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匯集普賢菩薩相關的重要經典,師法普賢菩薩的必備精選聖典。 以廣大願力、積極力行精神聞名的普賢菩薩,是所有人間行者的普賢導師,更是修學大乘菩薩道的典範。 普賢菩薩代表一切諸佛的理德與定德,與文殊菩薩的智德、證德相對,並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脇侍,文殊騎獅、普賢乘象,表示理智相即、行證相應。普賢菩薩也主一切三昧,與文殊菩薩的般若又成一雙法門,即定慧合一。 本書收錄與普賢菩薩相關的重要經典,《大方廣佛華嚴經》其中七卷、《妙法蓮華經》卷七、《普賢菩薩行願讚》、《文殊師利發願經》等九部經,透過經典體解普賢菩薩的大願、大行,幫助行者調伏自心,如「普賢」般一切時中極為善妙,有願有行,相續不斷,一步步走上自利利他的覺醒之路。
文殊菩薩常與普賢菩薩同侍釋迦牟尼佛,是釋迦牟尼佛所有菩薩弟子中的上首,所以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同時三者又稱為「華嚴三聖」。文殊菩薩雖然為了輔助釋尊的教化,一時示現為等覺菩菩薩,但實際上他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當中,都已成佛。在過去世中,文殊菩薩稱為「龍種上佛」,又名「大身佛」或「神仙佛」,現在則為「歡喜藏摩尼寶積佛」,未來則稱為「普現佛」。文殊菩薩是諸佛之母,大恩教主釋迦牟尼佛也深受其法恩。文殊菩薩仗劍騎獅,代表著其法門的銳利。以右手執大利劍斷一切眾生的煩惱,以無畏的獅子吼震醒沈迷的眾生,這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大智導師!本書集有:《大寶積經》卷二十九〈文殊師利普門會〉、〈文殊師利授記會〉、〈文殊說般若會〉。《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佛說文殊悔過經》、《大乘伽耶山頂經》。
觀世音菩薩在大乘佛教中是顯現大悲,拔除一切有情苦難的偉大菩薩。他尋聲救苦,不稍停息;《法華經》〈普門品〉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可見其法門的廣大,與悲願的弘深。觀世音菩薩早已成究竟覺,佛號「正法明如來」。但是為了濟度一切眾生,所以倒駕慈航,示現菩薩之身。他的另一特色,為普門示現,即眾生有任何的需求,應以那一種身份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示現何種身相來救度。本書集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妙法蓮華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佛頂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觀自在菩薩章)、《佛說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觀世音菩薩授記經》、《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七俱胝佛母所說准提陀羅尼經》、《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十一面神咒心經》、《佛說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咒經》、《觀自在菩薩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眾生薰真如法》。
彌勒菩薩將繼釋迦牟尼佛之後,在此世間下生成佛,是一生補處菩薩,所以一般都習稱他為「彌勒佛」。彌勒菩薩現居兜率天,盡其一生之後,即將到人間補釋迦佛處而成佛,所以也稱為「一生補處菩薩」。彌勒菩薩現在兜率天內院弘法,教化菩薩眾與天眾。常啼菩薩是《般若經》中所載一位勤求般若波羅蜜多的在家菩薩。據《道行般若經》所載,此菩薩於夢中聞東方有般若波羅蜜大法,為求大法即向東行,途經魔所樂國時,為供養其師而賣身,後涉二萬里路,終至撻陀越國,見曇無竭菩薩並受其法。常啼菩薩為法忘軀的精進精神,實在令人景仰,亦是吾人學道之典範。 彌勒菩薩經典集有:《大寶積經》〈彌勒菩薩問八法會第四十一〉〈彌勒菩薩所問會第四十二〉、《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後秦 鳩摩羅什譯、《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唐 義淨譯、《佛說彌勒下生經》、《佛說彌勒來時經》、《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常啼菩薩經典集有:《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常啼菩薩品〉、〈法湧菩薩品〉〈結勸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薩陀波崙品〉、〈法尚品〉、〈囑累品〉,《小品般若波羅蜜經》〈薩陀波崙品〉、〈曇無竭品〉、〈囑累品〉,《佛說佛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