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歷史 類別 ,共計30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番路故事館01:鄉親故事多,充滿光和熱

李赫  著
稻田  出版
2022/11/15 出版

這是一本由台北市嘉義旅北同鄉會番路聯誼會發行,稻田出版有限公司編輯出版的刊物,有別於一般同鄉會刊物,這本「番路故事館」捨棄流水帳式的會務報導,偏重番路的人事物,不但文筆通俗,圖文並茂,還全彩印刷,離鄉打拼的鄉親,當可從中獲得故鄉的訊息,一解思鄉之苦。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圖畫越南簡史

孝明  著
稻田  出版
2021/12/01 出版

越南歷史源自數千年前的傳說,迄今已將近五千年。 這段歷史歷經朝代更迭、外國侵擾及殖民,至1975年全國統一,越南民族展現了堅韌的力量,成就了今日璀璨的國家面貌,這種民族精神的展現,令人敬佩。 這段歷史,以法國侵略最讓人刻骨銘心。法國的異族統治為越南割出一道巨大的傷口,但法國實施政治、經濟等改革,卻又讓越南人看見另一個進步的世界,因此這個傷口也是個窗口。不過,越南人不向殖民者低頭,終於在革命家胡志明的號召下,於1945年8月奪回政權,結束80年法國殖民統治。後來越南分裂成南北越,1975年4月30日,北越成功趕走南越的美國人,南北越終於統一。 這本「圖畫越南簡史」用圖畫說故事,雖然簡單,但卻深刻;這段越南歷史,每個越南人都應該知道,無論是嫁到台灣的越南女子,或是在台灣出生的越南新住民第二代!

9 特價59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面對冰凍之洋

稻田  出版
2014/01/10 出版

★亞馬遜五顆星推薦 ★DISCOVERY《荒野求生秘技》貝爾.吉羅斯親身經歷冒險故事 ★2004年「William Hill 全年最佳體育圖書獎」決選入圍   「引人入勝!」──《每日快報》 「吉羅斯向我們證明了大冒險家的時代並未離我們遠去。」──《蘇格蘭人報》 「貝爾.吉羅斯的文筆讓你彷彿身歷其境,正跟在他身旁一起冒險...我可以從每個句子中嚐到海浪的鹹味,從每個段落中感受到刺骨的寒風。」 ──《傳令快報》 「米克被巨浪沖起,海水沖力之大讓他整個人摔在我身上,我們倆隨手抓住身邊任何固定之物。黑暗中,面對伸手不見五指的恐慌,我再度抓住舵輪,驚慌的想預測出下一秒可怕的海浪會從何而來。我們彷若拳擊場中的盲人,既害怕又孤獨。」 一開始,那是趟經過縝密計畫的航行,我們試圖在無人協助之下,完成首度以開放式的硬底充氣快艇,橫越北大西洋的創舉。然而,它卻變成了一場恐怖的生死搏鬥,我們得面對刺骨的寒風、瘋狂的巨浪,以及比教堂還大的冰山。 加拿大北方遙遠的海岸是這場挑戰的起點,「荒野求生秘技」中的求生達人貝爾‧吉爾斯,帶領探險隊穿越令人聞之喪膽的拉布拉多海,挺進布滿浮冰的海域,直抵格陵蘭。抵達後略事休息,再從格陵蘭出發朝冰島挺進,卻發現自己被困在與世隔絕的超級風暴中,距離冰島還有600多公里遠。他們駕乘的快艇被巨浪無情的蹂躪,他們的生命危在旦夕,而黑夜彷彿永遠沒有盡頭。「我們會撐過去!我們絕不會讓這艘船翻覆!」貝爾大吼,他的聲音蓋過了喧囂的引擎聲和風暴的怒吼。「我們會平安回家!」 他們真的做到了,這是他們的故事。

9 特價29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日治時期2 :日本統治下的抗日運動

林以衡  著
稻田  出版
2008/01/09 出版

「台灣小百科」是專為台灣的孩子們策劃、編製的百科全書。這套書分成十館,分別是:動物館、植物館、文化館、住民館、民俗館、宗教館、歷史館、傳奇館、產業館、地理館。內容涵蓋了台灣的人、事、時、地、物,是孩子們認識台灣的好材料。希望藉由這套書,能讓所有台灣的孩子,都成為熱愛台灣的「新台灣人」。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少年夢想家01

