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欲深者天機淺」,這是領悟參透莊子、易經之學的重要關鍵。●清代大儒金聖嘆評點的六才子書,沒有《易經》,沒有《老子》,卻將《莊子》列名第一。●劉君祖將《易經》和《莊子》相互註解,將難解的問題占卦讓易經來詮釋其中妙義。這種天人互通,感應道交的方法,突破了前人的窠臼。林安梧(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國立東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元亨書院山長)白培霖(華邦電子技術長)賴賢宗(國立臺北大學中文系教授暨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主任)龔鵬程(前佛光大學校長)一致推薦我們讀一切經典,絕非迷信復古,而是藉古人的智慧啟發我們的智慧,以應對解決當代的問題。《莊子》是一本奇書,也是一本好看的書。他用驚世駭俗的誇張語言,嘻笑怒罵的諷刺寓言,有時也假借古人之口說他想說的話。徜徉其中就像和知交老友,一起遊山玩水,心情愉悅,又暢談人生歷練智慧。清代大儒金聖嘆評點的六才子書,既沒《易經》也沒《老子》,卻讓《莊子》列名天下第一才子書。翻開歷史,開明盛世,儒家都被提出來點綴門面,莊嚴朝廷。但遇到亂世老莊學說經常被用來安撫人心,休養生息。如今二十一世紀,人心更加漂浮,對立更形嚴峻,各地衝突、戰亂不息。午夜夢迴,我們似乎回到戰國時期,莊子這本奇書,將比任何心靈雞湯來得有效。年輕時劉君祖跟隨毓鋆老師讀《莊子》,用的是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清郭慶藩集釋,還參考葉玉麟太老師的白話譯解。郭象的注有1347條幾乎另成一家之言,毓老師說深悟善用可以之治平天下。郭象辯才無礙,口若懸河,官做得不小,有從政的實務經驗,並非只是空談的玄學之士。方今天下大亂,無經國體致的政客比比皆是,難解民生困苦,若能細究郭注應有甚深體悟。自古以來解《莊》的書不少,劉君祖卻將《易經》和《莊子》相互註解,還將難解的問題占卦讓易經來詮釋妙義。這種天人互通,感應道交的方法,協助我們突破前人的窠臼,而用一個嶄新的觀點,來解釋莊子。這樣不但對莊子一書有新的詮釋,對於易經也有嶄新的領域。讀《莊子》讓人心曠神怡,讀劉君祖的《從易經看莊子》,更能一舉數得,不僅讀到莊子的豁達,也讀到易經的奧妙,更有莊子加易經的「致廣大而盡精微」的妙味。
●「嗜欲深者天機淺」,這是領悟參透莊子、易經之學的重要關鍵。●清代大儒金聖嘆評點的六才子書,沒有《易經》,沒有《老子》,卻將《莊子》列名第一。●劉君祖將《易經》和《莊子》相互註解,將難解的問題占卦讓易經來詮釋其中妙義。這種天人互通,感應道交的方法,突破了前人的窠臼。林安梧(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國立東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元亨書院山長)白培霖(華邦電子技術長)賴賢宗(國立臺北大學中文系教授暨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主任)龔鵬程(前佛光大學校長)一致推薦我們讀一切經典,絕非迷信復古,而是藉古人的智慧啟發我們的智慧,以應對解決當代的問題。《莊子》是一本奇書,也是一本好看的書。他用驚世駭俗的誇張語言,嘻笑怒罵的諷刺寓言,有時也假借古人之口說他想說的話。徜徉其中就像和知交老友,一起遊山玩水,心情愉悅,又暢談人生歷練智慧。清代大儒金聖嘆評點的六才子書,既沒《易經》也沒《老子》,卻讓《莊子》列名天下第一才子書。翻開歷史,開明盛世,儒家都被提出來點綴門面,莊嚴朝廷。但遇到亂世老莊學說經常被用來安撫人心,休養生息。如今二十一世紀,人心更加漂浮,對立更形嚴峻,各地衝突、戰亂不息。午夜夢迴,我們似乎回到戰國時期,莊子這本奇書,將比任何心靈雞湯來得有效。年輕時劉君祖跟隨毓鋆老師讀《莊子》,用的是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清郭慶藩集釋,還參考葉玉麟太老師的白話譯解。郭象的注有1347條幾乎另成一家之言,毓老師說深悟善用可以之治平天下。郭象辯才無礙,口若懸河,官做得不小,有從政的實務經驗,並非只是空談的玄學之士。方今天下大亂,無經國體致的政客比比皆是,難解民生困苦,若能細究郭注應有甚深體悟。自古以來解《莊》的書不少,劉君祖卻將《易經》和《莊子》相互註解,還將難解的問題占卦讓易經來詮釋妙義。這種天人互通,感應道交的方法,協助我們突破前人的窠臼,而用一個嶄新的觀點,來解釋莊子。這樣不但對莊子一書有新的詮釋,對於易經也有嶄新的領域。讀《莊子》讓人心曠神怡,讀劉君祖的《從易經看莊子》,更能一舉數得,不僅讀到莊子的豁達,也讀到易經的奧妙,更有莊子加易經的「致廣大而盡精微」的妙味。
萬法不離自性,直指本心劉君祖開創以易觀佛、以佛參易之獨特路徑●從易經解心經●從易經解金剛經●從易經解六祖壇經●從易經解維摩詰經今日世風之亂,災難不息,真正緣由在人心不淨。通透佛經智慧,方能遠離顛倒夢想。21世紀究竟人生緣法必讀之書今日國際紛爭越演越烈,生態環境的污染破壞日益嚴重,造成全球暖化災難不斷,真正的緣由還是因為人心不淨。若能透過佛法層層突破的妙智慧,助人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必對當今世道大有助益。劉君祖學易四十年,擅長將深奧難解的易理,以生活化的實例佐證,近年更以易經為根柢,遍及群經和佛經。無論篇幅長短,悟理難易,一概以易理易數融通互證。也由此先證不同經典,殊途同歸,而可確立生命主體,應天行道。在《從易經解佛家經典:心經、金剛經、六祖壇經、維摩詰經》叢書中,劉君祖開創了一種以易解佛的路徑,透過《易經》解釋《心經》、《金剛經》、《六祖壇經》、《維摩詰經》佛教重要經典。以易梳佛,彼此互證,一切法皆是佛法,皆是易法,儒法道法亦復如是。․《從易經解心經》以《易經》解析《心經》,佛易會通,開創了一種以易解佛的特殊路徑。《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僅有兩百六十個字,但含義廣博精深,大乘佛法的精要統統都濃縮在其中。「般若波羅蜜多心」是這部經的總名稱,意思是教人依照「般若」妙法修行,便可度脫煩惱的生死苦海,達到究竟安樂的涅槃彼岸。《心經》的緣起,地點在靈鷲山中部,當時觀自在菩薩正在觀修般若波羅蜜多,而照見五蘊皆自性空。這部經是舍利子與觀自在菩薩有關空性的問答。一般佛經都記載佛說,《心經》卻是觀音菩薩擔綱說法,將大乘佛法的究竟真諦闡述無遺,且能以最少的篇幅,以簡馭繁、化繁為簡,把這些最深刻、最具深厚含蘊的義理講出來,這種成就真是不可思議。劉君祖學易四十年,擅長將深奧難解的易理,以生活化的實例佐證,近年更以易經為根柢,遍及群經和佛經。在他品讀過的經典中,大概只有《易經・雜卦傳》堪與比擬,文字很精簡,二三個字就蘊藏無盡的密碼。本書以《易經》的義理來解析《心經》,佛易會通,開創了一種以易解佛的路徑。今日國際紛爭越演越烈,生態環境的污染破壞日益嚴重,造成全球暖化災難不斷,真正的緣由還是因為人心不淨。劉君祖新解《心經》,希望對於學者能有幫助,對於世道有所補益。․《從易經解金剛經》《金剛經》是佛經第一經,《易經》則是華夏第一經,兩個第一的經典如何對話?