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隻老鼠》系列作者日本圖畫書大師岩村和朗的禪意之作榮獲日本講談社出版文化獎★ 隨書附贈 「左思右想」書籤組(尺寸6.5×20公分,三張)陪你一起閱讀,思考的靈感從此不會跑掉!蚯蚓有沒有臉?天空從哪裡開始?不斷提問,不斷發現新世界!「怎麼了?」「在想事情……」「在想什麼事情?」「蜆的臉在哪裡?」★ 思考從日常開始,哲學就在身邊日本圖畫書大師岩村和朗筆下的青蛙,可愛又喜歡提問,他像是一個沉思者,也是一個小偵探,總是用簡單卻深刻的問題,帶領讀者思索生活中那些我們理所當然接受的事情,像是「臉」,大家都有臉嗎?蝸牛、蚯蚓、蜆的臉到底在哪裡?每個人的臉會有什麼?每張臉都有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嗎?大家的臉又是哪裡不一樣?蟬、蝴蝶、蜻蜓、黃蜂……如果仔細觀察,就能找到更多線索,並繼續探索下去。青蛙喜歡待在樹上想事情,他的朋友小老鼠總會靠過來陪伴他,和他一起天馬行空地思考,展開一場有趣的哲學旅程——「從哪裡開始是天空呢?」「沒有藍天和白雲也是天空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空嗎?」「我是我,那為什麼你也叫做『我』?我是我,為什麼你叫我是『你』?」「我到底是『我』?還是『你』?」「你到底是『我』?還是『你』?」「從日常發現智慧」等東方式哲學融入孩子的世界,讓閱讀過程充滿禪意與想像力。[為親子共讀注入更多思考]青蛙從一個問題開始,不斷延伸更多問題,適合家長引導孩子一步步進行發想。共讀時,一起探索問題,不急於給答案,好好享受思考的樂趣,讓孩子發覺,思考就跟玩遊戲一樣有趣。分類:大師精選系列/生活經驗/想像創造力關鍵字:青蛙、哲學、思考、禪意、問答●書籍特色[哲學與教育的完美結合]青蛙的提問皆從生活、自然出發,完全沒有艱澀枯燥的詞彙。信手就將哲學融入故事,從中培養孩子的觀察、推理與歸納能力,還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此外,青蛙的提問並不直接給出答案,而是鼓勵讀者自行探索、獨立思考。[日本圖畫書大師的經典之作]岩村和朗的作品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他的《14隻老鼠》系列以細膩的畫風描繪自然細節,而《愛思考的青蛙》採用簡約的四格漫畫結構,畫風清新,充滿自然氣息,不僅吸引讀者目光,也讓視覺獲得放鬆。角色設計憨厚可愛,柔和溫暖的色調展現自然的純淨,閱讀時能獲得滿滿的療癒能量。 [東方禪意與圖畫書的融合]岩村和朗善用圖畫書的形式,以輕鬆幽默的方法,將「萬物有靈」、
胖國王太胖了,全身常常不舒服;瘦皇后太瘦了,總是又忙又累、竟然還暈倒……兩人身體狀況亮紅燈啦!《胖國王》胖國王不喜歡運動,只愛大吃大喝,胖得沒辦法彎腰綁鞋帶;走快一點就會汗流浹背、大口喘氣;開會開到一半,還會累到睡著!他常常覺得身體不舒服,也想瘦下來,只是該怎麼做呢?《瘦皇后》瘦皇后擔心胖國王太胖了,所以每天緊張又忙碌,忙著藏胖國王的零食、陪國王做運動,時常忙到不想吃東西也睡不著覺。有一天,又忙又累的瘦皇后居然昏倒了…… 反映當今孩童的健康問題,均衡飲食、身心健康才是王道!《胖國王.瘦皇后》以幽默輕鬆的故事,點出了飲食、生活習慣與身心健康有著密切關係,像是國王暴飲暴食又不運動,身體負擔大;皇后忙碌焦慮又偏食,身心壓力大等。「過胖」和「過瘦」不只是身材外型的問題,更會對身體健康帶來嚴重衝擊,是現代人必須重視的健康議題。故事中告訴孩子造成胖瘦的成因及影響,同時也提醒大家注意營養均衡、適量運動、睡眠充足,才能維持良好體態,擁有健康身心!翻頁設計,增添懸疑及猜測的閱讀趣味全書用色鮮豔,人物造型討喜、特色鮮明,書中還加入翻頁設計,製造懸疑及猜測的閱讀樂趣,請孩子翻一翻,看看胖國王最後減肥成功了嗎?比較國王減肥前後的身形差異;瞧瞧瘦皇后把國王的食物藏在哪裡?快跟著胖國王、瘦皇后,一掃身材過胖、過瘦的煩惱!★隨書附贈QR Code,故事音樂劇隨時聽!掃描QR Code,即可線上收聽故事音樂劇,結合好聽的故事劇、歌曲及演奏版音樂共24首,由知名歌手邰正宵製作,讓故事情節更加立體化,帶著孩子開心唱跳,身心美麗又健康!
