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歷史 類別 ,共計7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電子書】走出島國農業困境

焦鈞  著
巨流圖書  出版
2019/07/16 出版

你今天吃「飯」了嗎? 當米飯不再是三餐首選,背後帶來的問題絕不是:今天中午要吃什麼? 而是稻作生產面積逐年遞減,大量依賴進口黃豆、小麥、玉米, 進而引發的糧食自給率偏低的國家安全問題! 農業發展的根本,就是要維護一國的糧食主權,其重要性無可取代。失去了糧食主權,要如何在對外經貿談判上,與其他國家大聲說話?作者從對糧食主權的高度探討開始,一路從自由化、全球化、氣候變遷,到產銷失衡問題、農業政策、食品安全、農業科技等不同範疇與角度為文,以貼近庶民的語言來向社會大眾進行理性的溝通對話,讓讀者對農業課題能有不同的思考角度,也能從中真正關心臺灣農業的未來。 唯有打破框架,才能真正走出困境,讓臺灣農業看見新希望! 好評推薦 本書著眼於三年來的農業大事,前半站在糧食主權、小農體制的觀點來論述農業政策,點出農民團體合作社化的重要,後半以作者親身經歷的熟稔度,解構三年來農產品國內外運銷迷思,對於農政有期許、有建議,是理解現今農業的不二好書。郭華仁(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暨研究所名譽教授) 「民以食為天」、「臺灣以農立國」、「穀賤傷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大家都可以講上幾句,農業、農村、農民,離我們很近,但是我們卻很陌生,聽聽焦鈞,從北農、雜糧基金會,深入農村,第一手對農業的調查與看法,或許會有不同的思考!楊儒門(248農學市集召集人)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挑釁的提問:臺灣研究的歷史與社會探索

黃樹仁  著
巨流圖書  出版
2018/04/23 出版

領域分工消磨了臺灣學界的問題意識,使學者們習於畫地自限。導引研究的,常是習慣的學科傳承,而非跨學科的社會現象。──黃樹仁黃樹仁教授常對學術界的主流議題設定與解釋框架,提出根本質問,挑戰學術界或社會上的「常識」與「預設」,再依據邏輯推演,對問題提出其他可能的解釋,並以此為基礎發展研究論文。他的解釋有時缺乏充足資料或證據,而顯得過於大膽,但正是這種「挑釁」與「大膽」,才迫使人們重新思考既有的議題設定,以及延伸解釋的限制。本書除了收錄黃樹仁教授的論文,也邀請學界同仁來評論,或回應他的提問。我們相信這種「對話」,甚至帶點針鋒相對的味道,或許是他最愛好的模式,也是呈現黃樹仁教授研究的最佳模式。

7 特價4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跨界跨代的台灣研究:北美台灣研究學會(NATSA)二十年

潘美玲等  著
巨流圖書  出版
2016/08/18 出版

北美台灣研究學會是從台灣的民間出發,在台灣研究從無到有的過程中扮演開創的角色;它就像一般的學術研討會,儘管二十年來的運作主力,不是學術地位穩固的資深教授,而是以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為主,但學會會員的台灣共識,卻凝聚了學會知性和感性的集體力量。   本書以鮮活的主題,串起北美台灣研究學會的歷史,卻不是刻板單調的編年記事,而是以各種主題呈現北美台灣青年研究學者的學思歷程和著述成果,探討台灣研究在知識社群的定位,也深入反省社會運動和學術運動的關係,不但為歷史留下記錄,也為後生提供典範。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I

巨流圖書  出版
2015/04/13 出版

1980年以來是台灣社會的大轉型時代,要完整觀察三十多年來台灣的社會變遷、發展全史,絕不可遺漏第三部門發展史!本書繼《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之後,再次呈現十一個第三部門組織的發展過程,包括倡導型七個(消基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殘障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婦女新知基金會、人本教育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服務型三個(伊甸基金會、勵馨基金會、海棠文教基金會),社區型一個(仰山文教基會)。這兩冊共二十五個組織的簡史,訴說了第三部門在過去三十年,為民主化的台灣倡導自由、民主、平等、福利、人權和永續等六種新價值、新典範;同時確立社會改革的正當性,形塑社會服務的新作法,並重建社會信任的無私性。

7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臺灣文化權利地圖

巨流圖書  出版
2015/01/10 出版

《臺灣文化權利地圖》一書,試圖藉由對臺灣在地文化權利現況的觀察與描寫,讓國內外「文化權利」之學理論述與臺灣各都市、地區的實踐個案相互接軌,銜接起國家與都市、地區層級之間文化權利的論述空缺,提供讀者一個按圖索驥、逐步建構臺灣文化權利地圖清晰圖繪的方法。

7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Ⅰ

巨流圖書  出版
2014/04/07 出版

1980年以來是台灣社會的大轉型時代,要完整30多年來的台灣社會變遷、發展全史,就絕不可遺漏第三部門發展史!在這第一冊的14段歷史當中,記錄了14個第三部門組織的發展史,其中又可再細分為三大類型:倡導型(勞工陣線、主婦聯盟、澄社、民間司改會)、服務型(家扶基金會、基督教青年會、賽珍珠基金會、法鼓山基金會集團、創世基金會集團、心路基金會、善牧基金會)、社區型(嘉邑行善團、新港文教基金會)。本書希望透過第三部門史去貫穿、連結透視台灣整體的政經文化、住民、政黨、學術、階級轉型、社會福利及社會運動史,讓1980年代以來的「台灣經驗」得以全紀錄。本書特色1. 台灣第一本為第三部門組織造史之書。2. 內容涵蓋14個具有悠久歷史且對整體社會有深遠影響的第三部門組織。3. 個組織珍貴的圖像史料。

7 特價45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泰國:拉瑪九世皇六十年

顧長永  著
巨流圖書  出版
2010/04/30 出版

泰國近幾年的紅衫軍與黃衫軍衝突,引發世人注目,其背後的一個重要關鍵人物,就是泰國國王──拉瑪九世皇。 拉瑪九世皇就是蒲美蓬國王(King Bhumibol Adulyadej),泰國的華人都尊稱他為「九世皇」(Rama IX);他在位已經超過六十年,成為全世界在位最久的世襲君主。 拉瑪九世皇於1946年6月9日,意外成為泰國的國王,他豐富的人生歲月充滿刻骨銘心的經歷,包括二次大戰之後的動盪,美、俄強權介入的越戰,泰國經濟發展的變化,不時發生的軍事政變,及面對經常更替的內閣總理。 本書從宏觀面介紹及分析拉瑪九世皇在位的六十年期間,泰國各方面的發展及特點,包括:政府、國會、政黨、社會、華人,及其與海峽兩岸的關係。此書為從事泰國相關內政研究者之最佳專書,也是協助一般讀者快速認識泰國的著作。

7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