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歷史 類別 ,共計23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本心:問學人生

劉國瑞  著
釀出版  出版
2025/08/27 出版

台裔科技人掀起的AI浪潮席捲全球,熟悉黃仁勳、蘇姿丰、梁見後的故事,就不能錯過劉國瑞! 他從嘉義朴子的小村莊,一步步走到全球電子電機學術的最高殿堂,成為 IEEE 百年來首位華人總裁! 想認識這位勇敢真誠、堅持不懈的頂尖學者,只能透過這本書! 「這是一部深具啟發性的自傳,娓娓道來劉國瑞教授從台灣完成基礎教育、畢業於台大電機系,遠赴美國求學的歷程。書中最打動我的是劉教授對人生各階段的省思,無論成功或失敗,他總能提出深刻的見解與哲理,令人深感共鳴。劉教授在教學、研究與服務三大使命上皆追求卓越。他不僅是馬里蘭大學前 5% 的傑出教授,更曾擔任全球最大學術組織IEEE的總裁,並成功將校園創新技術轉化為新創企業。劉教授的成功,來自他勇敢逐夢的精神與無悔的人生態度。他享受每一段旅程的精彩與充實,不執著於最終的輸贏。這本書不只是劉教授個人生命的縮影,更是一部激勵人心的作品!」──國立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吳宗霖教授「本書講述了劉國瑞教授成長的人生歷程。劉教授秉持著傳承的信念,回歸當初立志成為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本心,將其化為文字,為我們樹立榜樣。我相信這本書可以打開年輕學子的視野,激勵著新一代研究者,『繼續努力,直到他們無法忽視你』,突破偏見終獲肯定。身為理工男的我,更欽羨他在站上世界舞台的同時,還能享受對廚藝、園藝的熱愛。」──天鈺科技暨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董事長╱林永杰董事長「本文作者是 IEEE 史上首位華人總裁,是全球電子電機領域(包含半導體、電腦、通信)最崇高學術殿堂的領導者。在本書中,作者娓娓道來,從台灣南部小鄉鎮出發,經台大電機系,到美國留學後,一步步歷經各種考驗,走到學術巔峰。作者不吝分享,在異鄉的問學人生遭遇無數艱難時,如何透過本心的修鍊,走過這些淬鍊,讓人生終能綻放出令人炫目的光彩,誠摯推薦閱讀。」──前科技部部長暨臺灣大學名譽教授╱陳良基教授「作為國瑞的大學同學與學術同行,拜讀此書後,我看見一個熟悉又令人驚嘆的身影,在我們安於現狀之時,轉動改變的巨輪。國瑞在IEEE的每一個關鍵職務均推動深遠改革,引領組織走向;他在學術巔峰時毅然退休,投身革命性產業創新。他的身影既宏大嚴謹,又真誠熱忱,他始終是最樂於助人的朋友。我們有幸見證國瑞的非凡旅程,與有榮焉!」──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授兼副校長╱李大嵩教授「與國瑞兄認識接近三十年,一直知道他是一個耿直、溫暖、且極具方向感的人。多年來,他一直潛心研究,找最前瞻的研究議題,從不因年齡漸長而削減雄心大志,他是一個能掌握時代動脈、真正有智慧的科學家。他待人非常真誠,縱使已經成為學術界的大老,仍保持一顆單純善良的心。我非常認同國瑞兄在書中提到的一個價值觀──追求名利、當大官、掌大權,不一定受人尊敬;唯有做事兢兢業業,對社會有實質貢獻,縱使只從事人看似卑微的工作,也是值得尊敬的。國瑞兄一直能保有科學家的初心,用好奇心驅動自身向前,持續保持在科學研究最前端的精神,是非常令人尊敬的標竿。」──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所長╱廖弘源教授|誠摯推薦|國立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吳宗霖教授天鈺科技暨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董事長╱林永杰董事長前科技部部長暨臺灣大學名譽教授╱陳良基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授兼副校長╱李大嵩教授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所長╱廖弘源教授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鍾仕達:與世界拚搏的勇氣

