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金言叢書 書系 ,共計10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家訓金言【譯注本】

國家  出版
2011/04/01 出版

時代在躍步,卻有越來越多父母對教育感到迷惘;該如何教養自己的孩子?有什麼典範可供學習效法呢?古人重蒙養正,以慎所習,怕孩子失去天然的本性,因此以詩書耕讀傳家者卓然成列,古今有之,可知傳統華夏民族對子弟的養成教育是如何的重視!文人司馬光齊家治天下的秘訣在於:「正家以正天下。」對於教育孩子,他說:「夫愛之當教之,使成人。」官宦姚舜牧砥勵其家曰:「人常咬得菜根,即百事可做。」更直言:「第一品格是讀書,第一本等是務農。」歐陽修家書示其子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帝王劉邦尚且教導其子:「汝可勤學習,每上疏宜自書。」可知不論親疏貴賤,家訓之言總伴隨著世世代代的子孫成長。本書輯錄了古代歷史名人所留下的家訓精華,其間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智慧不但足以作為個人修身的參考,亦是為人父母甚或為人師者不可或缺的教育指南。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孝道金言【譯注本】

國家  出版
2011/04/01 出版

怎麼做才算孝順?針對不同對象,孔夫子有不同解釋。子游問孝。孔子告訴他:「對父母要恭敬啊!」孟武伯問孝。孔子說:「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生病了。」孟懿子問孝。孔子則回答:「不要違背禮節。」孔夫子的話言猶在耳,為人子女者能達成幾項?上古的舜,父親糊塗、繼母狠心,仍舊恪守孝道;春秋戰國時期的曾參,母親咬破手指,作兒子的立刻感應;漢朝的文帝即使貴為天子,照常親自為母親侍奉湯藥;黃香小小年紀就懂得為父親扇涼枕席、溫暖被褥;王祥臥冰得鯉,孟宗哭竹得筍,可見真誠孝心足以感天動地……二十四孝的故事雖近乎愚昧荒謬,然卻別具深意。大孝終身慕父母,對父母的感謝一輩子都說不夠。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孝養父母在當下就應切實躬行。本書與您分享孝親的喜樂、感動與淚水!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蒙學金言【譯注本】

國家  出版
2011/04/01 出版

蒙學,就是中國古代的兒童啟蒙教育;透過《千字文》、《三字經》、《幼學瓊林》等童蒙讀物,教導孩子們做人的道理,養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引領他們走上正直、光明的人生道路,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蒙以養正」或「養正於蒙」。例如《三字經》中的「首孝悌,次見聞」,即在說明基本品德的培養,較之學習文化知識來得重要;而《增廣賢文》提到的「養子不教如養驢」,則強調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扮演了責無旁貸的角色。傳統的蒙學讀物由來已久,內容包含多方面的知識,文字生動簡明,說理往往寓於饒有趣味的民間傳說中,很容易讓孩子們理解,進而樂於誦讀。所以本書精選了歷代童蒙教材經典作品中之名言金句,期能以此開啟兒童智慧,並幫助父母自我成長。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辯學金言【譯注本】

國家  出版
2011/02/01 出版

中國古典的邏輯學稱為名學,亦可稱為辯學。就如同古希臘哲人對人生、宇宙的追尋一樣,邏輯思維的辯論首先在先秦時代閃現出智慧的火花。古代中國的論辯之風鼎盛於戰國至兩漢時期,儒、道、墨、法各家的相繼出現進而百家爭鳴,學派間互相的較量,促進了名辯思潮的發展,有關人生事理的探索在各大典籍之中隨處可見。諸如儒家的《論語》、道家的《莊子》、墨家的《墨經》,還有名家的《惠子》、雜家的《呂氏春秋》……等;藉由這些經典,人們可窺得當時名辯思維的發達,如雞足三、卵有毛、火不熱等著名的詭辯命題,依然在今日考驗著我們的邏輯思維與辨證能力。而莊子、惠子之間那場有名的魚樂之辯究竟誰勝誰負?在歷經千年以後,依然是觀辯者各有定見。各種有趣的命題就藏在這些看似枯燥的古籍之中,觀點精彩紛呈、故事耐人尋味,有待讀者親自來體會。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法家金言【譯注本】

國家  出版
2011/02/01 出版

法家者,霸道也;尚法明刑,信賞嚴罰。其為秦始皇統一天下起了推波助瀾的功用,以嚴苛的行政管理達於君權的極致統一,採全面的法、術、勢手段塑造出至高的權威。由慎到、申不害、商鞅到集大成的韓非,秦王朝的興盛與衰落,見證了法家學派的終始。本書羅列了法家各派的治國之道及精闢論點,如《管子》一書博采眾家之長,關注於儒家的尚禮愛民、兵家的慎戰強國等措施,雖非管仲所著,卻是闡述其思想的主要著作。《商君書》主述商鞅一派的法治理論和具體措施,主張加強君權、建立賞罰嚴明的法治制度,而反對以詩書禮樂和道德教化的手段來治理國家。《韓非子》則記述大量的歷史事件與寓言故事,其中一一批判了諸家各派,言語犀利、風格峻峭。法家種種的手段,在經典的載錄中無所遁形於天地間。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兵家金言【譯注本】

