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政府失敗的秘辛●1925年孫中山成立黃埔軍校,被蘇聯要求允許共產黨人加入黃埔軍校以及國民黨,例如周恩來、林彪、陳獨秀、郭汝瑰、劉斐……●孫中山逝世後,蔣介石以及國民黨人發動了「清黨」,許多共產黨人被害造成了國共之間的仇恨。●1945年二戰結束,日軍投降。但是蔣介石與陳誠等人毫無警惕,居然重用郭汝瑰在國民政府國防部中擔任作戰廳長、劉斐擔任參謀次長。●國軍內部的收復各城市計畫居然是由郭汝瑰策劃,這些計畫上呈蔣介石的同時,副本也已密報給了中共。 ●1947年孟良崮戰役計畫也是由郭汝瑰擬訂,而副本上呈蔣介石之前早已送到粟裕及陳毅手中,盡忠愛國的張靈甫渾然不知,最終戰敗自殺在孟良崮的一個山洞裡。●1948年徐蚌會戰(中共稱淮海戰役)國軍徐州剿匪總司令部所擬作戰計畫,未到蔣介石辦公桌上就已先送抵粟裕手中。●國共內戰,國軍400萬大軍敗給了100萬不到的解放軍。200萬人退到臺灣,造成至今的國共兩岸分隔。
「五次圍剿」關係國家的興亡與國、共兩黨的盛衰,迫使中共放棄長期經營的贛南蘇區根據地,展開「兩萬五千里長征」。更進一步釀成「西安事變」,蔣介石被迫放棄「安內攘外」政策,開啟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大門。
祖炳民(John B. Tsu Ph.D.)教授生於吉林,幼年時因為成績優秀,被推薦赴日本留學。1946年獲得東京大學法學學士學位。後來又在一個機會中赴美,先後獲得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碩士及紐約福特漠姆大學(Fordham University)博士學位。他的碩士論文《美國作家對中國的分析》被美國國會圖書館選為圖書館優秀論文收藏在館內。他的博士論文是《中蘇關係1949》。 祖炳民擔任美國西東大學(Seton Hall University)政治學教授。他創立了「亞洲關係研究系」(Asian Studies Department)並擔任第一任系主任及院長等職務。 1960年代,美國政府感到對新中國所知甚少,因此,要求祖炳民教授推廣和開展美國漢語教學事業,並負責指導和編輯了12本漢語教學教材,並編輯了英漢簡體中文字典。他是第一位在美國推廣普及漢語簡體字的學者。並且,在聯邦政府的支持下,創立了中文教師訓練班,培訓了300多名美國人教師。 1977年,祖炳民轉任舊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教育學院及多元文化研究所所長,他推動了雙語教學。 1981年,他擔任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的訪問學者。 1983年,祖炳民又擔任甘乃迪大學(Kennedy University)亞太學院院長及日本分校校長。 祖炳民為美國亞裔參政提高亞裔社會地位不遺餘力,成為亞裔共和黨領袖,曾擔任美國亞裔共和黨聯合會主席及全美共和黨亞裔總主席。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第一次訪問新中國時,國務卿季辛吉特聘祖炳民擔任「白宮訪華團」顧問。 1973年,在老布希擔任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之前,祖炳民曾擔任他的私人顧問,因此兩家人建立了很好的私人關係。 老布希總統上任後要求祖炳民擔任亞洲聯絡小組主席。祖炳民曾推薦250位亞裔人士,擔任聯邦政府高級顧問。 祖炳民本人曾任老布希總統任內的教育部長及美西地區太平洋領域部長代表,以及擔任過雷根、小布希等幾位共和黨總統的白宮顧問。
台灣歷史,是大家都知道,也是大家不太知道的題目,在台灣及大陸已有幾位專家寫了台灣史,而筆者在看完這麼多資料後還是決定提起筆來,以不同之觀點、不同的角度來敘述一下台灣在被日本佔領之一段歷史!以及用深入淺出方式敘述台灣在1950年後如何經濟發展到了1985年成了亞洲四小龍?
長達三百二十年的南北兩宋王朝,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大國、製造業大國、貿易大國,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可能發展為重商主義和資本主義強國的朝代。領先於西方世界四五百年的這個朝代,前後兩次相繼滅亡,其滅亡的本身,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發生的種種重大事件,尤其是史詩般壯麗的釣魚城之戰,最終意義深遠地影響了世界歷史的走向。 大宋靖康元年閏十一月丙辰日,西元1127年1月9日。當天下午,金國軍隊從宣化門攻入宋帝國首都東京城。四個月後,皇帝趙桓及太上皇趙佶被帶往北方。擁有當時世界上一半財富、科技最輝煌、文化最燦爛的帝國,在東京市民的嗚咽聲中滅亡了。雖然數年後康王趙構在南半部疆域上復興了宋帝國,但是這個被腰斬的新帝國已無法抗衡北方民族的壓力。一百五十三年之後,南宋帝國也在崖山海面上滅亡了。中華帝國歷史上最有可能發展為重商主義和資本主義強國的一個朝代前後兩次相繼滅亡,從而深遠地影響了從日本直至近東的歷史走向。世界的歷史從此改變。
平津戰役與同一時期舉行的遼瀋戰役和淮海戰役,合稱為國共內戰大決戰階段的三大戰役。雖然說平津戰役是三大戰役中最沒有勝負懸念的一戰,但戰役進行中雙方在戰場上下的角逐和博弈,至今依然有著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平津戰役(國軍戰史稱為平津會戰),戰役時間自1948年11月29日開始至1949年1月31日結束,歷時64天;戰場範圍在華北地區東起唐山、塘沽,西至張家口約12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區域內;參戰兵力解放軍方面為華北野戰軍第2、第3兵團會同東北野戰軍主力共約100萬人,國軍方面為華北剿總所部約50萬人。解放軍以傷亡3.9萬人的代價,取得了殲滅和改編國軍1個剿總總部、1個警備司令部、3個兵團部、13個軍部、50個整師(包括在戰役中重建和新建的部隊)及非正規軍4個師共52萬餘人(其中改編25萬人)的巨大戰果,使華北地區除歸綏(今內蒙古呼和浩特) 、太原、新鄉等幾個少數孤立城市外的廣大地區全部獲得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