鍾仕達  著
釀出版  出版
2024/09/16 出版

★ 新加坡僑臺商社團的典範人物,臺灣政要前往新加坡拓展外交時,最為倚重的支柱之一。 ★ 從客家村走向世界,鍾仕達以卓越的商業智慧與奮鬥不懈的拚搏精神,成就其不凡的一生。出生於屏東萬巒客家村的鍾仕達,經歷過日治時期充滿戰火與貧困的年代,成長過程深受家庭教育的影響。自臺北工專畢業後,追隨專業志向前往日本深造紡織技術,儘管擁有專業技能可以成為總工程師,他仍決定將職涯轉向業務開發,走向全世界,足跡遍及東南亞及政治動盪地區,參與了臺灣紡織業的黃金年代。 一九七一年,鍾仕達再度走出舒適圈,舉家移居新加坡,面對石油危機的挑戰,他以堅韌不拔的精神,穩定公司財務並開拓新市場,終於在新加坡立足。他不僅開創自己的事業,更共同創立了新加坡臺北工商協會,致力於促進兩地交流和支持僑胞事業發展,並曾擔任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一職,至今仍受到各界景仰。 另一方面作為客家人,他深感文化責任,創立新加坡臺灣客家同鄉聯誼會及亞洲臺灣客家聯合總會,推廣客家文化,並多次獲得客家事務的表揚。他也是慈善事業的積極參與者,在臺灣天災期間捐助無私,回饋故鄉及母校。 鍾仕達長久以來在臺灣及海外的服務,獲得政府多次肯定和表揚,包括受頒最高榮譽──福爾摩沙僑務專業獎章。九十高齡的他依舊不知疲倦,持續投入公益活動及社團工作,為臺灣及臺商社群建立起重要的橋樑。他的一生結合了臺商精神與客家本色,展現出與世界拚搏的勇氣!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白頭「工」女憶前塵:看戲、聽歌,郎雄貼身助理包珈台前幕後的故事

包珈  著
釀出版  出版
2023/08/08 出版

身為劇評家包緝庭的獨生女,包珈自幼跟著父親看戲,親眼見識馬元亮、胡少安、孫元坡、孫元彬、徐露等京劇藝術家的舞台風采,也結識陳鴻年、丁秉燧等劇評家,以及資深導播惠群、一代名導演唐冀。1970年進入中視之後,先在歌仔戲節目擔任助理,後來升任導播組助理導播,曾受導播史俊明、王世綱,製作人李渝,演員暨服裝師張國棟等前輩提點,也有湯以白等工作夥伴互相支持、鼓勵。   包珈對工作的嚴謹和敬業,使她一方面在長官和同儕心目中是個「不可惹的火爆分子」,一方面也是位不畏挑戰的疑難雜症專家。向來以赤誠待人的她,因而結交了許多朋友,也在1976年與郎雄步入禮堂,攜手共度二十六年歲月,陪他走完人生的旅程。   回首前塵,包珈戲稱自己為永不退休的白頭「工」女,領著薪水看戲、聽歌,一生的工作旅程沒有一點不如意。只是部分好伙伴們因病,不得不和他們道別──從京劇舞台前的觀眾,到攝影機後的導播,台前幕後,說不完的故人、故事……   本書特色   國劇評論家包緝庭之女、金馬影帝郎雄之妻、一生熱愛工作的白頭「工」女.包珈,她走過近八十年的時光隧道,喚起那些封塵已久、卻歷歷在目的溫暖──這是一段關於大鵬、中視、美食、信仰、家庭的美好情誼,也是一趟追思往事、重現故人情貌精神的回憶之旅。   各界推薦   《大雅雜誌》創辦人 賈馨園   「宗教的洗禮,世事的閱歷,塑造了包珈成熟的人生。這些年常在FB上看她寫『中視』生動的往事,筆下輕健,兼帶無盡感懷,描繪著她記憶裡的豐沛點滴。」──《大雅雜誌》創辦人 賈馨園  

9 特價5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他們眼中的陳維滄

釀出版  出版
2023/06/07 出版

這本書,呈現出陳維滄先生對他的伯樂們──知友貴人及媒體記者的感恩,也是他行旅天涯的文字與攝影回顧,對過往歲月的記錄。 浩瀚書海裡,他曾經奮筆疾書,深耕努力過,也和不少鐵粉、讀者、媒體人有著良好互動,藉著本書的出版,彼此可洄流、可回味、可徊思,更見證了他追夢圓夢,發光發熱,值得我們致敬和學習的生命歷程! 因此,本書規畫為不同面向的四輯: 「輯一/美好序曲 由此展開」:收錄陳維滄出版10本書(包括3本攝影筆記書)當中,名家、學者、社會賢達為他寫的推薦序、自序與後記。 「輯二/媒體形象 獨樹一格」:精選媒體人物專訪的文章,以不同角度的切入,展現不同面向。但唯部分出版單位要求高額轉載費,而未全部收錄。 「輯三/精彩講座 超前部署」:特選電台邀訪及陳董受邀演講,讓人欣賞他輕鬆幽默的言談機鋒,也學習他在受邀演講之前,所做的問卷調查創舉,使講者、聽者互動良好,精彩豐收。 「輯四/創刊珍品 嘉惠東海」:呈現陳董與母校東海大學之間的互動。除了長期捐款作實質挹注,也把珍藏多年的「華人雜誌創刊號」3800餘冊,捐給東海圖書館永久典藏,十分可貴。 本書特色 ★他的人生在「斜槓」一詞出現前已精彩多變:擔任過兄弟棒球隊內野手、創辦十億營業額的國際貿易公司、與全美第一品牌BOYDS合作設計代工泰迪熊、推動幾米的插畫文創商品化,他是川流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維滄。 ★集合媒體界、學術界、攝影界、登山界、出版界各名人的專文推薦,不能不認識的傳奇企業家、探險家、攝影家及慈善家! 各界推薦 |共同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王茂駿、江秀真、李偉文、徐仁修、胡元輝、洪銘水、張國恩、陳若曦、陳瑞賓、楊朝棟、劉克襄、謝登元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在日本的24hr:街頭巷尾的常民生活日誌

