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的安娜,重獲新生後,立刻寫下自傳,追溯童年到16歲的悲慘際遇。 原生家庭給予的屈辱與虐待,到療養院中種種不人道的療法,最後逼得她精神崩潰。 在她努力尋求復原和自我肯定的同時,安娜代表其他受虐兒做出抗辯,在情感裸露和猶未痊癒時寫下這部回憶錄。
對於提振員工士氣,我總有千奇百招,在「第一滴血」轟動全球時,我就扮成藍波,跑到工廠。員工們都跑出來看,對一個六十七歲、經常出入白宮的老闆來說,沒有人會做這種事! 但我不在乎、而且他們也非常喜歡這個插曲。直到現在,大家還會對我喊:「藍波回來了!藍波回來了!」……
戴夫的故事 「你不擇手段打擊我,我犯過錯、瑟縮過,但不怨天尤人。我會為自己闖出一片天地。」這是戴夫˙佩澤八歲時立下的誓言,代表追求獨立自主的決心。 父親從不干涉母親對他極盡手段的虐待,她宣稱隨時可以殺死兒子。戴夫前兩本著作《它》和《迷路男孩》中,讀者知道他在嚴酷的虐待中活下來,但獲救多年仍活在掙扎中。不堪的回憶糾纏著他,他依舊是被母親關在地下室,遍體鱗傷的〝它〞。 戴夫渴望有一番成就。他決心承受挫折,要從逆境中得到力量。與父親臨終時的相聚,及母親面對面的談話,將他引入助人之路。從一段艱辛的婚姻到兒子的誕生,從不能完成的事業到恆久的友誼,戴夫終於擺脫過去的鎖鏈,學會去愛、去生活。 作者簡介 戴夫˙佩澤 服役美國空軍時期就參與少年觀護救援計劃。享譽國際的暢銷書作家,常到各地演講,給人帶來希望和力量。雷根、布希、柯林頓總統都曾表揚他,在94年因致力於兒童防虐而獲選世界十大傑出青年,他是唯一獲獎的美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