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珍藏 書系 ,共計53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風物季語:在季節流轉中品味日光和北風,於淺山流域鋪陳一桌客家菜

蕭秀琴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5/06/19 出版

客家人如何過日子、落地生根拓展人生、與淺山的四季相映唱和?78 篇短文帶你看見台三線客家庄與台灣風土密不可分的關係。◎《料理台灣》《料理風土》作者蕭秀琴最新力作◎ 百萬設計獎得主、新銳藝術家彭雅倫繪製插圖 要看見真正的台灣客家庄,就必須知道「浪漫台三線」。這是一段自桃園平鎮到台中新社,全長150多公里,全線依雪山山脈西緣而行的路徑。在此地生活的客家族群,從飲食習慣到年節祭典都有與眾不同的獨特性。客家人在兩三百年前自島嶼西部港口上岸,途經流域丘陵往山區逐漸拓殖所累積傳承下來的傳說,就是本書各篇章訴說的故事。風物詩:體現四季風情的事物 副熱帶島嶼五月即進入了初夏時節,此地自田野到伙房菜園自生的紫蘇蔓生延綿如織錦,山坡丘陵茶園上的小綠葉蟬跳騰。前者衍生了紫蘇梅,後者則造就了膨風茶(東方美人茶),這種脫胎自日常生活、卻具有時代性的風物,從在地飲食到轟動全球,所在多有。 在橘園、茶園、竹園和溪流陴塘間隙中的水稻田構築的景觀之間、九降風、日光和山陵造就的微型氣候,讓此地的客家人以菜乾鹹菜乾、蘿蔔乾創造的飲食,深入族群肌理,成為台灣客家人獨特的文化遺產。季語:思想情感與季節事物結合的描繪方式,二者合一的寓意寄情。 本書以大量的客語形塑風土人情與飲食風貌,因為定義客家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 「沒有客語就沒有客家人」,在這個島嶼上生活的大部分人,靜默不語時很難分辨誰是誰,然而即使聽不懂客語的人也能聽出這個九腔十八調的語言。 客語的獨特性創造了某種情調,作者在回鄉生活後重新使用客語並抒寫它,在各個篇章中描述客語音韻,引述客籍作家、諺語和歌詞、詩歌,在詩性中展開客庄牧歌式的田園風光所創造的飲食文化。浪漫台三線:以風物、牧歌和樟之細道逶迤展開的路徑 本書圍繞著客家飲食鋪陳,作者以視覺、聽覺考古,以味蕾穿透客家人的人生價值,像是客家沒有菜尾湯卻有「菜頭菜尾」的概念,在家庭菜園仍然存在的台三線上,起鍋前才去菜園採一把香料一札青菜加到隔夜菜裡,就是一道新菜,豐裕的生活環境,對突然而訪的客人只是多一雙筷子的事。 如此環境造就的族群特質與風貌,是硬頸客家人還是風神臭屁有自信,繁複的、非線性的人生,自是以複眼形貌、多重呈現。

9 特價48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風物季語

蕭秀琴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5/06/19 出版

客家人如何過日子、落地生根拓展人生、與淺山的四季相映唱和?78 篇短文帶你看見台三線客家庄與台灣風土密不可分的關係。◎《料理台灣》《料理風土》作者蕭秀琴最新力作◎ 百萬設計獎得主、新銳藝術家彭雅倫繪製插圖 要看見真正的台灣客家庄,就必須知道「浪漫台三線」。這是一段自桃園平鎮到台中新社,全長150多公里,全線依雪山山脈西緣而行的路徑。在此地生活的客家族群,從飲食習慣到年節祭典都有與眾不同的獨特性。客家人在兩三百年前自島嶼西部港口上岸,途經流域丘陵往山區逐漸拓殖所累積傳承下來的傳說,就是本書各篇章訴說的故事。風物詩:體現四季風情的事物 副熱帶島嶼五月即進入了初夏時節,此地自田野到伙房菜園自生的紫蘇蔓生延綿如織錦,山坡丘陵茶園上的小綠葉蟬跳騰。前者衍生了紫蘇梅,後者則造就了膨風茶(東方美人茶),這種脫胎自日常生活、卻具有時代性的風物,從在地飲食到轟動全球,所在多有。 在橘園、茶園、竹園和溪流陴塘間隙中的水稻田構築的景觀之間、九降風、日光和山陵造就的微型氣候,讓此地的客家人以菜乾鹹菜乾、蘿蔔乾創造的飲食,深入族群肌理,成為台灣客家人獨特的文化遺產。季語:思想情感與季節事物結合的描繪方式,二者合一的寓意寄情。 本書以大量的客語形塑風土人情與飲食風貌,因為定義客家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 「沒有客語就沒有客家人」,在這個島嶼上生活的大部分人,靜默不語時很難分辨誰是誰,然而即使聽不懂客語的人也能聽出這個九腔十八調的語言。 客語的獨特性創造了某種情調,作者在回鄉生活後重新使用客語並抒寫它,在各個篇章中描述客語音韻,引述客籍作家、諺語和歌詞、詩歌,在詩性中展開客庄牧歌式的田園風光所創造的飲食文化。浪漫台三線:以風物、牧歌和樟之細道逶迤展開的路徑 本書圍繞著客家飲食鋪陳,作者以視覺、聽覺考古,以味蕾穿透客家人的人生價值,像是客家沒有菜尾湯卻有「菜頭菜尾」的概念,在家庭菜園仍然存在的台三線上,起鍋前才去菜園採一把香料一札青菜加到隔夜菜裡,就是一道新菜,豐裕的生活環境,對突然而訪的客人只是多一雙筷子的事。 如此環境造就的族群特質與風貌,是硬頸客家人還是風神臭屁有自信,繁複的、非線性的人生,自是以複眼形貌、多重呈現。

特價37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風物季語:在季節流轉中品味日光和北風,於淺山流域鋪陳一桌客家菜

蕭秀琴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5/06/19 出版

客家人如何過日子、落地生根拓展人生、與淺山的四季相映唱和?78 篇短文帶你看見台三線客家庄與台灣風土密不可分的關係。◎《料理台灣》《料理風土》作者蕭秀琴最新力作◎ 百萬設計獎得主、新銳藝術家彭雅倫繪製插圖 要看見真正的台灣客家庄,就必須知道「浪漫台三線」。這是一段自桃園平鎮到台中新社,全長150多公里,全線依雪山山脈西緣而行的路徑。在此地生活的客家族群,從飲食習慣到年節祭典都有與眾不同的獨特性。客家人在兩三百年前自島嶼西部港口上岸,途經流域丘陵往山區逐漸拓殖所累積傳承下來的傳說,就是本書各篇章訴說的故事。風物詩:體現四季風情的事物 副熱帶島嶼五月即進入了初夏時節,此地自田野到伙房菜園自生的紫蘇蔓生延綿如織錦,山坡丘陵茶園上的小綠葉蟬跳騰。前者衍生了紫蘇梅,後者則造就了膨風茶(東方美人茶),這種脫胎自日常生活、卻具有時代性的風物,從在地飲食到轟動全球,所在多有。 在橘園、茶園、竹園和溪流陴塘間隙中的水稻田構築的景觀之間、九降風、日光和山陵造就的微型氣候,讓此地的客家人以菜乾鹹菜乾、蘿蔔乾創造的飲食,深入族群肌理,成為台灣客家人獨特的文化遺產。季語:思想情感與季節事物結合的描繪方式,二者合一的寓意寄情。 本書以大量的客語形塑風土人情與飲食風貌,因為定義客家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 「沒有客語就沒有客家人」,在這個島嶼上生活的大部分人,靜默不語時很難分辨誰是誰,然而即使聽不懂客語的人也能聽出這個九腔十八調的語言。 客語的獨特性創造了某種情調,作者在回鄉生活後重新使用客語並抒寫它,在各個篇章中描述客語音韻,引述客籍作家、諺語和歌詞、詩歌,在詩性中展開客庄牧歌式的田園風光所創造的飲食文化。浪漫台三線:以風物、牧歌和樟之細道逶迤展開的路徑 本書圍繞著客家飲食鋪陳,作者以視覺、聽覺考古,以味蕾穿透客家人的人生價值,像是客家沒有菜尾湯卻有「菜頭菜尾」的概念,在家庭菜園仍然存在的台三線上,起鍋前才去菜園採一把香料一札青菜加到隔夜菜裡,就是一道新菜,豐裕的生活環境,對突然而訪的客人只是多一雙筷子的事。 如此環境造就的族群特質與風貌,是硬頸客家人還是風神臭屁有自信,繁複的、非線性的人生,自是以複眼形貌、多重呈現。

特價37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四季腰瘦好吃套書(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吃遍當季好食!)