陳威臣  著
釀出版  出版
2021/12/09 出版

對於許多台灣民眾來說,去日本旅遊像是走灶跤!然而您可曾想過,是怎樣的環境孕育出獨特的日本文化?在地日本人的真實生活又是什麼樣貌?   旅居日本多年的記者陳威臣以台灣人的角度深刻觀察,從歷史、文化等面向切入當代日本社會,書分三輯,輯一以一天的24小時展開:吃早餐、擠電車上班、主婦的超市採買、倒垃圾、午餐、防災演習、傍晚的社區報時樂音,一路說到下班後的應酬與晚餐;輯二介紹日本人平時的休閒娛樂,包含情色夜生活、審美追求、能樂、寶塚、歌舞伎、相撲、當代藝文場館的展演活動、職棒、職足等體育賽事,甚至是彩券、麻將、柏青哥、競馬、賽車、競輪與獨特的競艇;輯三細數日本一年四季的特色節慶,諸如過新年、春日賞櫻、冬日點燈、七五三、女兒節與端午節、鐵男根祭等各地的民間祭典,以及一年之中許多個與「天皇」相關的節日由來。   作者穿梭於古今之間,舉凡食衣住行、節慶育樂,無不考究原委,並輔以大量的照片,細數常民日常生活中那些其來有自的精彩故事,全方位介紹日本的文化內蘊與社會脈動!   從太陽升起到夜幕低垂,從春日賞櫻到歲末點燈,與您一起走進日本人的日常────   商品特色   ★ 駐東京記者陳威臣旅日多年,第一線介紹日本在地常民生活! ★ 超過250張彩照,生動為當代日本人的生活「寫真」!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尋覓臺灣老眷村

繆正西  著
釀出版  出版
2020/11/30 出版

臺灣澎湖65個眷村 見證戰後70年歷史   在這裡,流逝的是光陰 流傳的卻是 最珍貴眷戀的記憶……   繆正西研究眷村歷史文化已有多年,本書尋覓臺灣、澎湖各地共65個國軍老舊眷村的遺址,從國軍在臺第一個眷村黃埔新村、空軍黑貓中隊的建國一村,到文創活化成功的馬祖新村、成為觀光勝地的彩虹眷村等,介紹起源、發展、興衰、人文與周邊環境,從北到南一一細數記載,進行歷史與故事的爬梳與介紹,並旁及部分的將官眷舍。見證國民政府軍民來臺近七十年歷史,引領讀者深入理解其時代背景及動人故事。   本書特色   ★走訪臺、澎各地國軍老眷村遺址,發掘當地的人文故事。 ★尋覓當年國軍及眷屬的生活點滴,保留記憶供後人探詢。   齊聲推薦   朱明輝(前東南科大機電系主任) 吳統雄(前臺大、世新副教授) 李奇嶽(臺北城市科技大學觀光系助理教授) 徐貴新(前東南科大觀光系主任) 張紹鐸(明新科大校務顧問) 張德永(前臺師大社教系系主任) 陳泓達(自由時報國際版主任) 單維彰(前中央大學師培中心主任) 陽鴻榮(明道中學退休教師) 馮聲福(前空軍航院外語組主任) 劉文得(前東南科大觀光系系主任) 鄭志雄(前臺中榮民總醫院腎臟科醫師兼病房主任) 霍鵬程(前中國科大助理教授) 謝建新(前東南科大能源系系主任) 鍾耀寧(教師宜蘭眷協顧問) 譚遠漢(桃園空小校友會理事長) (按姓氏筆畫排列)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她們的時代:民國女子訪談錄

