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反革命」的家庭背景,在共產中國,作者注定了與生俱來的「狗崽子」命運。在中國生活的32年,在社會上和家庭中雙重受難,始終是一個被剝奪和被損害的人。14歲文革爆發,剛剛讀完初中二年級,16歲被迫下鄉插隊,在安徽淮北渡過9年多黑暗歲月,永無出頭之日。有幸的是,1984年有機會到美國留學,不僅得到全額獎學金,還獲得碩士、博士學位。1987年起,在紐約教過高中、大學,後轉任教育管理工作,實現自我,學業事業雙豐收,從此翻轉了的人生⋯⋯本書特色:作者從一個被社會埋沒壓榨的韭菜奮力成為自由國度的公職人員,書寫自己的回憶錄,他拒絕遺忘選擇記錄,把自己的經歷記錄下來,有責任讓後代知道那些流氓惡棍如何以革命的名義,把地獄建在人間。站出來向專制當局清算罪責,其意義遠超過個人恩怨。回憶錄中出現的人物許多都是原名原姓的,他們的名字,應該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但願讀者知道,在暴政之下人性的惡可以氾濫到何種程度!每個人的心底,都有善良和乾淨的一面,對他人有同情心和憐憫心。希望後人警惕,不要重蹈覆轍,寄望於五十年以後的新生代。不再受那樣的苦。
本書分歷史篇、現實篇和未來篇。把被篡改的歷史再扭轉回來,還原歷史的真相。並解說中國歷史、尤其近代中國歷史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讓世界了解近代中國的變遷和當今中國的由來。揭穿「中國崛起」的表象,透視紅色王朝的虛實,挖掘當今中國各類矛盾與衝突的根源。解析包括西藏問題、新疆衝突、香港動蕩、台灣與大陸的統獨之爭、以及中國與周邊國家越來越激烈的敵對、美中戰略對抗等。透視「中國夢」的前景,解釋中國為什麼必須民主化,論證中國共產黨終將覆亡的必然結局。 書中解讀中國,也解讀與中國相關的部分。比如,關於台灣和兩岸關係,包括:孫中山算不算得上「國父」?蔣介石,為何兩岸評價不一?台灣人為何矢志獨立?中國人為何談「獨」色變?共產黨敢不敢攻打台灣?答案都在書中,盡由讀者評判。 揭穿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下一百個被顛倒的常識、被扭曲的歷史真相,社會和文化「迷思」,以及一系列政治謊言。其實,被中共顛倒的常識,何止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十萬個都不止。只不過,限於篇幅,擇其主要,作者權且寫下這一百個,藉以拋磚引玉,舉一反三,還原常識,對洗腦說不。 本書特色 這是一個網路時代,也是一個速度時代。作者力求以短平快的筆觸,解說有關中國基本問題的重點和焦點,直擊其盲點。對讀者而言,是一次有關中國歷史的快讀、一本有關中國知識的速成、一輪有關中國熱點的捕捉。 中共的彌天大謊,登峰造極的洗腦術,在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不僅中國人受蒙蔽,連外國人也被誤導。 「奴役」被宣傳為「解放」,「人禍」被嫁接成「天災」。「左派」被說成是「右派」,「屠夫」被打扮成「偉人」。「錯誤」被硬扯為「正確」,「罪惡」被標榜為「光榮」。「破壞」被美化為「革命」,「分贓」被冠名為「改革」。「鬆綁」被定義為「恩情」,「末世」被粉飾為「盛世」。「擴張」被狡辯為「維權」,「挑釁」被喬裝成「自衛」…… 拆穿騙術,拆解洗腦術,這是筆者的使命。微薄的工作,惟願在推牆的人眾裡,加上一把力。推倒紅牆!
