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歷史 類別 ,共計11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研之有物:穿越古今!中研院的25堂人文公開課

寶瓶文化  出版
2018/07/11 出版

蘇東坡瘋檳榔?明朝人愛寫炫耀文?鼓吹自己好棒,竟沒用? 中研院,在做什麼?! 跌破你眼鏡的史料趣事、學者口袋裡的故事, 用鄉民說書般的白話文,翻譯給你聽! →北朝寶寶心裡苦怎麼辦?街頭造佛像,求慰藉。 →部落客鼻祖在這裡!明代古人也瘋打卡式遊記、炫耀文。 →為消瘴癘之氣,蘇東坡竟成紅唇族?! →斬雞頭、告陰狀……人們為何在神明面前發誓? →面對霸凌,我們都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迫害vs情感依附,家內性侵開不了口的原因。 →活在當代的巫師,究竟做些什麼? 秒懂古人的史料祕辛 ╳ 知識量爆表的現代講堂 史上第一本!來自中央研究院,讓你無痛修學分的人文公開課。 一趟由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團隊領頭的人文之旅,用最親民的語言,帶你潛入最高學術殿堂,挖掘論文裡的高質量知識。 你從不知道的古代庶民生活、皇帝心聲,和現代人息息相關的災難社會學、心理、政治、語言研究⋯⋯篇篇都像坐在巷仔口那位深藏不露的神人在講古,推翻你對人文社會科學的認知與想像。 ★本書收錄文章改寫自以下中央研究院學者團隊之研究成果(依文章序排列) 顏娟英|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巫仁恕|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陳熙遠|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韻如|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李尚仁|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翁佳音|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康豹|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曾品滄|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巫毓荃|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連玲玲|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張寧|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彭仁郁|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張仁和|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吳齊殷|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洪子偉|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 胡台麗|民族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劉璧榛|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黃樹民|院士、民族學研究所通信研究員 林若望|語言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單德興|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林宗弘|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楊子霆|經濟研究所助研究員 吳重禮|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 本書特色 1. 中央研究院最新推出的科普品牌「研之有物」,用最接地氣的文字,帶你一窺學者們的研究心血。 2. 「研之有物」榮獲2018年【傑出公關獎–政府傳播類】優異獎。 3. 一本為科普宅、歷史狂、知識控們打造的親民科普書。想搞懂古人的心,本書是值得你一再咀嚼的翻譯年糕。

79 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她們,如此精采:8位女性法律人的生命之河

這本書可以為將來要進法界的學弟妹指點迷津,在投身入法界,蠟燭兩頭燒時,為自己打打氣。沒有坎坷就不會珍惜平坦。──洪蘭讀這本書讓我了解女性法律人的擔當,更敬佩她們的行誼與風範。──鄭石岩洪蘭黃虹霞彭鳳至鄭石岩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8位女性法律人,在最貧窘的時代,卻走出最榮耀的一條路。透過書寫,我們才看見通往那條路的路上,滿佈著荊棘,與無法想像的險阻。8位精采女性/撰稿者曾陳明汝(台大法律學院名譽教授)/曾宛如(台大法律系教授)曾桂香(最高法院法官兼庭長退休)/李貞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黃綠星(最高行政法院庭長退休)/黃綠星、孫森焱(司法院前任大法官) 陳孟瑩(台灣高等法院法官退休)/沈冠伶(台大法律學院專任副教授)、鄭聆苓(台大法律學研究所民商法組研究生)柯芳枝(台大法律學院名譽教授)/莊淑君(曾任律師) 古登美(第三屆監察委員退休)/馬以工(與古登美同任第三屆監察委員、現職第四屆監委) 陳秀美(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優遇委員)/姚竹音劉初枝(天主教輔仁大學退休教授)/張家瑜(律師) 8位女性法律人,幾乎長達半世紀的時間,她們在法界發光發熱。我們看見她們的專業、權威、理性與堅毅,但我們鮮少有機會,去看見卸下法官或律師身分的她們,當她們為人子女、為人妻、為人母時,她們的喜悲與掙扎。那份喜悲與掙扎,是非凡成就背後的淚與拚搏,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缺憾,更是事業與家庭兼顧的兩難,而透過同是女性的採訪者,格外深刻,格外令人動容。本書特色◎最適合有志從事法律的年輕人的勵志傳記!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她們,如此精采:8位女性法律人的生命之河

