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人 書系 ,共計13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齊物逍遙 2025

依揚想亮  出版
2025/09/05 出版

簡介探險家(作者)黃效文自己說雖然身軀體力都不如從前,但他這與生俱來的好朋友、好旅伴----「好奇心」,將繼續引領他探勘未知的疆域直至時間的盡頭。在這本同名系列的第八本書裡,作者從印尼的納土納、坤甸,再北上日本的北海道,接著又南下琉球群島; 之後往西邊到了西藏、尼泊爾,然後又飛往日本箱根,最後他還登上大陳島,與大家敘說大陳島的故事。這一年的旅程中,作者聽到了不少奇聞趣事,像是鄭和魚的由來、鬍鬚俱樂部的成立; 也獲得不少新的知識與故事,像是日本政府一直到2019年才正式承認阿伊努族為正式日本北部的原住民、在終於登上大陳島之後與當地居民的交談過程裡聽到了當年間諜潛入的故事等等。

79 特價11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齊物逍遙 2024 I

黃效文  著
依揚想亮  出版
2024/11/06 出版

2024加碼版! 一次出版兩本精彩探險故事《齊物逍遙 2024 I 》& 《齊物逍遙 2024 II》 探險家的故事沒有因為疫情、沒有因為年紀而停滯下來。更多精彩的故事,繼續帶著大家前往或許這輩子到不了或是沒機會去的世界角落。 延續上一本尚未說完的故事,《齊物逍遙 2024 I 》作者的探險繼續從緬甸出發,在大小島嶼間跳躍,還探訪了金三角,再沿著中國海岸線,停靠了數不清的大小漁港、吃了各色各樣的新鮮海鮮。當然也一定要再度前往因為疫情而好幾年沒法探訪的北海道鶴居村、也來到了今年奧運的舉辦城市巴黎,最後當然也不能忘了炫耀一下與不丹皇太后的下午茶約會。同時作者希望藉此機會緬懷他敬重的星雲大師以及一起工作三十年的老戰友曹中越先生。

9 特價13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齊物逍遙 2024 II

黃效文  著
依揚想亮  出版
2024/11/06 出版

2024加碼版! 一次出版兩本精彩探險故事《齊物逍遙 2024 I 》& 《齊物逍遙 2024 II》 探險家的故事沒有因為疫情、沒有因為年紀而停滯下來。更多精彩的故事,繼續帶著大家前往或許這輩子到不了或是沒機會去的世界角落。 探險的範圍不管是在緯度或是經度上都非常廣泛的 一年,《齊物逍遙 2024 II 》作者繼續往中國的西北方移動。先是從西藏進入了新疆地區,之後又一個急轉彎,前往了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穿越阿穆爾河,也就是中國的黑龍江,來到了俄羅斯的境內。中間不忘穿插作者在《國家地理雜誌》工作時的趣事以及在不丹的一場難忘的生日派對。

