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拍底片吧,別再猶豫! 傳承這項慢技藝/記憶, 保證你會深深著迷! ★一本想深入瞭解底片世界的必讀之作 ★深具教學與娛樂性,輕鬆學習如何拍出好底片照! ★想知道有什麼底片相機以及底片選擇,看就對了! 在數位時代當道,所有人都在競逐更精細的畫質、更高的畫素時,發明至今已超過百年的底片,看似已被人遺忘,實際上正經歷一段類文藝復興時期的時代。從光線接觸到感光乳劑的剎那,獨特的銀鹽化學反應,無法立即回看的不確定性與驚喜,讓許多數位時代的攝影人,願意回頭擁抱這項慢技藝/記憶。 來自英國的百萬Youtuber王啟文(Kai Wong),將他對「類比」(analog)的熱情都分享在這本書裡,列出一百個底片攝影訣竅,希望幫助想要使用底片攝影的朋友,或是讓你對底片從一時好奇變成深深著迷。 「哈囉!我是Kai Wong,就是那個喜歡相機、更愛攝影,來自英倫的Youtuber。對底片感到好奇嗎?不知道該怎麼用底片相機嗎?我用20年的底片攝影經驗,在這本《老派攝影》中歸納出一些實用小祕訣與大家分享。想要用底片拍出絕讚啵兒棒得照片,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 「這並不是一本典型的攝影技術指導手冊,而是幫助你瞭解如何使用你的相機,接著帶你思考如何發揮創意拍下美好照片。學習攝影不應該拘謹又死腦筋,而是說走就走,說拍就拍,好好地享受攝影的過程。」—王啟文
我們在瞬間交錯彼此 然後,在瞬間我們遠離彼此 時間又開始變得緩慢 ★女演員林予晞個人首部創作攝影文集 ★藝術家林予晞用光所寫成的私密日記 「終究在乎身邊的人的感受、在乎與大家的關係多於自己的言詞表態,最後那些尖銳憤怒、無奈失落、極悲狂喜,多半終將訴諸快門。」——林予晞 不當演員的林予晞,喜歡蒐集相機,更是個在不同「時區」蟲洞中穿梭剪下光影的攝影者。每張影像都像是可以凝凍時間的波光,長曝亦或瞬間,皆成為時間的證據。林予晞將多年累積來的攝影創作,集結成冊,緊抓著飛速流動的時差意識。 經歷空服員、演員等多重身分轉換,唯一不變的是透過觀景窗看世界,無論是迷幻風景、人像創作等,完成於人生中不同階段的創作,記錄按下快門當下的身分、角色、時間、空間與情感。這是林予晞對時間最溫柔而美麗的抵抗。
如果繁華世界終歸荒蕪,天地萬物必化塵沙 我們該如何鎖住轉瞬間的時光? ★攝影家阮義忠家居生活隨筆,用鏡頭捕捉都會的剎那風景 ★75篇充滿正能量的精采圖文,幸福取決於寬廣平和的心境 他說著街弄巷道尋常的人情溫暖, 說著每個人生的莘莘學子們走過的課題…… 攝影家阮義忠放下專業鏡頭,拿起輕便相機,寬心在都市風景中流連,品嚐平凡日子的真味。他讀人讀景,七十五篇充滿正能量的精采圖文,禪意解讀紛擾世事,教導我們複習本然智慧,體會緣分感動,無論何時何地,他都能用攝影與文字縷述生活的酸甜苦辣,找回生命的春暖花開。 何處為家? 他曾渴望於異國尋得一片札根的土地,如今明白,身心若分離,無論逃往何處,都無從獲得歸屬感。身在哪,心在哪,哪就是故鄉。 「反問自己,這個城市對你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讓你喜歡還是反感?讓你得到什麼、失去什麼?讓你想在此安身立命,或是趕緊逃離?」 何謂生活? 春去秋來,日夜晨昏,大自然的美讓他百讀不倦。在這價值混亂的時代,或許從自然中習得的生活之道最為純粹。 「有時,埋首與抬頭之間,景色就因氣候因素而完全變貌,真會讓人以為誤觸了時空甬道的開關。」 何當永恆? 種因得果,生死涅槃,他攝影寫字,領悟到或人或景,鏡頭擷取的每一刻看似短暫,卻可能是人的一生,一時代的故事。而每次壓下快門,畫面的完美構成又是一場難得的緣份。 「攝影這件事早讓我領悟到,緣起緣滅,每個瞬間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聚匯;每次快門機會都可能是這輩子的唯一。世間萬物運行的道理,也是如此。把握當下,就是永恆。」 人間處處是學習的物件,一朵花、一株樹、一條河、一個人,每樣都蘊藏了生命的哲思與意義。阮義忠懷著一顆善意好奇的心,帶領我們發現城市的角落,挖掘平凡日子裡平凡人的不凡故事。
