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異聞與怪談交織的群島海與陸 臺灣妖怪研究專門隊.首度離島尋奇紀行 臺灣最強妖怪專家「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首度前往澎湖群島,跳島採集澎湖人口耳相傳的在地奇談 「尋怪」主題的澎湖旅遊手記 跳脫既定觀光節奏 悠緩深探最離奇、最幽黯、最特異的澎湖地景與心靈痕跡—— 第一站|七美嶼 七美人塚—海盜時代遺留的淒美痕跡;神鷹寶塔—塔頂老鷹之謎;石塔巡禮—集水與風水兼具的奇特造景;忠義洞—海盜、寶藏與狗的跳島之謎;望夫石—如果無須再望夫 第二站|西嶼&白沙嶼 張百萬故居—全澎首富的奇聞軼事;西臺古堡—莫打擾安息的戰場英靈;內垵村—女巫下咒與查某佛;橫礁村—虎頭山虎精傳說;白馬崎與濟安宮—守護鄉里的白馬郎君;風坑豬母精—殞命女子的化身後灣仔龜蛇二精—血染海水的悲戀 第三站|馬公及周邊島嶼 虎井嶼鬼市—海面下的飄忽之城馬公厭勝物—鎮煞安心的特殊地景;風櫃傳說—中元普渡的「盟軍桌」;安宅里虎頭山—一隻猛虎嚇三村;青螺村&北寮村—虎頭山獻五寶;烏崁白馬精—跟著白馬漫遊去;龍門白墓碑—靈異景點推理紀行 第四站|望安嶼 花宅聚落—來自空屋的報案電話;馬鞍山嶼—釣魚撞鬼實錄 妖怪專家親赴調查21則群島奇聞軼事 離島首見「靈異傳說景點」主題遊記 帶上本書一起跳躍尋怪吧! ※隨書附贈「澎湖群島尋怪地圖」※
★當代馬祖,是歷史的意外,也是中華民國和台灣的異與外。 ★而這座群島花了超過半個世紀,才能夠理直氣壯寫馬祖事,說馬祖話,聆聽馬祖心聲,最後成為馬祖人。 ★理解馬祖文學,就是理解馬祖人如何在歷史與地理夾縫中生存。 海洋封鎖、戰地管制、軍法審判⋯⋯馬祖上空曾籠罩漫長的永夜。戰後的「台灣群島」有一群寫作者,他們或者因冷戰而與馬祖交會,逡巡於東亞窄小的海域;或者降生於馬祖,受困於島的禁錮。他們的創作見證了馬祖如何在歷史上承受傷害,並在文學的深深水底等待天光。而這些「異」且「外」於中華民國/台灣的馬祖敘事與觀點,也為當代「新台灣人」的想像,提供更多元的可能。 一九四九年後,馬祖從原本的「化外之地」,正式成為「中華民國」的一部分,邊疆小島被迫成為戰地前線。本書爬梳一九四九後至當代的馬祖文學發展,並佐以馬祖相關的歷史、政治、地理、社會文化知識乃至時事評論,試圖闡述半世紀以來,馬祖是如何尋回自己的聲音,建構起與「中華民國台灣」若即若離、「合」而不同的主體。 從過去舒暢等老兵「等待戰爭」,渴望以一場戰爭解除「枕戈待旦」、僵固在冷戰的冷極的現狀;到如今面對棘手的「中華民國vs台灣」史觀與意識形態對決,以及身陷其中的馬祖之兩面不是人。當前的狀況似乎又回到某種「等待戰爭」的局面,「期盼」一場戰事來分娩出「新台灣(群島)人」,來打造出真正放下內部歧見的「新共同體」。 無論如何,這個新的共同體,都得先理解馬祖曾經擁有的深沉經歷,並且深刻認知到馬祖如何在歷史上承受傷害,而後才有機會逐步走向永夜後的破曉天光。就如同作家張娟芬在本書推薦序中寫到的:「在某一個臨界點,基於身心安頓之需,智慧也許會說:我知道我們個個不同,不過,我就把共同體的界線畫在這裡,我回家了。」 ★專文導讀 劉宏文(作家) 張娟芬(作家、學者、社會運動者) ★好評推薦 朱宥勳(作家) 江炫霖(Podcast《帝國大學台灣文學部》) 李易安(《斷裂的海》作者、《報導者》記者) 李問(民進黨連江縣黨部主委) 林齊晧(《轉角國際》主編) 林宜蘭(廣播《寶島少年兄》主持人) 曹雅評(馬祖青年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 掐米(馬祖話YouTube《掐米亜店》製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