9 特價13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在妳認識世界之前:先認識老爸的33個故事

胡昭安  著
依揚想亮  出版
2022/06/29 出版

●海洋公民基金會董事長胡昭安聯手金鼎獎插畫家薛慧瑩,以詼諧輕鬆的文字,配上溫暖質樸的插畫風格,一同打造這一本感人又幽默的看似平凡家庭的不平凡故事。   ●胡爸爸的真心告白:「患有腦性麻痺的女兒22歲了,爸爸的心願是,只要活得比女兒更久一點……」   ●胡爸爸說,他是台灣第一位在家養殖成功福壽螺的小學生;也是台北市唯一一位騎著摩托車載著紅毛猩猩在麥帥公路上奔馳的獸醫實習生;然後在他女兒出生的那一年,彗星撞了地球,讓女兒成 為與眾不同的洛克人成員。   一本愛說故事的中年男子硬要說給女兒聽的故事。 一本送給自己年過半百的禮物。 胡昭安,澎湖出生長大的孩子,一路順遂從台大畢業,幽默風趣海派,在各方面都非常成功, 但就在女兒出生的那一天,似乎是慧星撞上了地球,改變了原來生活的軌道。 老天給了他一個特殊的孩子-一個重度腦性麻痺的女兒,渝緹。   人生的大轉變讓這個爸爸調整了對於女兒的期待,他知道自己永遠無法看到女兒騎腳踏車上學的樣子,也沒有辦法收到女兒親手做的生日卡片,但是他從來不認為需要因此而成為「特殊」的家庭。他們跟其他的父母一樣,不讓女兒的學習成長受限制,只要能繼續愛著女兒就是做爸爸最開心的地方了。   渝緹無法自己去探索這個世界,於是無敵老爸就得一肩扛起這個任務,帶著女兒認識這個世界的同時也和女兒說說自己成長的故事,澎湖老家的故事,用著充滿愛與幽默的口吻。   對一般的爸爸來說,女兒18歲就翅膀硬了,開始不想跟在爸爸身邊了,但是渝緹卻是一輩子乖乖陪伴在爸爸身邊的女兒。爸爸的世界就是渝緹的世界,把女兒一肩扛上,每次走出家門就是一次認識世界的機會,世界無限寬廣,先從認識爸爸開始吧,然後不要忘記洛克人組織的終極目標:一起去探險,一起保護地球與生命。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畫說寶春姐的雜貨店

徐銘宏  著
依揚想亮  出版
2018/01/31 出版

「小時候,在外面需要向阿叔、阿伯自我介紹時,不知道是不是龍潭人地域性比較強的關係,按慣例通常大家都會先說自己住哪裡,然後才說是誰誰誰的小孩……。因為我們家住在街上又開雜貨店,所以我總是仗著家裡做生意、人面廣的關係,介紹詞偷懶很多,我都說:『我家是隆興商店。』如果那位阿伯不知道隆興商店在哪裡,我就會補充說:『寶春姐是我阿嬤。』然後我就會得到『喔!』的回答,大人立刻就懂了知道我住哪,家裡有哪些人。小時候我還沒遇過不認識寶春姐的大人……。」---------  <<畫說寶春姐的雜貨店>> 在那個還沒有臉書的時代,雜貨店應該就是個鄉里間傳達資訊、分享八卦、意見發表的最佳平臺了。從要吃什麼牌的脆瓜來做瓜仔雞湯、到客人走進店裡但想不起來要買什麼然後全店裡的人一起幫忙、到欠了五十多年的十塊錢最後還是遵守了約定把錢給還了。這就是隆興商店,這個作者還沒出生就存在的店,這個作者註定要接管的雜貨店。 但是唾手可得的總是不太珍惜,作者一而再再而三的逃離養育他的雜貨店,只因為自己的不懂事、瞧不起、自以為是……。直到開始認分的坐在店裡幫忙顧店的那一天午後,他看始拿起筆來,趁著一旁的阿嬤沒發現、或是走進店裡的客人沒注意的時刻,快速的畫下每個有趣的畫面、寫下有意思的對話。也是從那時候開始,與家人之間的溝通開始變多了,作者終於知道關於阿嬤一直沒說的秘密、老爸為何不喊阿公 「爸爸」 。 在雜貨店裡,這裡的資訊交流、故事分享,是有溫度的、是觸碰得到的,是真真實實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這是一本不只是以觀察者的身分所記錄下來的故事,而是作者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希望藉由作者細膩又真實的筆觸、簡單平實的話語,在便利商店取代雜貨店的今天,用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或許已經老舊、髒亂、賣的商品一點也不當代,但卻是安安靜靜陪著台灣人長大的雜貨店裡面發生的 「台灣人的生活小故事」。 本書特色 ●一本不只是以觀察者的身分所記錄的故事,而是作者以生活的角度,在便利商店取代雜貨店的今天,看著這個安安靜靜陪著台灣人長大的雜貨店裡發生的 「台灣人的生活小故事」。 ●從不懂事、瞧不起、自以為是的逃離,到認分的回家顧店,插畫家(作者)以細膩真實的筆觸畫出自家雜貨店的影像,用簡單平實的話語寫出自家雜貨店的劇本。 ●插畫家/藝術創作者 林怡芬 / 劉旭恭  專文推薦 ●將近70幅的插畫與故事結集而成的精彩圖文書 ●一窺比臉書還更早就存在的實體臉書世界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文化所思Culture In My Thought