《北京逃生記》描述來自美國的醫學博士方明,帶著「科學實驗品」穿梭往返於北京、紐約間,由於產品供不應求,方明在中國設立公司並開拓市場。2001年,方明在北京突然被抓捕,並訴以走私罪名,莫名在北京看守所坐了幾個月的牢……。在中國,不為人知的事很多,不管是地上、地下的都不乏媒體想報導的題材,所謂地上是大家容易見識到的地方,地下就是一般人不容易看到或知道的。《北京逃生記》寫下一位美國博士意外在北京看守蹲牢數月的回憶,這些不容易為人所知的故事,是大多數人所不知的地下中國實錄,雖然光怪陸離卻又趣味橫生,看後恍然大悟,原來這是中國社會的縮影呢!書中附有十二張精彩的插圖,可以幫助讀者更加了解書中描述的景象。本書特色本書從一個全新的視角,拉開了中國大陸的又一重黑幕,令人大開眼界,不忍釋卷。作者真實的經歷,把牢中萬象,描繪的如此鮮明生動。監牢邂逅,有無辜的平民,也有紅產階級高官;有黑社會老大,也有東窗事發的預審員警;有外商、台商,也有聞名海外的大經濟犯。狹小的監牢,人們為了生存和人權,向大陸 最黑暗公檢法抗爭,使勁渾身解數,交織出一幅幅現實冷酷的囹圄眾生圖。
當前,中國的民族主義引起世界性關注,與獨裁制度相結合,也越來越具有危險的進攻性,本書把作者關於民族主義的一系列文章彙編成書,用生動的例子,從各個層次論述了在中共獨裁政權的統治下,中國的民族主義是如何演變成獨裁愛國主義的。主要內容有:從八十年代到新世紀的大陸民族主義;極端反美的民族主義;極端反日的民族主義;反台獨的民族主義;強權與收買下的香港愛國主義。 書中指出:極端民族主義和獨裁主義的結合,能夠讓普通人毫不顧忌人類文明的戒律而心安理得地變成劊子手。本書特色 作者在題記中寫到:「除非面對外族入侵帶來的主權領土的危機,否則的話,我從不認為「愛國主義」是個崇高的字眼。恰恰相反,在和平時期,聚集愛國主義大旗下的,不是卑鄙的政客,就是顛三倒四的瘋子。」 作者在書中提醒讀者:直到今天,中國的現代化仍然是「偽現代化」,因為它靠的是現代的民族主義和極權主義,而這正是讓法西斯主義或軍國主 義的暴政列車得以狂奔的雙軌。現在,經歷過共產極權大災難的中國,也正在向獨裁愛國主義之路上狂奔,聽聽愛國憤青們的「砸爛台灣」、「血染台灣海峽」的叫 囂,聽聽中共智囊們發出的「中美之間必有一戰」的預測,再聽聽中共將軍朱成虎的「犧牲西安以東」換美國二百座城市的核威脅狂言,中國的獨裁愛國主義與法西 斯主義只有一步之遙。 「倘若民族主義的憤怒情緒進一步將我們吞沒,我們就注定要滅亡。」 這,正是出版本書的目的所在
「六四」悲劇是我一生中的重大的轉折,它使我在接下來江澤民統治的十五年裡,把自己、中國知識分子、人民和中國的政治人物視同罪犯。在這種不寬容的反省中,自然也是在各種敵意中,我完成了《災變論》的寫作,它在某種意義上是我對自己和整個民族的審判,我希望從歷史深處找到中國不幸命運的根源並在理論自由中解放自己。在二○○四年秋天離開中國之後,我一直同時在寫作《江澤民和他的十五年》及《我是誰——創造、律法與福音》兩本書。《江澤民和他的十五年》是我對「六四情結」的一種告別,是我對自己的最終解脫——人民,你們的領袖我還給你們了;六四死難者和從那裡出來的任不寐,你們的罪犯我交給你們了。《我是誰——創造、律法與福音》,這是我的神學思考,它代表了我對中國的祈禱,包括對江澤民先生在內的所有中國人,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的祈禱。今天,我站在這異鄉的土地上,目送著「六四」彷彿遠去的鴿群,我等待著它從陸地深處銜綠歸來。《江澤民和他的十五年》一書結稿的時候,我就寫信給這套叢書的策劃人宋永毅先生和博大出版社,建議該書在二○○五年中國「兩會」之際出版,因為「我瞭解江澤民」,他一定會在謝幕的時候有一次精彩的演出。而這個時候,正是推出拙著的時機。結果的確不出所料,江的最後演出以美國人庫恩的《江澤民傳——他改變了中國》一書的形式出現了。不過隨著合作者葉永烈揭開「中宣部參與創作」的內幕,該演出構成了這位政治丑角最後的醜聞。中國媒體大肆炒賣庫恩的書的時候,不斷有朋友建議我寫一篇批評文章,我說我支持庫恩的結論——江澤民確實改變了中國,問題僅僅在於,這位美國人在中宣部的領導下僅僅強調了一部分事實。
曾在哈爾濱經營電腦公司的成功女企業家王玉芝,在中國經歷三進監牢、流亡異國、險遭遣返這一連串出生入死的跌宕波折之後,將她在中國勞教所九個月煉獄般的經歷及通過國際營救至加拿大的心路歷程如實記錄,完成這部不屈不撓反迫害的自傳書稿。江澤民對法輪功的迫害,使得王玉芝從銀行大戶到一無所有、從賢妻良母而為通緝對象, 溫馨和樂的家庭被迫害得支離破碎。迫害開始的三年間,王玉芝被非法關押三次,雖飽受煉獄摧殘,但每一次都堂堂正正清清白白走出黑獄。第三次被關押在惡命昭彰的哈爾濱萬家勞教所和看守所長達九個月,飽經毒打、電擊、坐鐵椅、摧殘性灌食等酷刑折磨,致使身心受殘,雙目流膿流血近乎失明。在勞教所中,王玉芝拒吃牢飯,以絕食抵制這場對善良無辜的非法迫害,以正念堅定地維護信仰者的清白。在絕食、絕水一百天後,王玉芝三獲釋放,雖已被折磨得骨瘦如柴、不成人形,但最終,因為心中有「真、善、忍」信念的支撐,王玉芝奇蹟般堅強地活了下來!在幾經流離失所、冤獄酷刑後,王玉芝輾轉流亡海外,在遭遇強行遣返中國的存亡之際,幸得國際營救,二○○二年十一月獲得加拿大政府特許簽證,初嚐自由甜果。隨即以親身的受迫害鐵證,展開了一連串起訴江澤民的法律正義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