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叢書 書系 ,共計2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活出語言來:語言人類學導論

群學  出版
2020/02/07 出版

解析語言如何成為社會變革的力量 反思語言歧視及語言權議題的集大成之作 事實上,人們並未意識到,「現實世界」主要建立在群體的語言習慣之上。世上沒有兩種語言相近到足以再現同一套社會現實。不同社會所經歷的世界截然不同,而不只是對同樣的世界貼上不同標籤而已。──薩皮爾(E. Sapir) 語言中的字詞有一半是別人的。──巴赫汀(Mikhail Bakhtin) 「語言除了反映不同民族的世界觀,也影響了使用者的思考。」二十世紀初,震撼知識界的「語言相對論」,激發人們思索並爭辯一個切身相關的大哉問:語言和文化究竟有何關係?近年,蓬勃發展的「語言人類學」,正以獨到且嶄新的觀點,探究語言在社會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語言常被認為只是傳遞訊息的媒介,然而,它其實不斷在人們的實踐中被沿用、扭曲、創新、轉化;語言也不是「中性」的,它深藏文化觀念或偏見,在映照出社會不平等的同時,也有機會促成變遷;最後,語言的作用並不僅止於傳訊,它身負多重功能,讓聽者除了掌握字裡行間的意涵,還能捕捉說者的情感及意圖。本書的目標正是證明,語言與其說是靜態之物,更像是一種活生生的存在。語言如何不知不覺影響我們,又如何和社會產生關聯,正是本書亟欲解答的問題。

9 特價61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激情的經濟學:我們從未理性過?塔德人類學的經濟解讀

群學  出版
2017/05/07 出版

當代社會理論名家拉圖 解開經濟理性背後的熱情之謎 「理性是,且只應當是熱情的奴隸。」──大衛.休謨 「如果光看交易所裡的價值升降,而不考慮其心理作用,不考慮大眾因企望和沮喪而生的情緒反應,以及引發投機客狂熱的好壞消息如何傳播,那麼這些數字一點意義都沒有。」──加比列.塔德 「經濟中的一切都是不理性的……經濟中的一切都是『超乎經濟的』。」──布魯諾.拉圖與雷比內 塔德(Garbriel Tarde),一位遭到遺忘的古典社會學家,在他的時代恰好經歷了人類史上第一場全球化運動。從當時延續至今的主流經濟學,深信人是理性的動物,只是各人的自利恰好受「看不見的手」所控制。塔德並不認為經濟行為等於冰冷的數字計算,他反而希望我們看到人類行動背後的激情。「在經濟裡頭沒有什麼是客觀的」,根據塔德人類學,萬物反而充滿集體的、相互的主觀性。因此,量化方法不該只侷限於探討經濟交易,而是該擴充到榮譽、信任、真實、信仰、美感等各種面向的社會價值。 拉圖(Bruno Latour)及雷比內,將在本書挖掘塔德的社會思想,替遭逢另一場全球化,卻仍受困於經濟學窠臼的我們,探詢一條出路。 本書特色 ◎百科全書式的跨學科視角,穿梭於經濟學、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與哲學之間。 ◎Tarde對經濟學的反省洞見十足,其論點受到許多當代學派呼應,如制度經濟學、行為經濟學、市場人類學。 ◎推翻當前主流經濟學諸多想當然耳的假設: .看似客觀且方便衡量的貨幣只是經濟活動的表象;分析經濟現象時,唯有注意理性計算背後的激情,才能掌握事情的全貌。 .經濟學家喜歡談適者生存,但經濟的核心並非競爭,而是創新。 .「完美市場」是一種迷思;一昧假定市場會自動朝均衡態發展,只會讓經濟學變得更接近宗教,而更遠離科學。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