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文學 書系 ,共計30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看見改變的力量

張群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25/06/03 出版

不僅僅是一本修行筆記 也是現代人心靈上的寶貴指南近年來,我們可以感受到,現代人生活異常忙碌,腳步不停歇的為生活奔走,相對而來的卻是心靈的空虛感,常常惶然不知所措,不著邊際,渴望尋求方向,冀望能有改變的力量。《看見改變的力量》是作者張群因緣際會下接觸佛教,透過佛法的薰習,逐步茁壯成長;遂而將自己多年來學習的體悟,生活的歷練,行於文字。是作者對自己與生活的觀照,對佛法的理解,更是對人生的一份柔情與智慧的分享。隨著每篇啟發人心的字句,作者更是引用經典譬喻故事,讓讀者對每一篇章節的內容,能隨文解意,進而深入了解。內心渴望改變,是嚮往成長的希望。期許藉由本書能相互共勉,幫助我們安住身心,充滿勇氣的走向正見、智慧的人生,看見改變的力量。

9 特價2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等待一朵蓮 挺水而出

香海文化  出版
2024/04/23 出版

佛教的「如來藏」猶如蓮實, 含藏於蓮的胎藏之中; 在沙彌學園,孕育成熟。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二○一○年四月,慈示德里文教中心成立沙彌學園,以培養佛教未來的弘法人才。至今辦學邁入第十四年。沙彌們不但要學習出家人的五堂功課、出坡作務、威儀訓練等,也都要接受印度的教育制度,和一般孩子一樣成長。   二○二一年四月,印度爆發第二波疫情,每天以超過三十萬人感染的速度傳播蔓延。沙彌學園在百般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先解散所有學生,以度難關。待印度疫情受控後,沙彌學園從二○二一年七月中旬開始分區、分批,安排同學回學院,並於八月十四日舉行開學典禮,期許佛教「希望的火苗」在歷經疫情過後,重新出發。   本書以沙彌日記、講學之旅為兩大主軸串聯,相輔相成。印度沙彌們一筆一畫以中文寫下了疫情之後的學習及生活,滿溢的真情流露,令人為之動容。作者林少雯則記錄下講學期間,沙彌們求知若渴的學習精神,孜孜不倦,令人佩服。   印度沙彌學園的犍椎再度響起,象徵著一種真正的堅定決心。歷經風雨,滿塘荷葉層層疊疊見翠綠,朵朵蓮花也將挺直開展。   讓我們一同等待一朵蓮,挺水而出。  

9 特價42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菩提伽耶那一夜

依空法師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23/11/21 出版

我的色身父親教我 知恩、感恩、報恩的千古道德, 我的慧命師父教我 布施、慈悲的修行功德。 《菩提伽耶那一夜》分六輯:悲欣交集、慧命薪傳、生命出口、一念淨信、諸話連篇、佛教文學等33篇文章。從幼年在家人帶領下,親近星雲大師所駐鍚的宜蘭雷音寺,到出家五十年的心路僧蹤。 寫父親的俠義心腸、母親的賢德虔誠,連結古德高僧的父母行誼,如經典所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寫生死交關,卻謂借得「四餘(病者,命之餘)」,借此餘裕深入經藏,遊心法海;寫921救災的見聞與體悟、寫菩提伽耶那一夜的釋然解脫、寫佛教文學中的禪學、飲食、歷史、賞析……。 文中可見作者在提起與放下之時自如,在上台與下台之際自在,在病疾與生死之中自若,在入世與出世之間自覺。這是一位修行者帶來的消息,以萬鈞之筆寫菩提之心。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菩提伽耶那一夜

依空法師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23/11/21 出版

我的色身父親教我 知恩、感恩、報恩的千古道德, 我的慧命師父教我 布施、慈悲的修行功德。 《菩提伽耶那一夜》分六輯:悲欣交集、慧命薪傳、生命出口、一念淨信、諸話連篇、佛教文學等33篇文章。從幼年在家人帶領下,親近星雲大師所駐鍚的宜蘭雷音寺,到出家五十年的心路僧蹤。 寫父親的俠義心腸、母親的賢德虔誠,連結古德高僧的父母行誼,如經典所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寫生死交關,卻謂借得「四餘(病者,命之餘)」,借此餘裕深入經藏,遊心法海;寫921救災的見聞與體悟、寫菩提伽耶那一夜的釋然解脫、寫佛教文學中的禪學、飲食、歷史、賞析……。 文中可見作者在提起與放下之時自如,在上台與下台之際自在,在病疾與生死之中自若,在入世與出世之間自覺。這是一位修行者帶來的消息,以萬鈞之筆寫菩提之心。  

7 特價27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追光之歌

香海文化  出版
2022/07/05 出版

你相信一見鍾情嗎? 我們就是一見鍾情!   因為一見鍾情的悸動,愛上一個人,也愛上他生長的地方。 婚前,大謀因漸凍症而逐漸出現症狀。海峽界線,從未影響兩人的愛情,從愛情而始,更因堅持的信念,兩人跨越各道關坎,面對大大小小的質疑、困難,終使兩人結為夫妻。 婚後,更是考驗的開始。 夫妻倆始終相信,冥冥中一直有道光召喚和指引著,從當初的相識、相知、相惜,並在無數次的凝視和對望下,更加確定那股潛藏在心底,只有遇見,才能產生出更閃耀的能量,彼此就是對方生命中的北極星,明亮著指引未來的方向!   也許,生命就像河流,流過無痕,卻在無聲息中滋養了河道與岸邊的萬物,當這些河流化作雲、霧、雨、露,再次回歸大地,又與新的河流匯聚。生命就是這樣繁衍、生生不息,浩瀚如海,燦若星辰,無問西東。   這是一本記錄愛情的書, 也是一本描寫親情的書, 是一部蕩氣迴腸的文學, 一場海峽兩岸的情感紀實, 更是一首奔騰澎湃的生命之歌。   跨越海峽兩岸,連結兩代女性的生命旅程 謹以此書獻給 劉學慧女士 及所有成為我們翼下之風的父母、祖輩們 !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追光之歌