明鳳英  著
釀出版  出版
2020/01/20 出版

旅美學者明鳳英,親身訪談:齊邦媛、林文月、樂茝軍、黃美之、范我存、張曉風,記下民國女子的環佩叮噹,文采斑斕! 潭深無波《巨流河》──齊邦媛 內山書店的臺灣小學生──林文月 朗朗天光「薇薇夫人」──樂茝軍 不與紅塵結怨的烽火麗人──黃美之 大隱高雄的余光中夫人──范我存 永康街的文人之風──張曉風 「歲月把父輩的一九四九年越送越遠。望著它身後的煙塵,我有追上去多看一眼,多聽一個故事的衝動。……」──明鳳英 作者以讀者、學生、好友的身分,傾聽六位知名女作家在戰亂時代中的長成、經歷,和學養。民國女子的靈動與溫度,為一九四九年前後的時代與文壇,譜出深沉動人的篇章。 她們,是女兒,母親,姐妺,師長,伴侶,朋友。 她們,是飽讀詩書的知識分子,是優雅大度的民國女子。 走過戰亂顛沛,政權更迭, 她們用智慧與韌性回應人生波瀾,為自己,也為整個時代留下精彩動人的見證。 本書特色 ◇ 旅美學者明鳳英,親身訪談六位知名女作家:齊邦媛、林文月、樂茝軍、黃美之、范我存、張曉風。 ◇ 獨家深度訪談,記下民國女子的大時代身影,也為一九四九年前後的文壇捕捉永恆的一瞬。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的新世紀詩路:李魁賢回憶錄

李魁賢  著
釀出版  出版
2019/12/23 出版

「21世紀台灣在國際詩壇的交流活動,就是我餘生要為台灣貢獻微薄心力的功課重點。」 李魁賢從事詩創作和翻譯逾半世紀,創作超過千首、翻譯五千首,獲國家文藝獎、吳濁流新詩獎等獎項,也屢獲國際詩壇肯定,印度國際詩人協會三度提名他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2001、2003、2006年),是台灣第一位被提名諾貝爾獎的詩人。 耕耘文學一甲子的李魁賢,彷若應證了他的生肖屬性──腳踏實地、奮力打拚的台灣「牛」。多年來,他本著「台灣意象.文學先行」的信念,不僅將台灣詩和台灣詩人推向國際,帶領台灣詩人參與國際詩歌交流活動,足跡遍布薩爾瓦多、印度、蒙古、尼加拉瓜、古巴、智利、緬甸、孟加拉、馬其頓、秘魯、突尼西亞、越南、希臘、羅馬尼亞等國,更將國際詩人的創作帶回台灣讀者眼前,跨越疆界限制。 新世紀詩路(poetry road),記錄二十一世紀以降,李魁賢參與國際詩歌節的所見所感,猶如古代絲路是東西文化交流的最佳途徑,這位八旬的詩壇前輩至今仍以超乎常人的勇氣和堅強意志,持續在詩路上穩健前行。 「李魁賢耕耘文學一甲子,詩作具現實經驗與藝術功用,累積豐碩創作,豐富台灣文學內涵,致力於台灣文學之國際交流、推廣,為台灣文學發聲,且透過世界文學漢譯,在台灣打開世界文學之窗,是具有本土性與世界觀的重要作家。」──第二十屆國家文藝獎 得獎理由 本書特色 ☆第二十屆國家文藝獎得主──李魁賢,視推廣台灣詩為己任,真切記錄21世紀台灣在國際詩壇的交流活動! ☆秉持「台灣意象.文學先行」,詩歌交流足跡遍布四大洲,包含薩爾瓦多、印度、蒙古、尼加拉瓜、古巴等國!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阿嬤好生活:碧山巖下樂齡誌

王素真  著
釀出版  出版
2019/03/18 出版

本書由熱情有勁,充滿生命熱力的台灣阿嬤──任教高中職30餘年的王素真老師誠摯記述,關於台北內湖碧山巖下一群安居樂業銀髮族們的樂活人生。 散文集共分四個單元:輯一──碧山巖下好姻緣,關於阿公阿嬤那些年的壓箱底故事;輯二──碧山巖下無齡樂,主談樂齡一族的藝文、旅遊、運動生活紀事;輯三──碧山巖下親子緣,點滴收錄家庭生活間的親子情緣;輯四──碧山巖下好生活,從「樂齡」體悟,分享生活見聞與省思人生。 這是一本可以傳給兒孫、友朋的銀髮生活樂齡誌,一同分享阿公阿嬤當年的閱歷與趣談;同時也是一本台北內湖碧山巖下重要的庶民生活側記。期盼一起老得優雅自在、老得健康有品味! 「台灣阿嬤的退休生活可謂健康且豐富,積極又有活力,銀髮人生當如是,大家可以參考辦理。」──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前校長 陳守讓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所知道的名人往事:《大人》雜誌精選