曹銘宗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5/04/10 出版

跟著「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產地到廚房,品嘗四季366道台灣美食!   《蚵仔煎的身世》《一午二紅沙》《吃的台灣史》作者私房美食指南 2023、2024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最新作品 FB 36,000粉絲每日三餐必看的飲食攻略 店家資訊索引帶你找到書中美食的所在   不只從文史看小吃,也要上桌認識台式美食  「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專精台灣語言文化,也熱愛台灣小吃,多年來致力台灣飲食史的爬梳,因為寫得太好又很會煮,被讀者「黃袍加身」為美食作家, 2023、2024年連續擔任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也時常大方分享他吃到的各種美食,目前在臉書有35,000名粉絲每天關注他的美味三餐。    從街頭小吃到經典私房菜,每一道都「腰瘦好吃」  《腰瘦好吃》依照春、夏、秋、冬分為四冊,集結了曹銘宗近十年間寫下的飲食隨筆,以及親自記錄生活中令他驚嘆「腰瘦好吃」的各種美食,告訴你在現在什麼最當季、最好吃?從無菜單料理到庶民小吃,老店的祕製私房菜到超市可見的大眾品牌,絕無業配,只要好吃一律平等介紹。除了哪裡吃、哪裡買,更重要的是還教你怎麼煮,好食材只需簡單的烹調,任何人都能做出幸福的一餐。      品嘗台灣美食的四季好滋味   精選當季代表性食材與料理,四季共383道台灣美食,春天嘗鮮桂竹筍與新蒜,夏天享受海鮮與爽口佳餚,秋天大啖土魠、三點蟹,冬天則以薑母鴨、紅糟麻油雞酒暖身。更特別收錄那些你我不知的美味,如夏季的「台灣豬」、秋季的「外島海鮮」、冬季的「台灣牛肉」以及春季的「泡麵文化」,深入探索台灣飲食文化的多元面貌。           好吃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 王浩一(作家) 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馬世芳(作家/主持人) 郭銘哲(《雄好呷》/《雄合味》作者) 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 黃婉玲(美食作家)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劉克襄(作家) 劉書甫(作家) 鄭順聰(台文作家) 盧怡安(飲食作家) 蕭秀琴(作家) 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推薦語 讀曹銘宗的食記就像在看一本台灣飲食的專業調查報告,不只是文字上的味覺冒險,同時具有文化上的洞見,充滿知識性的飽足,餘味無窮。 ──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   關於極致好吃,我都說「么壽好吃」,還能「腰瘦」那就更好了。 ──王浩一(作家)   老師一本年輕耆老的無窮活力,卻又關注兼具風味、營養與文化的飲食觀點,內容精采自然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從書名可見以季節區分,那伴隨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總有老師推薦風味與料理相伴,讓生活更顯精彩。 ──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   沈醉於輕鬆筆調,跟著熱情於台灣小吃的人,遊走各種美食。 ──黃婉玲(美食作家)   追蹤曹銘宗的飲食文字多年,喜愛那結合歷史源流掌故與日常踏查、享用,徜徉自在自得的情致,讀來既垂涎又習了智識,樂在其中。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腰瘦好吃,曹老師寬闊的台灣美食偵蒐又調入了幽默一味! ──劉書甫(作家)   談到基隆想到的總是雨。想吃就吃、一寫就中的銘宗老師,日日發揮「曹氏巧思」,將雨絲變身為台味,用這本書證明一件事:逐日的基隆都腥臊(tshenn-tshau,豐盛美味)。 ──鄭順聰(台文作家)   被曹老師騙了啦,老師一說「腰瘦好吃」,馬上就想跟著做許多原汁原味的台式海鮮,真的好吃,但結果我的腰…… ──盧怡安(飲食作家)   看腰瘦好吃像追美食節目一般,讓人夭壽餓。 ──蕭秀琴(作家)   本書的內容輕鬆有趣,而且有各種考證資料。我最喜歡的則是作者從台語、日語去追本溯源,找出食材名字的關聯演化,讀起來有趣且很有收穫。 ──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79 特價134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康鍩錫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5/04/10 出版

台灣廟宇一本通! 精選最具代表性的古蹟廟宇29座,教你重點看懂台灣的廟宇文化。   ◎ 深入介紹台灣最具代表性29 座廟宇的歷史沿革、裝飾特色與最新古蹟分級。 ◎ 帶你全面了解台灣來自泉、漳、粵等地先民的信仰體系。 ◎ 延請古蹟手繪建築達人徐逸鴻、熊藝蘋,以古建築繪圖方式表現廟宇3D結構。 ◎ 18開大版面閱讀友善,清晰呈現廟宇裝飾珍貴細節。    你知道嗎?台灣現今保存的古蹟中,以廟宇為最多,這是因為許多來自閩粵各地的移民在台灣初次落腳時,就帶來了他們原鄉的神祇。也因此從歷史悠久的古蹟廟宇中,才能真正看見台灣不同族群的信仰最為鮮明的特色。 收錄29座最具代表性廟宇,追溯台灣400年開發軌跡  本書收錄台灣最早的佛寺(鹿港龍山寺)、台灣第一座孔廟(台南孔廟)、全國創建最早的媽祖宮(澎湖天后宮)、台灣最大的王爺廟「天下第一府」(南鯤鯓代天府),以及雖非古蹟卻贏得國際藝術地位之三峽長福巖(祖師廟)等29座代表性廟宇,貫穿台灣歷史400年,深入剖析台灣各族裔先民的工藝成就、信仰與社會生活。 收錄作者田調四十年珍貴歷史影像,以遊賞動線導覽廟宇整體結構  作者從積累四十年的大量資料照片中,精選近600張專業建築攝影,帶你全覽廟宇的整體外觀、周圍環境與各角度的外部格局,以及一般信眾難以得見的廊柱上方、匾額、壁畫等裝飾細節。並延請新生代古蹟手繪建築達人徐逸鴻、熊藝蘋,精製29張全面導覽圖,復刻古建築圖繪法呈現廟宇結構,並為每間廟宇畫出正確的參觀動線,帶領讀者鑑賞殿堂與庭廊,並剖析風水環境、建材、風格及裝飾元素等,完全掌握廟宇文化的精髓。 搶救國寶手澤,留存珍貴記錄  在古蹟不斷因無知或不得不之修建,而遭到破壞或改頭換面之餘,作者以四十年的執著,一步一腳印不斷累積記錄。本書即收錄了早期台灣廟宇建築相關各領域的大師代表作,舉凡王益順、陳應彬、陳玉峰、郭新林、潘麗水等等,彌足珍貴。這不只是一本屬於台灣人的代表性神聖建築導覽,更是台灣傳統社會與文化發展軌跡的小縮影。

79 特價4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康鍩錫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5/04/10 出版

台灣廟宇一本通! 精選最具代表性的古蹟廟宇29座,教你重點看懂台灣的廟宇文化。   ◎ 深入介紹台灣最具代表性29 座廟宇的歷史沿革、裝飾特色與最新古蹟分級。 ◎ 帶你全面了解台灣來自泉、漳、粵等地先民的信仰體系。 ◎ 延請古蹟手繪建築達人徐逸鴻、熊藝蘋,以古建築繪圖方式表現廟宇3D結構。 ◎ 18開大版面閱讀友善,清晰呈現廟宇裝飾珍貴細節。    你知道嗎?台灣現今保存的古蹟中,以廟宇為最多,這是因為許多來自閩粵各地的移民在台灣初次落腳時,就帶來了他們原鄉的神祇。也因此從歷史悠久的古蹟廟宇中,才能真正看見台灣不同族群的信仰最為鮮明的特色。 收錄29座最具代表性廟宇,追溯台灣400年開發軌跡  本書收錄台灣最早的佛寺(鹿港龍山寺)、台灣第一座孔廟(台南孔廟)、全國創建最早的媽祖宮(澎湖天后宮)、台灣最大的王爺廟「天下第一府」(南鯤鯓代天府),以及雖非古蹟卻贏得國際藝術地位之三峽長福巖(祖師廟)等29座代表性廟宇,貫穿台灣歷史400年,深入剖析台灣各族裔先民的工藝成就、信仰與社會生活。 收錄作者田調四十年珍貴歷史影像,以遊賞動線導覽廟宇整體結構  作者從積累四十年的大量資料照片中,精選近600張專業建築攝影,帶你全覽廟宇的整體外觀、周圍環境與各角度的外部格局,以及一般信眾難以得見的廊柱上方、匾額、壁畫等裝飾細節。並延請新生代古蹟手繪建築達人徐逸鴻、熊藝蘋,精製29張全面導覽圖,復刻古建築圖繪法呈現廟宇結構,並為每間廟宇畫出正確的參觀動線,帶領讀者鑑賞殿堂與庭廊,並剖析風水環境、建材、風格及裝飾元素等,完全掌握廟宇文化的精髓。 搶救國寶手澤,留存珍貴記錄  在古蹟不斷因無知或不得不之修建,而遭到破壞或改頭換面之餘,作者以四十年的執著,一步一腳印不斷累積記錄。本書即收錄了早期台灣廟宇建築相關各領域的大師代表作,舉凡王益順、陳應彬、陳玉峰、郭新林、潘麗水等等,彌足珍貴。這不只是一本屬於台灣人的代表性神聖建築導覽,更是台灣傳統社會與文化發展軌跡的小縮影。