黃效文  著
依揚想亮  出版
2017/12/25 出版

探險家黃效文的文化所思 探險,去探探我們還未知的事;是發現,是理解。探險是好奇心,探險是勇氣。黃效文說「每一個三歲的小孩都是探險家!」。有好奇心去發掘知識的人都是個探險家。 黃效文是CERS香港(中國)探險學會的創辦人。這個特別的非營利組織,致力於中國偏遠地區跟鄰近國家的探險,研究,保育跟教育工作。 一九八六年,在美國成立學會之前,黃效文就為當時服務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帶領了六次的探險,定位長江新源頭是他第一件為世人所知的成就。 鄂溫克族讓黃效文警覺一個地方的文化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消失,他會想盡辦法讓文化留下來,可能用記錄或是找到方式讓這文化可以繼續存在,讓未來的世代可以知道,甚至引以為傲的繼續保存這文化,就像他在雲南為了保留傈僳族傳統而舉辦的年度弩弓節;這節日現在已經是族人引以為傲而且是熱情參與的年度慶典。因此原本可能即將失傳的文化傳統得以延續。 這是一本探險家在各地的探險筆記,關於世界各地文化面的觀察,當然還有加入黃效文獨特的觀點。透過他生動的書寫還有照片,讀者可以一探探險家的工作跟生活是怎麼一回事。 這次作者上山下海帶讀者去認識緬甸葛禮瓦在欽敦江上駕竹筏的船家,這個將隨著緬甸現代化而步入夕陽的傳統行業;回顧30年前中國的樣貌;頂著寒風搭乘空中巴士跋涉到緬甸偏鄉的那伽獵頭族領域,參加一年一度的慶典;到貴州尋找古老的懸棺;在遵義一棟建築物聽到八十幾年前曾在這裡發生的對話;在海南儋州拜訪蘇東坡的故居,想起跟他有類似遭遇的詩人胡志明所創作的中文詩;到雲南雞足山神山參與十二年一度的朝聖;造訪義大利小提琴之都尋找克雷蒙納和巴拉望之間的關聯;切爾滕納姆女子學院的哈利波特時光;在青海的深山偏鄉找尋一間一千四百年的達那寺;還有世界許多角落,這些都是探險家所見和所思。 探險家不只有探險,文化的保存同時也是很重要的,這都是他眼的看到的美好,這些美好應該要保留給未來的世代。 本書特色 探險家的實地探險筆記,鮮活地描述讓讀者更能感受當地的氛圍。 這可以說是他的工作日誌,但是他遇到的跟見識到的事,卻是如此有趣。 中英文對照。攝影也是作者的作品。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自然所想Nature In My Mind

