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看似科幻外太空的詩或故事,其實多一半只是宣傳效果;藉以引導讀者好好去讀這本詩集,最終不會空手而返。因為書裡充滿了篇篇意境深遠可讀性至高的好詩。這本詩集料非暢銷書,選擇年輕有活力有創新條件,並有豐富經驗的斑馬線文庫來出版一部前衛的編排雅緻脫俗的詩集確是此書的賣點也。詩集《第三類接觸》分為〈酢漿草〉、〈舞者〉、〈普羅旺斯的某年夏天〉、〈七里香〉、〈車站〉與〈巴比倫〉六卷近九十首詩作,收錄作者自2016年出版《風景線上》五年來的作品集結。內有詩人簡政珍教授、女詩人琹川與顏艾琳的精彩序言,後有多位詩壇名家的力薦推介文,是一部行吟詩人紮實的精心之作。
憂鬱或是悲傷,或者說一種與孤獨的相處方式,有時是抒發,也是詩最原始的初衷與力量,就像歷久不衰的經典情歌。面對書寫,我們也同時在面對各種問題,人生的答案,林林總總。不論喜怒哀樂,所面對的,終究是對於自己的認識與認同。我們終究一個人來,一個人離開,哭著來到世上,期盼最後微笑離開。如何面對自己,一直是一門不斷在學習的人生課業。或許終生要與這樣的自己對抗、相處。更期盼用溫暖堅強的能量,讓路,都能夠持續走下去。「現實中,我們都有一口難以訴出的苦像不容易被找到的根鬚」面對生活,或許我們低頭,「那些需要挺直的背脊」更顯得可貴。致 我們的理想,我們的真實,以及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