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本馬格蘭社影通訊社正式授權 一窺世界上最偉大圖片社的內心與靈魂 69位攝影師作品,見證攝影出版的里程碑 《馬格蘭眼中的馬格蘭》堪稱十年來最重要的攝影書,也是攝影出版的里程碑。「馬格蘭」攝影通訊社代表了新聞攝影界最崇高地位,攝影師的眼界、想像力和過人之處,在書中表露無遺! 《瑪格蘭眼中的瑪格蘭》以攝影師為章節,重新喚起早年馬格蘭獨特創作環境的精神:在這那個時候,四位創社攝影師就會互相編選對方的照片。 本書延續這個模式,由某一位攝影師編排另外69位攝影師中的一位或兩位,並以他自己的文字說明挑選與編排的理由。另外並附有每一位攝影師的生平簡介。 本書收錄413幀彩色與黑白的精彩照片,這些照片都是由攝影師互相推選出來,一方面為傳奇性的瑪格蘭攝影通訊社留下雋永的紀錄,另一方面則是透過瑪格蘭攝影師一雙雙挑剔的眼睛,領略一張偉大照片而以成其偉大。 從挑選出來的作品來看,證明這是一套美妙、新鮮而多樣的攝影作品選輯。藝術與新聞攝影的二分法常被用來描述馬格蘭內部兩種分裂的風格,而在本書當中,這種分裂完全消失,浮現的是紀實攝影的多樣手法。這種特質的攝影超越了傳統的分類概念。 本書重點 不認識馬格蘭,別說你懂攝影! 最負盛名的馬格蘭社攝影通訊社,紀錄人性、戰爭、進步、變遷與故事。 69位攝影師,413幀彩色與黑白的精彩照片,新聞攝影經典作品。 融合藝術與新聞攝影的分類概念,呈現超越了傳統的嶄新里程碑。 全球第一本馬格蘭通訊社正式授權集繁體中文攝影集。
蘭花,花中君子的驚豔魅力 迷人、誘人、可愛、美麗,有時候神祕,蘭花的魅力應該無人能擋吧? 從熱帶雨林到冰河的邊緣都有這些絕美花朵的芳蹤。在植物界當中,蘭花科的演化程度稱得上數一數二,有上千個品種,如果把自然種和雜交種都算進去的話,就有超過10萬個品種。 各花入各眼,不同層次蘭花樣貌 9世紀,英國博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替蘭花昆蟲授粉撰寫專書。在1960年代到1980年代中期,蘭花成為花束、胸針、法式西裝外套扣眼中的主角,也象徵地位,本書共將蘭花分為四大章節: 「魅力」:喚起多數人看到蘭花時會產生的驚喜和讚嘆,能入最多觀賞者眼中的,肯定非蘭花莫屬。 「熱情」:燃起對蘭花的熱愛,細心照顧,直到開出動人花朵的滿足感。述說美麗故事,將過去偉大的研究學者與現代滿腔熱情的收藏家結合在一起。 「優雅」:洋溢的是收到或餽贈蘭花給別人時的喜悅,同時凸顯蘭花清新脫俗的氣質及天鵝絨般的質地。 「華貴」:表現出蘭花的高超演化程度,宛如一場國際時裝秀,每個品種都有獨一無二的個性和特點,非常耐人尋味。 揚名世界的驕傲,蘭花王國─「台灣」 臺灣地處亞熱帶,陽光充足、溼度高,是適合蘭花生長的氣候,即有「蘭花王國」的美譽。書中收錄由富樂蘭園所培植的「魔鏡魔鏡」,兩朵花就像是雙胞胎一樣,有同樣的面貌和比例,不過顏色完全相反,以及上品蘭園所創造出的「粉紅女孩」,屬於蝴蝶蘭的一種,擁有亮眼動人的粉紅色,並到花梗就轉變成紫色,顏色更加明顯。 本書重點 ●精選60種經典蘭花花種,介紹其歷史、起源、特色 ●靜物攝影大師法比歐•佩特羅尼以鏡頭捕捉每種蘭花的獨特面貌與細節 ●精裝蘭花書籍,分四大主題介紹,最細微的描寫,最完整的介紹
義大利知名百味來廚藝學院授權出版,最正統的義式的美味與飲食風範 精選50道沙拉食譜 純手工特殊精裝造型 相傳古羅馬農夫以鹽、水、油、醋涼拌蔬菜 再依據各地特色食材衍生出各種搭配 形狀多變、色彩豐富、口感絕佳、風味獨特 沙拉可以一次喚醒你所有感官 「調理沙拉得要四個人:吝嗇鬼倒醋,敗家子倒油,智者加鹽,瘋子來混合。」──義大利古諺 ●沙拉的起源 一切都來自一粒鹽。沙拉的英文是「salad」,這個字來自義大利文古字「insalare」,意思是「加鹽」。在義大利飲食中,沙拉是指一盤蔬菜,綜合或單一一種都可以,通常是生的,不過也可以是烹煮後採冷盤方式食用,並以鹽、油、醋或檸檬汁調味。 