黃效文  著
依揚想亮  出版
2017/12/25 出版

探險家黃效文的自然所想 探險,去探探我們還未知的事;是發現,是理解。探險是好奇心,探險是勇氣。黃效文說「每一個三歲的小孩都是探險家!」。有好奇心去發掘知識的人都是個探險家。 黃效文是CERS香港(中國)探險學會的創辦人。這個特別的非營利組織,致力於中國偏遠地區跟鄰近國家的探險,研究,保育跟教育工作。 一九八六年,在美國成立學會之前,黃效文就為當時服務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帶領了六次的探險,定位長江新源頭是他第一件為世人所知的成就。 這是一本探險家在各地的探險筆記,關於世界各地文化面的觀察,當然還有加入黃效文獨特的觀點。透過他生動的書寫還有照片,讀者可以一探探險家的工作跟生活是怎麼一回事。 這次作者帶我們出海也上山到西藏高原。 在CERS菲律賓巴拉望的項目點是一片八公頃的虛無,但是有最豐富最多樣的生態;從巴拉望出發航行250公里,來到距離世界自然遺產圖巴塔哈群礁只有約八十公里的Cawili島,見多識廣的法國探險家雅克˙庫斯托(Jacques Cousteau)在晚年說過這群珊瑚礁是他見過最美的海底世界之一,CERS將在巴拉望這裡進行研究、教育和保育的工作;在巴拉望山區尋找剩下不到三百人的巴塔克族,為了要來這裡可是要搭竹筏、涉水、坐水牛車;在四川日漸消失的捕魚亞洲河獺更是更橫跨了自然與文化這兩方面,河獺數量的減少和社會的進步,馴化河獺捕魚的古老方式也已經逐漸消失;在海拔四千七百一十的西藏高原上探索伊洛瓦底江的源頭,這是繼長江之後黃效文去定位的第五條偉大河流的源頭。這些都是黃效文帶我們去認識這世界的角落。 探險家不只有探險,是要將他的發現和觀點與大家分享,將知識傳遞出去。 這都是他眼的看到的美好,這些美好應該要保留給未來的世代。你如果不認識這些美好,你怎麼會知道要去保護他們呢?隨著探險家的腳步去認識我們這個的世界吧! 本書特色 探險家的實地探險筆記,鮮活地描述讓讀者更能感受當地的氛圍。 這可以說是他的工作日誌,但是他遇到的跟見識到的事,卻是如此有趣。 中英文對照。攝影也是作者的作品。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男仔漢更年期,欲言又止

Micro Hu  著
依揚想亮  出版
2017/11/30 出版

到了一個年紀,有些話會選擇不說。所以欲言又止。 既然不想訴諸於言語,那就把跟他接觸過的用照片留下來。      到現在早就已經是數位時代還在用底片拍照的廣告大叔。 非常固執地,堅持不改用底片的習慣。 廣告賣的是夢想,塗抹了這罐在臉上你會跟韓星一樣美麗;吃了這罐你行動變得矯健。為了販賣這個夢想,所有的元素都必須完美。出現在鏡頭裡的如果不夠美好,就用電修或後製去完美它,不夠完美的當然要把它裁切掉。一點瑕疵都不可以有才完美,才夠格作為消費者嚮往的夢想。 不過現實是,塗抹之後,你的皮膚可能滋潤了一點,但是你的回頭率可能還是沒有增加。你的頭髮還是沒有閃閃動人。 可能廣告做久了製造出太多完美,反而那種赤裸裸的,沒有修飾過的街角會吸引他的鏡頭。可能是廣告人的反省?台北市觀光局肯定不會挑上這裡面的任何一張照片。 但是這些不完美都在我們的身邊。確實地存在。 沒有落文字的照片,沒有給你任何指引去感受它。他們帶著我們去看一些會刻意去避開的角落。 這些發生並存在台北角落的景象。 本書特色 所有照片皆使用底片拍攝,沖洗。文字也是由攝影師本人書寫。 「絕不輕易說出苦悶、決不掉下眼淚」台灣社會的男仔漢是這樣被要求的。但是更年期上身之後呢?廣告大叔只顧一點點顏面地,試圖說出在台北街頭生活的細微末節。不辛辣的爆料,淡淡的黑色幽默,更能夠讓讀者走入攝影者間筆者的視角當中。

9 特價44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文化志向Culture My Destiny