香海文化  出版
2022/07/05 出版

你相信一見鍾情嗎? 我們就是一見鍾情!   因為一見鍾情的悸動,愛上一個人,也愛上他生長的地方。 婚前,大謀因漸凍症而逐漸出現症狀。海峽界線,從未影響兩人的愛情,從愛情而始,更因堅持的信念,兩人跨越各道關坎,面對大大小小的質疑、困難,終使兩人結為夫妻。 婚後,更是考驗的開始。 夫妻倆始終相信,冥冥中一直有道光召喚和指引著,從當初的相識、相知、相惜,並在無數次的凝視和對望下,更加確定那股潛藏在心底,只有遇見,才能產生出更閃耀的能量,彼此就是對方生命中的北極星,明亮著指引未來的方向!   也許,生命就像河流,流過無痕,卻在無聲息中滋養了河道與岸邊的萬物,當這些河流化作雲、霧、雨、露,再次回歸大地,又與新的河流匯聚。生命就是這樣繁衍、生生不息,浩瀚如海,燦若星辰,無問西東。   這是一本記錄愛情的書, 也是一本描寫親情的書, 是一部蕩氣迴腸的文學, 一場海峽兩岸的情感紀實, 更是一首奔騰澎湃的生命之歌。   跨越海峽兩岸,連結兩代女性的生命旅程 謹以此書獻給 劉學慧女士 及所有成為我們翼下之風的父母、祖輩們 !  

7 特價27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我快樂因為我知「道」

妙益法師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21/05/04 出版

吾有法樂 不樂世俗之樂 因為   我知「道」 從亞洲出發,數十年來橫跨美洲、歐洲,無論是美國洛杉磯、關島、南灣,歐洲的荷蘭阿姆斯特丹、瑞士日內瓦、琉森、奧地利維也納、德國柏林、比利時等國家道場,都曾有過作者妙益法師的弘法足跡。 清瘦的身影,卻超載著歡喜積極的正能量,從文中詼諧的筆觸下,可以感受到作者知「道」後的客觀暢然。無論何事,行到困難處,有變通換道的睿智,有轉念思考的智慧,不見「該有」的苦惱憂悲,帶領我們走向任何問題的另一種思考答案。 沒有教條式的理論,也沒有苦口婆心的反覆提醒,在面見可知或不可預知的處境下,條條道路通「佛法」,看似沒有讀得一句經典,實則跟隨作者文字,沉浸法海。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理念,在妙益法師的實踐中,如沃土嫩芽,處處綻放。我們期許每個人於世間不隨境轉,安然快樂。 因為,我們知「道」。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世界之心看歐洲

滿謙法師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20/11/10 出版

站在巨人的肩膀 學習以「世界之心」觀宇宙 在穿梭古今思想的經緯上 看似行腳歐洲 也是雲遊法界   什麼?! 瑞士總統搭公車? 吃素一天的城市? 德國的警犬要學英語? 跳框出充滿浪滿色彩的朦朧形象, 這是我們熟悉又陌生的歐洲……   作者滿謙法師,行腳歐洲十二年,奉承師志致力於推動人間佛教弘揚,以堅毅之心承擔歐洲各國建寺、度眾、利他等弘法事務。不遠千里的國際交流,面對豐富多樣的自然風光,多種語言、多重文化交織下,猶如親臨《華嚴經》的七處九會,深刻體會華嚴世界意境。   本書內容涵蓋環保、人文、文化、信仰多重面向,作者宏觀獨特解讀歐洲弘法所見、所聞、所思的生命體驗。無論是歐洲特有的窗邊文化,輝煌宏偉的藝術建築,或是浪漫優雅的知性風情等,滿謙法師效法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同體共生」的精神,以真觀、全面觀的視野,在日常生活中照見佛法甚深微妙的大智慧。   「心生種種法生,心悟法法可契。」滿謙法師深感受業於星雲大師座下,正如同「善財五十三參」中,童子接受文殊師利菩薩指導的參學歷程,以佛法靜觀萬物,更學習大師以「世界之心」觀宇宙,跟世界接軌的願心──   跟世界的語言接軌 跟世界的種族接軌 跟世界的思潮接軌 跟世界的經濟接軌 跟世界的宗教接軌   此書是一本海外弘法、接軌國際經驗傳承的寫實篇章,更是作者滿謙法師「行萬里路,知萬種事」的真心感悟之作。   本書特色   以寬廣的角度展現歐洲人文風光,同步與世界接軌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隔離線外的風景:跋山涉水見證慈悲的腳印

香海文化  出版
2020/01/07 出版

世界很美 也很苦 用繩子和竹竿圍出的隔離線 是義診現場的風景 孜孜不倦的人間行者無有界限 唯有一步一腳印建設人間淨土的美好 《隔離線外的風景》延續《聖地行腳》,記錄慧顯法師奉星雲大師慈命,前往印度創辦沙彌學園,帶領來自印度六個省的孩子,從完全沒有佛教概念,沒有中華文化的背景,到能背誦中文經典、唱誦中文梵唄,更追隨大師的腳步,延續佛法的傳播,將佛教重新帶回印度,讓人間佛教落地實踐。 而從二○○九年開始,印度德里中心每年展開義診活動,持續不間斷的幫助需要的社區鄉民,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義診醫療,真實的呈現菩薩救苦救難的精神。隨行的沙彌們,從開始的懵懂,成長為義診的最佳幫手,無論是醫師與患者的翻譯溝通,還是清洗傷口、敷藥包紮、包藥等等,從實際參與中,體會慈悲的演繹。 在沙彌們的「沙彌日記」中寫著:「這個世界上,真的無奇不有。我體悟到『天堂』和『地獄』,其實是在『人間』!」這句話是所有沙彌從義診這震撼教育中,學習到佛所說「八苦」的實相。 天真而實際的表白,真實透露出沙彌們從參與慈善義診中,看到更多貧窮、疾病、痛苦的生命,看到太多無情、無奈、無助的眼神,使他們更加珍惜自己現有的生活,更激發他們原已存有的慈悲心。可以說,透過教育而翻轉的生命,未來無可限量! 如同慧顯法師所說:「在教室,說一千遍慈悲、一萬次慈悲,都不如他們親眼見到疾病、痛苦的眾生相,而能徹底的明白,什麼是慈悲?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9 特價30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風言風語