廣義而言,沙拉也指各式各樣以這種方式調味的冷盤,甚至包括沒有任何蔬菜、或者蔬菜僅是作為調味或裝飾的角色,像是米沙拉或義大利麵沙拉。在義大利,沙拉的形式琳琅滿目。 ●喚醒食慾的香草 儘 管古羅馬人喜好吃肉、魚、乳酪和麵包,但在冗長不堪的宴會中,沙拉的調味風格粗獷辛辣,頗具喚醒食慾的功效,因此蔬菜與豆類沙拉常出現在餐桌上。世界上第 一道「乳酪沙拉」,人稱「莫雷頓」(moretum),作法是將薄荷、芸香、香薄荷、芫荽、芹菜、韭蔥、生菜葉、芝麻菜、新鮮的百里香,與新鮮乳酪和各種 堅果一起放在研缽內搗碎,然後再以鹽、油和醋來調味。 中世紀時期貴族餐桌上的勝利者是肉品,到了文藝復興時期,沙拉流行了起來,還加入水果、油籽、花、香草與各種大膽且罕見的食材。當時的蔬菜陳列在玻璃櫥窗內,窮人吃不起,而是奢華作品的主角材料,這些作品也被視為大廚的創作。 ●準備一道美味沙拉 義大利俗諺:「像吃沙拉一樣把某個人吃掉。」意思是指打敗某個人就跟吃沙拉一樣輕而易舉。然而沙拉的準備工作卻不那麼簡單,需要一些小技巧才能確保滋味可口且味道均衡。 首 先,選擇材料必須非常審慎,避免沙拉成為一碗大雜燴,因此新手階段,按照食譜是不錯的主意。再者,要挑選最新鮮的蔬菜並小心修剪,去除堅硬或壞掉的部分。 清洗蔬菜時,別讓它們泡在水裡太久,否則維生素和礦物質可能因此流失。此外,處理方式要輕柔,瀝乾葉菜類時,最好使用廚房布巾,並提起布巾的四角,而不是 使用蔬菜脫水器。切菜的時候,儘量切成規則的形狀:如細絲或丁,也可以切成長條、圓片或薄薄的帶狀。 沙拉碗要夠深、夠寬敞,才能方便調 味。但容器材質尚有討論空間,正統派偏好木碗,因為他們認為這個材質比較適合蔬菜,不過比較實際的選擇是採用玻璃或陶瓷,因為這些材質不會吸收油脂和異 味,也不會與醋起化學反應。至於餐具,一般都偏好玻璃或骨瓷製品,千萬不要使用金屬製品。 以生菜或煮熟的蔬菜製成的「原始」沙拉廣受全世 界烹飪傳統的愛戴,但它是在農耕文化與菜園經濟已有數千年歷史的義大利尋得發展寶地:由於義大利廚藝界逐漸接受如茄子和朝鮮薊等各種來自亞洲的農產品、或 馬鈴薯和番茄等源自美洲的農作物,再加上開放納入非蔬菜食材的明智之舉,因而催生出許多令人垂涎的構想。百味來廚藝學院為本書精選的50道風味獨特的沙拉 食譜便是由此而來。 無論就創意靈感、地中海農作物的運用或區域代表性來看,這些食譜大多源自義大利飲食傳統: 如著名的卡布里沙拉(Insalate Caprese)——使用莫札瑞拉乳酪、番茄與羅勒;獨具一格的兔肉沙拉——蒙費拉托(Monferrato)的地方特色料理;平易近人的托斯卡尼麵包丁 沙拉;來自那不勒斯灣的海鮮沙拉;豐盛的利古里亞番茄甜椒沙拉(Ligurian Condiglione);以及芬芳的西西里鮮橙沙拉。有些菜色則來自其他飲食傳統,例如尼斯沙拉和希臘沙拉,百味來廚藝學院之所以選中它們,是因為它們 和義大利飲食一樣使用了高品質食材,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找到微妙平衡,而且能展現出歡樂的精神。這種義大利文化中極其典型且密不可分的歡樂態度,應該能從每 一道沙拉中展現出來,讓每一個人都知道義大利確實是名符其實的飲食文化大國。
10位頂尖野生動物攝影師,10個探索自然世界的角度 畢生以拍攝荒野與野生物種為主題的十位頂尖攝影師, 透過對大自然的崇敬、豐富的知識與經驗、獨特的視野與無盡的熱情, 以不同的角度挖掘令人驚豔的自然世界, 本書集結其心目中的代表作, 收錄作品縱貫三十年、橫跨不同國度, 呈現自然界稍縱即逝的美好事物,喚醒地球公民捍衛生態環境的決心。 ■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家 吉姆‧布蘭登堡(Jim Brandenburg) 用相機捕捉野生動物樣貌之魔力與神祕 擅長用相機畫出自然之美,運用攝影技巧將一張照片轉化成一則親切的故事,傳達一隻動物或一個地方的精神及野性。 