釀出版  出版
2017/09/13 出版

●精選十二篇《大人》雜誌的重要文章,追憶杜月笙、宋子文、阮玲玉、林庚白、章士釗、梅蘭芳、齊白石等民國人物風華 一九七○年五月,以弘揚中華文化藝術為己任的《大人》雜誌創刊於香港,由民國時期上海著名文化人沈葦窗擔任總編輯。雜誌接連刊載了42期,網羅百位文人,收錄千篇文章。因內容精彩、作者陣容堅強,且每期印量不多、當時港台間書籍流通不易,使其極具珍稀史料價值。 《大人》雜誌的撰稿隊伍堅強,多是大陸鼎革後,流寓在香港和臺灣的南下文人、名流和藝術家。《大人》雜誌給這些人提供了一個發表文章的重要平臺,刊載了大量有價值的文章和重要的第一手史料。 此類名家包括中醫才子陳存仁、資深報人金雄白、陳蝶衣、掌故大家高伯雨、書畫鑑賞家朱樸、詩人易君左、政要雷嘯岑等,內容涵蓋繪畫藝術(張大千、徐悲鴻)、崑曲京劇(梅蘭芳、余叔岩)、影視名伶(周璇、阮玲玉)與民國掌故(章太炎、杜月笙),同時更收錄了齊白石、黃賓虹、張大千、溥心畬、黃君壁、吳作人、李可染、梅蘭芳、宋美齡等人的畫作、法書或手跡,俱為當時臺灣與香港文化界的一時之選,是不容錯過的民國稀見史料。 本書是全套《大人》雜誌的精選本,收錄十二篇文章與十幀精選圖片,是任何對民國文化與歷史有興趣的讀者所不可多得的參考文獻。 本書特色 ▲避居香港的民國文人佚事,流放歲月的風華絕代人生。自《大人》雜誌全套十二冊中精選十二篇文章與十幀精選圖片 ▲繪畫藝術: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溥心畬 ▲崑曲京劇:梅蘭芳、余叔岩、譚鑫培、楊小樓 ▲影視名伶:周 璇、阮玲玉、胡 蝶、李麗華 ▲民國掌故:章太炎、杜月笙、于右任、宋美齡 ▲千篇創作,百位文人,一次擁有:翻閱一本小書,碰觸一九七○年代民國文化圈的心靈 ▲收錄《大人》雜誌全套十二冊42期總目錄,方便索引參照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那一年,我在劍橋揭下佛地魔的面具

許復  著
釀出版  出版
2016/11/14 出版

被評為世界第一學府的劍橋大學,真的通往一個緊緊牽動真實世界的魔法時空,你信不信? 八百年歷史的劍橋大學,與傳說中的霍格華茲魔法世界有什麼關係? 劍橋有什麼樣的風水,可以成為全世界第一諾貝爾獎得主搖籃? 今日的劍橋憑藉著什麼樣的魔力可以撼動全球的政治和經濟? 劍橋又怎麼會有佛地魔呢?如果把他的面具摘下……   「哈利……哈利……」腦海裡浮現魅影般的呼喚,我止步再細聽,那一聲聲的召喚,似是隱藏在不遠處潺潺的水聲裡。我再度邁開腳步,沿著越來越清晰的聲響,足跡被勾來了康河邊。   「一個臺灣的哈利波特,闖蕩於走過八百年歷史且仍然不斷在撼動世界的魔法學校。」──李開復(創新工場CEO) 「本書中帶出的,不只是深入淺出的英國歷史掌故,更是一個身處劇烈變動時代的八十後年輕人,對生命的探索歷程。」──徐言(東森集團國際戰略發展中心CEO)   如果劍橋是一所魔法學校,你有沒有想過…… 劍橋的禁忌森林在哪裡?劍橋的新生戴上「分類帽」後,都過著哪些的學院生活?擁有八百年歷史的劍橋大學中,又怎麼會有魔法世界人人聞之色變的「佛地魔」呢?   劍橋宛如《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充滿了迷人挑戰與神秘趣聞。透過本書那遊記式的細膩筆觸與魔法般的俏皮文字,跟著魔法世界的引路人──多才多藝的校友許復走一回劍橋,挖掘這座魔法大學城的文化趣聞、揭下佛地魔的神秘面紗吧。 本書特色 ※奇幻魔法x劍橋學記x勵志成長,透過作者魔法般的文字,帶領讀者深入淺出的增廣見聞、體驗留學生活、認識劍橋人文 ※多達十八位來自媒體、文化與企業等各界人士熱情推薦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重審風月鑒-性與中國古典文學