雍.卡拉森首次創作的寶寶書,溫暖、有趣又充滿想像力,是獻給小讀者的禮物!★★2025年2月4日全球同步上市★★為低幼年齡孩子創作的《你的農場》硬頁書,不同於以往的創作風格,是雍.卡拉森的全新嘗試。這是你的太陽。它升起來跟你打招呼囉。這是你的樹。讓它去晒晒太陽。翻開書頁,簡約俐落的場景,描繪著熟悉的事物,骨碌碌的眼神,推動著故事的發展,簡短如詩歌的文字,最適合以輕柔的節奏朗讀,引領孩子們沉浸於故事之中。隨著角色一一登場,逐漸構築出一座農場,最後隨著太陽下山、夜幕低垂,故事畫下了句點,孩子們也心滿意足的闔上了書。故事很「安靜」,沒有太大的情節起伏,但角色們的眼神卻很「有戲」。和孩子共讀時,不妨提醒孩子跟著他的太陽、樹、穀倉、馬、卡車……轉動眼睛,一起進入書裡的世界安心探索、盡情想像。分類:0-3歲/想像創造力、0-3歲圖畫書/硬頁書、3-8歲/想像創造力關鍵字:雍.卡拉森、硬頁書、睡前故事、農場、心像遊戲、空間概念
雍.卡拉森首次創作的寶寶書,溫暖、有趣又充滿想像力,是獻給小讀者的禮物!★★2025年2月4日全球同步上市★★為低幼年齡孩子創作的《你的森林》硬頁書,不同於以往的創作風格,是雍.卡拉森的全新嘗試。這是你的太陽。它升起來跟你打招呼囉。這是你的樹。讓它們做做日光浴。翻開書頁,簡約俐落的場景,描繪著熟悉的事物,骨碌碌的眼神,推動著故事的發展,簡短如詩歌的文字,最適合以輕柔的節奏朗讀,引領孩子們沉浸於故事之中。隨著角色一一登場,逐漸構築出一片森林,最後隨著太陽下山、夜幕低垂,故事畫下了句點,孩子們也心滿意足的闔上了書。故事很「安靜」,沒有太大的情節起伏,但角色們的眼神卻很「有戲」。和孩子共讀時,不妨提醒孩子跟著他的太陽、樹、小木屋、石頭、河……轉動眼睛,一起進入書裡的世界安心探索、盡情想像。分類:0-3歲/想像創造力、0-3歲圖畫書/硬頁書、3-8歲/想像創造力關鍵字:雍.卡拉森、硬頁書、睡前故事、森林、心像遊戲、空間概念
雍.卡拉森首次創作的寶寶書,溫暖、有趣又充滿想像力,是獻給小讀者的禮物!★★2025年2月4日全球同步上市★★為低幼年齡孩子創作的,《你的小島》硬頁書,不同於以往的創作風格,是雍.卡拉森的全新嘗試。這是你的太陽。它升起來跟你打招呼囉。這是你的棕櫚樹。讓它去晒晒太陽。翻開書頁,簡約俐落的場景,描繪著熟悉的事物,骨碌碌的眼神,推動著故事的發展,簡短如詩歌的文字,最適合以輕柔的節奏朗讀,引領孩子們沉浸於故事之中。隨著角色一一登場,逐漸構築出一座島嶼,最後隨著太陽下山、夜幕低垂,故事畫下了句點,孩子們也心滿意足的闔上了書。故事很「安靜」,沒有太大的情節起伏,但角色們的眼神卻很「有戲」。和孩子共讀時,不妨提醒孩子跟著他的太陽、棕櫚樹、火堆、小船、鳥兒…轉動眼睛,一起進入書裡的世界安心探索、盡情想像。分類:0-3歲/想像創造力、0-3歲圖畫書/硬頁書、3-8歲/想像創造力關鍵字:雍.卡拉森、硬頁書、睡前故事、小島、島嶼、心像遊戲、空間概念