黃效文  著
依揚想亮  出版
2016/11/28 出版

探險家黃效文的文化志向   黃效文是CERS香港(中國)探險學會的創辦人。這個特別的非營利組織,致力於中國偏遠地區跟鄰近國家的探險,研究,保育跟教育工作。 一九八六年,在美國成立學會之前,黃效文就為當時服務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帶領了六次的探險,定位長江新源頭是他第一件為世人所知的成就。   這本是探險家在各地的探險筆記,關於對當地文化面的觀察,當然還有加入黃效文獨特的觀點。透過他的書寫,讀者可以一探探險家的工作跟生活是怎麼一回事。   鄂溫克族讓黃效文警覺一個地方的文化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消失,他會想盡辦法讓文化留下來,可能用記錄或是找到方式讓這文化可以繼續存在,讓未來的世代可以知道,甚至引以為傲的繼續保存這文化。   作者帶讀者去認識二戰時飛越駝峰的中國飛行員,百歲的他們回顧年輕時的熱血跟初心;拜訪喬治•歐威爾在緬甸書中跟生活中的房子;在緬甸北邊的茵萊湖,現在還保有用蓮花莖抽絲的傳統織布方式,拜訪達賴喇嘛時作者將這珍貴的絲巾贈送給他;在馬尼拉世界知名作家F.西奧尼爾·何塞告訴他在獨裁時期他因為勇於為社會上的不公發聲,他的護照曾經被扣留,他的筆也特別被破壞;乘著 HM Explorer探險船在欽敦江,巧遇船上的管弦樂團,歷史悠久的流動樂團是這河流的一部份;沿著欽敦江跟伊洛瓦底江有好幾個做陶的村莊,這裡的時光停留在某個年代,大部分的人們還是仰賴陶罐來裝水;在菲律賓薩加達看到與在中國西南部僰人一樣的懸棺,不同的是這習俗在菲律賓依舊保存;探險學會在台灣阿里山的達邦蓋了兩棟鄒族傳統的房舍,讓年輕的族人可以更了解自己的文化。   探險家不只有探險,文化的保存也同時是重要的,這都是他眼的看到的美好,這些美好應該要保留給未來的世代。 本書特色 探險家的實地探險筆記,鮮活地描述讓讀者更能感受當地的氛圍。   這可以說是他的工作日誌,但是他遇到的跟見識到的事,卻是如此有趣。   中英文對照。攝影也是作者的作品。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自然緣分Nature My Fate

黃效文  著
依揚想亮  出版
2016/11/28 出版

探險家黃效文的自然緣分   黃效文是CERS香港(中國)探險學會的創辦人。這個特別的非營利組織,致力於中國偏遠地區跟鄰近國家的探險,研究,保育跟教育工作。 一九八六年,在美國成立學會之前,黃效文就為當時服務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帶領了六次的探險,定位長江新源頭是他第一件為世人所知的成就。   這本是探險家在各地的探險筆記,關於對當地自然的觀察,當然還有加入黃效文獨特的觀點。透過他的書寫,讀者可以一探探險家的工作跟生活是怎麼一回事。   書中作者將帶你進入伊洛瓦江,跟喬裝成和尚的警察一起打擊犯罪集團;欽敦江上的老鼠是會吃橡皮的,把探險船上的橡皮艇啃了個大洞;在熱帶暴風雨下探索湄公河與支流,濺到身上的水已經分不清楚是河水還是雨水;在巴拉望的珊瑚礁被兩尾尼莫觀察了十五分鐘;也在巴拉望訓練地下探洞隊;在緬甸的竹筏上看到現代化即將帶來的改變;在雲南與怒髮衝冠的新種金絲猴見面;在不丹看到瀕臨絕種的白腹鷺;在香港找到自然,空中的黑耳鳶,海裡的青蟹、花蟹、馬蹄蟹、海膽跟海參;在馬祖沒見到的藍色眼淚;在寒冬中的北海道,手腳凍到疼痛之為了拍攝野生動物。這就是探險家的工作也是他的生活。 本書特色 探險家的實地探險筆記,鮮活地描述讓讀者更能感受當地的氛圍。   這可以說是他的工作日誌,但是他遇到的跟見識到的事,卻是如此有趣。   中英文對照。攝影也是作者的作品。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山海經:黃效文與探險學會三十年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Wong How Man and 30 Years

