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與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早於2005年合辦第一屆「廿一世紀華人社會歷史教育研討會」,會後並把香港及兩岸三地有關歷史教育的新突破及新研究成果,結集成書,出版了論文集《廿一世紀華人地區的歷史教育論文集》。本書延續其理念,輯錄第二屆「廿一世紀華人社會歷史教育研討會」專文共32篇,把近年兩岸四地各專家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公諸大眾。本論文集內容多樣,範圍深廣,上自古代,下迄現今,都有專題探討,包括兩岸四地華人社會各高等院校、中學的中外歷史教育研究、專題研習、歷史教育的發展及機遇、資訊與歷史教育等,並述及著名的史學大師,以及海外華僑與非華語學生的中國歷史教育等課題,對讀者了解各華人地區的歷史教育文化及特色,豐富全球化視野,當大有裨益。
第一位「香港」小姐,原來不是我們熟悉的孫泳恩!早在1844年,香港已發生第一次罷工!……在香港第一次出現的人、事、物,都是香港人珍貴的集體回憶,從中可以認識香港殖民地時期中西文化交匯的歷史,以及各種民生與公共建設的情況。從這個角度追溯香港歷史,不單生動有趣,也極具保育與教育意義。本書透過政治、經濟、民生、社會建設、醫療、教育、出版、娛樂、宗教和建築等不同範疇,帶你穿越時空,細味香港這個家的點點滴滴。
本書再現了中國載人航太的發展歷程:從飛天夢想的誕生到“神舟一號”飛船橫空出世,從“神舟”、“嫦娥”到“天宮”……中國人一步步邁向太空;亦歷數支撐中國載人航太事業的航太群英錢學森、孫家棟、王永志、戚發軔、楊利偉、翟志剛、費俊龍等。書中對中國載人航太的歷史、決策及研發過程、中國載人航太精神、與載人航太相關的科學技術乃至中國載人航太戰略的前景均有詳實記錄,且圖文並茂,生動有趣。
屹立於港島山巔的何東花園,可說是香港獨特歷史與文化的「The One」與「The Icon」。它不但記錄了英國殖民管治時期的種族歧視政策,還折射出早期香港的公共衛生惡劣和瘟疫頻頻。而大宅糅合中西的建築風格,又與香港屬中國領土但被割讓為英國殖民地的背景同工異曲,並與何東家族屬歐亞混血族裔的性質理氣相通。同樣不容忽略的是,大宅象徵了何東家族紮根香港、社會地位往上流動,以及何東平妻張靜蓉的特立獨行和貢獻社會。本書的一段一句、一畫一圖,既描繪了歷史的一鱗半爪,亦展示了時代的不斷變貌。由購地畫則興建大宅,到物業易主後進行加建,又曾遭逢劫難,被戰火摧殘破毀,然後是修葺,以及不同年代的擴建,何東花園不但訴說了香港的非凡故事,亦勾勒了中國近代史的迂迴跌宕。
《周易》是什麼?《周易》的作者是誰?如何解讀卦象?何謂吉?何謂凶?什麼是卦形、卦名、經卦、重卦、互卦……?《周易》對於我們的人生有何意義?閱讀本書,你才能真正了解《周易》!本書重新編排六十四卦,依據人生的座標再建《周易》的卦序。詳解各卦卦形、卦名、卦辭大意,從根本出發認識《周易》。小知識、小詞典、六十四條名言,提供大量《周易》進階知識。仿真的情境設置,指導讀者靈活運用古典智慧。
溫家寶總理是當代中國最擅長引經據典的國家領導人。 他的言談裡不經意就會跳出一些經典的詩文和名句。 這些引文言簡意賅、意蘊深遠,是人類歷史文化長河中凝聚的智慧寶珠。 此全新增訂本,收錄溫家寶自2003年3月擔任總理以來,至2012年“兩會”答記者問為止,在各種訪談、演講、會議中引用的詩文、名句150多條,詳列出處,釋義,概述引文的作者、作品背景以及引用背景,分析他為什麼要在此時此地、此情此境引用此人此言,解讀他對中國改革、民生諸問題的觀點與態度等,讓讀者更深刻地領會這些智慧寶珠的奧妙。
你喜歡作文嗎?你曾為寫作一篇短短三四百字的作文而苦惱嗎?為何其他同學下筆如神,自己卻找不到寫作靈感?寫作,需要靈感。但作文靈感從何而來?不用擔心,只要你翻開本書,修練一下「妙想一通拳」、「修辭三絕掌」和「感官六合劍」這三大「靈感如泉功」,就能立即打敗「靈感死敵」作文大壞蛋,從此愛上作文了。不信?試試看吧!
香港回歸迄今十五年,世界經濟佈局逆轉,香港經濟在新形勢下屹立不倒,但人們對特區政府的管治信心下滑,對經濟社會現況不滿,面對各式各樣的矛盾,香港何去何從?經濟學家王于漸教授為我們剖析矛盾的根源,同時就這些深層次矛盾提供真知灼見,關心香港未來的各方人士,不妨細加參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