林巧雁  著
稻田  出版
2004/08/20 出版

夢想是最珍貴的種子、最神奇的動力,有夢想,才有開始......在不同的領域裡,他們執著於自己的夢想,堅持努力。藉由這些人的故事,你也能窺見自己無限的可能性,產生夢想的勇氣!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明鄭王朝1-鄭成功的故事

王御風  著
稻田  出版
2003/07/29 出版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傳統民宅的人文風貌

吳炳輝  著
稻田  出版
2003/05/09 出版
9 特價29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荷蘭人在台灣

王御風  著
稻田  出版
2002/08/05 出版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卑南族【小百科/住民館.2】

明立國  著
稻田  出版
2002/06/28 出版

「台灣小百科」是專為台灣的孩子們策劃,編制的百科全書。這套書分成十館,分別是:動物館,植物館,文化館,住民館,民俗館,宗教館,歷史館,傳奇館,產業館,地理館﹔內容涵蓋了台灣的人,事,時,地,物,是孩子們認識台灣的好材料。希望藉由這套書,能讓所有台灣的孩子,都成為熱愛台灣的新台灣人。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代天巡狩-王爺

鍾宗憲  著
稻田  出版
2002/01/31 出版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門田野檔案

楊樹清  著
稻田  出版
2001/08/13 出版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門島嶼邊緣

楊樹清  著
稻田  出版
2001/08/13 出版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門解嚴前後

陳水在  著
稻田  出版
2001/07/23 出版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七日,金門解嚴,終止戰地政務實驗。   二OO一年元月二日,金門與廈門「兩門對開」,邁向小三通新世紀。   解嚴前後十年間,金門,站在歷史的分水嶺上。在這段重要轉折」轉型過程中,自一九九一年至二OO一年,金門之子陳水在歷經了軍派縣長、官派縣長、兩任民選縣長,參與也見證了一段金門大歷史。   從軍管戒嚴到小三通破冰之旅,陳水在以負責任的態度,敢於把金門解嚴前後,利用各種場合大力推銷「金門的主張」施政理念和構築藍圖,以及若干親撰的文字或對話內容,分成〈金門轉型期〉、〈金門何處去〉、〈金門白皮書〉、〈金門新世紀〉、〈金門對話錄〉、〈金門定位論〉六大單元,集成《金門解嚴前後》一書,作為區域社會學科,公諸世人檢視。   解嚴前的金門人,曾是苦難時代的受難者;解嚴後的金門人,但願是悲刻與苦難的終結者。這一塊土地和它的人民,正迎向坦磊光明的明天。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門族譜探源

稻田  出版
2001/07/03 出版

金門的開發時間很早,但因生活條件不是很好,且長達四十多年的軍管時期,所以形成特殊的聚落與生活型態,除了都市化或近海的村落外,其他各居民大都同姓而居。   金門各血緣村落間姓氏的關連,可由族譜中找到到端倪,《金門族譜探源》以族譜為主軸,任何有借閱到族譜的姓氏,則對該姓氏列表說該姓各派的關係及淵源。   族譜在金門並不普遍,其原因是修譜有很高的難度,本書提倡寫個人家譜,撰寫個人家譜的基本素材,如堂號、燈號、昭穆、世序表,皆專章介紹或列於附錄,使修譜者在材料足夠之下,在十分鐘內建立自己個人家譜,以做為該姓修族譜的參考。   為了協助讀者進入譜學的世界,《金門族譜探源》書中的金門宗祠及金門宗親會一覽表,讀者可按地址前往查詢相關資料。