特價44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康鍩錫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5/04/10 出版

台灣廟宇一本通! 精選最具代表性的古蹟廟宇29座,教你重點看懂台灣的廟宇文化。   ◎ 深入介紹台灣最具代表性29 座廟宇的歷史沿革、裝飾特色與最新古蹟分級。 ◎ 帶你全面了解台灣來自泉、漳、粵等地先民的信仰體系。 ◎ 延請古蹟手繪建築達人徐逸鴻、熊藝蘋,以古建築繪圖方式表現廟宇3D結構。 ◎ 18開大版面閱讀友善,清晰呈現廟宇裝飾珍貴細節。    你知道嗎?台灣現今保存的古蹟中,以廟宇為最多,這是因為許多來自閩粵各地的移民在台灣初次落腳時,就帶來了他們原鄉的神祇。也因此從歷史悠久的古蹟廟宇中,才能真正看見台灣不同族群的信仰最為鮮明的特色。 收錄29座最具代表性廟宇,追溯台灣400年開發軌跡  本書收錄台灣最早的佛寺(鹿港龍山寺)、台灣第一座孔廟(台南孔廟)、全國創建最早的媽祖宮(澎湖天后宮)、台灣最大的王爺廟「天下第一府」(南鯤鯓代天府),以及雖非古蹟卻贏得國際藝術地位之三峽長福巖(祖師廟)等29座代表性廟宇,貫穿台灣歷史400年,深入剖析台灣各族裔先民的工藝成就、信仰與社會生活。 收錄作者田調四十年珍貴歷史影像,以遊賞動線導覽廟宇整體結構  作者從積累四十年的大量資料照片中,精選近600張專業建築攝影,帶你全覽廟宇的整體外觀、周圍環境與各角度的外部格局,以及一般信眾難以得見的廊柱上方、匾額、壁畫等裝飾細節。並延請新生代古蹟手繪建築達人徐逸鴻、熊藝蘋,精製29張全面導覽圖,復刻古建築圖繪法呈現廟宇結構,並為每間廟宇畫出正確的參觀動線,帶領讀者鑑賞殿堂與庭廊,並剖析風水環境、建材、風格及裝飾元素等,完全掌握廟宇文化的精髓。 搶救國寶手澤,留存珍貴記錄  在古蹟不斷因無知或不得不之修建,而遭到破壞或改頭換面之餘,作者以四十年的執著,一步一腳印不斷累積記錄。本書即收錄了早期台灣廟宇建築相關各領域的大師代表作,舉凡王益順、陳應彬、陳玉峰、郭新林、潘麗水等等,彌足珍貴。這不只是一本屬於台灣人的代表性神聖建築導覽,更是台灣傳統社會與文化發展軌跡的小縮影。

特價44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腰瘦好吃!(春限定)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吃遍當季好食!

曹銘宗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5/04/03 出版

氣候溫和的春天,適合新鮮、清爽的當季料理!「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產地到廚房,品嘗84道春季美食。◎    《蚵仔煎的身世》《一午二紅沙》《吃的台灣史》作者私房美食指南◎    2023、2024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最新作品◎    FB 38,000粉絲每日三餐必看的飲食攻略◎    春季特別收錄「泡麵」專題,以花式煮法帶你享用世界的特色泡麵◎    店家資訊索引帶你找到書中美食的所在 春天天氣回暖,是萬物生長的季節。許多農產品如茄子、韭菜、竹筍、番薯、蒜頭等,也是在春季最美味。此時的料理一反冬季的濃厚味道,主打清爽與食材的原味。收錄台灣春季美食101篇,特別附錄泡麵專題 本書依照食物的文化典故、菜色、煮法、餐廳排序,收錄萬里烤玉米、香韭炒新蒜、黑糖粉粿、波蘿蜜茶等當季好食,以及花飛甘露煮、紅燒台灣鯛、鮭魚一夜干等春季海味。春季限定特別收錄宵夜首選「泡麵」專題,從台灣泡麵始祖「雞汁麵」、日本代表「日清」泡麵、韓國辛拉麵、泰國酸辣蝦麵、新加坡撈麵、印尼營多麵、全球網路票選第一名的馬來西亞檳城紅酸辣湯麵等,帶你享受吃泡麵的快樂,同時考察世界的泡麵文化。從文史看小吃,也要上桌認識台式美食 本書作者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他專精台灣語言文化,也熱愛台灣小吃,多年來致力台灣飲食史的爬梳,因為寫得太好又很會煮,被讀者「黃袍加身」為美食作家, 2023、2024年連續擔任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也時常大方分享他吃到的各種美食,目前在臉書有38,000名粉絲每天關注他的美味三餐。 完整公開美食筆記,教你吃也教你煮 《腰瘦好吃》依照春、夏、秋、冬分為四冊,集結了曹銘宗近十年間寫下的飲食隨筆,照片全部由他親自拍攝,記錄生活中令他驚嘆「腰瘦好吃」的各種美食,告訴你在現在什麼最當季、最好吃?從無菜單料理到庶民小吃,老店的祕製私房菜到超市可見的大眾品牌,絕無業配,只要好吃一律平等介紹。除了哪裡吃、哪裡買,更重要的是還教你怎麼煮,好食材只需簡單的烹調,任何人都能做出幸福的一餐。 好吃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王浩一(作家)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馬世芳(作家/主持人)郭銘哲(《雄好呷》/《雄合味》作者)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黃婉玲(美食作家)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劉克襄(作家)劉書甫(作家)鄭順聰(台文作家)盧怡安(飲食作家)蕭秀琴(作家)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推薦語讀曹銘宗的食記就像在看一本台灣飲食的專業調查報告,不只是文字上的味覺冒險,同時具有文化上的洞見,充滿知識性的飽足,餘味無窮。──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關於極致好吃,我都說「么壽好吃」,還能「腰瘦」那就更好了。──王浩一(作家)老師一本年輕耆老的無窮活力,卻又關注兼具風味、營養與文化的飲食觀點,內容精采自然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從書名可見以季節區分,那伴隨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總有老師推薦風味與料理相伴,讓生活更顯精彩。──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沈醉於輕鬆筆調,跟著熱情於台灣小吃的人,遊走各種美食。──黃婉玲(美食作家)追蹤曹銘宗的飲食文字多年,喜愛那結合歷史源流掌故與日常踏查、享用,徜徉自在自得的情致,讀來既垂涎又習了智識,樂在其中。──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腰瘦好吃,曹老師寬闊的台灣美食偵蒐又調入了幽默一味!──劉書甫(作家)談到基隆想到的總是雨。想吃就吃、一寫就中的銘宗老師,日日發揮「曹氏巧思」,將雨絲變身為台味,用這本書證明一件事:逐日的基隆都腥臊(tshenn-tshau,豐盛美味)。──鄭順聰(台文作家)被曹老師騙了啦,老師一說「腰瘦好吃」,馬上就想跟著做許多原汁原味的台式海鮮,真的好吃,但結果我的腰……──盧怡安(飲食作家)看腰瘦好吃像追美食節目一般,讓人夭壽餓。──蕭秀琴(作家)本書的內容輕鬆有趣,而且有各種考證資料。我最喜歡的則是作者從台語、日語去追本溯源,找出食材名字的關聯演化,讀起來有趣且很有收穫。──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7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腰瘦好吃!(春限定)

