杜美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1993/01/01 出版

德國文化史  德國是歐洲的一個重要國家。它曾經對歐洲和世界發生過重大影響。迄今,這影響依然存在。這不但因為它的地理位置,更在於它所具有的豐富文化和它所產生的一些著名文化人物。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