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歡報》原名《歡喜冤家》,為西湖漁隱主人所作,約成於明朝萬曆年間。全書二十四回,但每回各自獨立,收錄具風世意味的故事。 明代出現為數不少的豔情小說,內容多有男女交歡的描述。由「貪歡」二字,可知本書著重於情慾描摹。然作者以風流取代下流,掙脫禮教又不流於淫穢,雖以男女情慾為主體作為各篇故事的原點,但整體描寫著重於曲折離奇、出人意表的情節發展,內容俱富奇想,令人讀之不忍掩卷。 又由「報」字,點出了作者撰作此書的另一重點。《貪歡報》描寫誨淫之事所在多有,但在滿足讀者的遐想之餘,每則故事之結尾亦透過適當的報應勸懲,來達到規諷世人的目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老套的報應之說,作者仍力圖另闢蹊徑,即使今日讀之,亦不覺過於八股,是其特色。
《貪歡報》原名《歡喜冤家》,為西湖漁隱主人所作,約成於明朝萬曆年間。全書二十四回,但每回各自獨立,收錄具風世意味的故事。 明代出現為數不少的豔情小說,內容多有男女交歡的描述。由「貪歡」二字,可知本書著重於情慾描摹。然作者以風流取代下流,掙脫禮教又不流於淫穢,雖以男女情慾為主體作為各篇故事的原點,但整體描寫著重於曲折離奇、出人意表的情節發展,內容俱富奇想,令人讀之不忍掩卷。 又由「報」字,點出了作者撰作此書的另一重點。《貪歡報》描寫誨淫之事所在多有,但在滿足讀者的遐想之餘,每則故事之結尾亦透過適當的報應勸懲,來達到規諷世人的目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老套的報應之說,作者仍力圖另闢蹊徑,即使今日讀之,亦不覺過於八股,是其特色。
時序邁入近代,致用、會通的風氣興盛,文章學理論起了綜合化的功效。至於曾國藩以其龐大幕府之助,遠承歷代文章學理論與創作之菁華,近承桐城派與陽湖派的學說,並逢會通鎔鑄的近代思潮,故以文章學理論的發展來說,近代這一個大時代,具有多元豐厚的資源與會通致用的思潮脈動,提供曾氏文章學理論發展的廣大資源與活力,眾流匯聚而成浩瀚大河,是以曾氏文章學淵深富厚,能得「天時、地利、人和」的效益,堪稱歷代文章學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