劉君祖以易參佛、佛易參證,借用易占,用天算,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金剛經》是大乘佛教重要經典之一,也是出家或在家佛教徒經常持誦與抄寫的佛經。它是釋迦牟尼在世時與須菩提等弟子的對話,傳入中土之後,以鳩摩羅什的譯本最為通行,整部經五千多字,通篇討論的是空性智慧,因為漢譯佛典都是飽學之士,文句不但美而且別具深意。劉君祖學易四十餘年,擅長將深奧難解的易理,結合時事和生活化的實例佐證,近年更以易經為根柢,遍及群經和佛經。劉君祖以易參佛、佛易參證的講經計畫,最先講的就是金剛經,因為它不繞遠路,直指本心,還可以消業力。很多人認為《金剛經》是佛經第一經,《易經》則是華夏第一經,兩個第一的經典如何對話?這也是本書最特別的地方。劉君祖還借用易占,用天算,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有趣的是,曾有學生占卦問《金剛經》說甚麼?《易經》給的答案是〈震卦〉第四爻,爻變是〈復卦〉,只用「震遂泥」三個字,就涵蓋了金剛經的主旨,就是「剝極而復」,就是將層層假象通通都給剝光,自然就會明白了。而劉君祖在講經計畫之前,誠心以易占問各經的主旨,《金剛經》是復卦初爻,爻辭:「不遠復,無祇悔,元吉。」妙的是伏羲老祖還能因材施教,給的答案既簡單又直接,就是〈復卦〉第一爻。顯然老師智慧比較高,不必講遂泥,省卻了中間的過程。或許有讀者會問:若是大家同時占卦呢﹖劉君祖說《易經》都能回答的井井有條,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真是不可思議。 《金剛經》有別於其他佛教經典的地方是,既沒神通,也不放光,更沒有大到匪夷所思的佛像出現,不僅融入平實自然的生活,還要我們既不著有也不著空。《金剛經》掃除一切執著,隨說隨掃,了無罣礙。須菩提也代替大家提出許多重要的問題,像「布施功德」,「應云何住」和「應無所住」的差別等等。上經離相,下經離念。《金剛經》的上半段很多否定句,一切皆無,一切皆空。進入下半段,師生之間的問答,則是正面的肯定,一切皆是,一切皆有,最後都不執著,把所有的見地都掃乾淨。《金剛經》的般若智慧之所以難懂、難行、難修,是因為它超越世俗凡情太多,「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不要我們產生執著罣礙依賴的心,空有兩不住,此岸就是彼岸。劉君祖雖是理工背景,但有一代鴻儒毓鋆老師的薰陶,象、數、理三全,在當代是特別難得的。他講解深奧的《易經》和《金剛經》,十分生活化,深入淺出易懂,而且具足了現代嚴密的邏輯思考與先進的科學知識,對於現代知識菁英更具有四兩撥千斤的說服力。․《從易經解六祖壇經》《易經》為生生法,從生生看去,萬法皆生。《六祖壇經》是無生法,從無生看去,了達諸法。劉君祖嫻熟易經、通曉壇經,意到筆隨,觸處生機。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後發揚光大,萬千部佛經都來自印度,只有《六祖壇經》是中國人所作,因六祖惠能不識字所以是由弟子記錄下來編纂而成,就像《論語》一樣是語錄體。 《六祖壇經》共分十品。〈行由品〉:講述惠能由求法、得法以至講法的事蹟由來。〈般若品〉:惠能在法會上宣講佛法,認為一切智慧由自悟自性而生,是不假外求的般若智慧。〈疑問品〉:惠能回答聽者的種種疑問,駁斥許多世俗錯誤的認知。〈定慧品〉:講定慧一體,定慧雙修。〈坐禪品〉:惠能主張自見本性,對境不亂,才是真正坐禪的境界。〈懺悔品〉:講授無相懺悔,不拘形式。〈機緣品〉:敘述惠能接引一些學生的機遇與因緣。〈頓漸品〉:闡說禪宗頓悟與漸悟說的分歧,以及南北二宗間發生的相關事情。〈護法品〉:朝廷使者受命邀惠能進京接受供養,惠能婉拒並對使者講說禪門宗旨。〈付囑品〉:惠能去世前為弟子說法,以及過世後的種種情景。 《六祖壇經》還記載了爭奪祖師衣缽,五祖弘忍周密部署,秘傳衣缽後催促惠能南逃,往後十餘年,清淨佛門不斷上演買兇追殺之事。這種同門相殘在印度佛經中是看不到的。中國的政治智慧早熟,無所不用其極的政爭酷烈,諸子百家思想皆以經世致用為主,利之所在,弊亦隨之,這裡面很值得我們深思。 劉君祖嫻熟易經、了透壇經,意到筆隨,觸處生機。書中夾敘夾議,還借用易占卦象解析印證,旁徵博引,期能了解其中深意。以《易經》解析《心經》,佛易會通,開創了一種以易解佛的特殊路徑。․《從易經解維摩詰經》劉君祖以深廣之《易經》解析《維摩詰經》,借用易占卦象解析印證,旁徵博引,期能了解其中深意。本書主角維摩詰是佛陀的在家弟子,身處紅塵俗世,卻精通大乘佛教義理,具有一般出家人所不能及的修為和見地,這部經主要闡示維摩詰所證之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又稱《淨名經》、《無垢經》、《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經》。全書共十四品,三萬三千字,值得慢慢細心品讀。它的記述方式也很有意思,分幾個場景。第一幕從佛陀講經的芒果園開始,然後鏡頭轉到維摩詰的住所,因為維摩詰生病了,佛陀想派他親近的弟子前去探望,但舍利弗、目犍連、須菩提、迦葉、阿難、彌勒等卻都婉拒了。因為他們曾經在修行上被維摩詰糾正、駁倒過,最後智慧第一的文殊師利前去探病,兩大高手展開精彩的論辯,談及大乘佛法中極為殊聖高深的義理。最後探病的隊伍全部轉回第一品的現場,聆聽世尊做總結。《維摩詰經》以居士說法,折服眾多羅漢乃至菩薩的情景,自古就很吸引文人雅士耽讀傳誦,他周旋於世間各處能夠圓融無礙的本事也令人艷羨。可以在汙泥中修蓮花道,又不必斬斷世俗生活,一直深受傳統文人的激賞。像唐代王維自號摩詰;白居易稱香山居士;蘇東坡詩詞中常出現天女散花的摩詰境界;玄奘法師西行求法,還特地去尋維摩詰臥病的斗室。若照佛教說法,末法時期魔強法弱,披著佛皮魔骨的假貨太多,所以主要傳法的責任在居士,反而不是出家人。維摩詰不僅是位仁慈慷慨的慈善家也是亙古出名的大居士,能夠在出世與入世間圓通無礙。疫情持續,天災不斷,人心憂懼不安,身處迷離亂局,寰宇風雲變色,希望能夠修習維摩詰的本事從容應對,進而旋轉乾坤普濟眾生。劉君祖延續以易參佛、易佛互證的觀點,以深廣之《易經》解析《維摩詰經》,還借用易占卦象解析印證,旁徵博引,期能了解其中深意。
●維摩詰是亙古出名的大居士大慈善家,看他怎麼在出世與入世間圓通無礙。●疫情持續,天災不斷,人心憂懼不安,期能修習維摩詰的本事從容應對,進而旋轉乾坤普濟眾生。●劉君祖延續以易參佛、易佛互證的觀點,以深廣之《易經》解析《維摩詰經》,還借用易占卦象解析印證,旁徵博引,期能了解其中深意。《從易經解維摩詰經》是劉君祖繼《心經》、《金剛經》、《六祖壇經》之後,從易經解佛經的第四本書。本書主角維摩詰是佛陀的在家弟子,身處紅塵俗世,卻精通大乘佛教義理,具有一般出家人所不能及的修為和見地,這部經主要闡示維摩詰所證之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又稱《淨名經》、《無垢經》、《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經》。全書共十四品,三萬三千字,值得慢慢細心品讀。它的記述方式也很有意思,分幾個場景。第一幕從佛陀講經的芒果園開始,然後鏡頭轉到維摩詰的住所,因為維摩詰生病了,佛陀想派他親近的弟子前去探望,但舍利弗、目犍連、須菩提、迦葉、阿難、彌勒等卻都婉拒了。因為他們曾經在修行上被維摩詰糾正、駁倒過,最後智慧第一的文殊師利前去探病,兩大高手展開精彩的論辯,談及大乘佛法中極為殊聖高深的義理。最後探病的隊伍全部轉回第一品的現場,聆聽世尊做總結。《維摩詰經》以居士說法,折服眾多羅漢乃至菩薩的情景,自古就很吸引文人雅士耽讀傳誦,他周旋於世間各處能夠圓融無礙的本事也令人艷羨。可以在汙泥中修蓮花道,又不必斬斷世俗生活,一直深受傳統文人的激賞。像唐代王維自號摩詰;白居易稱香山居士;蘇東坡詩詞中常出現天女散花的摩詰境界;玄奘法師西行求法,還特地去尋維摩詰臥病的斗室。若照佛教說法,末法時期魔強法弱,披著佛皮魔骨的假貨太多,所以主要傳法的責任在居士,反而不是出家人。維摩詰不僅是位仁慈慷慨的慈善家也是亙古出名的大居士,能夠在出世與入世間圓通無礙。疫情持續,天災不斷,人心憂懼不安,身處迷離亂局,寰宇風雲變色,希望能夠修習維摩詰的本事從容應對,進而旋轉乾坤普濟眾生。劉君祖延續以易參佛、易佛互證的觀點,以深廣之《易經》解析《維摩詰經》,還借用易占卦象解析印證,旁徵博引,期能了解其中深意。