依空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19/06/11 出版

古風言  今風語 風言肺腑  風語弦外   古代《詩經》有「四始六義」之說,其中「風」為地方色彩民歌,甚可謂地方文學、民間文學。作者依空法師取其妙意,以「詩的語言」,效詩三百篇,采擷民俗風情,藉古諷今,自謙抒發心中臆想。   依空法師師從星雲大師,為佛光山文化人與著名弘講師,無論佛學、文學拈來皆文章,且善說法要,往往座無虛席,令人意猶未盡。   《風言風語》中,可窺其深厚的佛學、文學底蘊。撫文探意,篇篇不僅文字優美流暢,每位人物,乃至事件,述其歷史淵源及與佛教的因緣,行文釋義讓人易懂明白,邏輯清晰,讀來暢快,令人拍案叫絕也不為過。   「風言肺腑,風語弦外」,各自讀來各有千秋;世事繁雜,不妨稍駐,共謂「風言風語」兮。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風言風語

依空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19/06/11 出版

古風言  今風語 風言肺腑  風語弦外   古代《詩經》有「四始六義」之說,其中「風」為地方色彩民歌,甚可謂地方文學、民間文學。作者依空法師取其妙意,以「詩的語言」,效詩三百篇,采擷民俗風情,藉古諷今,自謙抒發心中臆想。   依空法師師從星雲大師,為佛光山文化人與著名弘講師,無論佛學、文學拈來皆文章,且善說法要,往往座無虛席,令人意猶未盡。   《風言風語》中,可窺其深厚的佛學、文學底蘊。撫文探意,篇篇不僅文字優美流暢,每位人物,乃至事件,述其歷史淵源及與佛教的因緣,行文釋義讓人易懂明白,邏輯清晰,讀來暢快,令人拍案叫絕也不為過。   「風言肺腑,風語弦外」,各自讀來各有千秋;世事繁雜,不妨稍駐,共謂「風言風語」兮。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雲水歐洲

滿謙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19/01/22 出版

天上的白雲飄來又飄去 地下的河水流去又流回來 出家人行腳 就是雲水 ──星雲大師   《雲水歐洲》是ㄧ本深刻的歐洲弘法紀實,刻畫作者滿謙法師十餘年來於歐洲各國建寺、弘法、服務的詳實過程。十餘年來,滿謙法師秉持師志,忘卻身心的投入他鄉異國,只為歐洲大陸能有佛教法水遍灑。「不忘初心」、「不遺餘力」,可謂是作者的真實寫照,至今,依舊未曾變過。而所謂「他鄉異國」,在實質意義上,其實早已不是「他」鄉,而是作者用心至誠相待,共生共存的「同鄉故里」。   大乘菩薩以四攝法攝受眾生──「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方能使眾生逐步契入佛法,從此書中,便可窺見其歷程。書中文句,跳脫浪漫歐洲的雪月風花,實實在在的耕耘出有情眾生揮灑生命力度的色彩,以及實踐人間佛教的真實篇章。   一位佛教當代比丘尼 以慈悲與智慧 如雲水般行腳 秉持師志 不忘初心 精勤力行讓人間佛教遍灑歐洲大陸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雲水歐洲

滿謙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19/01/22 出版

天上的白雲飄來又飄去 地下的河水流去又流回來 出家人行腳 就是雲水 ──星雲大師   《雲水歐洲》是ㄧ本深刻的歐洲弘法紀實,刻畫作者滿謙法師十餘年來於歐洲各國建寺、弘法、服務的詳實過程。十餘年來,滿謙法師秉持師志,忘卻身心的投入他鄉異國,只為歐洲大陸能有佛教法水遍灑。「不忘初心」、「不遺餘力」,可謂是作者的真實寫照,至今,依舊未曾變過。而所謂「他鄉異國」,在實質意義上,其實早已不是「他」鄉,而是作者用心至誠相待,共生共存的「同鄉故里」。   大乘菩薩以四攝法攝受眾生──「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方能使眾生逐步契入佛法,從此書中,便可窺見其歷程。書中文句,跳脫浪漫歐洲的雪月風花,實實在在的耕耘出有情眾生揮灑生命力度的色彩,以及實踐人間佛教的真實篇章。   一位佛教當代比丘尼 以慈悲與智慧 如雲水般行腳 秉持師志 不忘初心 精勤力行讓人間佛教遍灑歐洲大陸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窗前佛顏

滿觀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18/08/28 出版

窗前即見佛顏,多麼幸福的事! 作者滿觀法師,首本詩集創作! 《窗前佛顏》將主題畫分四個單元:人間悲喜、祈願祝禱、禪門迷悟、護生童詩。是本滿腹宗教情懷的「佛教詩集」,卻也不是,詩中更可見碎散獨有於人間的藕字片語,與日日柴米油鹽相伴,時時逐步人生的我們,更有真情實意的親切。 「人間悲喜」中,稱霸午夜的曇花,瞬間綻放的風華,一宵過後已是午齋中的羹湯。玫瑰、菟絲,失去竉愛疼惜時,頽靡虛脫生氣全無,這又是誰的寫照?紅塵滾滾,悲喜看似不由身,但實則人人皆為自我的主宰,我們都應學習──人間事,緣來勿喜,緣去勿悲。 「祈願祝禱」所描繪的不忘初心,讓心香一瓣遍灑字裡行間。「禪門迷悟」則從經典、公案有感而發,生死百千回,迷悟一念間!而「護生童詩」所闡述的慈悲心、柔軟心,自然坦誠流露的護生情懷,更許有情眾生一片安然淨土。 每日祈願的窗前佛顏,不僅回應我們相好莊嚴的歡喜,更增上我們自心清淨,願讀詩賞圖的有緣人,人海中不再迷茫,更以佛心柔和看待世間事,念念祥和!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窗前佛顏

