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物整體涉及多種專業,而建築物的設備、設施若在某一環節有誤,則該建物不僅無法達到安全、便利的基本機能,對於住戶甚至有危害的潛在風險。因此,當一幢公寓大廈新建落成時,建設公司首要面臨的挑戰,即是與住戶代表的管理委員會進行「公設點移交」。這項各擁立場的任務該如何進行,才不致弄得劍拔弩張、無功而返?本書循序漸進,以諸多實例、檢測範本、現場詳圖暨作者豐富的實戰經驗,為您逐一分解。
在專業分工越來越精細的時代,面對公寓大廈各種事務、技術日趨複雜的環境,無論您是樓管從業人員或公寓大廈管理委員,不練就一番功夫,恐怕無以應付當下難題,甚至投入激烈的市場競爭。本書以簡明、易懂、文圖並茂的方式,為讀者細解大樓使用、裝修、設備管理等方面的法令與實務做法,技術法令、經營管理之道並蓄其中,是作者十餘年的經驗累積與智慧傳承,即使非機電或建築專業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閱讀,快速上手! 本書特色 .以簡明易懂的文字,搭配實做照片、法規比較圖,為讀者細解大樓使用、裝修、設備管理等法令與操作技巧,經營管理之道並蓄其中,是誠意滿分的分享之作。 .中華民國建築物管理維護經理人協會名譽理事長高永昆博士、家辰物業周楓總經理推薦
室內冷、熱給水主幹管都是裝配在「地板結」內,然後在牆壁內分別往上接配至各用水設備處所以給水管漏水的地方,大都只會在地板處或牆壁的較低位置,而地板結構內的漏水,則大部分是往下滲透 因為水往低處流,所以如果發現屋頂板結構滴水,就要檢測及查修樓上住戶的水管。
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未達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1條規定區分所有權人人數及區分所有權比例數額,所為的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實務上認為僅是決議方法有瑕疵,而非決議內容違反法令或章程的事項,類推適用民法第56條第1項之規定,有爭執的區分所有權人應向法院提起「撤銷」其決議的訴訟,而非決議「無效」的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