思患豫防,知機全勝 劉君祖從易經談戰略、縱橫、觀人術 ․從易經看孫子兵法:劉君祖以《易》演兵 ․從易經看鬼谷子 ․從易經看冰鑑:觀人術寶典 以生活化的實例佐證,並切合世局現況、經營挑戰,從變易中找出不變的法則。 21世紀參悟商戰智慧必讀叢書 跨世紀以來,科技日新,世界動亂頻仍,商場得利法則難以捉摸,使人心浮動,對未來焦慮。古代諸子百家留給世人的兵書、縱橫學、觀人術,擅長在動態變化中尋求最佳平衡,若能以古為師,從經典中擷取當今處世智慧,實為時代迫切所需。而《易經》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無不受其深刻影響。「分陰分陽,迭用柔剛」的太極思維,以及錯綜複雜的卦爻結構,數千年來不斷刺激中華學人的創意想像。 在《從易經談商戰智慧:孫子兵法、鬼谷子、冰鑑》套書中,易學大師劉君祖透過《易經》分析《孫子兵法》、《鬼谷子》、《冰鑑》,透過諸子百家千年智慧結晶,參透戰略、縱橫、觀人術之學,無論個人、企業乃至國家間的紛爭,都能透過這套商戰智慧之書得到一個強大的智庫,化解人際衝突,得到利多之合作機緣。熟讀此系列書,可幫助讀者在任何領域都能進退合宜。 ●《從易經看孫子兵法:劉君祖以《易》演兵》 從當今傳世最古老兵書學習理性巧妙的戰略思維,在瞬息萬變之時發揮大用。 劉君祖汲取歷代兵家精髓,獨創以《易》演兵的大易兵法。 《孫子兵法》是流傳最古老的兵書,不僅是一部指導戰爭的寶典,也是尋求和平的捷徑。全書共有十三篇,形成一套系統完備且可循環運用的戰略思維;在各種「權變」的法則間,保持冷徹非情的理性判斷能力,在面臨人生各種重大決策時,獲致全面的成功。這蘊藉深厚的戰略思維,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正可以發揮大用。 《孫子兵法》是世界第一兵書,但把《易經》跟兵法結合研究論述,還真是前無古人。劉君祖綜合運用《易經》來講《孫子兵法》,感覺更立體、更動態,在學習兵法的同時,可以從《易經》的視角,提出更高維度的意見,而有更深、更全面的體悟。劉君祖曾就以《易》演兵占問《易經》,卦象是復卦第四爻――「中行獨復」。意思是按照時中之道行事,並呼應初爻指出的核心創造力。爻辭說得很透徹,等於是為此書背書保證。確實,建構大易兵法,可以更深層次探索《易經》與《孫子兵法》兩部奇書豐富的內涵和運用的彈性。 學過《易經》的人都知道,《易經》有三易:即變易、不易、簡易。《繫辭傳》從頭到尾強調的就是簡易。簡單來說,就是人不要自尋煩惱,不要把事情複雜化,尤其大規模的軍事衝突、組織衝突,一定要化繁為簡,以簡馭繁。這雖然都是老話,卻是顛撲不破的道理,所有的管理,包括身心方寸之間的管理都是這個法則。 綜觀21世紀並不流行打仗,國際間的重大紛爭不大可能用軍事衝突圓滿解決,須借助外交、經貿、資訊、情報、網路、甚至宗教文化的鬥智鬥力來綜合較量。而且現代社會各種非軍事手段的爭鬥,諸如商場競爭、談判技巧,以及錯綜的人際關係等,這些都離不開策略,也就是用兵之道。企業競爭如同行軍打仗,若不能抓住市場就很難在競爭中立足。因此,熟讀此書,可以幫助讀者在任何領域都能進退合宜。 ●《從易經看鬼谷子》 外交理論思想鼻祖,縱橫謀略傳奇之書,智慧與智謀相映生輝,引人入勝。 劉君祖新解古今第一奇書,教你在人生的劇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鬼谷子極具神祕色彩,春秋戰國時隱居於鬼谷,自稱鬼谷先生。他是全才型的奇人,不僅深諳政治的韜略之學,擅長外交的縱橫之術,也精通奇門遁甲的江湖神算。他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謀略家,被譽為縱橫家的鼻祖,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門下叱吒風雲的傑出弟子,除了外交梟雄蘇秦、張儀,還有軍事家孫臏、龐涓;他們參與過許多戰爭、媾和,運用兵法和外交談判影響了歷史的走向。 《鬼谷子》的思想學說在戰國時代大放異彩,一直到明清之前都沒有盛行,為什麼現在又為世人所關注﹖究其原因是中國建立君主專制後,當政者為了便於管控,不希望人們讀他的書,當然更不會去提倡。但自從鴉片戰爭之後,門戶開放且須面對列強開展外交,折衝談判,先秦諸子的學問才逐漸受到重視。如今身處21世紀,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國與國之間的衝突時常發生,卻又不敢輕易地發動戰爭,因為硬碰硬的對立抗爭無法實際解決問題,溝通、談判才是較好的解決之道。《鬼谷子》的思想學說因而被廣泛應用於外交、公關、管理、傳媒等領域,成為研讀的智慧寶典。 《鬼谷子》是外交理論思想的鼻祖,現在更廣泛運用於全世界和各領域。這部奇書也是謀略之書,教你在劇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克敵制勝,通篇都是鉗制對手、破解亂局的奇謀妙計――運用話術溝通談判、摸清對手底牌、化解危機爭端……劉君祖以《易經》的深廣智慧解讀《鬼谷子》,再配合《孫子兵法》和《戰國策》裡面的案例,智慧與智謀相映生輝,引人入勝。 劉君祖新解鬼谷子,堪比一個強大的智庫,生動豐富,可以善加運用。 ●《從易經看冰鑑:觀人術寶典》 深入淺出,解析識人、用人之學,讀懂身體語言,就掌握了成功之鑰。 劉君祖以《易經》智慧破解其中奧祕,並能憑藉修為改變自我命運。 《冰鑑》是一部關於識人、相人的經典之作,不僅文詞好、極具啟發,而且非常實用。 晚清名臣曾國藩也是著名的理學大師,一生閱人無數,善於「以相取人」,都是受《冰鑑》觀人術的影響。曾國藩注重網羅培植各類人才,對這部奇書非常喜愛,他從一介文人到創建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進退有序的建功立業,最後還能夠善終,這在中國歷史上實屬難能可貴。 《冰鑑》七篇介紹識人、相人的重要方法,第一篇就點出核心重點「先觀神骨」,這是面相的精隨,但神是無形的,神跟骨顯現於外的就是我們的神態。一般從人的行走坐臥、一顰一笑都能透露出訊息,但卻不能只看表象,須具有洞察力。因為知人知面不知心,尤其那種大奸大惡、道貌岸然之人,隱藏得很深,一般人很難斷言是邪是正。 《冰鑑》不同於一般的江湖相書,強調整體性,注重在動態變化中尋求最佳的平衡,就像易經中的卦,卦中有卦,還有爻變、卦變,不但錯綜複雜而且交互影響。《冰鑑》七篇從人的神骨、剛柔、容貌、情態、鬚眉、聲音、氣色,就能看穿他人的本質。透過細膩的觀察,可以鑑定此人是否易於相處?能否委以重任?可以推心置腹?或要退避三舍?這些識人之學和應對進退之法,都可以運用於個人或現代企業的管理中。 劉君祖以《易經》的高遠思想解析《冰鑑》,全方位地解讀識人、用人之學。不僅細述透過外表看到他人本質的方法,還揭示了依靠修為改變個人命運的深刻哲理和具體途徑。
