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時間為經,中日兩地為緯聚焦兩國核心電影人物【中】張石川、鄭正秋、黎民偉、洪深、侯曜、邵醉翁、胡蝶【日】尾上松之助、牧野省三、野村芳亭、田中榮三、鈴木謙作、溝口健二「分兩部:中國電影史、日本電影史,似乎太刻板呆滯。想來想去,想不通,求諸煙斗,青煙縷縷,天賜靈感:何不相互對比?即是說,二十年代,日本電影開始了,同一時候,中國電影又怎麼了?隨後如此類推,不是趣味更濃嗎?於是攤紙寫,半日,就成了五千字。文章七五年起,一連在《大成》刊登了兩年,內容由一九〇〇年前後到四五年止。嗣後,束諸高閣,不見天日。一路到今年上半年,方由黎漢傑君撿出,予以出版。橫亙四十餘年,當年參與其事者,早已物化。昔日同窗共事忙,笑聲猶在耳邊揚。人歸黃土情猶在,一縷思懷入夢長。時間真快不等人!」——沈西城好評推薦:「本書資料豐富,對喜愛研究早期中、日電影的讀者自是難得的機會。西城兄早年遊學日本,涉獵甚廣,對日本之人情世故及風俗愛好認識甚深,故行文流暢易讀。我知今日喜愛日本電影的年青人仍多,本書用輕鬆筆法有系統地介紹早期中、日電影的發展史,饒有趣味,特此向大家推薦。」——吳思遠
谷崎潤一郎、川端康成、林芙美子、竹內實——知名作家不為人知的軼聞趣事福永武彥、吉行淳之介、水上勉、橋本忍、佐野洋——被忽略的作家名作中日早期電影史——特別收錄《梅櫻三集》是沈西城多年來譯介、評述日本文學與文化的精華結集,書中不僅記錄了谷崎潤一郎、川端康成、林芙美子等文豪的風采,更挖掘了福永武彥、水上勉等被忽略的作家名作,並特別收錄中日早期電影史的珍貴篇章。這些跨越四十多年的文字,既是文學的見證,也是時代的印記,字裡行間流露著作者對中日文化的深厚情感與人生感懷。從「五陵少年」到「白髮老翁」,他的筆下不僅有文學的深度,更有歲月的溫度。透過西城的視角,讓我們一起感受文學的深邃與溫情,體會時間積澱下的文化重量。「雜誌上的舊文章,有許多連我自己都不存印象了,像水上勉那篇父子相認的文章、吉川幸次郎的文論譯述、安部公房的小說翻譯,大抵都是七十年代中期譯寫的。相隔四十多年重看,不無惆悵和感觸。書中所寫的人物,大多已不在世上,而我亦從五陵少年變成白髮老翁,心中自不免有一絲淒涼,慨嘆。」——沈西城
上海往事:《海上花列傳》、姚莉、杜月笙、桂生阿姐、佘愛珍 香港舊夢:皇都戲院、麗的三花、姚卓然、李菁 潮流時興懷舊,沈西城的懷舊,夢縈中、港、台、日,從晚清到民國到八十年代,小至理髮、謝年,大至上海灘黑幫掌故、光緒賓天之謎;異地風情如日本歌后千秋直美,傳統風俗如趣話英式粵語,一段段值得回味的依稀美夢,宛如舊日的國語時代曲,慢慢演奏,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