曹銘宗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5/04/03 出版

氣候溫和的春天,適合新鮮、清爽的當季料理!「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產地到廚房,品嘗84道春季美食。◎    《蚵仔煎的身世》《一午二紅沙》《吃的台灣史》作者私房美食指南◎    2023、2024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最新作品◎    FB 38,000粉絲每日三餐必看的飲食攻略◎    春季特別收錄「泡麵」專題,以花式煮法帶你享用世界的特色泡麵◎    店家資訊索引帶你找到書中美食的所在 春天天氣回暖,是萬物生長的季節。許多農產品如茄子、韭菜、竹筍、番薯、蒜頭等,也是在春季最美味。此時的料理一反冬季的濃厚味道,主打清爽與食材的原味。收錄台灣春季美食101篇,特別附錄泡麵專題 本書依照食物的文化典故、菜色、煮法、餐廳排序,收錄萬里烤玉米、香韭炒新蒜、黑糖粉粿、波蘿蜜茶等當季好食,以及花飛甘露煮、紅燒台灣鯛、鮭魚一夜干等春季海味。春季限定特別收錄宵夜首選「泡麵」專題,從台灣泡麵始祖「雞汁麵」、日本代表「日清」泡麵、韓國辛拉麵、泰國酸辣蝦麵、新加坡撈麵、印尼營多麵、全球網路票選第一名的馬來西亞檳城紅酸辣湯麵等,帶你享受吃泡麵的快樂,同時考察世界的泡麵文化。從文史看小吃,也要上桌認識台式美食 本書作者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他專精台灣語言文化,也熱愛台灣小吃,多年來致力台灣飲食史的爬梳,因為寫得太好又很會煮,被讀者「黃袍加身」為美食作家, 2023、2024年連續擔任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也時常大方分享他吃到的各種美食,目前在臉書有38,000名粉絲每天關注他的美味三餐。 完整公開美食筆記,教你吃也教你煮 《腰瘦好吃》依照春、夏、秋、冬分為四冊,集結了曹銘宗近十年間寫下的飲食隨筆,照片全部由他親自拍攝,記錄生活中令他驚嘆「腰瘦好吃」的各種美食,告訴你在現在什麼最當季、最好吃?從無菜單料理到庶民小吃,老店的祕製私房菜到超市可見的大眾品牌,絕無業配,只要好吃一律平等介紹。除了哪裡吃、哪裡買,更重要的是還教你怎麼煮,好食材只需簡單的烹調,任何人都能做出幸福的一餐。 好吃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王浩一(作家)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馬世芳(作家/主持人)郭銘哲(《雄好呷》/《雄合味》作者)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黃婉玲(美食作家)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劉克襄(作家)劉書甫(作家)鄭順聰(台文作家)盧怡安(飲食作家)蕭秀琴(作家)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推薦語讀曹銘宗的食記就像在看一本台灣飲食的專業調查報告,不只是文字上的味覺冒險,同時具有文化上的洞見,充滿知識性的飽足,餘味無窮。──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關於極致好吃,我都說「么壽好吃」,還能「腰瘦」那就更好了。──王浩一(作家)老師一本年輕耆老的無窮活力,卻又關注兼具風味、營養與文化的飲食觀點,內容精采自然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從書名可見以季節區分,那伴隨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總有老師推薦風味與料理相伴,讓生活更顯精彩。──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沈醉於輕鬆筆調,跟著熱情於台灣小吃的人,遊走各種美食。──黃婉玲(美食作家)追蹤曹銘宗的飲食文字多年,喜愛那結合歷史源流掌故與日常踏查、享用,徜徉自在自得的情致,讀來既垂涎又習了智識,樂在其中。──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腰瘦好吃,曹老師寬闊的台灣美食偵蒐又調入了幽默一味!──劉書甫(作家)談到基隆想到的總是雨。想吃就吃、一寫就中的銘宗老師,日日發揮「曹氏巧思」,將雨絲變身為台味,用這本書證明一件事:逐日的基隆都腥臊(tshenn-tshau,豐盛美味)。──鄭順聰(台文作家)被曹老師騙了啦,老師一說「腰瘦好吃」,馬上就想跟著做許多原汁原味的台式海鮮,真的好吃,但結果我的腰……──盧怡安(飲食作家)看腰瘦好吃像追美食節目一般,讓人夭壽餓。──蕭秀琴(作家)本書的內容輕鬆有趣,而且有各種考證資料。我最喜歡的則是作者從台語、日語去追本溯源,找出食材名字的關聯演化,讀起來有趣且很有收穫。──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特價279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腰瘦好吃!(春限定)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吃遍當季好食!

曹銘宗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5/04/03 出版

氣候溫和的春天,適合新鮮、清爽的當季料理!「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產地到廚房,品嘗84道春季美食。◎    《蚵仔煎的身世》《一午二紅沙》《吃的台灣史》作者私房美食指南◎    2023、2024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最新作品◎    FB 38,000粉絲每日三餐必看的飲食攻略◎    春季特別收錄「泡麵」專題,以花式煮法帶你享用世界的特色泡麵◎    店家資訊索引帶你找到書中美食的所在 春天天氣回暖,是萬物生長的季節。許多農產品如茄子、韭菜、竹筍、番薯、蒜頭等,也是在春季最美味。此時的料理一反冬季的濃厚味道,主打清爽與食材的原味。收錄台灣春季美食101篇,特別附錄泡麵專題 本書依照食物的文化典故、菜色、煮法、餐廳排序,收錄萬里烤玉米、香韭炒新蒜、黑糖粉粿、波蘿蜜茶等當季好食,以及花飛甘露煮、紅燒台灣鯛、鮭魚一夜干等春季海味。春季限定特別收錄宵夜首選「泡麵」專題,從台灣泡麵始祖「雞汁麵」、日本代表「日清」泡麵、韓國辛拉麵、泰國酸辣蝦麵、新加坡撈麵、印尼營多麵、全球網路票選第一名的馬來西亞檳城紅酸辣湯麵等,帶你享受吃泡麵的快樂,同時考察世界的泡麵文化。從文史看小吃,也要上桌認識台式美食 本書作者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他專精台灣語言文化,也熱愛台灣小吃,多年來致力台灣飲食史的爬梳,因為寫得太好又很會煮,被讀者「黃袍加身」為美食作家, 2023、2024年連續擔任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也時常大方分享他吃到的各種美食,目前在臉書有38,000名粉絲每天關注他的美味三餐。 完整公開美食筆記,教你吃也教你煮 《腰瘦好吃》依照春、夏、秋、冬分為四冊,集結了曹銘宗近十年間寫下的飲食隨筆,照片全部由他親自拍攝,記錄生活中令他驚嘆「腰瘦好吃」的各種美食,告訴你在現在什麼最當季、最好吃?從無菜單料理到庶民小吃,老店的祕製私房菜到超市可見的大眾品牌,絕無業配,只要好吃一律平等介紹。除了哪裡吃、哪裡買,更重要的是還教你怎麼煮,好食材只需簡單的烹調,任何人都能做出幸福的一餐。 好吃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王浩一(作家)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馬世芳(作家/主持人)郭銘哲(《雄好呷》/《雄合味》作者)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黃婉玲(美食作家)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劉克襄(作家)劉書甫(作家)鄭順聰(台文作家)盧怡安(飲食作家)蕭秀琴(作家)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推薦語讀曹銘宗的食記就像在看一本台灣飲食的專業調查報告,不只是文字上的味覺冒險,同時具有文化上的洞見,充滿知識性的飽足,餘味無窮。──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關於極致好吃,我都說「么壽好吃」,還能「腰瘦」那就更好了。──王浩一(作家)老師一本年輕耆老的無窮活力,卻又關注兼具風味、營養與文化的飲食觀點,內容精采自然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從書名可見以季節區分,那伴隨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總有老師推薦風味與料理相伴,讓生活更顯精彩。──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沈醉於輕鬆筆調,跟著熱情於台灣小吃的人,遊走各種美食。──黃婉玲(美食作家)追蹤曹銘宗的飲食文字多年,喜愛那結合歷史源流掌故與日常踏查、享用,徜徉自在自得的情致,讀來既垂涎又習了智識,樂在其中。──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腰瘦好吃,曹老師寬闊的台灣美食偵蒐又調入了幽默一味!──劉書甫(作家)談到基隆想到的總是雨。想吃就吃、一寫就中的銘宗老師,日日發揮「曹氏巧思」,將雨絲變身為台味,用這本書證明一件事:逐日的基隆都腥臊(tshenn-tshau,豐盛美味)。──鄭順聰(台文作家)被曹老師騙了啦,老師一說「腰瘦好吃」,馬上就想跟著做許多原汁原味的台式海鮮,真的好吃,但結果我的腰……──盧怡安(飲食作家)看腰瘦好吃像追美食節目一般,讓人夭壽餓。──蕭秀琴(作家)本書的內容輕鬆有趣,而且有各種考證資料。我最喜歡的則是作者從台語、日語去追本溯源,找出食材名字的關聯演化,讀起來有趣且很有收穫。──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特價279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腰瘦好吃!(冬限定)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吃遍當季好食!