●《易經》為生生法,從生生看去,萬法皆生。 ●《六祖壇經》是無生法,從無生看去,了達諸法,自在沒有罣礙。 ●劉君祖嫻熟易經、通曉壇經,意到筆隨,觸處生機。書中夾敘夾議且用易占卦象解析印證。 ●劉君祖以深廣之《易經》解析《六祖壇經》,佛易會通,開創了一種以易解佛的特殊路徑。 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後發揚光大,萬千部佛經都來自印度,只有《六祖壇經》是中國人所作,因為六祖惠能不識字所以是由弟子記錄下來編纂而成,就像《論語》一樣是語錄體。 《六祖壇經》共分十品。〈行由品〉:講述惠能由求法、得法以至講法的事蹟由來。〈般若品〉:惠能在法會上宣講佛法,認為一切智慧由自悟自性而生,是不假外求的般若智慧。〈疑問品〉:惠能回答聽者的種種疑問,駁斥許多世俗錯誤的認知。〈定慧品〉:講定慧一體,定慧雙修。〈坐禪品〉:惠能主張自見本性,對境不亂,才是真正坐禪的境界。〈懺悔品〉:講授無相懺悔,不拘形式。〈機緣品〉:敘述惠能接引一些學生的機遇與因緣。〈頓漸品〉:闡說禪宗頓悟與漸悟說的分歧,以及南北二宗間發生的相關事情。〈護法品〉:朝廷使者受命邀惠能進京接受供養,惠能婉拒並對使者講說禪門宗旨。〈付囑品〉:惠能去世前為弟子說法,以及過世之後的種種情景。 《六祖壇經》還記載了爭奪祖師衣缽,五祖弘忍周密部署,秘傳衣缽後催促惠能南逃,往後十餘年,清淨佛門不斷上演買兇追殺之事。這種同門相殘在印度佛經中是看不到的。中國的政治智慧早熟,無所不用其極的政爭酷烈,諸子百家思想皆以經世致用為主,利之所在,弊亦隨之,這裡面很值得我們深思。 劉君祖嫻熟易經、了透壇經,意到筆隨,觸處生機。書中夾敘夾議,還借用易占卦象解析印證,旁徵博引,期能了解其中深意。
●《易經》為生生法,從生生看去,萬法皆生。 ●《六祖壇經》是無生法,從無生看去,了達諸法,自在沒有罣礙。 ●劉君祖嫻熟易經、通曉壇經,意到筆隨,觸處生機。書中夾敘夾議且用易占卦象解析印證。 ●劉君祖以深廣之《易經》解析《六祖壇經》,佛易會通,開創了一種以易解佛的特殊路徑。 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後發揚光大,萬千部佛經都來自印度,只有《六祖壇經》是中國人所作,因為六祖惠能不識字所以是由弟子記錄下來編纂而成,就像《論語》一樣是語錄體。 《六祖壇經》共分十品。〈行由品〉:講述惠能由求法、得法以至講法的事蹟由來。〈般若品〉:惠能在法會上宣講佛法,認為一切智慧由自悟自性而生,是不假外求的般若智慧。〈疑問品〉:惠能回答聽者的種種疑問,駁斥許多世俗錯誤的認知。〈定慧品〉:講定慧一體,定慧雙修。〈坐禪品〉:惠能主張自見本性,對境不亂,才是真正坐禪的境界。〈懺悔品〉:講授無相懺悔,不拘形式。〈機緣品〉:敘述惠能接引一些學生的機遇與因緣。〈頓漸品〉:闡說禪宗頓悟與漸悟說的分歧,以及南北二宗間發生的相關事情。〈護法品〉:朝廷使者受命邀惠能進京接受供養,惠能婉拒並對使者講說禪門宗旨。〈付囑品〉:惠能去世前為弟子說法,以及過世之後的種種情景。 《六祖壇經》還記載了爭奪祖師衣缽,五祖弘忍周密部署,秘傳衣缽後催促惠能南逃,往後十餘年,清淨佛門不斷上演買兇追殺之事。這種同門相殘在印度佛經中是看不到的。中國的政治智慧早熟,無所不用其極的政爭酷烈,諸子百家思想皆以經世致用為主,利之所在,弊亦隨之,這裡面很值得我們深思。 劉君祖嫻熟易經、了透壇經,意到筆隨,觸處生機。書中夾敘夾議,還借用易占卦象解析印證,旁徵博引,期能了解其中深意。
●《道德經》流傳影響甚深甚廣,是《聖經》以外最多外國譯本及論述的書籍。 ●劉君祖三教會通,不僅以《易》解《老子》,以《莊子》解《老子》,還以《心經》《金剛經》《華嚴經》來詮釋解析《老子》。 ●《道德經》是道家最高思想,充滿悲天憫人的情懷。許多警世箴言歷久彌新,能夠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給予啟發和幫助。 《道德經》是道家最高思想,充滿悲天憫人的情懷。 許多警世箴言歷久彌新,能夠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給予啟發和幫助。 《道德經》是劉君祖接觸的第一部子書,當時雖然年輕涉世未深卻非常喜愛,如今歷經歲月滄桑,一再重讀或上課講述時體會日深,他曾多次嘗試以《易經》通《老子》,相互印證,有許多驚喜的發現。 《道德經》至今流傳的版本分為道經和德經兩部分,上篇道經共37章,下篇德經共44章,五千言中充滿悲天憫人的情懷,也提出不少警世箴言。其中關切政治的表述相當多;例如「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六十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第十章)。在第七章中老子講「長生」講「天長地久」,老子說想要長久永恆,必須效法天道的無私。影響了後世許多修道、求道之人追求長生的養生思想,包括煉丹、畫符咒等等。按照老子的思想,是要清心寡欲、隨順自然才能夠做到。歷史上大家熟知的秦始皇、漢武帝,掌握了最高權力,渴望長生不老,想盡辦法運用權勢滿足自己無窮的欲望,卻與大道背道而馳,怎麼可能長生呢﹖ 一般人以為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其實並不是真的無所作為,而是去除私心私欲後道心堅固的無不可為。《道德經》中的警世箴言,對於治國平天下的政事,濟弱扶傾的王道理想,以及職場上的進退謀略,都有深刻的洞見。 現今國際間博弈加劇,國與國之間的矛盾衝突不斷,劉君祖認為這些國際紛爭最好還是要以外交談判協商來解決。老子注重生態也是個反戰者,許多觀點論述至今仍值得執政者參考。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和突如其來的失序困境,若能運用老子處於亂世、面對憂患的人生態度和生命格言,可以增長智慧、靜定人心,讓人不憂不懼的承接外在的一切變化。