「東西呢?」「嗯?……掉了!」 令小學生爸媽一秒抓狂的成長問題! 你家也有少根筋的糊塗蛋寶貝嗎? 小佑去上學,常常掉東掉西, 襪子、帽子、水壺、橡皮擦……通通都掉過, 迷糊脫線的個性,令媽媽超傷腦筋呀! 有一天放學,小佑衝進家門,大喊:「媽媽!掉了!」 什麼!?「媽媽」也會掉了? 小學生「掉了」的爆笑成長記事 孩子看了超有共鳴,爸媽扶額超有共感! 超真實描繪小學生的迷糊日常,從各種掉東西的片段,巧妙轉入「成長」變化中的掉了,把孩子純真的糊塗個性,以及驚喜自我長大的心情,發揮得生動淋漓,十足貼近孩子的生活經驗,讓有此症頭的孩子,看了也想大喊:「這不就是我嘛!」 孩子迷糊,說不頭痛傷腦筋是假的,這本書也讓家有迷糊蛋的爸媽,找到同溫層知音,陪你在育兒路上不孤單!原來你家孩子有的狀況,我家寶貝也有,在忍不住抓狂想當吼爸吼媽,挑起親子大戰時,試著笑看接納孩子的小缺點,轉念用不說教的正向力,一同接招孩子成長的大小問題。 得獎紀錄 ★第三十四屆信誼幼兒文學獎圖畫書創作獎佳作 評審的話 孩子迷糊個性的純真表現 文/張鑑如(臺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掉了》是一本貼近孩子生活經驗的圖畫書,文字淺白、內容有趣。主角是個迷糊的小男孩小佑,他每天回到家總會被媽媽發現掉了什麼東西,襪子、帽子、水壺、橡皮擦等,全都掉過。讀到此,小朋友和爸媽可能會不禁莞爾,「這不是在說我嗎?」、「我家小寶貝就是這樣!」,很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這本書令人驚喜的情節在後半段。一天小佑放學回家,還沒進門就大喊:「媽媽!掉了!」讀者們一定和小佑媽媽一樣疑惑,心想:「什麼又掉了?」沒想到,小佑睜大雙眼,興奮的指著自己牙齒的缺口說:「我的牙齒掉了!」原來是小佑換乳牙,長大了!媽媽幫小佑在第一顆乳牙上寫了「1」,展現媽媽對孩子成長的喜悅。然而故事尚未結束,「咦,我的書包呢?」,又回到了迷糊小佑的故事主軸。 孩子的注意力短暫,容易被外界事物影響,且孩子有不同的特質,難免迷糊。這本書以多層次的手法,呈現中文的趣味性,以及孩子迷糊但又純真可愛的一面。故事生活化,自然不說教,圖像有張力,是一本親切的好作品。 引發孩子共鳴的生活經驗 文/何耘之(資深圖畫書創作者) 以生活故事類的圖畫書而言,《掉了》無論在主題的選擇、文字的敘述、圖像的呈現,都是一個容易令兒童理解的好作品,相當貼近低年級兒童,把這年齡層孩子迷糊的個性,用多重檢視的角度表現得很有趣。 作者是一位會說故事的創作者,將親子之間的平凡日常,串聯結構成一個生動有趣的作品,其中幾個巧妙的圖文銜接,例如從襪子、帽子等物品的掉了,到孩子大喊媽媽掉了,延伸及拓展「掉了」的雙關語詞空間。人物造型、臉部表情描繪極具生命力,尤其作品後段,畫面處理得相當有張力,結尾依舊回應有東西掉了的餘韻,給予讀者會心一笑的感受。 *適讀年齡:3-8歲 *有注音
