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講述 書系 ,共計23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老子他說(上)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1/08/06 出版

老子原著五千言,精華簡鍊,幾乎一個字就涵蓋了一整個思想觀念,尤其它空靈的內涵,對人類的思想哲學來說確乎已超越了時間與地域的隔閡,因此造成目前世界性的研究風氣。古今中外歷來研究老子的著作不下數百千家,相互因循,執文考證,見解各別,莫衷一是,令學者無所適從,到底什麼才是老子他要說的真義呢?清名士紀曉嵐稱道家學術「綜羅百代,廣博精緻。」究竟這道家源流的老子五千言在秦漢以來兩三千年的歷史文化中,影響了多少次歷史性波瀾壯闊的興衰起落?老子其猶龍乎?南懷瑾先生在本書中以經史合參,以經解經的方式,藉著老子自證的現身說法,刻劃出中國文化中道家隱士思想在歷史巨變中影響時世偉大磅礡光輝燦爛的一面。同時發揮了幾千年來書院學者所不知、不能言及的道德內蘊。老子他說,他說老子,這是領袖之學。這是修養的極致,有心文化者,有心領道事功者,有心修道成聖者,不可不一讀!再讀!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莊子諵譁(上下不分售)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0/11/27 出版

你是什麼材料? 你是哪一種人? 你想自在逍遙嗎? 你想長生不老嗎? 你有聖人之道嗎? 你有聖人之才嗎? 你想成為領導人嗎? 你有能力作個被領導的人嗎? 你的生命獨立自主嗎? 你在人世間扮演什麼角色?   《莊子》這本書,《四庫全書》歸類於道家,且道教尊之為修持所倚之《南華經》;但千古以來,有識之士咸認其為諸子百家之重要地位,內容涵蓋世間、出世間一切觀念法則,以及實際修養身心之道,故而認為是中華文化最偉大不朽之作。   更有美國一九七七年諾貝爾獎得主普里高津(IIya Prigogine),自稱七十年代起的物理重大渾沌理論,卻與莊子的渾沌說相吻合等等。西方最新科學的渾沌理論,後來繼續發展,產生了對中華文化的新評價和新觀點,所以《莊子》一書所受的重視可見一斑。《莊子》雖經千百年時空移轉,其所言始終屹立不搖。   但是,不論莊子的文章氣勢多麼優美高雅,對現代人來說,仍是艱深難明、莫測高深。參閱近代多家有關注解,或語譯,或注釋,多數惟字面解說或彙集他家注解而已,對一般讀者而言,實難從中獲益。更因文哲學者,以解說世間法為主,難解出世間之道途;而另方面專家,則以出世部分的研究為重,鮮少兩全兼備之者。   現南師懷瑾先生,既於青年時期遍研諸子百家之學,自立之年,又深入經藏道法,歷經多年身體力行實證,故於《莊子》之講解,遊乎經史子集之中,不論出世入世,評比精義,正說反說,更提示《莊子》出入禪道的旨意。且以通俗話語,深入淺出,為讀者聽眾開啟門戶;如稱南師所講為別具一家風格,可謂實至名歸。再說南師講述之特點,因不拘小節,不重訓詁,蓋南師所專注者,宗旨大義而已,惟以言談內容為重,故識者亦有瑕不掩瑜之說。   《莊子》一書分《內篇》《外篇》及《雜篇》。《內篇》只有七篇,有學者們考據,認為《內篇》是真正莊子自己所寫,本書中,南師懷瑾先生針對《內篇》七篇有深入淺出的講述。〈逍遙遊〉說明人生要具有高見,就是普通我們講見地、見解、眼光、思想。〈齊物論〉所講的,是我們人如何從物理世界的束縛中解脫,而到達真正無差別,真平等的那個道理。〈養生主〉闡述要想真活著不等死,就要懂得養生了。懂得真正的養生以後,才可以做人,接著就是〈人間世〉,就是如何以出世之道,轉而逍遙自在地生活在這個人世間。世路固然難行,在難行中,如何以最高的智慧、最高的藝術去行,那必須要有德行的充實,德性的充滿,故講解〈德充符〉。接著說〈大宗師〉,一個人能夠做到了了生死,由出世的修養而超凡入聖,這樣一個人,才夠得上稱為一個大宗師。最後一篇是〈應帝王〉,帝王代表了治世的聖人,這是中國舊文化,上古最古老的觀念,認為足以領導國家天下的人,非有道之士不可。只有有道之士才可以入世應世,成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帝王。《莊子》的內七篇是一系列的,有連貫性的,從第一篇〈逍遙遊〉如何解脫,到怎麼樣悟道、修道,然後到〈大宗師〉;由得道的完成,既可以出世,又可以入世。   《莊子》這一部書,它代表了道家,並且影響了中國幾千年文化和知識份子。它內在瀟灑,所講的人生境界,形成了東漢到南北朝三四百年間特殊的文化思想境界。更有意思的是,直到現在我們仍然受到它很大的影響。   南師懷瑾先生在一九八一年的秋季,於臺北十方書院講解《莊子》。至於本書題目《莊子諵譁》,曾有多方建議,但南師一生特性,素來不以學者自居,更不喜歡重看自己講的著作,而且在過去幾十年的講說成書時,每每題名謙讓,如講論語叫別裁、講孟子叫旁通、講老子叫他說,都是表示不入學術正統,只是邊緣的外行話而已。所以對於本書,也特別取名為「莊子諵譁」。問南師原意,但說是譁啦譁啦,諵諵自語罷了!  