●《道德經》流傳影響甚深甚廣,是《聖經》以外最多外國譯本及論述的書籍。 ●劉君祖三教會通,不僅以《易》解《老子》,以《莊子》解《老子》,還以《心經》《金剛經》《華嚴經》來詮釋解析《老子》。 ●《道德經》是道家最高思想,充滿悲天憫人的情懷。許多警世箴言歷久彌新,能夠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給予啟發和幫助。 《道德經》是道家最高思想,充滿悲天憫人的情懷。 許多警世箴言歷久彌新,能夠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給予啟發和幫助。 《道德經》是劉君祖接觸的第一部子書,當時雖然年輕涉世未深卻非常喜愛,如今歷經歲月滄桑,一再重讀或上課講述時體會日深,他曾多次嘗試以《易經》通《老子》,相互印證,有許多驚喜的發現。 《道德經》至今流傳的版本分為道經和德經兩部分,上篇道經共37章,下篇德經共44章,五千言中充滿悲天憫人的情懷,也提出不少警世箴言。其中關切政治的表述相當多;例如「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六十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第十章)。在第七章中老子講「長生」講「天長地久」,老子說想要長久永恆,必須效法天道的無私。影響了後世許多修道、求道之人追求長生的養生思想,包括煉丹、畫符咒等等。按照老子的思想,是要清心寡欲、隨順自然才能夠做到。歷史上大家熟知的秦始皇、漢武帝,掌握了最高權力,渴望長生不老,想盡辦法運用權勢滿足自己無窮的欲望,卻與大道背道而馳,怎麼可能長生呢﹖ 一般人以為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其實並不是真的無所作為,而是去除私心私欲後道心堅固的無不可為。《道德經》中的警世箴言,對於治國平天下的政事,濟弱扶傾的王道理想,以及職場上的進退謀略,都有深刻的洞見。 現今國際間博弈加劇,國與國之間的矛盾衝突不斷,劉君祖認為這些國際紛爭最好還是要以外交談判協商來解決。老子注重生態也是個反戰者,許多觀點論述至今仍值得執政者參考。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和突如其來的失序困境,若能運用老子處於亂世、面對憂患的人生態度和生命格言,可以增長智慧、靜定人心,讓人不憂不懼的承接外在的一切變化。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重要經典之一,也是出家或在家佛教徒經常持誦與抄寫的佛經。它是釋迦牟尼在世時與須菩提等弟子的對話,傳入中土之後,以鳩摩羅什的譯本最為通行,整部經五千多字,通篇討論的是空性智慧,因為漢譯佛典都是飽學之士,文句不但美而且別具深意。 劉君祖學易四十餘年,擅長將深奧難解的易理,結合時事和生活化的實例佐證,近年更以易經為根柢,遍及群經和佛經。劉君祖以易參佛、佛易參證的講經計畫,最先講的就是金剛經,因為它不繞遠路,直指本心,還可以消業力。很多人認為《金剛經》是佛經第一經,《易經》則是華夏第一經,兩個第一的經典如何對話?這也是本書最特別的地方。劉君祖還借用易占,用天算,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有趣的是,曾有學生占卦問《金剛經》說甚麼?《易經》給的答案是〈震卦〉第四爻,爻變是〈復卦〉,只用「震遂泥」三個字,就涵蓋了金剛經的主旨,就是「剝極而復」,就是將層層假象通通都給剝光,自然就會明白了。而劉君祖在講經計畫之前,誠心以易占問各經的主旨,《金剛經》是復卦初爻,爻辭:「不遠復,無祇悔,元吉。」妙的是伏羲老祖還能因材施教,給的答案既簡單又直接,就是〈復卦〉第一爻。顯然老師智慧比較高,不必講遂泥,省卻了中間的過程。或許有讀者會問:若是大家同時占卦呢﹖劉君祖說《易經》都能回答的井井有條,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真是不可思議。 《金剛經》有別於其他佛教經典的地方是,既沒神通,也不放光,更沒有大到匪夷所思的佛像出現,不僅融入平實自然的生活,還要我們既不著有也不著空。《金剛經》掃除一切執著,隨說隨掃,了無罣礙。須菩提也代替大家提出許多重要的問題,像「布施功德」,「應云何住」和「應無所住」的差別等等。 上經離相,下經離念。《金剛經》的上半段很多否定句,一切皆無,一切皆空。進入下半段,師生之間的問答,則是正面的肯定,一切皆是,一切皆有,最後都不執著,把所有的見地都掃乾淨。《金剛經》的般若智慧之所以難懂、難行、難修,是因為它超越世俗凡情太多,「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不要我們產生執著罣礙依賴的心,空有兩不住,此岸就是彼岸。 劉君祖雖是理工背景,但有一代鴻儒毓鋆老師的薰陶,象、數、理三全,在當代是特別難得的。他講解深奧的《易經》和《金剛經》,十分生活化,深入淺出易懂,而且具足了現代嚴密的邏輯思考與先進的科學知識,對於現代知識菁英更具有四兩撥千斤的說服力。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重要經典之一,也是出家或在家佛教徒經常持誦與抄寫的佛經。它是釋迦牟尼在世時與須菩提等弟子的對話,傳入中土之後,以鳩摩羅什的譯本最為通行,整部經五千多字,通篇討論的是空性智慧,因為漢譯佛典都是飽學之士,文句不但美而且別具深意。 劉君祖學易四十餘年,擅長將深奧難解的易理,結合時事和生活化的實例佐證,近年更以易經為根柢,遍及群經和佛經。劉君祖以易參佛、佛易參證的講經計畫,最先講的就是金剛經,因為它不繞遠路,直指本心,還可以消業力。很多人認為《金剛經》是佛經第一經,《易經》則是華夏第一經,兩個第一的經典如何對話?這也是本書最特別的地方。劉君祖還借用易占,用天算,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有趣的是,曾有學生占卦問《金剛經》說甚麼?《易經》給的答案是〈震卦〉第四爻,爻變是〈復卦〉,只用「震遂泥」三個字,就涵蓋了金剛經的主旨,就是「剝極而復」,就是將層層假象通通都給剝光,自然就會明白了。而劉君祖在講經計畫之前,誠心以易占問各經的主旨,《金剛經》是復卦初爻,爻辭:「不遠復,無祇悔,元吉。」妙的是伏羲老祖還能因材施教,給的答案既簡單又直接,就是〈復卦〉第一爻。顯然老師智慧比較高,不必講遂泥,省卻了中間的過程。或許有讀者會問:若是大家同時占卦呢﹖劉君祖說《易經》都能回答的井井有條,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真是不可思議。 《金剛經》有別於其他佛教經典的地方是,既沒神通,也不放光,更沒有大到匪夷所思的佛像出現,不僅融入平實自然的生活,還要我們既不著有也不著空。《金剛經》掃除一切執著,隨說隨掃,了無罣礙。須菩提也代替大家提出許多重要的問題,像「布施功德」,「應云何住」和「應無所住」的差別等等。 上經離相,下經離念。《金剛經》的上半段很多否定句,一切皆無,一切皆空。進入下半段,師生之間的問答,則是正面的肯定,一切皆是,一切皆有,最後都不執著,把所有的見地都掃乾淨。《金剛經》的般若智慧之所以難懂、難行、難修,是因為它超越世俗凡情太多,「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不要我們產生執著罣礙依賴的心,空有兩不住,此岸就是彼岸。 劉君祖雖是理工背景,但有一代鴻儒毓鋆老師的薰陶,象、數、理三全,在當代是特別難得的。他講解深奧的《易經》和《金剛經》,十分生活化,深入淺出易懂,而且具足了現代嚴密的邏輯思考與先進的科學知識,對於現代知識菁英更具有四兩撥千斤的說服力。