十一年、一萬小時、十萬公里的旅程 「情感先決」攝影術,每個畫面都有說不盡的動人故事 ★最會拍照的郵差,超人氣Instagramer首部攝影作品 ★騎著郵車,在工作的美麗瞬間,記錄台灣最溫暖的人文風景 ★100張+攝影作品動人呈現,精采訪談收錄 「拍照的同時,自己對生活一定要有深刻的體會跟感觸,比如身邊的空氣味道、光線對比,牢記每一個時間、空間所呈現的樣子,這些加總起來就是你自己拍攝照片的DNA。」—「差差」李翔 他認真投遞信件,投遞溫情,活進別人的生活之中 每天買早餐看到的阿姨、工作時送信遇到的好心民眾、一年四季大地呈現不同的樣貌、鄉下充滿著個性的生活習性、農地的土味在下雨前後的空氣差別、烈陽下光線的對比、每一天騎著郵車奔馳四十到六十公里,在交投掛號跟民眾的互動下,用十一年的時間反覆累積。 他用鏡頭譜下一首首土地戀歌,讓人不禁跟著哼唱著,所有動人的影像,是對攝影的愛好,是對溫情的不斷尋覓,更是對生活的一往情深。 他是李翔,大家喜歡叫他「差差」,希望你也會喜歡他拍的照片。
精緻的幽默比深刻的悲傷更罕有 ★新一代攝影師阮璽,繼初聲之作《院喜》,全新手機攝影集 ★52張攝影作品精采呈現 + 中英雙語創作訪談 ★在偏好冷峻的紀實攝影領域中,重新看到生活的新鮮暖色調 「我的照片比較偏向詼諧幽默,但重點還是在表達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一種溫度的表現。……把一個人拍得美之前,我會先把他拍得好笑。」—阮璽 在「數位攝影」都快要無法成為命題,人手一機的自拍時代,到底該如何重新檢視攝影的器材與視角選擇?身為新一代攝影師,阮璽用不同於父親阮義忠那般任重道遠的方式,來表達他對於人與土地的關懷。他在不同都市的「大院子」之間穿梭,用手機鏡頭記錄下幽默豐富的城市生活,作品總能令人莞爾一笑,但隨即便停下來思索,讓人好像窺視到,抓到了一點點時間的祕密。 在輕快中找尋關懷與執著,在尋常裡保持趣味跟喜悅,有時比在悲苦裡擁抱希望,需要更多的本能與善意,這一直都是阮璽的創作心念。他的個人第二部攝影集《院囍‧Double Happiness in a Courtyard》,畫面中彷彿聽到他在街頭走動的輕快步伐,也許你也會不經意發現,他正躲在角落,歡喜地尋找屬於這個世代的詼諧天地。
在世界各地穿梭行走的我, 是否也會在回憶中迷路? ★當代華人攝影大師阮義忠,走出台灣,迎向世界, 引領華人攝影潮流最真實的過程紀錄。 ★薩爾加多、麥庫林、杜傑德、寇寧斯……, 第一手貼身觀察,親炙攝影大師風範。 ★水之堡攝影藝廊、佩皮尼昂與亞爾國際攝影節……, 世界級攝影殿堂,藉由照片一一呈現 這是一位攝影家的「影像簽證」 一卷卷二十多年前拍完之後便束之高閣的底片,為一段他鄉之旅,揭開序幕。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捷克、匈牙利……阮義忠造訪「他鄉」,並非為了美景,也不是為了美食,而是因為那裡有一位想見的攝影家、一所著名的攝影機構或正在舉辦攝影節、研討會……。這些海外影像紀錄,除了是當代國際攝影潮流的珍貴回顧與展望,更替阮義忠在他鄉中,找到自己與故鄉更清晰的座標。 「阮義忠是位百分之百的人文主義者,頑固地堅持著報導攝影。他還有一項在攝影家身上很難見到的特質,那就是能以批評的態度來整理、編輯自己的作品。」——Becky Cho《當代攝影家》,英國聖詹姆斯出版社(St. James Press) 「要深入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對旅人來說,大概只有一種方式,那就是毫無目的的閒逛。像溪流中的一片落葉,隨地形、水勢時急時緩地漂,有時在漩渦中打轉,有時在岸邊擱淺,不預設立場,不盼望收穫,讓意外決定下一步。而想要真正了解她、欣賞她,就必須懷著幾分失落感。」——阮義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