《好忙的除夕》作者最新力作 邀你一起走進收藏情感和回憶的阿嬤家 阿嬤家的東西好多、好多, 自己裁縫的衣服、懷舊的童玩、復古音樂卡帶…… 阿嬤愛物惜情,每一件都捨不得丟,壞了、舊了還會修補, 走進阿嬤家,走進一座時光積累的寶庫, 也成了小孫女探險尋寶的夢幻樂園。 直到有一天,阿嬤得搬家了,面對滿坑滿谷的東西, 全家人該怎麼幫阿嬤整理,一起練習斷・捨・離呢? 關懷長輩的囤積習慣,同理其中愛物惜物的情意 阿嬤家,總是囤積了很多物品,如同阿嬤豐富的人生,充滿了時間的痕跡和溫馨的親情。作者從孩子的角度,利用細膩寫真的圖畫,描繪出阿嬤家好玩有趣、可以探險尋寶的一面,也帶出阿嬤愛物節儉的心情,很符合老人家真實的行為習性。 面對阿嬤的囤積習慣,家人用愛與陪伴,同理長輩內在深層的念舊情感,在搬家斷捨離的行動中,陪她一起整理、拍賣、分享過往,讓阿嬤在「捨」與「不捨」之間求得平衡,孩子從中也能體會阿嬤惜物的溫暖情意。 懷舊復古風正夯,童書也搭上這股熱潮! 走進阿嬤家,戀戀舊物,最能引發五、六年級生共鳴 映像管電視、手提式音響、音樂卡帶、黑膠唱片、單眼相機、藍白拖鞋、童玩劍玉、掌上型遊戲機、布袋戲偶……這些昔日舊物,不免勾起五、六年級生滿滿的共鳴與回憶。 讀著故事,找一找藏在畫面中的物品,彷彿乘著時光機,回到二、三十年前的時代,爸媽可以藉由這些懷舊古物,跟孩子說古道長,分享自己兒時童年的點點滴滴,感受不同世代生活的軌跡與滋味。 *適讀年齡:3-8歲 *有注音 得獎紀錄 ★第三十四屆信誼幼兒文學獎圖畫書創作獎佳作
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毛毛蟲,變身成可愛造型提袋囉!艾瑞卡爾大師書中的經典角色「好餓的毛毛蟲」變身造型提袋,和親子一起開心出遊囉!提袋有專為幼兒設計的多項貼心特性,最適合幼兒使用。有讓孩子能輕鬆的拉開提袋的蘋果造型拉鍊,內部採防潑水材質,減少家長清理的麻煩,網狀的隔層設計,可輕鬆存放各式物品;且提袋可拉開平放,袋中內容物一目瞭然,方便幼兒拿取,最適合讓幼兒輕鬆體驗獨立自主收納物品的樂趣。五大貼心設計大型蘋果造型拉鍊,方便小手拉動拉鍊。袋口可三面拉開,方便幼兒取放物品。內部網狀格層能固定物品,便於收放小物,避免晃動。側邊網狀袋口設計,可放小水壺、小玩具,取用方便。內部有書寫姓名設計,讓孩子有專屬感。材質:聚酯纖維尺寸:聚酯纖維材質,高24.5(不含提把) × 寬19 × 深9cm
遊戲簡介 「開心農場」是充滿趣味又蘊涵數概念的益智盤面遊戲,遊戲者可以透過丟擲骰子,在農場盤面上一邊行進、一邊收集動物,並在抵達兩端的農舍時,依著指定的條件比例來交換動物。遊戲過程透過「以物易物」的情境扮演,讓孩子認識數的代換,巧妙的建立「函數」的概念。 「開心農場」採用德國設計以原木製造的可愛動物積木,結合有趣的農場盤面遊戲,讓學習加倍、趣味加倍。和孩子一起來「開心農場」體驗真實又有趣的農場生活! 玩法簡介 1.以小農夫當棋子,丟擲骰子後,依點數行進,並依盤面路徑上的圖案收集動物 2.當到達其中一個農舍時,可以依條件交換動物:收集三隻公雞可以換一隻羊、三隻羊可以換一頭牛、兩頭牛可以換到耕耘機。 3.最先得到耕耘機的人就獲勝。