●《心經》的緣起很有趣,因佛入定,才有如此善妙因緣,讓聞聲救苦的觀世音說法,成為華人世界最熟悉最多人唸誦的經。 ●觀世音藉指點舍利弗,其實也是在指點眾生,如何度脫煩惱生死苦海的甚深妙法。 ●劉君祖以深廣之《易》解析《心經》,佛易會通,開創了一種以易解佛的特殊路徑。 ●特別收錄歷代名家心經書法,可賞析珍藏。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僅有兩百六十個字,但含義廣博精深,大乘佛法的精要統統都濃縮在其中。「般若波羅蜜多心」是這部經的總名稱,意思是教人依照「般若」妙法修行,便可度脫煩惱的生死苦海,達到究竟安樂的涅槃彼岸。 《心經》的緣起,地點在靈鷲山中部,當時觀自在菩薩正在觀修般若波羅蜜多,而照見五蘊皆自性空。這部經是舍利子與觀自在菩薩有關空性的問答。一般佛經都記載佛說,《心經》卻是觀音菩薩擔綱說法,將大乘佛法的究竟真諦闡述無遺,且能以最少的篇幅,以簡馭繁、化繁為簡,把這些最深刻、最具深厚含蘊的義理講出來,這種成就真是不可思議。 劉君祖學易四十年,擅長將深奧難解的易理,以生活化的實例佐證,近年更以易經為根柢,遍及群經和佛經。在他品讀過的經典中,大概只有《易經・雜卦傳》堪與比擬,文字很精簡,二三個字就蘊藏無盡的密碼。本書以《易經》的義理來解析《心經》,佛易會通,開創了一種以易解佛的路徑。 今日國際紛爭越演越烈,生態環境的污染破壞日益嚴重,造成全球暖化災難不斷,真正的緣由還是因為人心不淨。劉君祖新解《心經》,希望對於學者能有幫助,對於世道有所補益。
●《心經》的緣起很有趣,因佛入定,才有如此善妙因緣,讓聞聲救苦的觀世音說法,成為華人世界最熟悉最多人唸誦的經。 ●觀世音藉指點舍利弗,其實也是在指點眾生,如何度脫煩惱生死苦海的甚深妙法。 ●劉君祖以深廣之《易》解析《心經》,佛易會通,開創了一種以易解佛的特殊路徑。 ●特別收錄歷代名家心經書法,可賞析珍藏。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僅有兩百六十個字,但含義廣博精深,大乘佛法的精要統統都濃縮在其中。「般若波羅蜜多心」是這部經的總名稱,意思是教人依照「般若」妙法修行,便可度脫煩惱的生死苦海,達到究竟安樂的涅槃彼岸。 《心經》的緣起,地點在靈鷲山中部,當時觀自在菩薩正在觀修般若波羅蜜多,而照見五蘊皆自性空。這部經是舍利子與觀自在菩薩有關空性的問答。一般佛經都記載佛說,《心經》卻是觀音菩薩擔綱說法,將大乘佛法的究竟真諦闡述無遺,且能以最少的篇幅,以簡馭繁、化繁為簡,把這些最深刻、最具深厚含蘊的義理講出來,這種成就真是不可思議。 劉君祖學易四十年,擅長將深奧難解的易理,以生活化的實例佐證,近年更以易經為根柢,遍及群經和佛經。在他品讀過的經典中,大概只有《易經・雜卦傳》堪與比擬,文字很精簡,二三個字就蘊藏無盡的密碼。本書以《易經》的義理來解析《心經》,佛易會通,開創了一種以易解佛的路徑。 今日國際紛爭越演越烈,生態環境的污染破壞日益嚴重,造成全球暖化災難不斷,真正的緣由還是因為人心不淨。劉君祖新解《心經》,希望對於學者能有幫助,對於世道有所補益。
道家珍藏的奇書,底蘊極深。 上可用來修道成仙,中可用來富國安民,下可用來戰勝強兵。 就像《黃帝內經》風靡中醫學界一樣,《黃帝陰符經》這本奇書,自古以來迷倒了不少想要建功立業的豪傑志士。他們認為若能領悟此經,可以戰勝強兵,治國安邦,還可以稱帝稱王,成就王圖霸業。它曾被視為兵書、神仙書和治國方要,憑此書而建功立業的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有黃帝、伊尹、范蠡、鬼谷子、張良、曹操、諸葛亮、葛洪、李靖、黃庭堅、朱熹等人。 《黃帝陰符經》是後人借黃帝之名而作,成書年代不詳,書中闡明人的言行若能暗合天道,懂得掌握時機,進可攻退可守,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天機經》又名《陰符天機經》,是為解說《陰符經》而作。一般人若是體悟不夠,或是人生經驗不足,會覺得文字過於精練,較難理解。作者很喜歡這部經,盡力解釋想讓更多人了解其中深藏的天機。 劉君祖依經解經,貫通經典,一一解讀《黃帝陰符經》和《天機經》。《陰符經》短短四、五百字,《天機經》亦不過三千字,兩書合觀,沉潛其間,掌握天地萬物運行的自然規律,體悟道家智慧和修身方法。面對未來世界情勢的劇烈變化和災難,能夠洞悉先機,進而以智取勝。 本書行文簡練精要,引人深思,教你在現代生活中達觀應對、識得先機、通達智慧。
道家珍藏的奇書,底蘊極深。 上可用來修道成仙,中可用來富國安民,下可用來戰勝強兵。 就像《黃帝內經》風靡中醫學界一樣,《黃帝陰符經》這本奇書,自古以來迷倒了不少想要建功立業的豪傑志士。他們認為若能領悟此經,可以戰勝強兵,治國安邦,還可以稱帝稱王,成就王圖霸業。它曾被視為兵書、神仙書和治國方要,憑此書而建功立業的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有黃帝、伊尹、范蠡、鬼谷子、張良、曹操、諸葛亮、葛洪、李靖、黃庭堅、朱熹等人。 《黃帝陰符經》是後人借黃帝之名而作,成書年代不詳,書中闡明人的言行若能暗合天道,懂得掌握時機,進可攻退可守,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天機經》又名《陰符天機經》,是為解說《陰符經》而作。一般人若是體悟不夠,或是人生經驗不足,會覺得文字過於精練,較難理解。作者很喜歡這部經,盡力解釋想讓更多人了解其中深藏的天機。 劉君祖依經解經,貫通經典,一一解讀《黃帝陰符經》和《天機經》。《陰符經》短短四、五百字,《天機經》亦不過三千字,兩書合觀,沉潛其間,掌握天地萬物運行的自然規律,體悟道家智慧和修身方法。面對未來世界情勢的劇烈變化和災難,能夠洞悉先機,進而以智取勝。 本書行文簡練精要,引人深思,教你在現代生活中達觀應對、識得先機、通達智慧。
深入淺出,解析識人、用人之學,讀懂身體語言,就掌握了成功之鑰。 劉君祖以《易經》智慧破解其中奧祕,並能憑藉修為改變自我命運。 《冰鑑》是一部關於識人、相人的經典之作,不僅文詞好、極具啟發,而且非常實用。 晚清名臣曾國藩也是著名的理學大師,一生閱人無數,善於「以相取人」,都是受《冰鑑》觀人術的影響。曾國藩注重網羅培植各類人才,對這部奇書非常喜愛,他從一介文人到創建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進退有序的建功立業,最後還能夠善終,這在中國歷史上實屬難能可貴。 《冰鑑》七篇介紹識人、相人的重要方法,第一篇就點出核心重點「先觀神骨」,這是面相的精隨,但神是無形的,神跟骨顯現於外的就是我們的神態。一般從人的行走坐臥、一顰一笑都能透露出訊息,但卻不能只看表象,須具有洞察力。因為知人知面不知心,尤其那種大奸大惡、道貌岸然之人,隱藏得很深,一般人很難斷言是邪是正。 《冰鑑》不同於一般的江湖相書,強調整體性,注重在動態變化中尋求最佳的平衡,就像易經中的卦,卦中有卦,還有爻變、卦變,不但錯綜複雜而且交互影響。《冰鑑》七篇從人的神骨、剛柔、容貌、情態、鬚眉、聲音、氣色,就能看穿他人的本質。透過細膩的觀察,可以鑑定此人是否易於相處?能否委以重任?可以推心置腹?或要退避三舍?這些識人之學和應對進退之法,都可以運用於個人或現代企業的管理中。 劉君祖以《易經》的高遠思想解析《冰鑑》,全方位地解讀識人、用人之學。不僅細述透過外表看到他人本質的方法,還揭示了依靠修為改變個人命運的深刻哲理和具體途徑。