曹銘宗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5/01/11 出版

寒風吹拂的冬天,適合熱騰騰的療癒料理!「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基隆廟口到自家廚房,品嘗99道暖心美食。  ◎《蚵仔煎的身世》《一午二紅沙》《吃的台灣史》作者私房美食指南 ◎   2023、2024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最新作品 ◎   FB 37,000粉絲每日三餐必看的飲食攻略 ◎   冬季特別附錄「台灣牛肉」專題,介紹牛肉的各種在地吃法與歷史 ◎   店家資訊索引帶你找到書中美食的所在  冬天到了,驅寒保暖是我們選擇美食的一大重點,《腰瘦好吃(冬限定)》收錄的食記也是一年中最滋補的。像是暖身又暖心的薑母鴨、紅糟麻油雞酒、酸白菜火鍋……都是冬季驅寒的好夥伴。 收錄台灣冬季美食99篇,特別附錄台灣牛肉專題  本書依照食物的文化典故、菜色、煮法、餐廳排序,收錄干貝雞湯、魷魚螺肉蒜等圍爐名菜,冬季有名的鮸魚、烏魚(子)、煙仔虎、黑喉等海鮮,釋迦、珠葱、金柑、芥菜等當季蔬果,以及冬季附錄的「台灣牛肉」專題,從涮和牛、汕頭沙茶牛肉、基隆有名的咖哩牛肉,到當兵共同的回憶「國軍紅燒牛肉罐頭」,都有深入而有趣的介紹。   從文史看小吃,也要上桌認識台式美食 本書作者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他專精台灣語言文化,也熱愛台灣小吃,多年來致力台灣飲食史的爬梳,因為寫得太好又很會煮,被讀者「黃袍加身」為美食作家, 2023、2024年連續擔任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也時常大方分享他吃到的各種美食,目前在臉書有37,000名粉絲每天關注他的美味三餐。  完整公開美食筆記,教你吃也教你煮 《腰瘦好吃》依照春、夏、秋、冬分為四冊,集結了曹銘宗近十年間寫下的飲食隨筆,照片全部由他親自拍攝,記錄生活中令他驚嘆「腰瘦好吃」的各種美食,告訴你在現在什麼最當季、最好吃?從無菜單料理到庶民小吃,老店的祕製私房菜到超市可見的大眾品牌,絕無業配,只要好吃一律平等介紹。除了哪裡吃、哪裡買,更重要的是還教你怎麼煮,好食材只需簡單的烹調,任何人都能做出幸福的一餐。   好吃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王浩一(作家)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馬世芳(作家/主持人)郭銘哲(《雄好呷》/《雄合味》作者)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黃婉玲(美食作家)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劉克襄(作家)劉書甫(作家)鄭順聰(台文作家)盧怡安(飲食作家)蕭秀琴(作家)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推薦語 讀曹銘宗的食記就像在看一本台灣飲食的專業調查報告,不只是文字上的味覺冒險,同時具有文化上的洞見,充滿知識性的飽足,餘味無窮。──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 關於極致好吃,我都說「么壽好吃」,還能「腰瘦」那就更好了。──王浩一(作家) 老師一本年輕耆老的無窮活力,卻又關注兼具風味、營養與文化的飲食觀點,內容精采自然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從書名可見以季節區分,那伴隨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總有老師推薦風味與料理相伴,讓生活更顯精彩。──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 沈醉於輕鬆筆調,跟著熱情於台灣小吃的人,遊走各種美食。──黃婉玲(美食作家) 追蹤曹銘宗的飲食文字多年,喜愛那結合歷史源流掌故與日常踏查、享用,徜徉自在自得的情致,讀來既垂涎又習了智識,樂在其中。──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腰瘦好吃,曹老師寬闊的台灣美食偵蒐又調入了幽默一味!──劉書甫(作家) 談到基隆想到的總是雨。想吃就吃、一寫就中的銘宗老師,日日發揮「曹氏巧思」,將雨絲變身為台味,用這本書證明一件事:逐日的基隆都腥臊(tshenn-tshau,豐盛美味)。──鄭順聰(台文作家) 被曹老師騙了啦,老師一說「腰瘦好吃」,馬上就想跟著做許多原汁原味的台式海鮮,真的好吃,但結果我的腰……──盧怡安(飲食作家) 看腰瘦好吃像追美食節目一般,讓人夭壽餓。──蕭秀琴(作家) 本書的內容輕鬆有趣,而且有各種考證資料。我最喜歡的則是作者從台語、日語去追本溯源,找出食材名字的關聯演化,讀起來有趣且很有收穫。──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腰瘦好吃!(冬限定)

曹銘宗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5/01/11 出版

寒風吹拂的冬天,適合熱騰騰的療癒料理!「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基隆廟口到自家廚房,品嘗99道暖心美食。  ◎《蚵仔煎的身世》《一午二紅沙》《吃的台灣史》作者私房美食指南 ◎   2023、2024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最新作品 ◎   FB 37,000粉絲每日三餐必看的飲食攻略 ◎   冬季特別附錄「台灣牛肉」專題,介紹牛肉的各種在地吃法與歷史 ◎   店家資訊索引帶你找到書中美食的所在  冬天到了,驅寒保暖是我們選擇美食的一大重點,《腰瘦好吃(冬限定)》收錄的食記也是一年中最滋補的。像是暖身又暖心的薑母鴨、紅糟麻油雞酒、酸白菜火鍋……都是冬季驅寒的好夥伴。 收錄台灣冬季美食99篇,特別附錄台灣牛肉專題  本書依照食物的文化典故、菜色、煮法、餐廳排序,收錄干貝雞湯、魷魚螺肉蒜等圍爐名菜,冬季有名的鮸魚、烏魚(子)、煙仔虎、黑喉等海鮮,釋迦、珠葱、金柑、芥菜等當季蔬果,以及冬季附錄的「台灣牛肉」專題,從涮和牛、汕頭沙茶牛肉、基隆有名的咖哩牛肉,到當兵共同的回憶「國軍紅燒牛肉罐頭」,都有深入而有趣的介紹。   從文史看小吃,也要上桌認識台式美食 本書作者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他專精台灣語言文化,也熱愛台灣小吃,多年來致力台灣飲食史的爬梳,因為寫得太好又很會煮,被讀者「黃袍加身」為美食作家, 2023、2024年連續擔任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也時常大方分享他吃到的各種美食,目前在臉書有37,000名粉絲每天關注他的美味三餐。  完整公開美食筆記,教你吃也教你煮 《腰瘦好吃》依照春、夏、秋、冬分為四冊,集結了曹銘宗近十年間寫下的飲食隨筆,照片全部由他親自拍攝,記錄生活中令他驚嘆「腰瘦好吃」的各種美食,告訴你在現在什麼最當季、最好吃?從無菜單料理到庶民小吃,老店的祕製私房菜到超市可見的大眾品牌,絕無業配,只要好吃一律平等介紹。除了哪裡吃、哪裡買,更重要的是還教你怎麼煮,好食材只需簡單的烹調,任何人都能做出幸福的一餐。   好吃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王浩一(作家)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馬世芳(作家/主持人)郭銘哲(《雄好呷》/《雄合味》作者)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黃婉玲(美食作家)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劉克襄(作家)劉書甫(作家)鄭順聰(台文作家)盧怡安(飲食作家)蕭秀琴(作家)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推薦語 讀曹銘宗的食記就像在看一本台灣飲食的專業調查報告,不只是文字上的味覺冒險,同時具有文化上的洞見,充滿知識性的飽足,餘味無窮。──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 關於極致好吃,我都說「么壽好吃」,還能「腰瘦」那就更好了。──王浩一(作家) 老師一本年輕耆老的無窮活力,卻又關注兼具風味、營養與文化的飲食觀點,內容精采自然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從書名可見以季節區分,那伴隨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總有老師推薦風味與料理相伴,讓生活更顯精彩。──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 沈醉於輕鬆筆調,跟著熱情於台灣小吃的人,遊走各種美食。──黃婉玲(美食作家) 追蹤曹銘宗的飲食文字多年,喜愛那結合歷史源流掌故與日常踏查、享用,徜徉自在自得的情致,讀來既垂涎又習了智識,樂在其中。──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腰瘦好吃,曹老師寬闊的台灣美食偵蒐又調入了幽默一味!──劉書甫(作家) 談到基隆想到的總是雨。想吃就吃、一寫就中的銘宗老師,日日發揮「曹氏巧思」,將雨絲變身為台味,用這本書證明一件事:逐日的基隆都腥臊(tshenn-tshau,豐盛美味)。──鄭順聰(台文作家) 被曹老師騙了啦,老師一說「腰瘦好吃」,馬上就想跟著做許多原汁原味的台式海鮮,真的好吃,但結果我的腰……──盧怡安(飲食作家) 看腰瘦好吃像追美食節目一般,讓人夭壽餓。──蕭秀琴(作家) 本書的內容輕鬆有趣,而且有各種考證資料。我最喜歡的則是作者從台語、日語去追本溯源,找出食材名字的關聯演化,讀起來有趣且很有收穫。──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腰瘦好吃!(冬限定)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吃遍當季好食!