滿觀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18/08/28 出版

窗前即見佛顏,多麼幸福的事! 作者滿觀法師,首本詩集創作! 《窗前佛顏》將主題畫分四個單元:人間悲喜、祈願祝禱、禪門迷悟、護生童詩。是本滿腹宗教情懷的「佛教詩集」,卻也不是,詩中更可見碎散獨有於人間的藕字片語,與日日柴米油鹽相伴,時時逐步人生的我們,更有真情實意的親切。 「人間悲喜」中,稱霸午夜的曇花,瞬間綻放的風華,一宵過後已是午齋中的羹湯。玫瑰、菟絲,失去竉愛疼惜時,頽靡虛脫生氣全無,這又是誰的寫照?紅塵滾滾,悲喜看似不由身,但實則人人皆為自我的主宰,我們都應學習──人間事,緣來勿喜,緣去勿悲。 「祈願祝禱」所描繪的不忘初心,讓心香一瓣遍灑字裡行間。「禪門迷悟」則從經典、公案有感而發,生死百千回,迷悟一念間!而「護生童詩」所闡述的慈悲心、柔軟心,自然坦誠流露的護生情懷,更許有情眾生一片安然淨土。 每日祈願的窗前佛顏,不僅回應我們相好莊嚴的歡喜,更增上我們自心清淨,願讀詩賞圖的有緣人,人海中不再迷茫,更以佛心柔和看待世間事,念念祥和!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行者

慧是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18/01/30 出版

跨越十年 縱橫南半球到北半球 一步一腳印 人間雲遊的菩提行者 深山古寺,崎嶇小徑, 一襲長衫翩逸而行,步履堅定。 每尋訪一處, 無論眼前所見、耳中聽聞, 皆化為一筆一字行文而來…… 從世界的最南端紐西蘭出發,歷經大陸千年古寺、東瀛島國,再西行回到佛陀的故鄉印度,慧是法師跨越十年的歲月,一篇篇書寫著人間行者的菩提慧眼。無論老松翠竹,鬱鬱黃花,出家僧侶超越世俗的細膩心眼,一木一葉皆自有拈花微笑的奧妙。而每至一處,當地的歷史、地理、人文,如行雲流水般躍然紙上,透過慧是法師攝影鏡頭的鋪陳,仿若我們竟也跟著尋走了一路,洗滌一身世塵。 《行者》,是一本不同以往的「旅遊文學」。旅者,有時單純的只為找尋回家的感覺;行者,從風光明媚中如實面對心的依循。無論山水風雨,無論行走駐足,行行重行行,腳步似歇非歇,步履卻更為身心一如,安然自在,走出曜曜如實的生命對話。 「行者」,永不止歇。 「只有暫時離開熟悉的地方,再重新回來,才知道如何在原點上,去創新、去蛻變,這才是雲遊的意義。然而趕路中的你,是否聽得到沿途的風聲水聲?是否看得見周圍的古松奇石?」──慧是法師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行者

慧是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18/01/30 出版

跨越十年 縱橫南半球到北半球 一步一腳印 人間雲遊的菩提行者 深山古寺,崎嶇小徑, 一襲長衫翩逸而行,步履堅定。 每尋訪一處, 無論眼前所見、耳中聽聞, 皆化為一筆一字行文而來…… 從世界的最南端紐西蘭出發,歷經大陸千年古寺、東瀛島國,再西行回到佛陀的故鄉印度,慧是法師跨越十年的歲月,一篇篇書寫著人間行者的菩提慧眼。無論老松翠竹,鬱鬱黃花,出家僧侶超越世俗的細膩心眼,一木一葉皆自有拈花微笑的奧妙。而每至一處,當地的歷史、地理、人文,如行雲流水般躍然紙上,透過慧是法師攝影鏡頭的鋪陳,仿若我們竟也跟著尋走了一路,洗滌一身世塵。 《行者》,是一本不同以往的「旅遊文學」。旅者,有時單純的只為找尋回家的感覺;行者,從風光明媚中如實面對心的依循。無論山水風雨,無論行走駐足,行行重行行,腳步似歇非歇,步履卻更為身心一如,安然自在,走出曜曜如實的生命對話。 「行者」,永不止歇。 「只有暫時離開熟悉的地方,再重新回來,才知道如何在原點上,去創新、去蛻變,這才是雲遊的意義。然而趕路中的你,是否聽得到沿途的風聲水聲?是否看得見周圍的古松奇石?」──慧是法師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人生是過堂

釋妙凡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17/08/15 出版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願你我人生的每一步 活在當下  燦爛綻放                                《人間福報》人氣專欄「遇緣有師」千呼萬喚終於出版! 有的時候, 我們畏懼面對一切, 乃怕是自己的一個念頭, 不怕千迴百轉, 只是沒有面對的勇氣, 直視  那真實坦承的自己! 一個心念, 伴隨著念起自來的每個故事, 沒有高深的義理,字裡行間盡現日常生活體悟, 妙凡法師念念心切地拋出自身經歷, 看似日常瑣事, 或許…… 是你的故事, 是他的過往, 一篇篇翻轉的迷與悟之間, 成為自己觀照內心的一股清流, 淙淙而過, 依然 如斯如新! 「過堂」是佛門名相,為什麼吃飯叫「過堂」呢?星雲大師說:「因為,這裡不是讓人流連、駐足的地方;這裡只是讓人吃個飯,經過一下,用過餐之後就要離開的齋堂。在佛門過堂,可以了解世間的物質享受,只是一個過程,不可執著留戀的教育意涵。」 而你吃飯的時候,又在想什麼呢? 吃飯時,我們總是對喜歡吃的多吃幾口,對於不喜歡的食物,能不吃最好!而人生不也是這樣嗎?無論是人事物,我們都習慣挑三揀四、喜惡分明,喜歡的就樂於多親近,不喜歡的唯恐避之不及,等到轉身分手離別後還道三說四,品頭論足,一如挑食的模樣;但是,不管我們如何認知對方,時過境遷,因緣變化,下次,又不一樣了! 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透過一則則生動、有趣的故事或例子,告訴我們對生活隨時有覺性,不讓習性左右我們的生命,也告訴我們對未來要懷有希望,勇於創造自己的未來,編寫自己人生的劇本。 「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作者說故事,意不在故事。《人生是過堂》有如妙凡法師的性格,在每段因緣中努力,圓滿後又能放下自如。