深入淺出,解析識人、用人之學,讀懂身體語言,就掌握了成功之鑰。 劉君祖以《易經》智慧破解其中奧祕,並能憑藉修為改變自我命運。 《冰鑑》是一部關於識人、相人的經典之作,不僅文詞好、極具啟發,而且非常實用。 晚清名臣曾國藩也是著名的理學大師,一生閱人無數,善於「以相取人」,都是受《冰鑑》觀人術的影響。曾國藩注重網羅培植各類人才,對這部奇書非常喜愛,他從一介文人到創建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進退有序的建功立業,最後還能夠善終,這在中國歷史上實屬難能可貴。 《冰鑑》七篇介紹識人、相人的重要方法,第一篇就點出核心重點「先觀神骨」,這是面相的精隨,但神是無形的,神跟骨顯現於外的就是我們的神態。一般從人的行走坐臥、一顰一笑都能透露出訊息,但卻不能只看表象,須具有洞察力。因為知人知面不知心,尤其那種大奸大惡、道貌岸然之人,隱藏得很深,一般人很難斷言是邪是正。 《冰鑑》不同於一般的江湖相書,強調整體性,注重在動態變化中尋求最佳的平衡,就像易經中的卦,卦中有卦,還有爻變、卦變,不但錯綜複雜而且交互影響。《冰鑑》七篇從人的神骨、剛柔、容貌、情態、鬚眉、聲音、氣色,就能看穿他人的本質。透過細膩的觀察,可以鑑定此人是否易於相處?能否委以重任?可以推心置腹?或要退避三舍?這些識人之學和應對進退之法,都可以運用於個人或現代企業的管理中。 劉君祖以《易經》的高遠思想解析《冰鑑》,全方位地解讀識人、用人之學。不僅細述透過外表看到他人本質的方法,還揭示了依靠修為改變個人命運的深刻哲理和具體途徑。
◎教你遊說之道,掌握溝通決策的最佳條件,成為公關、商戰、外交場上縱橫捭闔、辯才無礙的談判高手。 ◎硬碰硬的對立抗爭越來越難實際解決問題,無論個人、企業乃至國家之間的紛爭,耐心溝通、談判才是更好的選項。 ◎劉君祖新解鬼谷子,堪比一個強大的智庫,生動豐富,可以善加運用。 劉君祖新解古今第一奇書 教你在人生的劇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鬼谷子極具神祕色彩,春秋戰國時隱居於鬼谷,自稱鬼谷先生。他是全才型的奇人,不僅深諳政治的韜略之學,擅長外交的縱橫之術,也精通奇門遁甲的江湖神算。他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謀略家,被譽為縱橫家的鼻祖,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門下叱吒風雲的傑出弟子,除了外交梟雄蘇秦、張儀,還有軍事家孫臏、龐涓;他們參與過許多戰爭、媾和,運用兵法和外交談判影響了歷史的走向。 《鬼谷子》的思想學說在戰國時代大放異彩,但直到明清之前都沒有盛行,為什麼現在又為世人所關注﹖因為中國建立了君主專制後,當政者為了便於管控,不希望人們讀他的書,當然更不會去提倡。但自從鴉片戰爭開始,門戶開放且須面對列強開展外交,折衝談判,先秦諸子的學問才逐漸受到重視。如今身處21世紀,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國與國之間的衝突時有,卻又不敢輕易地發動戰爭,因為硬碰硬的對立抗爭無法實際解決問題,溝通、談判才是較好的解決之道。《鬼谷子》的思想學說因而被廣泛應用於外交、公關、管理、傳媒等領域,成為研讀的智慧寶典。 《鬼谷子》是外交理論思想的鼻祖,現在更廣泛運用於全世界和各領域。這本奇書也是謀略之書,教你在劇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克敵制勝,通篇都是鉗制對手、破解亂局的奇謀妙計――運用話術溝通談判、看穿他人內心、摸清對手底牌、化解危機爭端……劉君祖以《易經》的深廣智慧解讀《鬼谷子》,再配合《孫子兵法》和《戰國策》裡面的案例,智慧與智謀相映生輝,引人入勝。
1.易學大師劉君祖對於世局時勢的洞察和預斷,收錄三千多個占例作為佐證,是獻給當代人的解卦、斷卦全書。 2.放眼全球軍事政經變化甚大,正是學易用易的好時機、斷占的好素材。 3.教你最古老、最準確的占卦方法,人生的盛衰起伏都能得到指引,且能增強決策判斷的能力。 《易經》是中國最神秘、最古老的智慧,可以上體天道,下察人事,並透過時間淬煉驗證預測的結果;藉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所構築的表意系統,精準地提供在表意識與潛意識間豐富、隱微的訊息和剖析、耙梳大宇宙間無可探知的大數據庫。透過易占術數之學的應用,無論是世局的變化、人生的盛衰榮枯,都能夠得到指引和推演,勾勒出未來發展的輪廓。 只是「演卦容易斷卦難」,易占取數的方式各有千秋、流變甚廣,甚至已開發有利用程式推算的卦象及動變;然而,這些方式是否能如實體察其占象的意涵?以及透露更深沉的暗喻或但書──就涉及卦爻關係間的錯綜複雜以及千變萬化。而且就算占得出卦象――「你,真的知道它的意義和暗示嗎?」有鑑於此,明治時期日本人高島吞象曾收集相關卦象與卦例,結集為《高島易斷》,被後人作為斷卦範本;只是其中800個占例,僅取不變與單爻變的基本占例,有一定的侷限和缺憾。 易學大師劉君祖學易開占四十餘年來,將累積的案例整理編纂成適合現代人理解的解卦全書。除了以師承滿清皇室起占的「大衍之數」占卦外,更以跨世紀前後三十多年的時間為軸,取全球、軍事、政經、文化各方面的變化為素材,結集3,000多個關於個人、社會、世事、宇宙等的占例,將難解的易理及卦象,以現代的方式全面解碼,協助讀者對於卦象和占例的分析與洞察。 書中同時說明中國皇室正統的占易之法「大衍之數」,包括:如何起占、分扐,到卦象的成形;還考量宜變之爻間「牽一髮而動全局」的拉鋸關係,透過他親身經歷的體悟驗證,將千年歷練的智海寶庫《易經》的符號釋義,從預斷、對照到驗證,讓讀者能從其中發掘天地的奧義和掌握未來的不變法則。
《易經》經文不過四千多字,加上卦爻符號的無字天書, 竟然涵蘊如此深廣,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易經密碼》這套大書近300萬字,儘管卷帙浩繁,但字字珠璣,不僅是學習易經的入門必備寶典,也是將易經智慧典藏傳家、與親人好友分享的醍醐甘露。劉君祖以他跨領域的知識,加上數十年的研究心得,將古代易學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為讀者提供了所有必要的工具和參考。這套書是他積累數十年的學思匯萃,將義理與象數融合無間,希望引發大家亂世學易的興趣,讓這部天人之書,成為大家修身齊家、經營志業的指南。 《易經密碼》第一輯,講述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訟卦、師卦、比卦。除了詳解經傳,闡釋卦爻之間的結構,探討爻變、卦變、相錯、相綜、相交,乃至卦中藏卦等複雜神奇的變化,並以中外歷史以及生活中許多的例證,印證易占的神妙之處。
《易經》經文不過四千多字,加上卦爻符號的無字天書, 竟然涵蘊如此深廣,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易經密碼》卷帙浩繁,但字字珠璣,不僅是學習易經的入門必備寶典,也是將易經智慧典藏傳家、與親人好友分享的醍醐甘露。劉君祖以他跨領域的知識,加上數十年的研究心得,將古代易學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為讀者提供了所有必要的工具和參考。這套書是他積累數十年的學思匯萃,將義理與象數融合無間,希望引發大家亂世學易的興趣,讓這部天人之書,成為大家修身齊家、經營志業的指南。 《易經密碼》第二輯,劉君祖講述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謙卦、豫卦。除了詳解經傳,闡釋卦爻之間的結構,探討爻變、卦變、相錯、相綜、相交,乃至卦中藏卦等複雜神奇的變化,並以中外史實以及生活中許多例證來印證易占的神妙之處。