9 特價17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門島居聲音

洪春柳  著
稻田  出版
2001/05/09 出版

《金門島居聲音》由桃源和戰地的不角度切入,來細看金門,品味金門。   【卷一.古風】描寫古厝、洋樓、家廟、佛寺、民俗技藝等。 【卷二.聚落】深入報導水頭、金門城、瓊林、珠山、古寧頭等閩南村莊。 【卷三.尋幽】以金城、古崗、山外、金沙、烈嶼為主題,巡禮金門。 【卷四.田野】觀察金門鳥類,包括戴勝、鸕鷀、黃小鷺、鵲鴝、紅冠水雞、猛禽、鳥鶇等。 【卷五.戰地】記錄戰地政務體制下人民的聲音,包括海島的女兒、戰地三十六、岸邊仙人掌等文。   一九四九年國共戰爭,金門遂成孤島。《金門島居聲音》記錄了金門這一段特殊的孤島歲月。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門青嶼社

張榮強  著
稻田  出版
2001/05/09 出版

青嶼社,在金門最北端偏西處,風水地理面譽稱「金門龍頭」。左擁五虎、太武二山,右臨源漸、欹嚳諸山,場面遼闊,氣勢磅磚,有「五石馬奔江」之嘆。其宗社的瑰偉氣,在金門亦享「青嶼祖厝、官澳宮」盛名。   青嶼社開基祖張均正於宋末自泉州卜居以來,傳至明張敏已歷六代,成為一方望族,不僅出了「三公」職位,還出了位列九卿之「三卿」,滿門顯赫;此後,登科第者接而至,清雍正間有「九進士、十舉人」尊貴。   《金門青嶼社》一書以密養明孝宗有功的族人張敏為本,縱橫區域史與國史之間,多方探索人文聚落之奇,也輔該社「重恩堂」等第一手史料,就《明史》中張敏吞金公案提出真相解答,兼為金門在大歷史留下一頁驚奇。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門古井風情

黃振良  著
稻田  出版
2001/04/06 出版

金門今日島上有千年的唐井,有八百年歲月的宋井,井齡達兩三百年的古井,也分布在各個古老聚落裡。這些百年古井,成為金門島上的另一項人文資產。

9 特價29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鄉土行業

李霖  著
稻田  出版
2001/02/14 出版

本書總共收錄了57種台灣早期熱門的行業。如今有的消失,有的衰微,有的變身成中外人士觀光的對象。籍由本書來認識台灣過去的庶民生活,隨興翻閱,一發思古幽情。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門與同安

顧立水  著
稻田  出版
1999/03/01 出版

金門與同安  金門雖為蕞爾島地,自古文治武功卻蜚聲遐邇。先民自晉時中原皮蕩,避五胡入浯闢墾,唐時設監牧馬,成為戢騎供應地;宋時朱熹主簿過化,文風興盛,歷代人才輩出;明未鄭軍據島抗清,並為轉進台灣驅荷之跳板,現時又為戰役紀念國家公園文化聖地,草闢迄今,凡一千六百餘年,歷代姓族之移入,匯聚諸多中華燦爛文化。  <金門與同安>從金門進士、名宦、鄉賢遺留在同安的寶第、墓葬、祠堂、碑坊、石雕、碑刻等文物古蹟以及區域沿革、宗族徙居、婚姻嫁娶、歲時習節、物產婚俗、教育科舉、民間俚語等方面,介紹金門與同安史緣久、地緣近、血緣親、語緣通、文緣深、神緣合、俗緣同、商緣廣的八緣之親,為閩台人士尋根必讀。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門影像紀事

楊樹清  著
稻田  出版
1999/03/01 出版

金門影像紀事  史前時代,金門海岸平原地形上,即己出現聚落型態。  隨著距今約六千年前金龜山遺址及距今約四千前浦邊址的發現,把金門的地景空間推向一個遠古的記憶。  從歷史來說,金門的開關,起源於東晉五胡亂華,蘇、陳、吳、蔡、呂、顏六姓自中原避居而來。唐、未,金門從牧馬區沿革至設立都圖;元、明,由浯洲場發展到公門所城;明鄭、清世,自東征台灣基地到總兵署海防重鎮。民國四年,金門正式設立縣治以來,迭經日據八年、國共冷戰對峙,使得金門的土地、歷史、人文、軍事彼此緊密地纏結為一體,邊界島與的特殊性各,因而開展。  「金門影像紀事」透過文朵與圖像所呈現的,是歷史、風土,是烽火、兩岸,也是當代邊際島嶼的邊緣情懷。 作者簡介  楊樹清,祖籍湖南省武岡縣高沙市,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十日出生於福建省金門縣燕南山古區村。歷任:澎溮建國日報記者、間日報駐台特派員暨鄉訊版主編、社論主筆,金門報導社社長、「金門學」總編輯。