國家  出版
2011/02/01 出版

「兵者,詭道也。」孫子說出了兵家學派的奧義。詭,即違背常理,就是出奇不意、攻其無備;「以正合,以奇勝」,撒下漫天的謀略以攻克天下。但,孫子也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所以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善之善者!兵家的道理與入世儒學似有所同,又有所異,同者在視戰爭為大事,故謹慎以待;異者在兵家不屑於註定失敗的宋襄公之仁。兵家的哲思與出世道家兩相殊途,卻可同歸,道家強調無為自然,兵家利用天時地利;道家說:「無為,故無所不為。」兵家說:「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中華文化在奇正、虛實之間,真可謂變化萬千。本書從十五部兵家典籍中精選出最有價值的名言警句,從戰場到商場、從用兵到擇將、從帶人到帶心,五千年的兵家智慧,完整體現了領導統御的最高境界!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五經金言【譯注本】

國家  出版
2009/05/01 出版

「五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所在,其中保有上古先秦時期豐富的歷史資料。《周易》運用八卦概括推測自然及社會變化;《尚書》記述堯舜至商周的典章制度、天文與哲學;《詩經》藉由詩歌反映古代社會生活的種種樣貌;《禮記》記錄禮儀制度及孔門弟子對禮的論述;《春秋》記載了魯國和其他諸侯國間的歷史事蹟。內容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極珍貴的文化資源。本書精選五經中極富深意和生命力的名言警句,依照每部經典的思想內容進行歸納分類,再針對原文條目作出注釋、翻譯及編者感悟。編者試圖透過對每句金言的用心解讀,讓沒有足夠時間一一閱讀原典的讀者朋友,可以輕鬆便捷地汲取儒家思想精華。這些簡短文字蘊藏著古老而又常新的豐富智慧,能幫助您泰然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四書金言【譯注本】

國家  出版
2009/05/01 出版

「四書」是儒家思想文化的經典,係由南宋理學家朱熹匯集、集注而成。《大學》提出了修身、治國進而平天下的進程;《中庸》主倡修養人性,以達到至誠的最高境界;《論語》記錄孔子對於政治、倫理、教育等的主張;《孟子》闡發了性善、仁政、王道等學說。內容廣博精深,為古代知識分子思想與行為的準繩。然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精力與時間有限,要通讀、熟讀四書全文,可說較難實現或沒有必要。為了便於讀者擷取四書的精華、要義,本書從中節選出簡短易懂的名言警句及寓言故事,依倫理道德、人生哲學、美學教育等方面進行歸類,編者除了對各章句詳加釋義外,並抒寫自身感悟,期能藉由不同視角的論點及主客觀思想的交流,讓讀者多一層領會,快一步理解。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道家金言【譯注本】

國家  出版
2009/05/01 出版

道家,與儒家思想同為中華文化智慧的兩條主脈。道家哲學以「道」解釋萬物起源和事物變化,順應「道」與「自然」,雖「無為」而「無不為」。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卻以出世精神入世,對於時局的認識,更顯得客觀、警醒、深刻;人生哲學上講求明哲保身、安時處順、恬淡自然,以追求個體自我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獨立。「杞人憂天」、「掩耳盜鈴」、「莊周夢蝶」等故事,即是出自道家經典,內容簡約卻寓意深遠。本書以老莊思想典籍《老子》、《莊子》、《列子》,及《呂氏春秋》、《淮南子》這五部道家經典為代表,從中精選出啟人思索的金句及發人深省的故事,依哲學、倫理、養生等方面擷取其思想精華,再按各條目內容逐一加以詳細的注釋、翻譯及引申,期能藉此使讀者瞭解玄妙深遠的道家哲理,體會其清靜無為、貴柔、貴儉、曰慈的獨特智慧。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佛家金言【譯注本】

國家  出版
2009/05/01 出版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歷史悠久,影響深遠。當人們感到困惑時,能藉由其所宣揚的真理,使煩躁的心緒歸於平靜,迷茫的行為得以匡正。佛教教義的根本精神,在於止惡揚善、慈悲為懷,提出「善惡有報」,勸戒世人「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又認為智慧乃渡過生老病死之海的方舟,能以「聞、思、修」三種途徑獲得終極智慧;並且注重身心修養,從而明心見性、悟道成佛。本書從浩如煙海的佛教經典書籍中,精選出啟人思索的金句及發人深省的故事,類分為世間善惡、修行成佛、聞思修慧等方面,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闡述深奧幽玄的佛理。文中針對冷僻難解的字詞與佛家術語作詳細注解,並將原文翻譯成白話文,便於讀者理解參悟;此外,每一條目後均附有編者對內容的感悟與啟迪,讓您對佛家的智慧之言,有更客觀而深入的領會。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