7 特價15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景象臺灣

黃光男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16/12/27 出版

走踏過沒讀過,山是山,湖是湖,人是人,神也只是神 生活過有讀過,山不只是山,湖不只是湖,人不只是人,神也不只是神 阿嬤口中的傳說 讓阿孫仔伊進入文化與歷史的巷弄;在磨難的生活中讓臺灣景象靈活靈現扎根 地景、人文、民風、願景,這塊土地上的人傳承與創新成就今日臺灣 祝願  臺灣好   曾是大貝湖畔三餐難以為繼晒得紅通的孩子,以阿嬤口述有神跡乍現希望的臺灣傳說故事為養分,一種莫名喜悅成為「求生過程」中的動力。匍匐在水田、窩居在書裡,認分而仰望……,黃光男終專精於水墨畫、中國美術史、美術理論、美學、美術行政及博物館學;卓越於文藝界、教育界、文化界、學界、政治界。   ★阿孫仔伊,講古囉…… 大貝湖的故事――此地龍跡斑斑,故事情節印證地方鄉誌,阿嬤一面講古,一面舉出山陵龍脊的形勢,或是在市郊有處「保珠溝」的地方,以及環繞大貝湖四周的「八村王爺」廟,就是地方神──城隍爺,以八個封莊的保護神作為龍神的護衛。 阿嬤接著說:「保珠溝就是龍母吐珠順水而潔,逐光而行,即是龍珠呈瑞,吐真氣和,且帶來了人間福分吉祥!」   ★天都亮了,還想黑暗幹什麼? 舊里情義――不知哪來的責任感與榮譽心,即便是手腳傷痕斑燦,餓飢難當,吞著口水仍然挺住難忍的憂傷。誰能回答我曾向天吼叫――為何我們家那麼窮;也問阿嬤:「鄰家的孩子為何睡到天亮鳥叫?」阿嬤揉揉眼:「乖孫,『甘苦有時過』。」   ★隨鄉進駐的神靈,正聖光點亮人間大道。 寶島有頌――臺灣觀音山之名甚眾,而我寫其一二,旨在回憶孩童時期,每個家庭無助。聽阿嬤向觀世音佛祖求助,並安慰我說:天無絕人之路,觀世音會降福的。我心誠則靈地牢牢記住觀世音的種種神力,度化我過活的心情,因此看到觀世音就有莫名的平安喜悅,謝謝觀音山的名號。   ★眾神駐臺本真實,民生樂利甘霖降。 天地回春――阿嬤說,媽祖婆隨時都在保佑我們,只是阿嬤不知祂在廣大的海面是否有時間趕到農家救急?阿嬤說媽祖神通廣大,「猴囝仔」不可亂說。鄉人都如此認同神力無窮。   阿嬤要講的故事應該還很多…… 景象臺灣,黃光男現在說故事給小孫子聽 說給生活在臺灣土地上的你我聽 連結文化、穿越古今……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景象臺灣

黃光男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16/12/27 出版

走踏過沒讀過,山是山,湖是湖,人是人,神也只是神 生活過有讀過,山不只是山,湖不只是湖,人不只是人,神也不只是神 阿嬤口中的傳說 讓阿孫仔伊進入文化與歷史的巷弄;在磨難的生活中讓臺灣景象靈活靈現扎根 地景、人文、民風、願景,這塊土地上的人傳承與創新成就今日臺灣 祝願  臺灣好   曾是大貝湖畔三餐難以為繼晒得紅通的孩子,以阿嬤口述有神跡乍現希望的臺灣傳說故事為養分,一種莫名喜悅成為「求生過程」中的動力。匍匐在水田、窩居在書裡,認分而仰望……,黃光男終專精於水墨畫、中國美術史、美術理論、美學、美術行政及博物館學;卓越於文藝界、教育界、文化界、學界、政治界。   ★阿孫仔伊,講古囉…… 大貝湖的故事――此地龍跡斑斑,故事情節印證地方鄉誌,阿嬤一面講古,一面舉出山陵龍脊的形勢,或是在市郊有處「保珠溝」的地方,以及環繞大貝湖四周的「八村王爺」廟,就是地方神──城隍爺,以八個封莊的保護神作為龍神的護衛。 阿嬤接著說:「保珠溝就是龍母吐珠順水而潔,逐光而行,即是龍珠呈瑞,吐真氣和,且帶來了人間福分吉祥!」   ★天都亮了,還想黑暗幹什麼? 舊里情義――不知哪來的責任感與榮譽心,即便是手腳傷痕斑燦,餓飢難當,吞著口水仍然挺住難忍的憂傷。誰能回答我曾向天吼叫――為何我們家那麼窮;也問阿嬤:「鄰家的孩子為何睡到天亮鳥叫?」阿嬤揉揉眼:「乖孫,『甘苦有時過』。」   ★隨鄉進駐的神靈,正聖光點亮人間大道。 寶島有頌――臺灣觀音山之名甚眾,而我寫其一二,旨在回憶孩童時期,每個家庭無助。聽阿嬤向觀世音佛祖求助,並安慰我說:天無絕人之路,觀世音會降福的。我心誠則靈地牢牢記住觀世音的種種神力,度化我過活的心情,因此看到觀世音就有莫名的平安喜悅,謝謝觀音山的名號。   ★眾神駐臺本真實,民生樂利甘霖降。 天地回春――阿嬤說,媽祖婆隨時都在保佑我們,只是阿嬤不知祂在廣大的海面是否有時間趕到農家救急?阿嬤說媽祖神通廣大,「猴囝仔」不可亂說。鄉人都如此認同神力無窮。   阿嬤要講的故事應該還很多…… 景象臺灣,黃光男現在說故事給小孫子聽 說給生活在臺灣土地上的你我聽 連結文化、穿越古今……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大樹下 Under the Big Tree

香海文化  出版
2016/08/30 出版

印度 大樹下 一群孩子 幾位小老師 四位守護者法師 就是這幾項簡單的元素,構成了一場動人心弦的翻轉教育,自2014年6月下旬的雨季開始上演,至今仍不間斷地在印度菩提伽耶進行著... 從這場不間斷的翻轉教育中,我們看到了-- 不因大雨滂沱仍早早到大樹下等待上課的孩子們, 不畏種種困難而放棄自己初衷承諾的院童小老師們, 無視燠熱難耐的天氣仍慈悲的守護著這些孩子的法師們; 我們在他們每一個人的臉上,看到了簡單、快樂與富足的笑容時, 我們便知道--「大樹下」不再只是一堂課程,實則代表菩提樹,象徵著釋迦牟尼佛的教法; 另一層意義,代表著佛光山印度佛學院,傳承自台灣大樹佛光山,正秉承著星雲大師的理念,將佛陀本懷之人間佛教----帶回印度。 「大樹下」,擷取自佛光山印度佛學院在菩提伽耶為當地小孩開辦的教育課程之每週上課日記,加上作者陳菽蓁的觀察採訪記錄書寫而成,它寫孩子、寫課程,寫與印度相關的人事物,也寫入佛陀的事跡及教法,推荐給所有讀者,期望所有讀者對生命、對幸福、對愛,能有更深廣的體悟,能有更深切的珍惜。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大樹下