《易經》經文不過四千多字,加上卦爻符號的無字天書, 竟然涵蘊如此深廣,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易經密碼》卷帙浩繁,但字字珠璣,不僅是學習易經的入門必備寶典,也是將易經智慧典藏傳家、與親人好友分享的醍醐甘露。劉君祖以他跨領域的知識,加上數十年的研究心得,將古代易學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為讀者提供了所有必要的工具和參考。這套書是他積累數十年的學思匯萃,將義理與象數融合無間,希望引發大家亂世學易的興趣,讓這部天人之書,成為大家修身齊家、經營志業的指南。 《易經密碼》第三輯,劉君祖講述隨卦、蠱卦、臨卦、觀卦、噬嗑卦、賁卦、剝卦、復卦。書中除了詳解經傳,闡釋卦爻之間的結構,探討爻變、卦變、相錯、相綜、相交,乃至卦中藏卦等複雜神奇的變化,並以中外史實以及生活中的許多例證,印證易占的神機妙算。
《易經》經文不過四千多字,加上卦爻符號的無字天書, 竟然涵蘊如此深廣,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易經密碼》這套大書,卷帙浩繁,但字字珠璣,不僅是學習易經的入門必備寶典,也是將易經智慧典藏傳家、與親人好友分享的醍醐甘露。劉君祖以他跨領域的知識,加上數十年的研究心得,將古代易學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為讀者提供了所有必要的工具和參考。這套書是他積累數十年的學思匯萃,將義理與象數融合無間,希望引發大家亂世學易的興趣,讓這部天人之書,成為大家修身齊家、經營志業的指南。 《易經密碼》第四輯,劉君祖講述无妄卦、大畜卦、頤卦、大過卦、坎卦、離卦、咸卦、恒卦。書中除了詳解經傳,闡釋卦爻之間的結構,探討爻變、卦變、相錯、相綜、相交,乃至卦中藏卦等複雜神奇的變化,並以中外史實以及生活中的許多例證,印證易占的神機妙算。
《易經》經文不過四千多字,加上卦爻符號的無字天書, 竟然涵蘊如此深廣,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易經密碼》卷帙浩繁,但字字珠璣,不僅是學習易經的入門必備寶典,也是將易經智慧典藏傳家、與親人好友分享的醍醐甘露。劉君祖以他跨領域的知識,加上數十年的研究心得,將古代易學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為讀者提供了所有必要的工具和參考。這套書是他積累數十年的學思匯萃,將義理與象數融合無間,希望引發大家亂世學易的興趣,讓這部天人之書,成為大家修身齊家、經營志業的指南。 《易經密碼》第六輯,劉君祖講述損卦、益卦、夬卦、姤卦、萃卦、升卦、困卦、井卦。書中除了詳解經傳,闡釋卦爻之間的結構,探討爻變、卦變、相錯、相綜、相交,乃至卦中藏卦等複雜神奇的變化,並以中外史實以及生活中的許多例證,印證易占的神機妙算。
《易經》經文不過四千多字,加上卦爻符號的無字天書, 竟然涵蘊如此深廣,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易經密碼》這套大書,卷帙浩繁,但字字珠璣,不僅是學習易經的入門必備寶典,也是將易經智慧典藏傳家、與親人好友分享的醍醐甘露。劉君祖以他跨領域的知識,加上數十年的研究心得,將古代易學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為讀者提供了所有必要的工具和參考。這套書是他積累數十年的學思匯萃,將義理與象數融合無間,希望引發大家亂世學易的興趣,讓這部天人之書,成為大家修身齊家、經營志業的指南。 《易經密碼》第七輯,劉君祖講述革卦、鼎卦、震卦、艮卦、漸卦、歸妹卦、豐卦、旅卦。書中除了詳解經傳,闡釋卦爻之間的結構,探討爻變、卦變、相錯、相綜、相交,乃至卦中藏卦等複雜神奇的變化,並以中外重大時事以及生活中的許多例證,印證易占的神機妙算。
《易經》經文不過四千多字,加上卦爻符號的無字天書, 竟然涵蘊如此深廣,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易經密碼》這套大書,卷帙浩繁,但字字珠璣,不僅是學習易經的入門必備寶典,也是將易經智慧典藏傳家、與親人好友分享的醍醐甘露。劉君祖以他跨領域的知識,加上數十年的研究心得,將古代易學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為讀者提供了所有必要的工具和參考。這套書是他積累數十年的學思匯萃,將義理與象數融合無間,希望引發大家亂世學易的興趣,讓這部天人之書,成為大家修身齊家、經營志業的指南。 《易經密碼》第八輯,劉君祖講述巽卦、兌卦、渙卦、節卦、中孚卦、小過卦、既濟卦、未濟卦。書中除了詳解經傳,闡釋卦爻之間的結構,探討爻變、卦變、相錯、相綜、相交,乃至卦中藏卦等複雜神奇的變化,並以中外史實以及生活中的許多例證,印證易占的神機妙算。
習易不讀《繫辭傳》,如入深林而無嚮導,無法窺見易理「宗廟之美,百官之富」。 《繫辭傳》分為上、下傳各十二章,它是孔子讀《易》的心得報告,是專門解釋《易經》的。全書共四千多字,文辭優美、意境高深,自古以來即為研易者所尊崇。但其思想十分複雜,內涵極深,歷來有不少人註釋、研究它。全傳闡揚《易經》基本理念,說明卦爻創作緣由,讚嘆通易之後功效之弘大深廣,對於神機妙算的易占亦有精彩專論。其中三章引用孔子談易心得,發揮十九個爻的深湛義理,更是再好不過的經典詮釋。 劉君祖自青年習易以來,研修、著述、講學四十年,對易學、易理已融會通達。這本《易經之歌--易經繫辭傳》從發心到初稿完成,經過十五年的翻修潤飾、揣摩梳理,更臻圓融之境。
*一次讀懂《易經》的最佳入門書。 *《易經》是古代帝王學,身處變動的時代,教你知機應變解決人生的困境。 *劉君祖將易經與現代生活結合,深入淺出、迭出新意,讓人大開眼界。 *首刷贈送劉君祖講授乾坤二卦CD 《易經》是流傳最古老的一部經典,可說是文字發明以前的集體創作。相傳從伏羲畫卦開始,經周文王修訂卦爻辭,到孔子經傳思想的集大成,經文雖然只有四千多字,卻長達四千多年才定稿,書中充滿了歷代賢聖豐富的生活經驗和深沉的智慧。 《易經》名列四書五經之首,也是天人之學,蘊涵宇宙間的原理和天地人的應對關係,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非常深遠,幾乎所有的學問和技藝,直接或間接的受到啟發。尤其神秘的易占,透過術數之學的應用,人生世事盛衰榮枯的變化與脈絡,都能精確的推演,而且隨著時代的演變,不斷產生新的詮釋和應用。易占充滿魅力,卻非宿命論;但演卦容易斷卦難,除了應該與時俱進,最重要的還是對於易理的融會貫通。 一般人習易的動機是想趨吉避凶,尋找人生的解答;但卦、爻辭中充滿了但書,必須做到了才有往後的結果,所有的預測只是教人看清形勢、提供建言,做不做得到,還在於個人的努力和修為。易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這些符號和釋義,就是告訴我們一個簡單不變的道理;世事無常、變動不居,需要有隨時創新、靈活應變的能力。 本書為初學者的入門書,從基礎概念入手,帶大家認識卦爻符號和符號間的運算法則,搭配圖表說明,可按圖索驥地通往易學的核心基礎,進入易經玄妙而豐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