9 特價20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門社會觀察

楊樹清  著
稻田  出版
1999/03/01 出版

金門社會觀察  金門雖為蕞爾島地,自古文治武功卻蜚聲遐邇。先民自晉時中原皮蕩,避五胡入浯闢墾,唐時設監牧馬,成為戢騎供應地;宋時朱熹主簿過化,文風興盛,歷代人才輩出;明未鄭軍據島抗清,並為轉進台灣驅荷之跳板,現時又為戰役紀念國家公園文化聖地,草闢迄今,凡一千六百餘年,歷代姓族之移入,匯聚諸多中華燦爛文化。  楊樹清參與推動金門事務多年,對金門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及兩岸關係所扮演的角色,都有著一定程度的紀錄、觀察與理解,透過《金門社會觀察》一書,為金門現代化的意義提供了「金門主義」新的詮釋與發展的可能。 作者簡介  楊樹清,祖籍湖南省武岡縣高沙市,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十日出生於福建省金門縣燕南山古區村。歷任:澎溮建國日報記者、間日報駐台特派員暨鄉訊版主編、社論主筆,金門報導社社長、「金門學」總編輯。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門民間傳說

唐蕙韻  著
稻田  出版
1996/12/01 出版

民間傳說  「民間文學」的特質是口頭創作,因此也稱作口頭文學或口傳文學。在教育不普及、印刷不方便的傳統農業社會裡,民間傳說故事的取材傾向與內容特色,常傳達著民間文化的各種面向。  金門以蕞爾小島孤懸海外,不同於其他內地地區的歷史命運和發展進程,金門的傳說故事自有其獨立特殊的一面。透過這些文化遺產的蒐集保存,我們得以追根溯源,知古惜今﹔但其中附著的傳統意義與文化價值卻是新文化形式無法取代的。  本書將一些引人入勝的傳說故事和古雅樸實的敘述語言,以文字作了完整美滿的呈現。作者實地採集、實際整理,有完整的學術訓練,加上觀念清楚、態度認真,撰成此書,以金門人談金門故事,更添細緻。 作者簡介  唐蕙韻  福建金門人,民國六十一年八月生,現就讀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班,研究專題為民間文學。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門祖厝之旅

陸炳文  著
稻田  出版
1996/12/01 出版

來趟祖厝之旅吧  「宗祠」是各姓氏奉祀祖先的神聖建築,也稱為家廟或祠堂,而台閩兩地百姓通常稱之為「祖厝」。由於由大陸內地移向金門的各姓氏族裔,因為卜居他鄉,每逢佳節,思念祖先之情益發強烈,造成金門近五萬人口,一百八十多個姓氏中,就有一百六十二座宗祠,也足見金門百姓對報本反始及慎終追遠觀念的重視,替歷史文化留下真實的見證,也替「民德歸厚」做了最真實的詮釋!  金門的祖厝至今仍保存的很完整,本書特以陳、王、張、蔡、吳、黃、李、林、薛、辛、董及「六桂聯芳」等金門十七大姓為主體,分別介紹各個姓氏的來源、遷徙概況、創建重修、匾額對聯、風俗軼事、祭祀禮數及宗祠建築之美,以此作為文章的骨肉血脈,成為一篇完整的報導式記錄,是文化資產記錄,更是金門文化景點的深度導覽。 作者簡介  陸炳文,民國三十二年出生於福建,台灣省立師範大學五十四級畢業,曾任經濟部專任顧問,現為傑出公共關係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長年從事於文化尋根與姓氏探源之田野調查工作,著有台灣各姓祠堂巡禮、金門宗祠大觀等專書,對金門學尤為專精,前後專程走訪過金門六十多次,因而榮獲金門縣政府發給榮譽縣民證。