這本書可以為將來要進法界的學弟妹指點迷津,在投身入法界,蠟燭兩頭燒時,為自己打打氣。沒有坎坷就不會珍惜平坦。──洪蘭讀這本書讓我了解女性法律人的擔當,更敬佩她們的行誼與風範。──鄭石岩洪蘭黃虹霞彭鳳至鄭石岩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8位女性法律人,在最貧窘的時代,卻走出最榮耀的一條路。透過書寫,我們才看見通往那條路的路上,滿佈著荊棘,與無法想像的險阻。8位精采女性/撰稿者曾陳明汝(台大法律學院名譽教授)/曾宛如(台大法律系教授)曾桂香(最高法院法官兼庭長退休)/李貞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黃綠星(最高行政法院庭長退休)/黃綠星、孫森焱(司法院前任大法官) 陳孟瑩(台灣高等法院法官退休)/沈冠伶(台大法律學院專任副教授)、鄭聆苓(台大法律學研究所民商法組研究生)柯芳枝(台大法律學院名譽教授)/莊淑君(曾任律師) 古登美(第三屆監察委員退休)/馬以工(與古登美同任第三屆監察委員、現職第四屆監委) 陳秀美(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優遇委員)/姚竹音劉初枝(天主教輔仁大學退休教授)/張家瑜(律師) 8位女性法律人,幾乎長達半世紀的時間,她們在法界發光發熱。我們看見她們的專業、權威、理性與堅毅,但我們鮮少有機會,去看見卸下法官或律師身分的她們,當她們為人子女、為人妻、為人母時,她們的喜悲與掙扎。那份喜悲與掙扎,是非凡成就背後的淚與拚搏,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缺憾,更是事業與家庭兼顧的兩難,而透過同是女性的採訪者,格外深刻,格外令人動容。本書特色◎最適合有志從事法律的年輕人的勵志傳記!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她們,如此精采:8位女性法律人的生命之河

這本書可以為將來要進法界的學弟妹指點迷津,在投身入法界,蠟燭兩頭燒時,為自己打打氣。沒有坎坷就不會珍惜平坦。──洪蘭讀這本書讓我了解女性法律人的擔當,更敬佩她們的行誼與風範。──鄭石岩洪蘭黃虹霞彭鳳至鄭石岩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8位女性法律人,在最貧窘的時代,卻走出最榮耀的一條路。透過書寫,我們才看見通往那條路的路上,滿佈著荊棘,與無法想像的險阻。8位精采女性/撰稿者曾陳明汝(台大法律學院名譽教授)/曾宛如(台大法律系教授)曾桂香(最高法院法官兼庭長退休)/李貞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黃綠星(最高行政法院庭長退休)/黃綠星、孫森焱(司法院前任大法官) 陳孟瑩(台灣高等法院法官退休)/沈冠伶(台大法律學院專任副教授)、鄭聆苓(台大法律學研究所民商法組研究生)柯芳枝(台大法律學院名譽教授)/莊淑君(曾任律師) 古登美(第三屆監察委員退休)/馬以工(與古登美同任第三屆監察委員、現職第四屆監委) 陳秀美(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優遇委員)/姚竹音劉初枝(天主教輔仁大學退休教授)/張家瑜(律師) 8位女性法律人,幾乎長達半世紀的時間,她們在法界發光發熱。我們看見她們的專業、權威、理性與堅毅,但我們鮮少有機會,去看見卸下法官或律師身分的她們,當她們為人子女、為人妻、為人母時,她們的喜悲與掙扎。那份喜悲與掙扎,是非凡成就背後的淚與拚搏,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缺憾,更是事業與家庭兼顧的兩難,而透過同是女性的採訪者,格外深刻,格外令人動容。本書特色◎最適合有志從事法律的年輕人的勵志傳記!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重返危機現場愛是行動