康正果  著
釀出版  出版
2016/02/18 出版

慾望的盒子一解放,帶來的是極致的快感,還是無盡的恐懼? 在禁忌下追求歡快,在極樂中感受危亡!   男色、豔情、春宮,從《紅樓夢》到《金瓶梅》與《肉蒲團》,真與假的困惑,夢想與恐懼的交織,娛樂與懲勸的互補,誡淫與誨淫的矛盾,全都像「風月鑑」的正反兩面,以不同程度的偏斜轉換在形形色色的古代文學作品中。作者由自慰而悅人,也由自危而嚇人,這便是風月筆墨的本質。   本書探討《金瓶梅》和《肉蒲團》等中國古代廣泛的「性文本」,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古典文學中的男色、同性戀、窺淫癖與性別論述,探討其文本構成和敘事妙趣,呈現中國古代多面相的性文化。   本書特色   首次針對古代文學中有關情色描寫、性愛問題探討,乃至被斥為淫書的各種文本進行系統討論的專著,以後現代解構主義反思情色文學傳統的種種意涵,敘述生動,剖析深入,頗富反諷意味。全書綜論文學,兼及中國政治、法律、醫藥、宗教等機構所建立的性及性別論述,對於貞與淫、同性戀與異性戀、房中術等話題均有洞察的探討。獵奇者可一窺其中的花絮,研究者可從中領會西方後現代批評理論在闡釋中國性文化諸問題。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十里洋場的亂世情緣:記蔣介石、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的四位蘇州妻妾

湯雄  著
釀出版  出版
2015/05/21 出版

據聞「自古蘇州美女多如雲,真正美女出在冶長涇」。 但這些美女到底命運如何,卻總不是由自己拿捏。 這四位出身冶長涇附近的美女,在表面風光、暗潮洶湧的上海灘,只能落得唏噓薄倖的下場。   張桂英、沈月英、姚冶誠、傅月華,這四位女性的一生,因著她們身邊男性的權力起伏,只能無可奈何地以悲戚的方式凋敝。   張桂英為了求取生存與貞節的兩全,自毀容貌,侍奉黃金榮一家。 沈月英雖然一開始擁有與杜月笙共享的榮華富貴,但也隨著男人的花心而無法持久。 姚阿巧成了蔣介石的情人,在對方眼中根本舉無輕重。 傅月華苦心逃離張嘯林的魔爪,只是依然逃不過命運的操弄與嘲笑。   在紙醉金迷的上海灘,女性的命運從來沒有真正自主過,但是她們存在且活了下來,參與了歷史,用生命見證了時代的大起大落。   ※透過真實歷史的片段,試圖串聯起一段光鮮男人背後淒苦的女性故事。 ※上海灘的美麗繁華、男人們的官商利益、女人的受盡欺凌,對比出一種盛世的頹廢。

9 特價42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牆縫裡的祕密(下)文革謬事拾遺

韓麗明  著
釀出版  出版
2014/11/01 出版

大饑荒時,人們連吃樹皮也是需要指南的,不然不是中毒而死就是餓死。所指的樹皮是榆樹皮,剝一行要留一行,不然樹就會死亡。也不能只吃樹葉和樹皮,秋天還可以刨樹根。   那時的農村一隻生蛋母雞在家庭的地位不亞於一個男勞動力,一個農村家庭的日常生活支出幾乎全靠雞屁股,因此毛主席給它命名為「雞屁股銀行」。   自成立人民公社後,社員連自己的屎尿也沒有擁有權,還發行了糞票和尿票。   本書以真實、深刻、幽默、詼諧之自然平和語氣,描寫文革時期親身經歷的歷史,將所見所聞的人與事,所感所受的情與理,以回憶錄的方式記錄下來,令人身臨其境,讀畢使人內心沉重、熱淚潸然,心情半日不可平復。   本書特色   本書以真實、深刻、幽默、詼諧之自然平和語氣,描寫文革時期親身經歷的歷史,將所見所聞的人與事,所感所受的情與理,以回憶錄的方式記錄下來,令人身臨其境,讀畢使人內心沉重、熱淚潸然,心情半日不可平復。  

79 特價5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牆縫裡的祕密(上)文革謬事拾遺

韓麗明  著
釀出版  出版
2014/10/25 出版

大饑荒時,人們連吃樹皮也是需要指南的,不然不是中毒而死就是餓死。所指的樹皮是榆樹皮,剝一行要留一行,不然樹就會死亡。也不能只吃樹葉和樹皮,秋天還可以刨樹根。那時的農村一隻生蛋母雞在家庭的地位不亞於一個男勞動力,一個農村家庭的日常生活支出幾乎全靠雞屁股,因此毛主席給它命名為「雞屁股銀行」。自成立人民公社後,社員連自己的屎尿也沒有擁有權,還發行了糞票和尿票。 本書以真實、深刻、幽默、詼諧之自然平和語氣,描寫文革時期親身經歷的歷史,將所見所聞的人與事,所感所受的情與理,以回憶錄的方式記錄下來,令人身臨其境,讀畢使人內心沉重、熱淚潸然,心情半日不可平復。 本書特色 本書以真實、深刻、幽默、詼諧之自然平和語氣,描寫文革時期親身經歷的歷史,將所見所聞的人與事,所感所受的情與理,以回憶錄的方式記錄下來,令人身臨其境,讀畢使人內心沉重、熱淚潸然,心情半日不可平復。