香海文化  出版
2016/08/30 出版

印度 大樹下 一群孩子 幾位小老師 四位守護者法師 就是這幾項簡單的元素,構成了一場動人心弦的翻轉教育,自2014年6月下旬的雨季開始上演,至今仍不間斷地在印度菩提伽耶進行著... 從這場不間斷的翻轉教育中,我們看到了-- 不因大雨滂沱仍早早到大樹下等待上課的孩子們, 不畏種種困難而放棄自己初衷承諾的院童小老師們, 無視燠熱難耐的天氣仍慈悲的守護著這些孩子的法師們; 我們在他們每一個人的臉上,看到了簡單、快樂與富足的笑容時, 我們便知道--「大樹下」不再只是一堂課程,實則代表菩提樹,象徵著釋迦牟尼佛的教法; 另一層意義,代表著佛光山印度佛學院,傳承自台灣大樹佛光山,正秉承著星雲大師的理念,將佛陀本懷之人間佛教----帶回印度。 「大樹下」,擷取自佛光山印度佛學院在菩提伽耶為當地小孩開辦的教育課程之每週上課日記,加上作者陳菽蓁的觀察採訪記錄書寫而成,它寫孩子、寫課程,寫與印度相關的人事物,也寫入佛陀的事跡及教法,推荐給所有讀者,期望所有讀者對生命、對幸福、對愛,能有更深廣的體悟,能有更深切的珍惜。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如來之子:踏上21公里外的生命地圖

釋覺誠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16/05/31 出版

一位僧侶 一個全然陌生的國度 一種從未聽說的語言 都因為 一 份 承 擔 深植下 5475 天的留駐 十五年的無私歲月 勇敢無畏的 牽起    一雙雙無辜天真的小手 帶領他們掀起生命另一頁 第一位受巴西政府肯定的比丘尼,獲頒榮譽市民獎 「孤單一人面對陌生的環境,心情有些恐慌不安。孤僧心情,不敢對人言說。不過,對師父上人及常住的安排,我心甘情願地接受,從此認真在生活中『投胎』做巴西人。」──覺誠法師 是怎樣的一種勇氣? 是何等的宗教情操? 能讓一位比丘尼如此堅忍不拔? 不只一次遭遇搶劫 甚至真槍實彈的手槍抵在脆弱的頸項上 依舊不退道心,從未放棄 只為不負師父重任 不愧身披袈裟的重責 只因「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 從馬來西亞到台灣,再從台灣到巴西,數十萬公里難以想像的距離,阻擋不了愛與慈悲的傳遞。 佛光山覺誠法師,馬來西亞籍華人,1992年奉師命前往巴西弘法,一句承諾,無怨無悔的度過十五個寒暑。面對從無到有,建寺的種種艱辛,環境縱然苛刻,覺誠法師憑著出家人的使命,不屈不饒的讓佛教逐漸在全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國家巴西中慢慢發芽,更創建南美洲第一大寺「如來寺」。 「21里」是巴西有名的貧民窟,猶如境外之地般犯罪猖獗,當地人望而卻步,唯有一位比丘尼──覺誠法師,敢踏入這塊「無法之地」。一次又一次,深入「21里」拉起一個又一個何其無辜的懵懂孩子,更奉星雲大師慈示,正式成立「如來之子教養計畫」,至今,上千個孩子受惠,這本書,不只是弘法紀實,更串起一個個愛與慈悲的故事。 故事,仍再繼續著…… 「慈善救濟雖然重要,但教育文化更重要。由文化、教育來培養人才,從思想見解上改造人心,才是根本的救濟。」──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如來之子:踏上21公里外的生命地圖

釋覺誠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16/05/31 出版

一位僧侶 一個全然陌生的國度 一種從未聽說的語言 都因為 一 份 承 擔 深植下 5475 天的留駐 十五年的無私歲月 勇敢無畏的 牽起    一雙雙無辜天真的小手 帶領他們掀起生命另一頁 第一位受巴西政府肯定的比丘尼,獲頒榮譽市民獎 「孤單一人面對陌生的環境,心情有些恐慌不安。孤僧心情,不敢對人言說。不過,對師父上人及常住的安排,我心甘情願地接受,從此認真在生活中『投胎』做巴西人。」──覺誠法師 是怎樣的一種勇氣? 是何等的宗教情操? 能讓一位比丘尼如此堅忍不拔? 不只一次遭遇搶劫 甚至真槍實彈的手槍抵在脆弱的頸項上 依舊不退道心,從未放棄 只為不負師父重任 不愧身披袈裟的重責 只因「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 從馬來西亞到台灣,再從台灣到巴西,數十萬公里難以想像的距離,阻擋不了愛與慈悲的傳遞。 佛光山覺誠法師,馬來西亞籍華人,1992年奉師命前往巴西弘法,一句承諾,無怨無悔的度過十五個寒暑。面對從無到有,建寺的種種艱辛,環境縱然苛刻,覺誠法師憑著出家人的使命,不屈不饒的讓佛教逐漸在全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國家巴西中慢慢發芽,更創建南美洲第一大寺「如來寺」。 「21里」是巴西有名的貧民窟,猶如境外之地般犯罪猖獗,當地人望而卻步,唯有一位比丘尼──覺誠法師,敢踏入這塊「無法之地」。一次又一次,深入「21里」拉起一個又一個何其無辜的懵懂孩子,更奉星雲大師慈示,正式成立「如來之子教養計畫」,至今,上千個孩子受惠,這本書,不只是弘法紀實,更串起一個個愛與慈悲的故事。 故事,仍再繼續著…… 「慈善救濟雖然重要,但教育文化更重要。由文化、教育來培養人才,從思想見解上改造人心,才是根本的救濟。」──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我從世間來