陳芸英  著
寶瓶文化  出版
2007/12/04 出版

「他鑽進倒塌的大樓、他指揮民眾逃離現場、他搭乘吊車救出孫氏兄弟、他流著眼淚以幾近懺悔的語調對家屬致歉……他的身影在空曠的場地,感覺如此單薄卻又如此巨大。」 目前為台灣高鐵執行長的歐晉德,擔任台北市副市長將近六年期間,歷經了多次的重大事件,而土木工程背景出身的歐晉德和市府團隊,在馬英九市長充分授權下,在在以實際行動,化解極可能一發不可收拾的社會危機。‧ 危機處理是個極為困難的學問「危機」的發生往往在一瞬間,《重返危機現場——愛是行動》帶領讀者回到危機發生的當時,詳實描繪出九二一東星大樓倒塌事件、SARS風暴、納莉風災、山坡地整治,以及許多生死瞬間的震撼場面。難以定策的惡劣情況可能讓危機不斷擴大,如何與毫不留情的時間賽跑,是救災的決定性關鍵,而衍生的後續「處理」更是另一個考驗的地方。‧ 災難時期為善不欲人知的情懷本書亦紀錄了許多積極參與多項社會公益活動背後的無名英雄事蹟:在東星大樓搖搖欲墜時,決定爬進去救人的醫師;連續36小時未曾闔眼的怪手操作員;在SARS期間慷慨捐贈200台電風扇,供和平醫院緊急使用的企業;……這些無私不藏愛、默默付出不求任何回報的偉大精神,在非常時期顯得格外珍貴,也是現今社會亟需發揚與學習的「行動的愛」。從無役不與的台北市副市長光環褪下,歐晉德仍舊堅守崗位,站在台灣每個需要他的地方。愛,不需要太多語言,愛是行動!「你要做地上的鹽,、世上的光,鹽若失去了味,就只能丟到地上任人踐踏,所以鹽要溶化,味道才會散發出來;光因為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世界才得到光明。」——《聖經》光鹽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蔡國南的今生金飾

蔡國南  著
寶瓶文化  出版
2007/04/15 出版

一個企業起死回生的傳奇!一個本土品牌從默默無聞到家喻戶曉的故事!硬頸的意志、扎實的工藝及敏銳的嗅覺,在貧瘠的環境中,蔡國南硬是掙出一片天,甚至讓末日企業起死回生。這是「今生金飾」的故事,也是蔡國南的傳奇! 從什麼時候開始,一提起金飾,我們會想到偶像劇「流星花園」,會想到蔡依林、伍佰?而這樣的聯想,原來都和一個名字有關。當「今生金飾」躍居國內金飾業龍頭,並且連續兩年榮獲讀者文摘非常品牌金牌獎,其實一直到2002年,「今生金飾」都還處於驚人的虧損,甚至幾乎要結束營業的重大危機中。而「今生金飾」能起死回生,也和一個名字有關。他是蔡國南。蔡國南不是企管大師,也未受過正統的設計藝術教育。他的學歷不高,15歲就帶著150元到台北當白金學徒;27歲,成立蔡千足珠寶金飾。近30年,他以近乎憨直的完美品質堅持、時時吸收的創新,再加上義無反顧的打拚精神,成功地創造自己的「今生金飾」。學徒出身的蔡國南,儘管從血淋淋的商場肉搏戰中吸取養分,卻從未改變自身做人做事的本質,一種實在、誠信、良心與意志力的堅持。從最基層的工作出發,雖然已坐擁極高的市場佔有率,蔡國南仍堅守基本的工作價值,這也讓我們看到看似很簡單,卻早已被台灣社會遺忘的價值。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盲鬥士-柯燕姬傳奇

陳芸英  著
寶瓶文化  出版
2006/05/24 出版

百年來一部遲來的感人傳記!生命的極限在哪裡,柯燕姬就在哪裡。她不僅是海倫‧凱勒,還是將一生都奉獻給教育的海倫‧凱勒。她是鬥士,是勇者,是永遠的老師!她是台灣第一位大學畢業、拿到美國碩士學位的盲人!更是台灣第一位獲得十大傑出女青年的盲人!序幕是從冬雨的三芝安養中心開始,嬌小瘦弱的柯燕姬彷彿隱居般的住在這裡,很少人知道她的過去。柯燕姬是台灣第一位讀大學;第一位獲得美國碩士學位,及榮獲十大傑出女青年獎的盲生,柯燕姬的丰采曾經席捲全台。這些難得的殊榮,她卻輕輕帶過,因為她內心懸念的,始終是如何幫助人,再讓這些人,去幫助更多人。為了幫助更多人,她超越盲人的極限,獨闖異鄉求學,以吸收更新、更完整的特殊教育,並惕勵自己:「我不能失敗。如果我失敗了,其他的盲生就更沒機會了!」為落實每個人的受教權,她搶救「被當豬養」的孩子,並自創活潑的圖卡教學、鏡子教學與實務教學,讓有多重障礙的孩子學習自立。爭取視障生的權利與尊嚴是她一生的職志!柯燕姬將年華都奉獻給了教育,她終生未婚、孑然一生,2005年8月因病過世後,在安養中心她的私人物品中,竟找到無數的捐款收據及感謝狀。它們默默躺在抽屜中,見證了柯燕姬無私、不凡的一生。我看不見,但我能愛;我看不見,但我能學習;我看不見,但我能付出,而這一切,都得感謝柯燕姬老師!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老虎學:賴正鎰的強者商道

