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本品敘述釋尊說法的時間,地點,聽眾的盛況。在會中釋尊放光現出瑞相,啟發彌勒菩薩的發問,及文殊菩薩的引古證今,提示將說妙法蓮華經。又引述過去世佛說法華經的種種因緣,又修行的各種途徑。希望大眾奉持佛法,實踐六度,發揮一乘大道的真理,廣積福慧,智深志固,勤求佛道,為眾說法,滿足希求佛道者的志願,創造建立真善美的世界。
敘述佛為「網明菩薩」及「梵天殊特妙意(思益梵天)菩薩」等諸菩薩,說諸法空寂之理,依高麗藏本分〈序品〉、〈四法品〉、〈分別品〉、〈解諸法品〉、 〈難問品〉、〈問談品〉、〈談論品〉、〈論寂品〉、〈仂行品〉、〈志大乘品〉、〈行道品〉、〈稱嘆品〉、〈詠德品〉、〈等行品〉、〈授不退轉天子記品〉、〈建立法品〉、〈諸天嘆品〉、〈囑累品〉等十八品。宋、元、明三本及契丹藏本則分二十四品[2]。 二十四品本之〈菩薩正問品〉中,載有網明菩薩與思益梵天之問答,頗可藉之以見全經大義[2]: 『梵天言︰以是因緣,當知佛不令眾生,出生死、入涅槃。但為度妄想,分別生死、涅槃二相者耳。此中實無度生死至涅槃者。所以者何?諸法平等,無有往來,無出生死,無入涅槃。爾時世尊贊思益梵天言︰善哉善哉!說諸法正性,應如汝所說。』 本書特色 思益梵天所問經(Brahma-viśeṣa-cintī-paripṛcchā),又名梵天所問經、網明菩薩經,簡稱思益經、梵問經、明網經等,收於大正藏〈經集部〉。本經敘述佛為「網明菩薩」及「梵天殊特妙意(思益梵天)菩薩」等菩薩,解說諸法空寂之理,其要旨為:「諸法平等,無有往來,無出生死,無入涅槃」。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十方諸佛菩薩所共同護持的重要經典。其經文本身不僅含射無上的智慧,更具有光明遍照、廣大不可思議的神力,能斷一切災難、滅除一切障礙。誠如經中所云:『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更云:『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此,若能發心恭敬抄寫,將有無量善神、天龍金剛密 跡,常隨護佑,有蔭宅避邪,消災解厄,暢通運勢等利益,功德不可說、不可說。「心經」本身蘊含無量神力。發心恭敬抄寫者,本身除增智慧、消業障,更可將「心經手抄本」累積能量與功德,迴向給予身邊。 抄經前: 洗淨雙手 端身正坐 收攝身、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