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調查統計,蒐集臺灣地區原住民族人口之質、量、勞動力特性及其就業與失業狀況及非勞動力構成等資料,掌握原住民族勞動就業概況,提供政府擬訂就業相關政策之決策參據,藉以評估原住民族就業促進各項法規及措施利用情形。
本年報內容共有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綜合摘要」包括原住民族人口統計、死因統計及全民健保醫療統計等之統計分析結果說明;第二部分為「提要分析」包括針對平均餘命、主要死因概況分析、嬰兒及孕產婦死因分析、健保醫療統計概況等進行分項敘述;第三部分為「惡性腫瘤死因統計專章」,相關統計資料可做為未來規劃政策的參考。
本專輯收錄2014Makapah美術獎繪畫類前三名、優勝及佳作作品。2014 MAKAPAH美術獎,從全國各地1,800餘件參賽作品中,不乏看見原住民族日常生活裡的豐富情感、祭儀中對祖靈的信仰與尊崇、節慶中的莊嚴雨隆重,以及豐收時節的熱鬧非凡,均為上上之作。特別聘請國內知名的專家學者,進行專業而嚴謹的評審,選出富含生命力,並帶有文化傳承、淵遠流傳的作品。
本書為原住民族委員會舉辦之「103年第5屆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得獎作品集,收錄小說、散文、新詩、報導文學四組文類的評審會議記錄、評審意見、得獎感言與得獎作品,為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的發展留下見證與記錄,豐富並厚實臺灣原住民的文化、文學資產。
台灣原住民族,居住台灣本島已有五、六千年的歷史,在二十世紀初以前維持著自給自足、高度自治的生活。這樣獨立自主的生活在二十世紀初發生了變化,各時期的殖民統治者企圖以單一的法律價值觀統治文化、歷史、截然不同的原住民各族;然而,這樣充滿單一價值觀、霸權暴力及污名欺壓的外來法律思想卻無法位原住民族所接受
我國原住民由於其獨特的社會、文化與居住所在地的區位背景影響,在臺灣的總體經濟社會中,長期以來處於就業競爭的劣勢地位,且原住民家戶平均所得亦遠不如非原住民家戶。「99年臺灣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研究」指出,原住民家庭與我國全體家庭平均收入的差距仍達2.16倍以上。
海峽兩岸之民族教育因時間、空間、地理及族群差異各自發展,長期以來彼此鮮少有正式交流的機會。2012年12月26、27日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於屏東縣瑪家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舉行「2012台灣原住民族暨大陸少數民族學術交流研討會」,係兩岸間的第一次,可謂開風氣之先,意義非比尋常。 兩天的研討會中,台灣與大陸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針對「兩岸民族教育政策、學制、師資培訓及財政支援」、「民族語言、文化及文獻之整理保存與傳承」、「民族遷移與都會化中的民族教育」、「環境倫理與教育」、「災後心靈重建及文化重建」、「案例分析及分享」等六項主題,進行2場專題演講及12篇論文發表,並透過與談、回應和討論,達到了實質的經驗交流與分享,並提供珍貴意見作為往後兩岸民族平台之重要基石。 本書即係此次研討會發表論文之集結出版,收錄有會後經作者修訂完成之專題演講論文2篇及發表論文12篇。現即以摘要方式簡要呈現各篇之精華部分以為導論,希望能提供讀者於各篇論文的概略圖像。
2012南島民族國際會議的執行預期達到以下目的:一、提昇台灣原住民在南島民族的國際能見度及地位;二、建立良好的學術交流互動平台並促進國際間的實際合作關係;三、探索台灣與太平洋南島民族的歷史與心靈資源;四、提昇國內社會大眾對原住民議題的重視;五、開拓原住民在國際上的互動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