劉鋆  著
依揚想亮  出版
2016/11/28 出版

探險家黃效文與CERS〈香港中國探險學會〉三十年 黃效文 香港人。出生於1949年。 2005年被Times Magazine選為亞洲英雄。 他上過CNN多次,華爾街日報的頭版,探索頻道為他做了好幾個紀錄片。 他重新定位長江新源頭。 誰會對源頭有興趣?黃效文。他說飲水要思源。 他是對的。原來養育好幾億人口的河流源頭都在青藏高原。 他帶隊探索四大重要河川源頭(長江、黃河、湄公河、怒江)。 是他以藝術的角度讓世界知道藏羚羊的危險處境並給予保護; 是他深入藏區尋找並復育純種的藏獒犬; 讓緬甸貓回到家鄉也是黃效文與CERS。 黃效文是CERS香港(中國)探險學會的創辦人。這個特別的非營利組織,致力於中國偏遠地區跟鄰近國家的探險,研究,保育跟教育工作。 一九八六年,在美國成立學會之前,黃效文就為當時服務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帶領了六次的探險,定位長江新源頭是他第一件為世人所知的成就。 沒有黃效文,現在可能就沒有純種的藏獒犬了;緬甸也沒有純種的緬甸貓;青藏高原也不再有藏羚羊。 沒有黃效文,我們可能只能在百科全書上看到海南島黎族人的傳統茅草屋。藏區東竹林尼姑寺大殿幾百年的壁畫可能只能藉由照片回憶。 沒有黃效文,我們不會知道飛越駝峰的中國機師原來那麼厲害還有那麼多的故事。我們也不會知道在古巴有一個古巴老太太會唱粵劇說粵語,並且曾經在古巴華文日報社做撿字員的工作。 為了讓青藏高原的牧民有多一點的收入,並同時提升西藏氂牛乳製品的經濟價值,他把威斯康辛大學的教授找去西藏教導藏人怎麼做乳酪。去年氂牛乳酪在法國得到首獎。 他不只是個探險家,他也做保育跟教育。他的思考邏輯也很特別。他說考一百分是浪費時間。所以他在學校的時候都不會把時間花在考一百分上,他把時間花在他的興趣上。 CERS現任董事長是林百里先生,支持他的企業包括3M、可口可樂、港龍航空、路華汽車、歐米茄、松下、聲寶集團、殼牌、廣達電腦、瑞士銀行等。支持他的人來自世界各地,甚至是奧地利王子。這些在世界各個國家享有成就的人為什麼這樣默默地支持他? 這一定是有原因的。 藉由探險學會三十周年的機會,台灣的讀者應該要好好的認識這個名揚國際的華人探險家,我們希望藉由他所做的事,以及充滿熱情的探險精神可以讓更多人看到這個世界的美好,並也為自己的人生發揮探險精神。 作者劉鋆用「黃效文影子」的角度貼身把探險故事說給大家聽。也從旁觀者的角度去觀察黃效文看事情的態度與顛覆的思考模式。 本書特色 黃效文說:好玩很重要,理性與浪漫的中間叫「好玩」。 當然設計也要反映好玩跟趣味,同時也要帶出他對自然、人文、歷史的尊重。 《山/海/經》設計說明: 《山/海/經》,這是一本關於探險家和探險協會三十年的探險紀錄, 透過文字和設計,希望將原本只屬於少數人的探險,點燃大眾對於未知的發現期待,以及對於已知的自然文化保護。 藉著這本《山/海/經》,不僅閱讀到CERS三十年之間的重要探險事蹟。 並且透過特殊的分類編輯和精裝設計,期待大家能夠感受出探險之路的艱辛難忘和成就樂趣。 內頁採用不同主題單元裝幀,讓每一個領域的探險活動能更有系列感。更有助於對於CERS多年的理想與耕耘有更深入的認識。 書籍封面則是以探險的路徑、出發點和終點為理念,「經者徑也」。作者和CERS的許多文字、經歷和體驗,在裝幀設計上都需要經過轉化成為最單純的視覺語言。 因此我們使用了點、線、面的設計元素,並且由於探險家的東方文化背景,所以特別使用書法與黃金分割的完美比例,加上印刷的特殊燙印效果處理,在內斂中顯鋒芒。 盼能完美地詮釋「探險的本身就是一門藝術」的最高境界。 <信封袋裡內容物> -黃效文1986年給CERS會員的第一封信 -駝峰大地圖 -摺紙汽車、飛機、船 -黃效文攝影的明信片