79 特價5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竹籬、長巷與麵疙瘩:高雄三軍眷村憶往

劉治萍  著
釀出版  出版
2014/08/13 出版

一片竹籬的倒影 一條長巷的跫音 將半世紀的鄉愁 片片砌在磚瓦裡 層層疊疊的隙縫 是踟躕歲月裡的蜿蜒 毫無邊際 將我繫住 兩位出生高雄眷村的子弟,以及一位關心眷村的年輕女生,希望為逐漸消失的舊眷村,以及他們眷戀的往事,留下文字與圖像的紀錄。他們一邊以文字記下過往的美好,一邊走遍臺灣各地眷村,以文字或攝影、繪畫紀錄眷村的現今與過往。 本書特色 ◎以圖片及文字呈現作者記憶中眷村的各種樣貌,讓讀者認識眷村多面的吸引力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奔向希望:參與抗戰與建軍復國之路

張華珩  著
釀出版  出版
2014/05/27 出版

20世紀係一個極不平凡的世紀,本書注重這個世紀時代背景,與個人相關人與事,歷史性思想性觀念性故事性真實憶述,補遺大時代歷史長河紀錄與展望。本書內容為古城揚州兒時回憶、抗日戰起流亡學生、從軍報國艱苦抗戰、反共戰火轉進台灣、建軍復國民主基地。 本書特色 張華珩將軍回憶錄的撰寫,讓讀者重新回味那個逝去顛沛流離的年代,融入其中,以歷史性與故事性真實憶述,讓後人更為了解大時代的歷史原貌。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一個黑五類的文革自述:苦難、不屈與求索

盧叔寧  著
釀出版  出版
2014/05/14 出版

本書特色   經歷過文革的各類當事人,坦率地公開回憶往事,真正能夠還原歷史豐富面貌的資訊,其中包含鮮活的細節,其價值甚至可能超越理論的抽象。   內容簡介   文革中作者遭受了「喪父失兄弟逢厄,老母忍辱倍酸辛」的不幸,同時又目睹了整個國家與人民「宮傾玉碎」的空前劫難,便開始了長達十年之久的求索,為此他在偏僻而又貧窮的李家溝一間漏室裏,在一豆油燈下苦讀著思考著,以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孤膽與勇氣書寫著。

9 特價42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敬之書話-歷史的深處

向敬之  著
釀出版  出版
2012/08/15 出版

那年在長沙四十攝氏度的暑日,有幸與向敬之長談。驚人的閱讀視野,十歲起手捧愛外公的老書開始,向敬之多年來已是頭號書癡,長期積累閱讀能量,博學多聞的筆觸,讓他可以享有書寫評語的自由,不限於人情壓力,選擇書寫獨白,與閱讀者交心。很高興他有三本書在台灣出版,各有寬度、廣度、力度和深度的內容。從歷史的深處,到思想的高潮,與生活的弔詭,,向敬之認真地引經據點,遠紹旁搜,深入淺出,用心梳理不同的文字版圖。多年積累,多年潛學和覃思,使這位年輕的藏書人、讀書人、寫書人、編書人,有了很多值得喝彩的成績單。對於習慣速食文化的我們,也難得藉由一位愛書人的筆記,馳騁世界書房,窺探古今圖文。我迄今還記得他幽默有趣的侃侃而談,記得他近似尖刻的挑剔推敲,當然,也更欣喜他的文字和情思,從楚辭故鄉,飄過嶽麓山下的長長湘江,飄過我夢繞的淺淺海峽,讓我們台灣讀者一同分享愛書人誠懇的閱讀筆記。本書特色作者以多元的角度分享他對數十本東西方歷史議題類之書籍的深度體悟。他的作品不僅可以快速的讓讀者得知一本好書的中心思想,架構精要,更可以幫助讀書跳脫思考窠臼。文字流暢易讀且兼具廣度與深度,令人會有想找出該篇文章推介之書來細讀的慾望。

9 特價23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少女革命-民國才女的少女時代

項靜  著
釀出版  出版
2012/01/18 出版

本書記述了民國初年一些少女的故事,她們是時代故事的講述者,同時也是被講述的對象。她們不是主流,不是媒體的封面女郎,她們或許可以稱作非典型的女孩,但這種非典型或許更接近那個時代的平凡真實。這些女孩子的形象讓一個時代的故事朝著縱深的方向發展,可以瞭解當時當地非知識精英階層的生活,非政治經濟文化權力的中心的地情資料,這些交叉的地帶更成為理解民國時期的毛細血管。這些民初少女的故事,這些散落在歷史角落裡的人和事說起來都有一些傳奇的色彩,很難再複製。這是一些給人溫暖的往事,記憶是後人傾情的一種方式,可以不讓她們飄散在風裡。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熱島知青潮(上) 海南生產建設兵團的血淚見證