大衛‧都必烈(David Doubilet) 將水底攝影由紀錄形式轉為藝術形式的第一人 大衛從事將近50年的水底攝影,每年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花在水面上或水面下,但他說他仍在努力設法展現他在水裡所見到的真正美麗。 保羅‧赫曼森(Pål Hermansen) 故事必須是影像最重要的面向 北方國度那種迥然不同的光線質地,又長又暗的冬日,與攝影師使用光線的特殊方式,使得作品顯得特別。挪威攝影師保羅‧赫曼森的作品反映出對極地的熱愛與明暗對比的著迷。 法蘭斯‧藍汀(Frans Lanting) 我對攝影了解得不夠多,所以不懂攝影規則,也因此可以發明我自己的風格 今日,趴在地上凝視拍攝對象,已成為大多自然攝影師的基本動作。但最早是法蘭斯使用如此親密的觀點。那樣特別的視角、複雜的採光技術、對背景的精挑細選,產生出一系列經典影像,並受到許多攝影師模仿。 托馬斯‧麥格森(Thomas D. Mangelsen) 我總是想要捕捉所見事物的本質 每年有高達七個月的時間待在野外,他的最愛仍是向人說服荒野的美麗與價值,「用一個影像捕捉動物在風景中的畫面,傳達出那便是動物生活的地方。這是當下的氛圍。這是它原有且應該維持的樣子。」 文森‧慕尼耶(Vincent Munier) 我不希望自己拍的照片被用在狩獵雜誌上,或是被用來漂綠那些製造汙染的企業 對文森來說,攝影是讓他沉浸在大自然的方式。「我的工作盡可能經常回歸自然,去體驗美景、分享美妙經驗、謀生,三者合一。」關於攝影風格,他說:「我憑感覺拍照」,但他的照片辨識度十足,照片中的動物幾乎總是與牠們的環境合而為一。 麥可(尼克)‧尼可斯(Michael ‘Nick’ Nichols) 我在攝影中找到媒介、在環境中找到要捍衛的主張、在《國家地理》雜誌找到資助人 對尼克來說,關鍵是熱情!尼克出生在美國阿拉巴馬州的一個貧窮家庭,第一次有機會使用相機是19歲被徵召入伍時,他在軍隊中的攝影單位學到黑白攝影的藝術,以及攝影記者「光圈設在f8、人到現場」的哲學。 保羅‧尼克倫(Paul Nicklen) 除了看到照片的漂亮,希望大眾也意識到,當冰河及海冰消逝時,地球將會受到什麼威脅 保羅認為記者工作不只是讓讀者看到北極熊的照片,而是要讓他們透過影像,進入動物的世界,引起大眾的關懷意識,《國家地理》雜誌因此給予保羅‧尼克倫「水底街拍攝影師」的稱號! 阿努普‧夏(Anup Shah) 一隻動物信任你的那種感覺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阿努普擅長捕捉動物之間微妙的溝通或連結。近年來,他開始完全採用動物觀點拍照,使用遙控訂製相機及配套元件,由無線電控制連接到車內的電視螢幕,在想要的時刻按下快門,以沒有目光接觸的照片讓觀眾產生身歷其境的感覺。 克里斯提安‧齊格勒(Christian Ziegler) 相機陷阱系統提供獨一無二的視角,而且展現出動物最自然的行為 對雨林保育的興趣,克里斯提安攻讀熱帶生物學碩士學位,在泰國及象牙海岸進行長期田野調查,他在這段期間自學攝影,用來紀錄他的研究對象及發現,漸漸的攝影從資料收集變成傳達他的觀察發現的方式。
在1969年登陸月球之後 人類史上另一次深入太空的載人任務 這一次我們的目標是——火星! 「阿姆斯壯是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類,我則是由地外世界前往地球、首先跨入太空船的第一人。」 到2035年之前,太空人能登陸火星嗎? 到了那個時候,繁忙人流與物流是否已經在內太陽系穿梭往返, 以地球、月球和火星的內側衛星火衛一為三大集散地? 我們能不能把全地球的力量集合起來, 一同探索這個最有可能成為人類第二個居住地的行星? 最早的踏上月球的人類之一巴茲‧艾德林:「絕對可以!」 全球知名太空人、優秀工程師、暢銷書作家艾德林相信,這件事不但辦得到,對人類的未來更是至關重要,人類必須以探索、科學、開發、商業和保安為目的,持續往外開拓太空新領域。 