繪本大師艾瑞.卡爾書中的角色,化身為立體造型。多種不同的材料,讓孩子自由幫角色們裝飾繽紛的色彩。經由著色、黏貼、拼組等動手創作、動腦思考的過程,增進創造力與專注力,並從親自完成作品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步驟一:選擇一個角色材料包,將所有的材料放置在桌上。 步驟二:使用彩色筆,將角色紙卡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步驟三:將腳、耳朵等配件組裝在身體上,成為立體造型。 步驟四:使用毛球、毛根、貼紙、彩色紙等,裝飾自己的角色。 學習功能: ●增進專注力 ●提升創造力 ●增進手眼協調能力 內容 1組毛毛蟲立體角色創作組;1組棕熊立體角色創作組;1組瓢蟲立體角色創作組;1組大象立體角色創作組;1瓶亮粉膠水;8色彩色筆;裝飾材料(毛球、毛根、造型貼紙、數字貼紙、字母貼紙、彩色紙…等) *適用年齡:4歲以上
取材自經典繪本《好餓的毛毛蟲》,特殊的造型泡棉貼紙,讓孩子能經由拼貼,創造出可愛的毛毛蟲與蝴蝶,並從完成作品中獲得成就感。搭配毛球與亮粉膠水等材料,孩子能自由裝飾,讓自己的角色與眾不同,盡情發揮創意與想像力。 步驟一:選擇一個角色材料包,將所有的材料放置在桌上。 步驟二:將各種造型貼紙先放置在底板想要黏貼的位置上。放好之後,再依序撕下背膠,將貼紙黏貼到底版上。 步驟三:使用毛球與亮粉膠水裝飾自己的角色。完成後可將作品掛起來。 學習功能: ●增進專注力 ●提升創造力 ●增進手眼協調能力 內容 2片創作底板、1瓶亮粉膠水、創作材料(包含毛蟲/蝴蝶造型泡棉貼紙、水果造型泡棉貼紙、花朵造型泡棉貼紙、毛球等) *適用年齡:3歲以上
1681年,最後一隻渡渡鳥死於人類的槍口下 從此,「逝者如渡渡」成為西方一句哀傷的諺語 比喻失去的一切,將不再回來 最後一隻渡渡鳥,1681年,死於槍口下,模里西斯。 最後一隻旅鴿,1914年,死於辛辛那提動物園,美國。 最後一隻隆鳥,1649年,死於人類的捕殺,馬達加斯加。 最後一隻異龍鯉,1981年,死於乾涸的異龍湖,中國…… 這些動物因為人類而滅絕。 牠們走了,我們還在,孤獨的人類是可恥的。 每滅絕一種動物 人類又向孤獨邁進了一步 本書道出了幾百年間,數種動物因為人類而走向滅絕的故事。 渡渡鳥,不會飛也跑不快,曾經在模里西斯島上幾乎沒有天敵,卻在被航海家發現後,不到兩百年的時間全數滅絕,只剩下一顆殘存的鳥頭,收藏在牛津大學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中。不可思議的是,島上的卡爾瓦利亞樹也在渡渡鳥滅絕後,如同殉情般,從此不再有種子發芽。 此外,神話般巨大的隆鳥,神出鬼沒的紐芬蘭白狼,隨著愛奴人消失的日本狼等,每個滅絕故事都顯露出人類的無知。當最後一隻旅鴿死於動物園時,懊悔的美國人甚至立起了一塊紀念碑:「旅鴿,是因為人類的貪婪和自私而滅絕的。」