賴正鎰  著
寶瓶文化  出版
2003/02/19 出版

本書大致可以分成三個大的部分: 第一部分可說是作者少年的奮鬥簡史。他敘述了一個鄉下孩子如何將草嶺打造成一個適合觀光旅遊的地方,一個高中的學生,獨立和當時可說是壟斷青年活動的救國團抗爭,以好的服務品質,以及更完善的活動企劃,創造了草嶺的商機,也踏出了他事業的第一步。 第二部分則是再起涵碧樓的始末。投資房地產後的賴正鎰,一直以日月潭為他的主要目標,希望在當地能夠創造出首屈一指的觀光酒店,在經過一連串的波折與努力,終於因緣成熟,他實現了他的夢想,以十八億,以及他準確的眼光,從小培養的實力(包括企圖心、耐力、體力、意志、靈活的反應等等),打造出台灣的第一勝景,在他二十多年從商的歷史中,寫下了最燦爛的一頁。 第三部分傳達出了他的未來展望。他以商人的眼光和對商機的掌握,一再的為中部地方爭取利益,而另一方面,對自己的事業版圖他也沒有鬆懈,在往來大陸的每一次機會中,他也正一步步挪向大陸,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台灣的第一勝景,也將在大陸呈現。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舞動新天地

唐雅君  著
寶瓶文化  出版
2002/11/20 出版

軍人家庭、沒有顯赫財力的唐家,為了協助愛女創業,唐媽媽決定賣掉僅有的房子,換來一百多萬元。「帶著全家的財產創業,我不能失敗,」唐雅君堅定而感動地說。十七年前,在同學的協助下,唐雅君開始了她的舞蹈事業──雅姿韻律世界,當時員工只有五個人。 唐雅君說,她並不是一開始就這麼「會」當老闆的,當年的她也和普通人一樣容易鑽牛角尖。碰到不如意的事,回到家還會難過的掉眼淚,但她後來終於想通了,那就是計較的結果對自己一點好處也沒有,不如把胸襟打開,學會包容,更多的機會也隨之而來了。 而現在的她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思考,除了睡覺,她的腦子從不曾靜下來過。就因為不斷地想,不斷地修正,才使她的事業基礎愈來愈穩固,一步步邁向高峰。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之新-三個新世代的模範生

鄭運鵬  著
寶瓶文化  出版
2002/08/19 出版

◎ 本書共分成三個大篇,以三個人物做區分,均從其求學一直敘述到工作的歷程,由於過程十分的精采,而他們的筆法又各具特色,所以讀來格外的輕鬆。且這三位相當具有思想的年輕人,更為青年人提出了求學與工作上的一些經驗法則,希望青年朋友們,能夠藉由他們成功或失敗的教訓中,得到一些助益。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19歲的總經理

邱維濤  著
寶瓶文化  出版
2002/04/04 出版

當一般的大學生還在想著哪裡好玩、哪裡好吃,或者為課業及愛情煩惱時,邱維濤,一個19歲的大男生,已經找來一批社會經驗及年紀比他大的人來共事,他成立了一家世達電,位於最熱鬧、競爭力也最白熱化的台北車站附近。邱維濤個性務實,認為結果比過程重要,所以他全心投入,不讓自己有失敗的機會。他認為自己很平凡,就像龜兔賽跑裡的烏龜,為了要贏條件比他好的兔子,烏龜提早出發,所以他很早就開始努力,像海棉般吸收各種知識。他對自己的想法很有信心,也非常堅持,即使不少老師對他說:「邱維濤,你再這樣……,你以後一定會……」,他依然不為所動,依自己的節奏與速度努力。

9 特價2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