艾德林認為,身為全球太空發展的領導國家,美國需要的是總統的登高一呼──像當年甘迺迪承諾在1960年代結束之前踏上月球的那番話那樣激勵人心──和一個統一的太空願景。 在前進火星之前: ●不要再派太空人上月球了! 2010年4月15日,美國總統歐巴馬整頓美國太空計畫,否決前總統小布希提出的太空探險願景計畫(Vision for Space Exploration),「有些人認為我們應該按照計畫,先嘗試重返月球。但我必須直言……我們已經去過那裡,巴茲去過了。太空中還有更多地方等待探索,探索的同時還有很多事情要學。」重新訂定當前太空任務的目標——登陸火星。 ●新時代的旅行方式:太空漫遊 目前已有少數人支付2000 -3500萬美元的票價,接受訓練並利用俄羅斯的聯合號太空船前往國際太空站,多家公司正在開發次軌道太空旅遊的機會。未來幾年內,公眾將能選擇次軌道航行。太空探索帶來全新的旅遊景點,太空旅遊業將是下一個新興行業,星際郵輪、近地軌道旅館,這些都不會只是科幻小說的幻想。 ●全球太空經濟:這是一門好生意 《2012年太空報告:全球太空活動權威指南》指出,2011年全球各地在太空經濟將近成長了2900億美元。在全球許多領域經濟低迷的情勢下,這個令人驚訝的數字反映它在單一年度擴增了12.2 %,而且在五年裡成長41%,太空經濟帶來了巨大的社會經濟利益。 在《前進火星》書中,艾德林擘劃出一套發展方向,強調美國應該重新擔負起太空探索的領導角色,如此將對美國和全世界的經濟和科技活力帶來重大助益。 你敢作大夢嗎?那就加入艾德林這場發人深省的任務,一起前進火星吧! 本書特色 美國太空總署前太空人以獨家觀點解析當前進行的火星任務 書中收錄太空探索的珍貴照片與作者手繪草圖,太空迷必看
巧克力,馬雅人將其稱為「眾神的食物」 西班牙探險家將可可豆與飲用方法引進歐洲 義大利人將巧克力甜點發揚光大 自此之後,巧克力的魅力無人可擋! 無論是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添加少許的香草、甘草或咖啡的巧克力;以水果乾和利口酒點綴的巧克力;結合梨子、草莓和柳橙的巧克力……這世界上還有比巧克力更令人難以抗拒、更討人喜歡、更撫慰人心的東西嗎? 傳說最早栽種可可樹的是中美洲的馬雅人,當時的巧克力是一種飲品,味道又苦又辣。大航海時代的探險家將可可豆帶回歐洲,當地修士將配方改良,調製成美味的甜飲料。真正將巧克力的特點發揚光大,義大利人可說是功不可沒,早從17世紀起,義大利北部的杜林(Turin)就被認為是義大利與歐洲的巧克力重鎮,時至今日杜林的皮德蒙特區(Piedmont)更是世界知名的美味榛果泥與榛果抹醬的重要產地。 可可豆的滋味征服了全世界,激發出許多絕佳的食譜,百味來廚藝學院的選擇兼顧多樣性和全面性,著重於能夠在傳統與創新、技巧與實作間充分體現美妙和諧的食譜,因此本書除收錄正宗義大利美食,同時也收羅各地著名的巧克力食譜,揉合義式料理的傳統與創新,如英式甜湯(Zuppa Inglese)、維也納蛋糕、巧克力泡芙塔等,由致力於推廣義式料理文化的百味來廚藝學院主廚盧卡‧尚加(Luca Zanga)及馬力歐‧格拉西亞(Mario Grazia)協力完成,書中所介紹的食譜既能一人獨享、也能招待客人,甚至做為禮物,讓所有人都能一起品嚐純巧克力的幸福。 本書將巧克力的美妙滋味發揮到淋漓盡致,舉凡一人獨享的法式巧克力甜點、美味爽口的巧克力料理、柔滑濃郁的湯匙甜點、奢華的巧克力零嘴、繽紛果仁巧克力以及甜點之王巧克力蛋糕,讀者將會驚豔於這些平常隨手可得的零食,也可做出許多不同的變化。本書以特殊手工製作的創新造型,收錄50道難易度適中的巧克力食譜,實用性與趣味性兼具,不論是希望鑽研義式料理的達人,或是單純想要感受純粹義世風味的讀者,本書都是絕佳的廚房必備指南。 本書特色 • 義大利知名百味來廚藝學院授權出版,最正統的義式的美味與飲食風範 • 精選50道巧克力食譜 • 純手工特殊精裝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