然而,有多少人記得這種鳥過去多達五十億隻,龐大的鳥群飛過天空時,讓大地一片昏暗。當時最有名望的鳥類學家奧杜邦還曾經說過:旅鴿,絕不會被消滅。 擬人與紀實手法 道出對動物的關懷 如今,台灣雲豹已經滅絕,石虎也因為土地過度開發,在台灣僅存約五百隻。地球正面臨六千五百萬年前恐龍滅絕以來,最嚴重的物種滅絕。作者申賦漁擁有記者和作家雙重身分,他以記者特有的敏銳筆觸,以及作家細膩的人文關懷精神,在本書第一部分訴說了渡渡鳥、旅鴿、隆鳥等近二十種已經滅絕和瀕臨滅絕動物的故事,並在本書第二部分帶領讀者省思中華虎鳳蝶,以及象、虎等動物野放和豢養的問題,字字句句道出對動物的關懷,但願悲劇不再重演。
以腦科學研究說明影響孩子情緒和品格的因素, 引導父母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好習慣和紀律,讓他擁有正向人生。 0歲開始,為情緒和品格打好基礎 情緒管理和品格教育看似老生常談,卻也是現代父母感到頭疼的問題。孩子動不動就鬧情緒、自理能力薄弱、待人接物不禮貌、無法遵守紀律……,這些問題在年幼時如果沒有適當引導,壞習慣一旦養成,想改變將是困難重重。 從國內外的新聞事件裡,身為父母不難體會:情緒管控不好,傷人又傷己,還會削弱學習表現;而品格不好,小則影響自己的未來成就,大則危害國家社會的利益,怎能輕易看待! 喜歡看洪蘭老師的文章或聽她演講的父母,多半知道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老師時常引用其中一段話:「樹木要長得好,必須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勿動勿慮,順其天性。」教養孩子,希望孩子正直、長得好,也是同樣的道理,必須從小打好基礎、依據孩子的特質給予引導和規範。這些古老的智慧,加上最新的腦科學研究解析,再三印證了人類的種種行為、態度或能力是從何而來、又將往何種方向發展。 雖然許多人一提起如何激發孩子的潛能,總是趨之若鶩,但坊間許多看似冠冕堂皇的理論,通常經不起科學的驗證和縝密的思考,只不過現代父母常常將所有力氣放在孩子身上,成天帶著他奔波於各種才藝課程,無暇停下腳步想一想:在資訊氾濫的情形下,什麼才是真正有益孩子發展的建議和理論? 為了幫助父母反思自己對待孩子的觀念、態度或方法,本會於二○○二年開始邀請洪蘭老師在《學前教育》雜誌上,開闢「腦力開發的迷思」專欄,二○○五年起,又開闢「科學教養」新專欄,陸續集結成書。 今年,我們再次針對近年來最迫切、最讓人憂心的情緒和品格教育問題,精選專欄文章,企劃出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安全感、挫折忍受力、學會負責、守紀律、有自我管理能力的《情緒和品格》新書,洪蘭老師將以腦科學證據分析如何在孩子年幼時為情緒和品格打好基礎,讓他健康快樂地成長,擁有正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