79 特價7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老子他說(續集)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0/09/25 出版

老子其猶龍乎?老子原著五千言,幾乎一字即具一觀念;它空靈的內涵,對人類思想哲學的影響已超乎時間和地域隔閡。南懷瑾先生以經史合參、以經解經的方式,深入淺出,刻劃道家隱士思想在歷史中影響時世、偉大燦爛的一面;更發揮其流傳千年之道德內蘊。《老子他說(上)》收錄南師講解《道德經》共廿六講,於1987年出版以來,讀者無不殷切催問下集。在輾轉廿二年之後,散佚之文稿及相關資料終於塵埃落定,得以整理付梓;因內容包括全部下篇及部上篇,故特定名為《老子他說續集》。總括《老子他說》上集及續集各一冊,合為老子《道德經》一書的全部講記。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南懷瑾講述修定、學佛與人生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1/10/29 出版

本書以「修定、學佛與人生」為主題,編錄南懷瑾先生在1970至1985年間於《十方月刊》等雜誌發表過的文章與講記,內容包括南師講解修定與念佛的方法、闡述佛教大愛精神與世俗觀念結合的現況、答覆學生因學佛引伸的人生問題等等。 南師說法方便應機,出入各宗,談禪而不限於禪,說理而兼顧實修。無論是講演紀錄或是往來詢答,在親切平實的語氣間,仍不時可見智慧火花迸現,盡顯南師一貫風格。

79 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宗鏡錄略講(3)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1/07/16 出版

《宗鏡錄》為中國佛教傳世的經典名著。作者永明延壽禪師生於唐末五代,為禪門法眼宗第三代法嗣。他有見於當時禪宗徒眾因未明佛法而起的種種流弊及諍論,乃邀集天台、賢首、慈恩三宗知法比丘,互相問難,自己則以禪宗心要加以折衷,著成此書。 書中引據佛經及中印聖賢論著,達三百本之多,「和會千聖之微言,洞達百家之祕說」,這在中印有關佛學論著中,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宗鏡錄》成書千載,歷宋元明清各朝,廣受好評,凡通曉中國佛教史者,無不知其影響之深遠;然其規模宏遠,辭美旨深,現代人恐已不易領會。南懷瑾先生有鑑於此,乃就此書旨要,深入淺出,詳加剖示,為有志研究之讀者學人,指點迷津。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原本大學微言(下)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1/06/18 出版

《大學》是儒家的代表作之一,相傳為孔子的學生曾子(曾參)所著。它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稱「四書」,是宋代以後士人學子必讀的教科書。文中以「明明德」、「親民」、「至善」為綱,「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目,對道德修養與社會政治的關係作了系統的論述,對我國古代的思想文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原本大學微言》是南懷瑾先生有關《大學》的講記。書名中說的「原本大學」,指的是《大學》的古本《小戴禮記.大學》。南先生以淵博的學識,綜羅大量的文史典故,對《大學》中的微言大義作了揭示,給人以知識的樂趣和人生的啟悟。這部南懷瑾先生近年講述的《原本大學微言》旁徵博引,融會中外古今學說與歷史於一爐,對於「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以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修養次第及致用之學,都講得很詳盡透徹。對於知、止、定、靜、安、慮、得的七項內證功夫,更是超越前人的見解。二千年來隱晦不彰的原本《大學》,在本書中燦然大白,是現代人修身處世所不可或缺的好書。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原本大學微言(上)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1/06/18 出版