9 特價20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門旅群發展

楊樹清  著
稻田  出版
1996/12/01 出版

作者簡介  楊樹清,祖籍湖南省武岡縣高沙市,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十日出生於福建省金門縣燕南山古區村。歷任:澎溮建國日報記者、間日報駐台特派員暨鄉訊版主編、社論主筆,金門報導社社長、「金門學」總編輯。 金門族群發展  金門雖為蕞爾島地,自古文治武功卻蜚聲遐邇。先民自晉時中原皮蕩,避五胡入浯闢墾,唐時設監牧馬,成為戢騎供應地;宋時朱熹主簿過化,文風興盛,歷代人才輩出;明未鄭軍據島抗清,並為轉進台灣驅荷之跳板,現時又為戰役紀念國家公園文化聖地,草闢迄今,凡一千六百餘年,歷代姓族之移入,匯聚諸多中華燦爛文化。  作者楊樹清以三年時間,埋首於資料的整合與再發現,又將足跡踏向閩南、台澎、南洋、北美,嘗試找尋出金門族群演變脈動,《金門族群發展》一書,相信它是探索金門族群與閩台南洋開發關的重要源頭,也是金門人力量延伸至福建內陸、澎湖、台灣、南洋地帶的明證,為金門與中原文化、新台灣主義乃至華人社會牢不可破的關係作了一個有力詮釋。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門歲時節慶

楊天厚  著
稻田  出版
1996/11/01 出版

金門歲時節慶  金門居民大都由閩廈移民而來,早年由於戰事頻仍、環境嚴苛,生活極為不易,因而在敬畏天威及尋求慰藉的心理下,促成了金門地區宗教活動的興盛;直到今日,居民的生活作息與禮儀規範仍受到歲時節慶的支配。  本書系統地記載了金門地方性傳統年俗節慶活動,內容完整豐富,充分表現了金門子民敬天禮地的古典情懷;在多元文化浪潮不斷拍打著金門島嶼的世紀之交,這本書的誕生,是極具文化價值及時代意義的。  本書除了一般節氣傳統年節民俗活動紀錄外,也記錄了金門處於海島風沙地理位置,先民對宗教的虔敬,設醮祝禱活動特別頻繁,祈求庇祐平安是一個主軸,更表達了金門子民追根溯源、敬天禮地與土地萬物共存共榮生活化的祭典模式,尊重生命、尋求和諧,並發揮了金門人傳統聚落社會那種休戚與共、互助合作,萬物相照應的美德! 作者簡介 楊天厚、林麗寬  分別生於的九五三年的金門和的九五五年的台北,是輔仁大學中文系的班對之一。夫現任職於金門農工職校,妻現任職於金門金湖國中。  蟄居金門教書之餘,讀書、旅遊、田野調查為最大的樂趣,《金門民間慶典》、《金門俗諺採擷》、《金門歲時節慶》、《金門婚嫁禮俗》是共同寫作的已出版品,《金門寺廟手冊》亦將於近日內出版。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門聚落風情

吳培暉  著
稻田  出版
1996/10/01 出版

作者簡介  吳培暉  一九六六年生,台灣台南市人,淡江大學建築學士、碩士,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目前從事博士論文寫作,以金門與澎湖作為村落比較研究的對象。 金門聚落風情  金門雖為蕞爾島地,自古文治武功卻蜚聲遐邇。先民自晉時中原皮蕩,避五胡入浯闢墾,唐時設監牧馬,成為戢騎供應地;宋時朱熹主簿過化,文風興盛,歷代人才輩出;明未鄭軍據島抗清,並為轉進台灣驅荷之跳板,現時又為戰役紀念國家公園文化聖地,草闢迄今,凡一千六百餘年,歷代姓族之移入,匯聚諸多中華燦爛文化。  長久以來,金門的人口雖然隨著歷不斷變動,但其聚落居民之生活,卻一直維持著以宗族組織為主的小型農業經濟型態,並以城鎮作為其生產品的交換中心。  然而,解嚴之後,新式樓房、現代旅館和度假村開始出現在金門鄉鎮各個角落,往日傳統、純樸的聚落已逐漸受到衝擊。  金門的聚落型態還會繼續改變嗎?又會改變成何種面貌?請所有關心金門的人一起來關心這個問題。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門古今戰史