曹銘宗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5/01/11 出版

寒風吹拂的冬天,適合熱騰騰的療癒料理!「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基隆廟口到自家廚房,品嘗99道暖心美食。  ◎《蚵仔煎的身世》《一午二紅沙》《吃的台灣史》作者私房美食指南 ◎   2023、2024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最新作品 ◎   FB 37,000粉絲每日三餐必看的飲食攻略 ◎   冬季特別附錄「台灣牛肉」專題,介紹牛肉的各種在地吃法與歷史 ◎   店家資訊索引帶你找到書中美食的所在  冬天到了,驅寒保暖是我們選擇美食的一大重點,《腰瘦好吃(冬限定)》收錄的食記也是一年中最滋補的。像是暖身又暖心的薑母鴨、紅糟麻油雞酒、酸白菜火鍋……都是冬季驅寒的好夥伴。 收錄台灣冬季美食99篇,特別附錄台灣牛肉專題  本書依照食物的文化典故、菜色、煮法、餐廳排序,收錄干貝雞湯、魷魚螺肉蒜等圍爐名菜,冬季有名的鮸魚、烏魚(子)、煙仔虎、黑喉等海鮮,釋迦、珠葱、金柑、芥菜等當季蔬果,以及冬季附錄的「台灣牛肉」專題,從涮和牛、汕頭沙茶牛肉、基隆有名的咖哩牛肉,到當兵共同的回憶「國軍紅燒牛肉罐頭」,都有深入而有趣的介紹。   從文史看小吃,也要上桌認識台式美食 本書作者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他專精台灣語言文化,也熱愛台灣小吃,多年來致力台灣飲食史的爬梳,因為寫得太好又很會煮,被讀者「黃袍加身」為美食作家, 2023、2024年連續擔任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也時常大方分享他吃到的各種美食,目前在臉書有37,000名粉絲每天關注他的美味三餐。  完整公開美食筆記,教你吃也教你煮 《腰瘦好吃》依照春、夏、秋、冬分為四冊,集結了曹銘宗近十年間寫下的飲食隨筆,照片全部由他親自拍攝,記錄生活中令他驚嘆「腰瘦好吃」的各種美食,告訴你在現在什麼最當季、最好吃?從無菜單料理到庶民小吃,老店的祕製私房菜到超市可見的大眾品牌,絕無業配,只要好吃一律平等介紹。除了哪裡吃、哪裡買,更重要的是還教你怎麼煮,好食材只需簡單的烹調,任何人都能做出幸福的一餐。   好吃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王浩一(作家)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馬世芳(作家/主持人)郭銘哲(《雄好呷》/《雄合味》作者)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黃婉玲(美食作家)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劉克襄(作家)劉書甫(作家)鄭順聰(台文作家)盧怡安(飲食作家)蕭秀琴(作家)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推薦語 讀曹銘宗的食記就像在看一本台灣飲食的專業調查報告,不只是文字上的味覺冒險,同時具有文化上的洞見,充滿知識性的飽足,餘味無窮。──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 關於極致好吃,我都說「么壽好吃」,還能「腰瘦」那就更好了。──王浩一(作家) 老師一本年輕耆老的無窮活力,卻又關注兼具風味、營養與文化的飲食觀點,內容精采自然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從書名可見以季節區分,那伴隨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總有老師推薦風味與料理相伴,讓生活更顯精彩。──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 沈醉於輕鬆筆調,跟著熱情於台灣小吃的人,遊走各種美食。──黃婉玲(美食作家) 追蹤曹銘宗的飲食文字多年,喜愛那結合歷史源流掌故與日常踏查、享用,徜徉自在自得的情致,讀來既垂涎又習了智識,樂在其中。──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腰瘦好吃,曹老師寬闊的台灣美食偵蒐又調入了幽默一味!──劉書甫(作家) 談到基隆想到的總是雨。想吃就吃、一寫就中的銘宗老師,日日發揮「曹氏巧思」,將雨絲變身為台味,用這本書證明一件事:逐日的基隆都腥臊(tshenn-tshau,豐盛美味)。──鄭順聰(台文作家) 被曹老師騙了啦,老師一說「腰瘦好吃」,馬上就想跟著做許多原汁原味的台式海鮮,真的好吃,但結果我的腰……──盧怡安(飲食作家) 看腰瘦好吃像追美食節目一般,讓人夭壽餓。──蕭秀琴(作家) 本書的內容輕鬆有趣,而且有各種考證資料。我最喜歡的則是作者從台語、日語去追本溯源,找出食材名字的關聯演化,讀起來有趣且很有收穫。──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虱目魚的身世:從台灣到世界,從產地到餐桌的完全考察

貓頭鷹  出版
2024/11/23 出版

陪伴台灣人超過400年,你所不知道的台灣英雄虱目魚的身世! ◎首刷限量贈送「虱目魚渾身是寶」商品折價券◎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X虱目魚女王盧靖穎首度攜手合作◎文獻調查+實地口訪+產業經驗,深入探索台灣的虱目魚文化 虱目魚其實……體長可達180公分!全身200多根刺!在台灣年產值達40億! 每次到台南總忍不住來一碗虱目魚肚粥。油脂豐富、魚味十足,酸酸的魚肉帶了點清爽感,這麼好吃的虱目魚,其實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養殖魚。早在荷蘭人來到台灣以前,就已經有人在台南海邊興建魚池。今日,虱目魚成為台灣代表性養殖魚類,更在1978年更領先世界發展出從產卵受精到成魚上市的「完全養殖」。 本書由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與虱目魚女王盧靖穎攜手合作,從養殖到料理,從營養價值到生態環保,將虱目魚最有意思的地方介紹給你。 *一條不知名字從何而來的魚虱目魚為何叫「虱目魚」?坊間流傳鄭成功曾問這是「什麼魚」,所以才有發音相近的「虱目魚」。這是真的嗎?作者曹銘宗將以擅長的語言考察提供最有說服力的解釋。 *一條給你完整營養的好魚今日許多人會透過魚油攝取Omega-3,但一條虱目魚就可以提供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9種必需胺基酸和Omega-3、6等脂肪酸,魚鱗還可以製造膠原蛋白。 *一條渾身帶刺的魚身懷200多根刺,為了避開那些藏在魚肉裡的暗刺、細刺,聰明的台灣人專吃無刺的魚肚和虱目魚丸,直到後來才從菲律賓引入「整尾除刺」,甚至借用外科手術血鉗來拔刺。 *一條吃素友善且努力工作的魚性格溫和、沒有牙齒,以水藻為食,還可以跟文蛤、蝦子混養,清除藻類、淨化水質。在台灣冬季來臨,虱目魚準備過冬前,還能把水池改成讓黑面琵鷺覓食的友善濕地。 *一起來吃「台灣英雄」虱目魚,才能確保年年有魚作者說虱目魚全身上下都可食用,還能製成多種有益身體健康的產品,且符合永續發展,不論鹹水淡水都可生養,抗病力強、生長速度快,確保魚源不枯竭。根本就是台灣英雄。本書將從歷史、語言、料理、營養學、養殖產業,與讀者一同瞭解這尾「英雄」的身世。  ◎專業好評這本書,不只講歷史典故,也不只講美食滋味,更把養殖過程、養殖環境等產地知識都做了清楚描述,也提及了綠能光電對養殖漁業造成的衝擊……這些描述的背後,呈現的是虱目魚之所以能夠成為台灣養殖魚種第一男主角,背後其實是眾多學者、業者與漁民們的共同努力。曹老師這本書,讓虱目魚變得更有滋味。虱目魚們應該會既感謝他又恨他。——陳志東,產地記者 ……本書不僅以專業的角度多面向的內容探討虱目魚產業,更透過豐富的文化背景探索虱目魚的故事,讓這本書成為不僅僅是虱目魚愛好者,甚至是國際讀者了解台灣的虱目魚飲食文化的珍貴歷史。我相信這本書能喚起更多人對台灣虱目魚的關注,並激勵更多人投入推廣在地特色的行列。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結晶,更是一份對故鄉與虱目魚的深情厚誼。——廖一久,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終身特聘教授 拜讀曹老師分別以人文歷史、風土資源乃至餐桌美味的多元角度,考察這飄香超過四百年的虱目魚,別說入口,光是瀏覽精彩圖文與史料,那股香氣便彷彿躍然紙上,令人嚮往……這本書不但成為四百年來首次為虱目魚立傳注解之首,同時其中涵蓋面向既廣且深,也能讓我們透過腰瘦好吃的精采內容,一窺虱目魚的來龍去脈,及從虱目魚開展的世界觀。——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 ……本書從虱目魚的身世談起,專訪七〇年代成功研發虱目魚苗人工繁殖技術的廖一久博士,和第一位在魚塭成功量產魚苗的林烈堂先生,台灣今天能如此量產虱目魚並行銷國際,他們首居其功,這些第一手專訪內容值得細讀。——謝偉松,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 一尾魚,能從地理、歷史、文化、產業、生態、營養學、料理藝術等各領域,磅礡地「尾尾」道來,此書可謂獨步古今。——張庭庭,甦活創意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人文品牌顧問  ◎熱情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吳秀娟    台灣生態飲食設計中心發起人林楷倫    魚販、作家邵廣昭 台灣魚類資料庫的負責人 翁佳音 中研院台史所兼任研究員馬世芳 作家/主持人張致盛 漁業署前署長陳志東 產地記者張庭庭 甦活創意管理顧問公司總顧問魚夫 台南應用大學榮譽教授黃之暘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廖一久    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終身特聘教授蔡珠兒 作家鄭順聰    台文作家盧怡安    飲食作家蕭秀琴    作家謝偉松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虱目魚的身世:從台灣到世界,從產地到餐桌的完全考察