釋滿觀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16/03/23 出版

他愛她 他也愛她   他  愛她像是一朵清蓮 她  愛他愛到背叛愧疚     清麗脫俗的心玉,原以為感情世界就該如此簡單,或許,就那樣一輩子安心幸福的與男友邁向人生的下一步,畢竟單純如她,太過複雜的世界她不懂,也不該讓她遇到…….   他,第一眼就被她深深吸引。 充滿抱負理想的廷軒,早已有穩定交往的女友,但他卻總是想起那清麗的臉龐,哪怕跨越再多的阻難,他,都想掬捧起那朵清蓮,獨自珍藏。   不知所以被拋棄的偉國,午夜夢迴總會想起「她」,複習著他們之間甜蜜的過往,但他,早已沒有資格再想她,現實中的家庭,該是他一輩子的責任。   純樸的佩璇,欣賞他的博學多聞及務實的性格,生兒育女對她而言,該是一種簡單的幸福,誰又知道,多舛的命運卻已在轉角等著她………   相互牽絆的男男女女, 那未竟的愛戀, 無法說出口的苦痛, 折磨著彼此, 愛,怎麼這麼難?     經過十多年蘊釀,滿觀法師第一部佛教小說。   誰不想追求永恆的幸福?但那剎那的快樂真的能夠永久嗎?這是千古來每對戀人的期許,也是每對戀人害怕面對的問題。   《我從世間來》,講述了一段橫跨時空的愛情、親情、友情,乃至於道情。作者帶著我們走了一遭有時甜蜜,有時感傷,有時心疼的「真實世間」;或許,有人會忍不住將故事中的主角影射到作者本身,但所謂戲如人生,人生如戲,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是故事中的主角,也總是成為別人的配角。   「我」從世間來,又該往何處去?有情世間,誰能解開那亙古的謎題?

7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詩禪紅綠:丹慧詩畫

丹慧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13/03/18 出版

丹慧的詩,流透心與境的閒逸脫俗,這種直白無隱,正也是禪心寂靜後的消息丹慧的畫,虛實與異想交融,迷宮般的趣味線條內化心想,禪趣人生更顯靈透  丹慧是旅美油畫藝術家李自健的夫人,也身兼詩人、插畫家、經紀人、翻譯、妻子、母親及繪畫模特兒的角色。多重身分的視角及淬鍊,丹慧的思想及感情更為純然,新作也更貼近內心的探索與對話。「世界好喧譁,我卻躲在自己的心境呆在當下,物我兩忘,身心合一」「禪思裡,心如止舟,停在當下」全書139首嘔詠山水自然、花草蟲鳴及自身的受想行識,俐落簡明的現代詩文,妝點華美的白描畫作,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駐留書冊扉頁時,帶我們拾輟生命大開大合的悸動;體味詩畫餘蘊後,卻讓你娓婉回歸靜謐的心靈享受。猶如丹慧在書封一隅的觀照:「生命的過程是一個圓,當你自覺很高,其實才到達直徑的高點,往下走彷彿走到最底處,其實是回歸原點,生命終於獲得圓滿。」這本清新、靈動的詩禪創作集,兼融作者榮獲優秀新詩獎與自學白描畫作的精煉功力,可作為一般讀眾個人的生命筆記書。書中特別為你預留一方自由與獨白的天地,只要執起你的心靈畫筆,終能照見與修補生命的圓!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合掌人生(3):一筆字的因緣

星雲大師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11/04/10 出版

《合掌人生》全集,為星雲大師首次回首一生弘法的心路歷程。他以自己的生命當作媒介,透過27個不同的主題,書寫他對親情、人生、修行、生死四大課題的親身經歷及體悟啟發。本書中,大師娓娓談起他對媽祖的儒慕推崇,對民間信仰的尊重包容、弘揚佛陀人間教法的歷程,以及開山建寺、安僧度眾的過程。這些往事,都是大師用生命和時間換來的,透過不同事件與各種人物的貫串,故事中我們可以窺探大師傳奇的一生,尤其是他將挫折和苦難轉成雄心壯志的願心,對於還沒有因緣接觸佛教的人來說,是一個認識正信佛教的很好機會!全書文隨境走,有情有感、有笑有淚,透過「星雲體」大方大氣恢宏的散文筆墨,小至為鴿子飛失而投河自盡的「護生情」、為求生尋親而睡死人堆的「苦難情」、為貼補家用而拾牛糞撿狗屎的「環保情」,大到為佛教闢土開山的「度眾情」、為弘法義無反顧的「佛道情」……,讀眾隨文而觀,有感、有體、有悟,時而額手稱頌、時而低眉吟哦、時而清淚自垂,至情至性、至真至誠,動人心魄、震人心神。大師信手拈來的細瑣『小』事,都轉化為成就星雲『大』師的養分,而這部用生命書寫的跨時代回憶錄,回首來時路的萬般心境,尤能和中老年人的生命閱歷相契應,家長、教師可用來教養子女、作育英才,青年學子更可以用它作為生命教育的明鏡。無論賢凡、老少,皆能受用一生。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合掌人生(4):飢餓

星雲大師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11/04/10 出版

《合掌人生》全集,為星雲大師首次回首一生弘法的心路歷程。他以自己的生命當作媒介,透過27個不同的主題,書寫他對親情、人生、修行、生死四大課題的親身經歷及體悟啟發。本書中,大師以親身經歷的「病苦」、「飢餓」、「靈感」,傳達我們一些珍貴的心念:如果因為病苦,而知苦,而能離苦得樂,那麼,病會是我們在此人間的一個珍貴的禮物;如果有自己的道場,要普門大開,讓來到的人都有飯喫;念佛、拜佛,其實就是在淨化自己的心,心淨自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自然會有感應。全書文隨境走,有情有感、有笑有淚,透過「星雲體」大方大氣恢宏的散文筆墨,小至為鴿子飛失而投河自盡的「護生情」、為求生尋親而睡死人堆的「苦難情」、為貼補家用而拾牛糞撿狗屎的「環保情」,大到為佛教闢土開山的「度眾情」、為弘法義無反顧的「佛道情」……,讀眾隨文而觀,有感、有體、有悟,時而額手稱頌、時而低眉吟哦、時而清淚自垂,至情至性、至真至誠,動人心魄、震人心神。大師信手拈來的細瑣『小』事,都轉化為成就星雲『大』師的養分,而這部用生命書寫的跨時代回憶錄,回首來時路的萬般心境,尤能和中老年人的生命閱歷相契應,家長、教師可用來教養子女、作育英才,青年學子更可以用它作為生命教育的明鏡。無論賢凡、老少,皆能受用一生。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合掌人生(1):在南京,我是母親的聽眾