張火木  著
稻田  出版
1996/10/01 出版

古今戰史開炮  金門是座文化的島,也是一座歷經戰火的島。    自明朝起,金門便飽受海寇侵擾,一日不得安寧﹔明末則有鄭成功以此作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清朝經營未久,又為日人所據﹔國民政府遷台後,金門隨即成為反攻前哨!長期處在嚴格的軍事管制下,金門自然有與其他地區不同的社經結構,直到近年,其「戰地」的角色方逐漸轉型。但從兩岸互動的角色來看,金門的角色地位是「邊陲」也是「中心焦點」,今後金門的發展能否真正跳脫戰地的「悲情」與歷史的「宿命」,全看兩岸是否持續良性互動關係而定,而金門本身的契機發展易繫於其中。  然儘管戰火已遠,硝煙卻依稀未散,未來的金門是否會再披戰火,我們不得而知,但對過去的戰史,我們則有必要加以了解。本書,正是一本讓你順利了解金門古今戰史的最佳參考書。 作者簡介  張火木  一九五五年生於福建省金門縣,一九七四年金門高中畢,一九七八年東吳大學歷史系畢,一九八三年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  現任實踐設計管理學院共同科副教授、中華民國青芯志工服務協會秘書長、行政院青輔會青芯志工北市一隊隊長。  專長中國歷史、兩岸關係與區域研究,並熱心社會服務與社區公益活動。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門島地采風

李錫隆  著
稻田  出版
1996/07/01 出版

金門風采  金門是一塊夢土。早期,從台灣島各地被徵兆來此服兵役的年輕人,相信在此已經留下了許多對自己未來人生的憧憬。今天,許多像我一樣偶爾到金門一遊的台灣旅客,也很快的就會在古蹟聚落風獅爺中墜入歷史的迴廊,如夢幻般沉溺在歷史圖像的蜃樓中。這種對過去的傳統、地方和人文的耽溺、最容易在金門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中獲得滿足。本書精采的將這些事物透過文字的魅力充分展現出來,期待讀者從中捉摸出金門傳統的點點滴滴,盡一步感受金門的古意和酒香。  金門有一千七百年的開化歷史,古蹟之多蔚為地方第一大特色,如有近兩百年歷史的邱良公母節孝坊、設於清乾隆年間的浯江書院、建於明洪武年間的古天文台古塔,以及為防禦海盜侵擾而建的槍樓等等。  除了古蹟之外,金門至今仍有不少人孜孜不倦的固守著先人流傳下來的古老行業,如鑿井、製秤、造輾、榨油、製麵等等。這些講究慢工出細活的手工業,在機器化、大量化的工業潮流中,孤寂的訴說著金門的過往。  本書將帶領各位讀者看看金門的古蹟,以及其他在別處已經看不到的古老行業。 作者簡介  李錫隆  生於金門,現年四十四歲。金門高中,世新編採科畢業。曾任雜誌社主編、報設計者、編輯、採訪主任等職。現就職於金門縣政府。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鯤島探源:台灣各鄉鎮區的歷史與民俗2