9 特價10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李繼開第四號詩集:吃土豆的人

李繼開  著
依揚想亮  出版
2015/11/11 出版

知名中國當代藝術家李繼開的第一本繁體中文的詩集。   <試讀> 吃土豆的人 Chih Tu Dou De Ren   在床上反復跳擊 如菜市場的魚  潔白而且  癢  卻不知它來自何方  仿佛在找地圖上  一個忘記名字的地方  松針搖擺 那和煦的風啊    有些詞語   特指天上白雲  還有這天底下 我看到的一切事物   過生活去吧 我們只有一個結果  相應這結果的 也只有一種過程  比如今天的糧食是土豆  我們就應該從土裡拔出身來  蚊子是懸崖間的飛鷹  在穿過劃燃的一根火柴  我是燈盡油枯前 投射在土牆上的巨大黑影  我是等待吃掉最後一顆土豆的人   本書特色   一位也寫詩的中國當代藝術家。 藝術是怎麼一回事?詩又是怎麼去理解?就去體驗它吧! 李繼開是位當代中國的藝術家,得獎無數,在高價藝術拍賣市場也不時有作品出現,他被歐美藝術界關注。每年在中國與歐美都有展覽。   這位藝術家的畫裡常常出現一位小男孩,現在那小男孩走進詩集裡,讓我們在詩集的文字裡去探索他的世界。   詩集裡也收藏了李繼開的素描作品,讓讀者可以去感受這位藝術家。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亞洲不安之旅

飯田祐子  著
依揚想亮  出版
2015/10/01 出版

「我要關愛醜陋、關愛不安、關愛愚蠢,關愛屎……。」飯田祐子   用著母語不是中文的語言,一字字的探索著她不安的來源。作者飯田祐子,從小在日本出生長大,一路內心都隱藏著那不安的心。一直到她出國念書,到處在亞洲各個國家旅行、生活,不停的發掘、認識自己,就是要找到那不安的靈魂。或許是借用她的畫畫創作、或是文字書寫,希望能夠認清自己、把不安的那片雲慢慢的從心頭上吹走。   作者從她的小時候開始回憶,試著找尋她那不安的發源地,一直到高中、甚至在她離開日本前,不安的雲一直在她的心頭揮之不去。直到她離開日本、一腳踏進了亞洲的其他國家,終於發現她可以放開心的當自己。或許在異地的不安偶爾會存在,但如同她在書裡以腫瘤的好壞來形容的:日本的不安像是惡性的腫瘤,而如果在其他亞洲國家有感覺到任何一點的不安的話,那也只是良性的小瘤。因為離開日本讓她可以徹底的解放,讓她重新感受一個全新的世界,新的生命。   本書特色   .一位來自日本的當代藝術家,用著非母語的中文,一邊查著手邊的詞典、一邊上網找著適當的中文語法,一字一字地努力打出她心中的不安與人生的旅程   .知名當代日本藝術家,在東京、北京、韓國以及台灣舉辦過許多次的個展與聯展      .獲日本POLA美術振興財團的獎學金赴韓國與中國藝術考察   .除了母語日文,還可以以中文與韓文溝通書寫   任性人系列   依揚想亮的主題系列「任性人」第二本。   藝術家之所以難為,除了要有天分與努力用功,還要有那一分「任性」的血液、要做自己的堅持,所以任性的順著自己的想法與意志,一步步往前走,才有辦法讓他們堅持理想持續創作。   這些「任性」的藝術家在他們各自的領域發光發亮的同時,他們任性的想要把他們的生命分享給讀者;或許是他們自身的故事、或許是關於周遭的觀察、或許是關於生活裡的一點火花……。不管是甚麼,他們勇敢的、任性的提起筆來,用並不擅長的文字訴說著一個個動人故事。

9 特價44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