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適合幼稚園 ~ 小學的家長與老師參考◎利用繪本共讀,幫助孩子學習用文字和圖畫,表現自己的故事。◎深入認識繪本創作,透過各種圖文遊戲,從圖象過渡到文字。 以「教學法寶」來看,這本書幾乎完全「失焦」。除了第三部分,提到一個很實用的「作文結構圖」之外,幾乎找不到「教法一二三」之類的速成祕笈;第一人稱的敘述角度,更使這本書像一本教學現場的散文集。 這是怎麼回事?這不是一本教學法寶書嗎?但是,一篇篇讀下來,你慢慢發現,作者其實是在做一種「教學示範」。它不是「教學法寶」,而是「共讀法寶」,法寶就藏在文章中,有點「不教之教」的味道,沾了點道家的豁然輕鬆,摻了點儒家的耐性用心。 可以說,作者借用了「乾坤大挪移」,把焦點從方法上移開,轉到「兒童」,轉到「人」。讓我們明白,只有在「教法秘笈」這類單一的技術層面上失焦,才能在幸福共讀中,看得更廣、更全面;看到兒童,看到童心,也看到自己。 原來,「不教之教」才是真正的源頭活水。最大的法寶就是「成全」,讓孩子內在的自我從容出現,成為他本來就該有的樣子。而方法也不過是「讓孩子、書和我們自己,形成幸福聯繫。」 坊間許多補習班的教學法(借用書中的比喻),就像是只顧著澆水,不肯停下來的園丁,澆得花朵都快淹死了,還懷疑是不是澆得不夠多?這樣,不僅留不出靈感的生長空間,更會錯過互動過程中的美好。 這本書想要傳達的,其實是一個「兒童」、「童書」和「我」三方皆贏的法寶。作者說:「世上沒有一本書,能贏過一本名為《孩子》的書。」一樣是教學,這樣的教學理念很不一樣,很活,很人性,很文學。 如果全台灣的作文班,都不只是在教作文,而是在教文學,教欣賞,教思考,教美……,那麼,相信小朋友的心中和筆下,就能流露出更多的靈性,更多的真實、美好與想像。 【本書特色】 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是:真正的法寶不在技法,而在心態和態度,再加上一點從容的時間。只要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體,相信孩子,既可預期又不可預期的成果便會自然開花結果。 就像書中的小朋友們在塗鴉的過程中,意外發現這跟艾瑞卡爾的「拼貼絕技」,簡直異曲同工! 也許,讀者在讀完這一系列文章,也能發現自己已在無意中學會了親子共讀的法寶。發現最美的書,是兒童;最美的感動,是童心;而在親子共讀中收穫最大的,往往是我們自己。
◎ 這是一本從圖象過渡到文字的「橋樑書」,獻給憂慮的家長與老師們。 ◎ 擁有這本書,作文老師有了教學方向;父母也有了親子共讀方向。 ◎ 藉由好聽的故事,在遊戲中學習,建立簡單有效的基礎作文能力。作者在書中畫出四個從小變大、最後又忽然變小的圓,告訴讀者,這就是可以變胖又變瘦的圓,接著說起故事,看著看著,相信你也發現到了,這不就是作文結構「起、承、轉、合」嗎?輕鬆地就讓艱深的文學理論化成童話故事。 她神色自若地畫圖說故事,一個個「圖象」與「文字」,都化成她掌心的「玩具」,隨心所欲操控把玩,好像只是為收藏已久的「作文玩具」開展覽會。讀者可以見識到作文教學是活的、是有生命的,給予孩子不同的想像玩具。這是一本完整的「作文玩具」解說圖,一步步循著步驟玩,可以將所有零件拼組出孩子適合的遊戲。讓孩子們自己發現,寫作文不過是爸媽送的一個新玩具,長大後面對基測、學測作文,就不會再害怕,因為,那只是一個又一個我們早就熟悉的「作文玩具」過關遊戲。可以說,這是一本從圖象過渡到文字的「橋樑書」,從簡單的捕捉感覺到完成一篇作文,把孩子從圖像世界拉到文字國度。像航行時必備的羅盤,擁有這本書,作文老師有了教學方向;爸爸、媽媽有了共讀方向;孩子準備好掌舵的能力,可以航向遠方。這是我們一起航向「作文新大陸」的幸福起點。打開書,旅程就開始了。【本書特色】這本書,從遊戲中發現樂趣,再從熟悉的大自然、動物、植物、人、器物中找出特別的材料,藉著主題聯想,延伸想像力,運用簡單的圖像、動腦說故事,讓寫作文變得輕鬆愉快。書中有詳細的觀念分享,也有具體的方法說明,只要照著做,就會發現,寫作文真的很簡單!不僅讓孩子發揮創意;也可以刺激大人找回失落已久的想像力;還可以為親子關係加分,是大人與小孩雙贏的法寶。蕙君老師說:「這些不一樣的圖像、不一樣的發現,都是一種我們和世界說話的方法、遊戲的方法、寫作的方法。」書中鉅細靡遺地還原教學現場,讓讀者也跟著上了一堂想像力的課。跟著這本書,好像看得見孩子們轉著靈活的大眼睛,打開感覺天線,四處快樂地搜尋,然後認識「結構」,寫出心?的感覺和想法,從簡單而重複的練習,慢慢學會寫作文。