《大學》是儒家的代表作之一,相傳為孔子的學生曾子(曾參)所著。它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稱「四書」,是宋代以後士人學子必讀的教科書。文中以「明明德」、「親民」、「至善」為綱,「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目,對道德修養與社會政治的關係作了系統的論述,對我國古代的思想文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原本大學微言》是南懷瑾先生有關《大學》的講記。書名中說的「原本大學」,指的是《大學》的古本《小戴禮記.大學》。南先生以淵博的學識,綜羅大量的文史典故,對《大學》中的微言大義作了揭示,給人以知識的樂趣和人生的啟悟。這部南懷瑾先生近年講述的《原本大學微言》旁徵博引,融會中外古今學說與歷史於一爐,對於「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以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修養次第及致用之學,都講得很詳盡透徹。對於知、止、定、靜、安、慮、得的七項內證功夫,更是超越前人的見解。二千年來隱晦不彰的原本《大學》,在本書中燦然大白,是現代人修身處世所不可或缺的好書。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禪與道概論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1/05/28 出版

魏晉以降,儒、佛、道三家鼎足而立,並稱顯學。它們既互相排斥,又彼此吸收,融通變易,爭雄于世,從各個方面推進了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本書以專題研究的方式,系統闡述禪宗與道家的宗旨、源流、修持和影響。本書說明禪宗宗旨與宗派源流,及其對中國文化之影響。後半部談正統道家及隱士、方士、神仙丹派之思想來源和內容,可稱照明學術界的方外書。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習禪錄影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1/02/26 出版

這本書是自1955年起二十年中南懷瑾先生指導的習禪記錄。內容有懷師的開示,包括禪宗、密宗、道家、儒家等多種法門。更有師生的對話,顯現了修學者的身心變化與心得。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易經繫傳別講(上)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1/02/05 出版

繼南懷瑾先生的《易經雜說》後,進一步完整的收錄有關南師繫傳的講錄內容──《易經繫傳別講》。繫傳是孔子研究易經的心得報告,也是學易的門徑。本書不但對易經有更精闢的講述,也是孔孟思想、儒家學說的探源。從自然的道理,說到人文的精神,人生的道理,修行的道理……無論入世出世均為不可亟得的摩尼寶典。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瑜伽師地論(上):聲聞地講錄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1/01/08 出版

修行人為什麼會入岐途?為什麼會理不明而不自知?該如何捨岐路而入正途? 《瑜伽師地論》可說是唐代玄奘大師翻譯的經典中最為殊勝的一部,其邏輯清晰,條理分明,被公認為學佛修持首要必讀的典籍。本書收錄了南懷瑾先生於一九八○年十方書院開設講解《瑜伽師地論》的課程。聲聞地修定的部分加以說明,希望對真正修定的行者有所幫助,並避免修持路上誤入岐途。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宗鏡錄略講(2)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1/01/08 出版

《宗鏡錄》為中國佛教傳世的經典名著。作者永明延壽禪師生於唐末五代,為禪門法眼宗第三代法嗣。他有見於當時禪宗徒眾因未明佛法而起的種種流弊及諍論,乃邀集天台、賢首、慈恩三宗知法比丘,互相問難,自己則以禪宗心要加以折衷,著成此書。 書中引據佛經及中印聖賢論著,達三百本之多,「和會千聖之微言,洞達百家之祕說」,這在中印有關佛學論著中,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宗鏡錄》成書千載,歷宋元明清各朝,廣受好評,凡通曉中國佛教史者,無不知其影響之深遠;然其規模宏遠,辭美旨深,現代人恐已不易領會。南懷瑾先生有鑑於此,乃就此書旨要,深入淺出,詳加剖示,為有志研究之讀者學人,指點迷津。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楞伽大義今釋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0/12/18 出版

《楞伽經》是唯識宗的根本典據「六經十一論」之一,是早期禪宗依奉的重要經典,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廣泛的影響。它全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由劉宋求那跋陀羅於元嘉二十年(443年)譯出。楞伽經在佛法與佛學中,是一部很主要的寶典。本書是南懷瑾先生對《楞伽經》全本大義的譯述。《楞伽經》以宋譯本為主,並參考魏譯本、唐譯本,「互采其長,以求信達」;釋義之外,遇有覺得須加申述之處,加附論說明一己所得、一己之見,以便後學參考;同時將經義的綱要整理出一張體系表,方便讀者梳理思路。書中討論了一百多個問題,有關於人生、宇宙、物理、人文,是一部百科論文的綜合典籍。全書深入淺出,文句流暢,是一部將學術性和通俗性融為一體的別具特色的《楞伽經》讀本。

9 特價52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藥師經的濟世觀(新訂版)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0/10/08 出版