星雲大師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11/03/27 出版

《合掌人生》全集,為星雲大師首次回首一生弘法的心路歷程。他以自己的生命當作媒介,透過27個不同的主題,書寫他對親情、人生、修行、生死四大課題的親身經歷及體悟啟發。這本書所收的文章,特別適合年輕人閱讀,在這些文章裡,可以看出大師一貫的用心,他要「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方便」。今天的年輕人處處有人給他歡喜方便,卻極難遇見有人給他希望和信心,以致他常常誤會他的現在就是他的將來,令人耽心。大師的這一組文章,彌補了這個缺憾,他彎下腰來為年輕人做事,因此更顯得高大。這本書談的是佛門經歷,皈依三寶的朋友容易認同,容易吸收,這是他們的殊勝因緣,不待任何人介紹勸說。對於並未信佛的朋友,建議可以把佛門人物的生命歷程當做一個例証來看。書中所說的生涯規畫、關鍵時間等等,原有其「普遍性」,文學作品借著「特殊性」的事件表現出來。我們讀名將的傳記,並不需要自己帶兵,我們讀科學家的傳記,並不需要自己也有專利發明,但是我們讀後照樣分享了其中的人生經驗和人生境界,得到鼓勵和啟發。這就是大師在書中所稱的「轉化」,能轉化也是智慧和福分。佛光山,遠看是一座莊嚴宏偉、金碧輝煌的修道場,內觀卻是一處安身立命、弘揚佛道的選佛場;而佛光山及星雲大師的『大』,卻是從日常瑣事的『小』,日日夜夜不段積累堆砌而成。本書是大師一生的「現身說法」,在忍飢、忍渴、忍辱、忍苦的淬鍊下,無私剖白自己的心路歷程,分享體證佛法的喜悅、欣悅、禪悅和法悅。這位人間佛教的長者,以最真誠、最懇切的筆觸,訴說生命裡的因緣轉折與省思。全書文隨境走,有情有感、有笑有淚,透過「星雲體」大方大氣恢宏的散文筆墨,小至為鴿子飛失而投河自盡的「護生情」、為求生尋親而睡死人堆的「苦難情」、為貼補家用而拾牛糞撿狗屎的「環保情」,大到為佛教闢土開山的「度眾情」、為弘法義無反顧的「佛道情」……,讀眾隨文而觀,有感、有體、有悟,時而額手稱頌、時而低眉吟哦、時而清淚自垂,至情至性、至真至誠,動人心魄、震人心神。大師信手拈來的細瑣『小』事,都轉化為成就星雲『大』師的養分,而這部用生命書寫的跨時代回憶錄,回首來時路的萬般心境,尤能和中老年人的生命閱歷相契應,家長、教師可用來教養子女、作育英才,青年學子更可以用它作為生命教育的明鏡。無論賢凡、老少、智愚,皆能受用一生。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合掌人生(2):關鍵時刻

星雲大師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11/03/27 出版

《合掌人生》全集,為星雲大師首次回首一生弘法的心路歷程。他以自己的生命當作媒介,透過27個不同的主題,書寫他對親情、人生、修行、生死四大課題的親身經歷及體悟啟發。這本書所收的文章,特別適合年輕人閱讀,在這些文章裡,可以看出大師一貫的用心,他要「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方便」。今天的年輕人處處有人給他歡喜方便,卻極難遇見有人給他希望和信心,以致他常常誤會他的現在就是他的將來,令人耽心。大師的這一組文章,彌補了這個缺憾,他彎下腰來為年輕人做事,因此更顯得高大。這本書談的是佛門經歷,皈依三寶的朋友容易認同,容易吸收,這是他們的殊勝因緣,不待任何人介紹勸說。對於並未信佛的朋友,建議可以把佛門人物的生命歷程當做一個例証來看。書中所說的生涯規畫、關鍵時間等等,原有其「普遍性」,文學作品借著「特殊性」的事件表現出來。我們讀名將的傳記,並不需要自己帶兵,我們讀科學家的傳記,並不需要自己也有專利發明,但是我們讀後照樣分享了其中的人生經驗和人生境界,得到鼓勵和啟發。這就是大師在書中所稱的「轉化」,能轉化也是智慧和福分。佛光山,遠看是一座莊嚴宏偉、金碧輝煌的修道場,內觀卻是一處安身立命、弘揚佛道的選佛場;而佛光山及星雲大師的『大』,卻是從日常瑣事的『小』,日日夜夜不段積累堆砌而成。本書是大師一生的「現身說法」,在忍飢、忍渴、忍辱、忍苦的淬鍊下,無私剖白自己的心路歷程,分享體證佛法的喜悅、欣悅、禪悅和法悅。這位人間佛教的長者,以最真誠、最懇切的筆觸,訴說生命裡的因緣轉折與省思。全書文隨境走,有情有感、有笑有淚,透過「星雲體」大方大氣恢宏的散文筆墨,小至為鴿子飛失而投河自盡的「護生情」、為求生尋親而睡死人堆的「苦難情」、為貼補家用而拾牛糞撿狗屎的「環保情」,大到為佛教闢土開山的「度眾情」、為弘法義無反顧的「佛道情」……,讀眾隨文而觀,有感、有體、有悟,時而額手稱頌、時而低眉吟哦、時而清淚自垂,至情至性、至真至誠,動人心魄、震人心神。大師信手拈來的細瑣『小』事,都轉化為成就星雲『大』師的養分,而這部用生命書寫的跨時代回憶錄,回首來時路的萬般心境,尤能和中老年人的生命閱歷相契應,家長、教師可用來教養子女、作育英才,青年學子更可以用它作為生命教育的明鏡。無論賢凡、老少、智愚,皆能受用一生。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