貓頭鷹  出版
2024/11/23 出版

陪伴台灣人超過400年,你所不知道的台灣英雄虱目魚的身世! ◎首刷限量贈送「虱目魚渾身是寶」商品折價券◎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X虱目魚女王盧靖穎首度攜手合作◎文獻調查+實地口訪+產業經驗,深入探索台灣的虱目魚文化 虱目魚其實……體長可達180公分!全身200多根刺!在台灣年產值達40億! 每次到台南總忍不住來一碗虱目魚肚粥。油脂豐富、魚味十足,酸酸的魚肉帶了點清爽感,這麼好吃的虱目魚,其實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養殖魚。早在荷蘭人來到台灣以前,就已經有人在台南海邊興建魚池。今日,虱目魚成為台灣代表性養殖魚類,更在1978年更領先世界發展出從產卵受精到成魚上市的「完全養殖」。 本書由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與虱目魚女王盧靖穎攜手合作,從養殖到料理,從營養價值到生態環保,將虱目魚最有意思的地方介紹給你。 *一條不知名字從何而來的魚虱目魚為何叫「虱目魚」?坊間流傳鄭成功曾問這是「什麼魚」,所以才有發音相近的「虱目魚」。這是真的嗎?作者曹銘宗將以擅長的語言考察提供最有說服力的解釋。 *一條給你完整營養的好魚今日許多人會透過魚油攝取Omega-3,但一條虱目魚就可以提供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9種必需胺基酸和Omega-3、6等脂肪酸,魚鱗還可以製造膠原蛋白。 *一條渾身帶刺的魚身懷200多根刺,為了避開那些藏在魚肉裡的暗刺、細刺,聰明的台灣人專吃無刺的魚肚和虱目魚丸,直到後來才從菲律賓引入「整尾除刺」,甚至借用外科手術血鉗來拔刺。 *一條吃素友善且努力工作的魚性格溫和、沒有牙齒,以水藻為食,還可以跟文蛤、蝦子混養,清除藻類、淨化水質。在台灣冬季來臨,虱目魚準備過冬前,還能把水池改成讓黑面琵鷺覓食的友善濕地。 *一起來吃「台灣英雄」虱目魚,才能確保年年有魚作者說虱目魚全身上下都可食用,還能製成多種有益身體健康的產品,且符合永續發展,不論鹹水淡水都可生養,抗病力強、生長速度快,確保魚源不枯竭。根本就是台灣英雄。本書將從歷史、語言、料理、營養學、養殖產業,與讀者一同瞭解這尾「英雄」的身世。  ◎專業好評這本書,不只講歷史典故,也不只講美食滋味,更把養殖過程、養殖環境等產地知識都做了清楚描述,也提及了綠能光電對養殖漁業造成的衝擊……這些描述的背後,呈現的是虱目魚之所以能夠成為台灣養殖魚種第一男主角,背後其實是眾多學者、業者與漁民們的共同努力。曹老師這本書,讓虱目魚變得更有滋味。虱目魚們應該會既感謝他又恨他。——陳志東,產地記者 ……本書不僅以專業的角度多面向的內容探討虱目魚產業,更透過豐富的文化背景探索虱目魚的故事,讓這本書成為不僅僅是虱目魚愛好者,甚至是國際讀者了解台灣的虱目魚飲食文化的珍貴歷史。我相信這本書能喚起更多人對台灣虱目魚的關注,並激勵更多人投入推廣在地特色的行列。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結晶,更是一份對故鄉與虱目魚的深情厚誼。——廖一久,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終身特聘教授 拜讀曹老師分別以人文歷史、風土資源乃至餐桌美味的多元角度,考察這飄香超過四百年的虱目魚,別說入口,光是瀏覽精彩圖文與史料,那股香氣便彷彿躍然紙上,令人嚮往……這本書不但成為四百年來首次為虱目魚立傳注解之首,同時其中涵蓋面向既廣且深,也能讓我們透過腰瘦好吃的精采內容,一窺虱目魚的來龍去脈,及從虱目魚開展的世界觀。——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 ……本書從虱目魚的身世談起,專訪七〇年代成功研發虱目魚苗人工繁殖技術的廖一久博士,和第一位在魚塭成功量產魚苗的林烈堂先生,台灣今天能如此量產虱目魚並行銷國際,他們首居其功,這些第一手專訪內容值得細讀。——謝偉松,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 一尾魚,能從地理、歷史、文化、產業、生態、營養學、料理藝術等各領域,磅礡地「尾尾」道來,此書可謂獨步古今。——張庭庭,甦活創意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人文品牌顧問  ◎熱情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吳秀娟    台灣生態飲食設計中心發起人林楷倫    魚販、作家邵廣昭 台灣魚類資料庫的負責人 翁佳音 中研院台史所兼任研究員馬世芳 作家/主持人張致盛 漁業署前署長陳志東 產地記者張庭庭 甦活創意管理顧問公司總顧問魚夫 台南應用大學榮譽教授黃之暘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廖一久    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終身特聘教授蔡珠兒 作家鄭順聰    台文作家盧怡安    飲食作家蕭秀琴    作家謝偉松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虱目魚的身世

貓頭鷹  出版
2024/11/23 出版

陪伴台灣人超過400年,你所不知道的台灣英雄虱目魚的身世! ◎首刷限量贈送「虱目魚渾身是寶」商品折價券◎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X虱目魚女王盧靖穎首度攜手合作◎文獻調查+實地口訪+產業經驗,深入探索台灣的虱目魚文化 虱目魚其實……體長可達180公分!全身200多根刺!在台灣年產值達40億! 每次到台南總忍不住來一碗虱目魚肚粥。油脂豐富、魚味十足,酸酸的魚肉帶了點清爽感,這麼好吃的虱目魚,其實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養殖魚。早在荷蘭人來到台灣以前,就已經有人在台南海邊興建魚池。今日,虱目魚成為台灣代表性養殖魚類,更在1978年更領先世界發展出從產卵受精到成魚上市的「完全養殖」。 本書由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與虱目魚女王盧靖穎攜手合作,從養殖到料理,從營養價值到生態環保,將虱目魚最有意思的地方介紹給你。 *一條不知名字從何而來的魚虱目魚為何叫「虱目魚」?坊間流傳鄭成功曾問這是「什麼魚」,所以才有發音相近的「虱目魚」。這是真的嗎?作者曹銘宗將以擅長的語言考察提供最有說服力的解釋。 *一條給你完整營養的好魚今日許多人會透過魚油攝取Omega-3,但一條虱目魚就可以提供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9種必需胺基酸和Omega-3、6等脂肪酸,魚鱗還可以製造膠原蛋白。 *一條渾身帶刺的魚身懷200多根刺,為了避開那些藏在魚肉裡的暗刺、細刺,聰明的台灣人專吃無刺的魚肚和虱目魚丸,直到後來才從菲律賓引入「整尾除刺」,甚至借用外科手術血鉗來拔刺。 *一條吃素友善且努力工作的魚性格溫和、沒有牙齒,以水藻為食,還可以跟文蛤、蝦子混養,清除藻類、淨化水質。在台灣冬季來臨,虱目魚準備過冬前,還能把水池改成讓黑面琵鷺覓食的友善濕地。 *一起來吃「台灣英雄」虱目魚,才能確保年年有魚作者說虱目魚全身上下都可食用,還能製成多種有益身體健康的產品,且符合永續發展,不論鹹水淡水都可生養,抗病力強、生長速度快,確保魚源不枯竭。根本就是台灣英雄。本書將從歷史、語言、料理、營養學、養殖產業,與讀者一同瞭解這尾「英雄」的身世。  ◎專業好評這本書,不只講歷史典故,也不只講美食滋味,更把養殖過程、養殖環境等產地知識都做了清楚描述,也提及了綠能光電對養殖漁業造成的衝擊……這些描述的背後,呈現的是虱目魚之所以能夠成為台灣養殖魚種第一男主角,背後其實是眾多學者、業者與漁民們的共同努力。曹老師這本書,讓虱目魚變得更有滋味。虱目魚們應該會既感謝他又恨他。——陳志東,產地記者 ……本書不僅以專業的角度多面向的內容探討虱目魚產業,更透過豐富的文化背景探索虱目魚的故事,讓這本書成為不僅僅是虱目魚愛好者,甚至是國際讀者了解台灣的虱目魚飲食文化的珍貴歷史。我相信這本書能喚起更多人對台灣虱目魚的關注,並激勵更多人投入推廣在地特色的行列。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結晶,更是一份對故鄉與虱目魚的深情厚誼。——廖一久,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終身特聘教授 拜讀曹老師分別以人文歷史、風土資源乃至餐桌美味的多元角度,考察這飄香超過四百年的虱目魚,別說入口,光是瀏覽精彩圖文與史料,那股香氣便彷彿躍然紙上,令人嚮往……這本書不但成為四百年來首次為虱目魚立傳注解之首,同時其中涵蓋面向既廣且深,也能讓我們透過腰瘦好吃的精采內容,一窺虱目魚的來龍去脈,及從虱目魚開展的世界觀。——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 ……本書從虱目魚的身世談起,專訪七〇年代成功研發虱目魚苗人工繁殖技術的廖一久博士,和第一位在魚塭成功量產魚苗的林烈堂先生,台灣今天能如此量產虱目魚並行銷國際,他們首居其功,這些第一手專訪內容值得細讀。——謝偉松,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 一尾魚,能從地理、歷史、文化、產業、生態、營養學、料理藝術等各領域,磅礡地「尾尾」道來,此書可謂獨步古今。——張庭庭,甦活創意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人文品牌顧問  ◎熱情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吳秀娟    台灣生態飲食設計中心發起人林楷倫    魚販、作家邵廣昭 台灣魚類資料庫的負責人 翁佳音 中研院台史所兼任研究員馬世芳 作家/主持人張致盛 漁業署前署長陳志東 產地記者張庭庭 甦活創意管理顧問公司總顧問魚夫 台南應用大學榮譽教授黃之暘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廖一久    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終身特聘教授蔡珠兒 作家鄭順聰    台文作家盧怡安    飲食作家蕭秀琴    作家謝偉松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腰瘦好吃(秋限定)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吃遍當季好食!