這是一部通俗卻不易懂的經典,為什麼藥師佛是在東方?藥師佛的藥是什麼?如何能死而復生?如何面對死亡?以及如何消災延壽等,都是本書中所討論的。《藥師經》是中國佛教宗派中顯教和密宗共同尊奉的一部重要經典,在佛教史上具有廣泛的影響。《藥師經的濟世觀》是南懷瑾先生一九八一年起於十方書院《藥師經》的講記。用現代人易於接受的講經方式,對佛教歷來倡導的濟世利民思想做了深入細微的闡述。書中逐一分析了藥師佛的十二大願,並以實例告知該如何發願,如何持戒,何謂佈施,何謂慳貪和我慢及其相應的果報。在具體修持方面,南師更是殷勤付囑,指導如何結合藥師佛手印至心受持,以盡早解脫病痛的纏縛,身心自在。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易經雜說:易經哲學之研究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0/08/14 出版

《易經》為五經之首,是儒、道乃至諸子百家學術思想共同的來源,也是中華文化的根本思想。《易經》又名《周易》,是最古老的一部占筮書,同時也是一部凝結著遠古先民睿智卓識的哲學著作。它以象徵陽的「一」(又稱「陽爻」)和象徵陰的「一一」(又稱「陰爻」)為基本符號,以八卦(每一卦由三爻組成)及由八卦中任意兩卦交相疊合而成的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爻組成)為基本圖形,通過對這些卦象的解釋,闡述了事物和現象生成變化的法則。《易經雜說》是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有關《易經》的講記。其中,前部分主要介紹了《易經》的一般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一些問題。後部分著重解釋了六十四卦(始「乾卦」,終「未濟卦」),而以對「乾卦」的解說為最詳。內容包括:卦名、卦辭、爻辭,以及解釋它們的《彖辭》、《象辭》、《文言》等,具有深入淺出、通俗易曉的特點。南師懷瑾先生精通易理,社會大眾往往有稱讚其為「當今易學大師」者,然其講解易經課程,卻是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幾乎把高深的易理說得人人都懂,還有他異於古今學者獨特的妙悟勝解,說是綜羅百家精要亦可,說是成一家之言亦可。本書為其隨心所講的講記,整編而成,相信必大有助於初學易者及深研易者之啟發。

79 特價2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易經繫傳別講(下)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0/07/27 出版

南懷瑾先生繼「易經雜說」後另一部有關易經的講述是「易經繫傳別講」。繫傳是孔子研究易經的心得報告,也是學易的門徑。本書為南懷瑾先生於一九八四年一系列講座的記錄,南懷瑾先生的《易經雜說》使讀者瞭解《易經》全貌,本書則是進一步整理《繫傳》講錄內容,不但對易經有更精闢的講述,也是孔孟思想、儒家學說的探源。從自然的道理,說到人文的精神,人生的道理,修行的道理……無論入世出世均為不可亟得的摩尼寶典。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定慧初修

老古  出版
2020/07/10 出版

「戒」(戒律)、「定」(禪定)、「慧」(智慧),是佛教全部學說的三大組成部分。戒,是用來防非止惡的;定,是用來息慮靜緣的;慧,是用來斷除煩惱的。它們之間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佛教人士修學的基本內容。本書以佛法之無漏三學戒、定、慧為中心議題,收錄了南懷瑾先生的恩師袁煥仙先生和他本人有關止觀、修定、修慧的述作,既有對三學的總的闡述,又有對禪觀、般若正觀、觀音法門、凈土法門等的研究與講解,為學佛者提供了入門的方便。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宗鏡錄略講(1)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0/06/12 出版

舉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宗鏡錄》為中國佛教傳世的經典名著。作者永明延壽禪師生於唐末五代,為禪門法眼宗第三代法嗣。他有見於當時禪宗徒眾因未明佛法而起的種種流弊及諍論,乃邀集天台、賢首、慈恩三宗知法比丘,互相問難,自己則以禪宗心要加以折衷,著成此書。 書中引據佛經及中印聖賢論著,達三百本之多,「和會千聖之微言,洞達百家之祕說」,這在中印有關佛學論著中,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宗鏡錄》成書千載,歷宋元明清各朝,廣受好評,凡通曉中國佛教史者,無不知其影響之深遠;然其規模宏遠,辭美旨深,現代人恐已不易領會。南懷瑾先生有鑑於此,乃就此書旨要,深入淺出,詳加剖示,為有志研究之讀者學人,指點迷津。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宗鏡錄略講(5)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0/06/08 出版