寫作文不只是考取好學校的踏板,不只是「言他人之物」,沿著別人留下的舊有軌道走,更重要的是「抒自己之情」,開創出屬於自己的「心路」。它更是一份禮物,讓不能複製、重來的流光歲月得以重組,以不同的視角看待,所有過往的曾經,傷心的、害怕的、恐懼的、可笑的……都化為「成長」的養分,只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作者將她多年的實際教學經驗及理念化為文字,讓更多孩子有機會可以經由閱讀,和這份珍貴的「禮物」提早相遇。期望和讀者相互激盪出獨特的心靈交響,而他們真的接收到這份禮物,同樣在作文簿裡呈現出不一樣的「自己」作為回禮,寫出對於生命的展望,這是一件多麼教人驚喜的「等價轉換」。
這本書巧妙運用「三」的魔法,變化出多采多姿充滿興味的新鮮法寶,征服作文、駕馭文字,更棒的是讓作文成為我們一輩子的好朋友,生活因為作文而精采,作文因為生活而深刻,「快樂過生活,輕鬆寫作文」的願望,就像螢火蟲,在所有大人、小孩的生命之流裡復育成功,在陽光下自在生活,即便在暗夜裡也能發出點點螢光,溫暖人們的希望。作者將她對文學的熱誠與創作能量,為龐雜的作文教學理出層次與節奏,賦予胸懷與氣慨,行文敘述充滿了新奇和精細的遊戲精神,這種組合使這本書具有奇特的魅力,吸引孩子也吸引著大人。它是風格殊異的作文指導用書,亦可說是一本設計理想生活的文學實踐錄。
◎ 考前得高分的關鍵檔案◎ 適合國中基測與高中學測◎ 透過「精確審題」、「創意取材」、「結構對照」、「回扣題目」,深入總整理。市面上有關作文指導的工具書汗牛充棟,但大扺都在於教人如何寫出一篇「文章」一篇四四方方,嚴嚴整整,彷彿從那兒複製下來的文章。這樣的文章並非不好,只是太雷同,便顯得面目不清,毫無特色。一開頭,本書便明確的昭告了「形塑自己生活經驗的必要」,因為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當資料庫,寫一篇好文章的捷徑也就任君選擇了。不管是「事件、感覺、見解」或是「背景、細節、變化、結論」,這兩條路徑,都可以使書寫由平面化深入為立體化,也就是「突破一般的窠臼,寫到讀者的心坎裡去!」本書主要是針對參加基測和學測的學生,所以,書中免不了有各種的方法論和各種不可免的原則。對於參加基測的同學而言,這本書確有它的實用目的(例如:「大方刪除第一個浮起來的素材」對於寫基測、學測的作文是很重要的一個實戰原則);但無須把這本書看得這麼淺薄,只是拿來應付一、兩次的考試(雖然這個考試也很重要!)而是把它看成一輩子書寫的原則和方法。人生除了基測、學測考試外,還有很多時候也是要透過書寫來展示自己,只是為了兩次考試而翻開這本書,太可惜了。不如把這本書的重點好好記住,在人生的每個重要階段裡,使用它、翻翻它、運用它,寫些文字,記下感想,或是自己的隨身札記,或是PO在部落格裡,這本書的用處便不限於一時一地,而是可長可久一輩子的工具書了。【本書特色】本書整合了「學習、工作、享樂」的同步概念,系統整理出各種關於「作文技巧」、「文學領略」、「生命反思」,以及「人際互動」的巧妙訣竅,努力做到「在享樂中學習,從學習中學會工作價值」,幫助每一個孩子,輕鬆快樂地寫作文;幫助每一個老師,輕鬆快樂地教作文;幫助每一個爸爸、媽媽,輕鬆快樂地教養孩子。為了對「真實的書寫」形成簡單有效的幫助,透過「整合」、「簡化」、「重複」的書寫工程,層層加深,儘可能把所有的「作文法寶」,壓縮成新鮮的「觀念」、有趣的「口訣」、實用的「示範句典」,以及準確速效的「題型練習」,統整成「簡單」、「有效」,並且不斷「重複」、「深化」的整體架構裡。透過不同的素材、從淺到深的說明和演練,扣緊極易理解的簡單原則,促成孩子輕鬆而全面地消化、整合一系列的寫作概念。最後、也是更重要的提醒是,我們必須學會,把「文字」當做情緒的平衡平台與釋放出口,才能整理人生,輕鬆快樂地面對「並不一定美好」的現實生活,經營出「一定會活得更好」的幸福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