林衡道  著
稻田  出版
1996/05/01 出版

「鯤島」,是台灣島的一種雅稱 「鯤島」,是台灣島的一種雅稱;所謂「鯤」,是古代的一種很壯大很威武的魚,台灣島位於太平洋中,形狀似魚,以「鯤」來稱呼台灣島,極為貼切。 本書從台灣最北邊的基隆市起,自北而南,由西而東,逐一介紹21個縣市和兩個院轄市鄉鎮區的歷史和民俗,凡舉古蹟、地名、代表性人物及歷史掌故等等,幾乎無一遺漏,因此讀完本書,您也可說是個「台灣通」了。 本書共有八冊,新竹縣以後,才是楊鴻博先生健筆忠實依照口述而寫,由於初版時依照委託單位指示,加了很多當年執政黨的意識型態用語,這些在今天看來雖然很不合乎時宜,不過也無須因此而刪除,因為解放意識型態的本身也是歷史的紀錄。 本書深入探討各鄉鎮的歷史民俗,可以作為愛好旅行者的嚮導,同時也是值得一讀的鄉土教材。 關於自己淺學菲才所做出來的劣拙口述,還請讀者見諒,但楊鴻博先生的名文則相信還能使讀者滿意。 本冊共介紹了台南市、高雄及屏東;台南市的特色是保生大地廟宇特別多、水仙宮是很有名的廟宇、臨水夫人妙香火旺盛等等,高雄和屏東等等也都介紹了許多自然奇景,值得愛好旅遊觀光者深深熟讀! 作者簡介 林衡道  台灣省台北縣人,民國四年五月二日生,畢業於日本仙台東北帝國大學法文學部經濟學科。曾任台北市文獻會主任委員、台灣省文獻會主任委員,並在淡江、淡專、東吳、東海等各大專執教,現為國立藝術學院教授。  他是國內第一位以田野調查方式研究台灣平地民俗史蹟的人,曾獲國家文藝獎、行政院文化獎。著有「台灣歷史百講」、「台灣開拓史話」、「台灣寺廟大全」、「台灣勝蹟採訪冊」七冊、「台灣寺廟概覽」、「台灣史蹟源流」及口述「鯤島探源-台灣各鄉鎮區的歷史與民俗」、「林衡道談俚諺」等書。 楊鴻博  台灣省屏東縣人,民國三十四年四月十一日生,政戰學校新聞系十五期(五十八年)畢業,曾任記者、採訪主任、副總編輯、駐日特派員,現職中耳電視公司行政室副理兼總務組組長。  「鯤島探源」是林衡道教授口述,楊鴻博紀綠整理的傳記文學作品,自民國七十一年起在青年戰士報(今之青年日報)副刊刊登,歷時一年三個月之久,並由青年戰士報出版社出版叢書一套四冊,兩位作者並以「鯤」書,榮煟七十三年第九屆國家文藝獎「傳記文學」類獎。  作者從事新聞工作二十餘年,新的文學工作亦潛研甚深,在紀錄整理「鯤島探源」時,曾和被譽為「台灣文獻活字典」的林衡道教授最熱切賤望的就是把地方文獻和現代社會科學相結合,從「鯤島探源」這一套書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林教授致力於文獻考証、整理工作的苦心已有成果。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政治家張居正

戚宜君  著
稻田  出版
1993/12/01 出版

大政治家張居正  張居正是明朝神宗時代的宰相,其時明朝國力不振,內憂外患交相煎迫,張居正以無比的魄力與毅力,力挽狂瀾,終使明朝國政氣象為之一新﹔他的才智、操守、精神,堪稱為偉大的政治家,在中國歷史上,能與他相比的,只不過是管仲、商鞅、諸葛亮、王猛、李德裕、王安石等數人而已。  張居正的政治主張是「勤政愛民」為根本。以講學、親賢、愛民、節用為急務﹔而以尊王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為實施綱領。在他執政以後,政令十分貫徹,確實做到了「雖萬里外,朝下令而夕奉行」的地步,一掃往昔荒嬉弛緩,紀剛敗壞的弊病。 關於作者  戚宜君  河南宜陽人,民國十九年生,一生從事文化工作,曾任報社編輯、記者、主編過雜誌,擔任過陸軍出版社副社長暨「軍中之聲」廣播機構副總台長。寫作範圍廣泛,已結集出版之單行本,包括散文、小說、專論、傳記、雜文等著作計四十八冊,文筆瑰麗,廣徵博引,讀之如飲醇膠,普獲大眾之喜愛。  目前作品在「勝利之光」、「革命軍」、「大眾月刊」、「政治評論月刊」、「逸光半月刊」、「青溪月刊」、「訓練通訊」等刊物均有連載專欄﹔其他作品亦散見於各大報章雜誌,均極獲讀者好評。

9 特價11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