舉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宗鏡錄》為中國佛教傳世的經典名著。作者永明延壽禪師生於唐末五代,為禪門法眼宗第三代法嗣。他有見於當時禪宗徒眾因未明佛法而起的種種流弊及諍論,乃邀集天台、賢首、慈恩三宗知法比丘,互相問難,自己則以禪宗心要加以折衷,著成此書。 書中引據佛經及中印聖賢論著,達三百本之多,「和會千聖之微言,洞達百家之祕說」,這在中印有關佛學論著中,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宗鏡錄》成書千載,歷宋元明清各朝,廣受好評,凡通曉中國佛教史者,無不知其影響之深遠;然其規模宏遠,辭美旨深,現代人恐已不易領會。南懷瑾先生有鑑於此,乃就此書旨要,深入淺出,詳加剖示,為有志研究之讀者學人,指點迷津。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楞嚴大義今釋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0/06/05 出版

人生離不開現實世間,現實世間形形色色的物質形器,究竟從何而來?這是古今中外人人所要追尋的問題。早在二千多年前,楞嚴經便很有條理、有系統地講明心物一元的統一原理,而且不僅是一種思想理論,乃是基於我們的實際心理生理情形,加以實驗証明。《楞嚴經》是禪宗、凈土宗依奉的一部重要經典。自唐以來,僅是它的注疏就有一百多種,至於寺院內外的誦持講習則更為普遍。《楞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十卷,由唐代般剌密帝譯出。經中主要論述了「根塵同源,縛脫無二」的理論,以及「二十五圓通法門」。明末高僧智旭評價說:「此宗教司南,性相總要,一代法門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也。」《楞嚴大義今釋》為南懷瑾先生撰著的《楞嚴經》全本的大義今釋,內容包括:原文、注釋、今譯和串講。系統性闡述《楞嚴經》的經文與哲理,譯文力求信雅達,推陳出新,化古為今,減少文字與專門術語的困難,使一般人都能理解的白話讀本。世間一切學問,大至宇宙,細至無間,都是為了解決身心性命的問題。也就是說,都是為了研究人生。離開人生身心性命的研討,便不會有其他學問的存在。《楞嚴經》的開始,就是講身心性命的問題。它從現實人生基本的身心說起,等於是一部從心理生理的實際體驗,進而達致哲學最高原理的綱要。

79 特價59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論語別裁(上)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0/04/15 出版

此書,擺脫了兩千餘年來章句訓詁的範圍,以個人親身的經歷和獨到的見解,配合歷史經驗的事實,點化出論語本身活活潑潑的生命。使得能以現代生活的方式來了解論語真正的內在思想。本書是關於《論語》的講演錄。書中對《論語》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做了詳細而又生動的講述。不僅有篇章結構、段落聯結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義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闡發。尤為新穎的是,作者將對原文的串講撮編為一個個歷史故事,蘊意深邃而妙趣橫生,這在眾多的《論語》章疏中是別具一格的。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圓覺經略說(新訂版)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0/04/15 出版

圓覺經是可以徹底解決人生痛苦煩惱的經典,是指引如何修行成佛的經典。《圓覺經》是唐代華嚴宗奉習的一部重要經典,全稱為《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由唐代佛陀多羅譯出。經中論述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的理論,以及「修止」、「修觀」、「修禪」的修行方法。唐代華嚴宗五祖宗密說,他「禪遇南宗,教逢《圓覺》」,就是因讀《圓覺經》而悟教理的。之後撰寫了《圓覺經大疏》、《圓覺經大疏鈔》、《圓覺經道場修證儀》等著作,以弘揚《圓覺經》,《圓覺經》因此而馳名佛教界。本書是南懷瑾先生於1983年在台北十方叢林書院的講記,當時採用明憨山大師註解之《圓覺經直解》版本,南懷瑾先生為原文進行了逐句、逐段的講解,變艱澀為流暢,化深奧為通俗懂,深入淺出,初學易懂,且明白指出如何明心見性,以及修行過程中的諸多問題,有心習禪或參研佛法者,不可不讀!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如何修證佛法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0/03/13 出版

釋迦牟尼親明星而悟道,悟了什麼?修證的法門有多少?禪宗的,密宗的,淨土宗的,道家的,儒家的……如何修持才能悟道?您知道學佛修行須依持那三個綱要?大乘必須以小乘作基礎,小乘的修法如何修呢?那個法門最易成就呢?修持只為得定嗎?定是什麼?如何得定呢?修行中會有那些情況與歧路呢?楞嚴經所講的五十種陰魔境界裏,卻蘊藏著修行解脫程序的大秘密?本書為一九七八年南老師廿八講的授課記錄。這是南懷瑾先生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才發現的秘密,以《楞嚴經》、《法華經》等重大經典為核心,融合其他修持方法,見地、修證、行願,循序漸進、完整呈現。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