自由兄弟  著
釀出版  出版
2011/12/14 出版

一切都會成為歷史,文革歲月中的上山下鄉運動,也將成為中華民族一段悲愴的歷史。兩千萬知識青年的青春、熱血、理想,經歷乃至生命、不應輕如鴻毛成為歷史塵埃,自由兄弟揭開歷史真相,那一段沉重的歷史教訓,那一段震撼人心、發人深省的時代悲劇……本書作者自由兄弟即是海南兵團的一員,他以親歷者的身份,以親歷者的眼睛和頭腦看待這一歷史事件,試圖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用事實告訴世人這一段歷史的真實和荒謬,以期以史為戒,引起世人對知青運動的關注和深思,並企盼中國永遠不再發生類似的事情。本書是一部六十萬字,分為上中下冊,全方位介紹海南兵團(又稱: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從歷史到組建到解體的全過程的鴻篇巨著,特別著重介紹了上山下鄉到海南的知識青年們在海南兵團的經歷、境遇和遭遇。文中引用大量珍貴史料,以及近百名親歷這一過程的知青講述的切身經歷,是作者歷時六年搜集整理編寫的海南兵團知青的血與淚,傷與痛,生與死的故事,讀來感人肺腑,令人痛徹心脾。本書特色文中引用大量珍貴史料,以及近百名親歷這一過程的知青講述的切身經歷,是作者歷時六年搜集整理編寫而成,以期以史為戒,引起世人對知青運動的關注和深思。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熱島知青潮(中) 海南生產建設兵團的血淚見證

自由兄弟  著
釀出版  出版
2011/12/14 出版

一切都會成為歷史,文革歲月中的上山下鄉運動,也將成為中華民族一段悲愴的歷史。兩千萬知識青年的青春、熱血、理想,經歷乃至生命、不應輕如鴻毛成為歷史塵埃,自由兄弟揭開歷史真相,那一段沉重的歷史教訓,那一段震撼人心、發人深省的時代悲劇……本書作者自由兄弟即是海南兵團的一員,他以親歷者的身份,以親歷者的眼睛和頭腦看待這一歷史事件,試圖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用事實告訴世人這一段歷史的真實和荒謬,以期以史為戒,引起世人對知青運動的關注和深思,並企盼中國永遠不再發生類似的事情。本書是一部六十萬字,分為上中下冊,全方位介紹海南兵團(又稱: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從歷史到組建到解體的全過程的鴻篇巨著,特別著重介紹了上山下鄉到海南的知識青年們在海南兵團的經歷、境遇和遭遇。文中引用大量珍貴史料,以及近百名親歷這一過程的知青講述的切身經歷,是作者歷時六年搜集整理編寫的海南兵團知青的血與淚,傷與痛,生與死的故事,讀來感人肺腑,令人痛徹心脾。本書特色文中引用大量珍貴史料,以及近百名親歷這一過程的知青講述的切身經歷,是作者歷時六年搜集整理編寫而成,以期以史為戒,引起世人對知青運動的關注和深思。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熱島知青潮(下) 海南生產建設兵團的血淚見證

自由兄弟  著
釀出版  出版
2011/12/14 出版

一切都會成為歷史,文革歲月中的上山下鄉運動,也將成為中華民族一段悲愴的歷史。兩千萬知識青年的青春、熱血、理想,經歷乃至生命、不應輕如鴻毛成為歷史塵埃,自由兄弟揭開歷史真相,那一段沉重的歷史教訓,那一段震撼人心、發人深省的時代悲劇……本書作者自由兄弟即是海南兵團的一員,他以親歷者的身份,以親歷者的眼睛和頭腦看待這一歷史事件,試圖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用事實告訴世人這一段歷史的真實和荒謬,以期以史為戒,引起世人對知青運動的關注和深思,並企盼中國永遠不再發生類似的事情。本書是一部六十萬字,分為上中下冊,全方位介紹海南兵團(又稱: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從歷史到組建到解體的全過程的鴻篇巨著,特別著重介紹了上山下鄉到海南的知識青年們在海南兵團的經歷、境遇和遭遇。文中引用大量珍貴史料,以及近百名親歷這一過程的知青講述的切身經歷,是作者歷時六年搜集整理編寫的海南兵團知青的血與淚,傷與痛,生與死的故事,讀來感人肺腑,令人痛徹心脾。本書特色文中引用大量珍貴史料,以及近百名親歷這一過程的知青講述的切身經歷,是作者歷時六年搜集整理編寫而成,以期以史為戒,引起世人對知青運動的關注和深思。

9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