曹銘宗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4/09/07 出版

食慾爆發的秋天,要吃什麼好呢?「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市場到餐桌,以舌尖考察105道台灣秋季美食。 ◎ 暢銷台灣飲食史《蚵仔煎的身世》《吃的台灣史》作者私房美食指南◎ FB超過34,000粉絲密切追蹤的一日三餐◎ 秋季特別收錄「外島海鮮」專題,介紹本島少見的新鮮海味◎ 完整店家資訊帶你找到作者筆記美食的所在 秋天是食慾大開的季節,隨著天氣轉涼,因炎熱而沉睡的胃口逐漸復甦,許多美味的食材也在這時迎來產季,無論農產、漁產、肉類、漬物,都是最佳的品嚐時間,對愛吃的人來說是最幸福的時光。 豪華收錄台灣秋季美食105篇,特別附錄外島海鮮專題 秋季是一年最豐盛的季節,本書收錄的食記也是《腰瘦好吃》四冊中最豐富,共105篇。除了一貫對台灣小吃精彩的文化(和味道)研究,也廣泛介紹台灣的秋季物產,像是台南的土魠、基隆的鬼頭刀、三點蟹等新鮮海產、秋天開始美味的茼蒿、茄子、筊白筍等時蔬,客家鹹菜、青芒果醃製的「蓬萊醬」等當季漬物。書末特別附錄「外島海鮮」專題,深入介紹馬祖淡菜、澎湖石拒、澎湖狗母魚丸、蘭嶼飛魚等外島特產的海之味,帶你把豐收的秋天通通一起吃下肚。。 從文史看小吃,也要上桌認識台式美食 本書作者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他專精台灣語言文化,也熱愛台灣小吃,多年來致力台灣飲食史的爬梳,因為寫得太好又很會煮,被讀者「黃袍加身」為美食作家, 2023、2024年擔任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也時常大方分享他吃到的各種美食,目前在臉書有34,000名粉絲每天關注他的美味三餐。 完整公開美食筆記,教你吃也教你煮 《腰瘦好吃》依照春、夏、秋、冬分為四冊,集結了曹銘宗近十年間寫下的飲食隨筆,照片全部由他親自拍攝,記錄生活中令他驚嘆「腰瘦好吃」的各種美食,告訴你在現在什麼最當季、最好吃?從無菜單料理到庶民小吃,老店的祕製私房菜到超市可見的大眾品牌,絕無業配,只要好吃一律平等介紹。除了哪裡吃、哪裡買,更重要的是還教你怎麼煮,好食材只需簡單的烹調,任何人都能做出幸福的一餐。 好吃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王浩一(作家)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馬世芳(作家/主持人)郭銘哲(《雄好呷》/《雄合味》作者)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黃婉玲(美食作家)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劉克襄(作家)劉書甫(作家)鄭順聰(台文作家)盧怡安(飲食作家)蕭秀琴(作家)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推薦語讀曹銘宗的食記就像在看一本台灣飲食的專業調查報告,不只是文字上的味覺冒險,同時具有文化上的洞見,充滿知識性的飽足,餘味無窮。──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 關於極致好吃,我都說「么壽好吃」,還能「腰瘦」那就更好了。──王浩一(作家) 老師一本年輕耆老的無窮活力,卻又關注兼具風味、營養與文化的飲食觀點,內容精采自然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從書名可見以季節區分,那伴隨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總有老師推薦風味與料理相伴,讓生活更顯精彩。──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 沈醉於輕鬆筆調,跟著熱情於台灣小吃的人,遊走各種美食。──黃婉玲(美食作家) 追蹤曹銘宗的飲食文字多年,喜愛那結合歷史源流掌故與日常踏查、享用,徜徉自在自得的情致,讀來既垂涎又習了智識,樂在其中。──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腰瘦好吃,曹老師寬闊的台灣美食偵蒐又調入了幽默一味!──劉書甫(作家) 談到基隆想到的總是雨。想吃就吃、一寫就中的銘宗老師,日日發揮「曹氏巧思」,將雨絲變身為台味,用這本書證明一件事:逐日的基隆都腥臊(tshenn-tshau,豐盛美味)。──鄭順聰(台文作家) 被曹老師騙了啦,老師一說「腰瘦好吃」,馬上就想跟著做許多原汁原味的台式海鮮,真的好吃,但結果我的腰……──盧怡安(飲食作家) 看腰瘦好吃像追美食節目一般,讓人夭壽餓。──蕭秀琴(作家) 本書的內容輕鬆有趣,而且有各種考證資料。我最喜歡的則是作者從台語、日語去追本溯源,找出食材名字的關聯演化,讀起來有趣且很有收穫。──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79 特價40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腰瘦好吃(秋限定)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吃遍當季好食!

曹銘宗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4/09/07 出版

食慾爆發的秋天,要吃什麼好呢?「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市場到餐桌,以舌尖考察105道台灣秋季美食。 ◎ 暢銷台灣飲食史《蚵仔煎的身世》《吃的台灣史》作者私房美食指南◎ FB超過34,000粉絲密切追蹤的一日三餐◎ 秋季特別收錄「外島海鮮」專題,介紹本島少見的新鮮海味◎ 完整店家資訊帶你找到作者筆記美食的所在 秋天是食慾大開的季節,隨著天氣轉涼,因炎熱而沉睡的胃口逐漸復甦,許多美味的食材也在這時迎來產季,無論農產、漁產、肉類、漬物,都是最佳的品嚐時間,對愛吃的人來說是最幸福的時光。 豪華收錄台灣秋季美食105篇,特別附錄外島海鮮專題 秋季是一年最豐盛的季節,本書收錄的食記也是《腰瘦好吃》四冊中最豐富,共105篇。除了一貫對台灣小吃精彩的文化(和味道)研究,也廣泛介紹台灣的秋季物產,像是台南的土魠、基隆的鬼頭刀、三點蟹等新鮮海產、秋天開始美味的茼蒿、茄子、筊白筍等時蔬,客家鹹菜、青芒果醃製的「蓬萊醬」等當季漬物。書末特別附錄「外島海鮮」專題,深入介紹馬祖淡菜、澎湖石拒、澎湖狗母魚丸、蘭嶼飛魚等外島特產的海之味,帶你把豐收的秋天通通一起吃下肚。。 從文史看小吃,也要上桌認識台式美食 本書作者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他專精台灣語言文化,也熱愛台灣小吃,多年來致力台灣飲食史的爬梳,因為寫得太好又很會煮,被讀者「黃袍加身」為美食作家, 2023、2024年擔任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也時常大方分享他吃到的各種美食,目前在臉書有34,000名粉絲每天關注他的美味三餐。 完整公開美食筆記,教你吃也教你煮 《腰瘦好吃》依照春、夏、秋、冬分為四冊,集結了曹銘宗近十年間寫下的飲食隨筆,照片全部由他親自拍攝,記錄生活中令他驚嘆「腰瘦好吃」的各種美食,告訴你在現在什麼最當季、最好吃?從無菜單料理到庶民小吃,老店的祕製私房菜到超市可見的大眾品牌,絕無業配,只要好吃一律平等介紹。除了哪裡吃、哪裡買,更重要的是還教你怎麼煮,好食材只需簡單的烹調,任何人都能做出幸福的一餐。 好吃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王浩一(作家)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馬世芳(作家/主持人)郭銘哲(《雄好呷》/《雄合味》作者)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黃婉玲(美食作家)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劉克襄(作家)劉書甫(作家)鄭順聰(台文作家)盧怡安(飲食作家)蕭秀琴(作家)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推薦語讀曹銘宗的食記就像在看一本台灣飲食的專業調查報告,不只是文字上的味覺冒險,同時具有文化上的洞見,充滿知識性的飽足,餘味無窮。──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 關於極致好吃,我都說「么壽好吃」,還能「腰瘦」那就更好了。──王浩一(作家) 老師一本年輕耆老的無窮活力,卻又關注兼具風味、營養與文化的飲食觀點,內容精采自然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從書名可見以季節區分,那伴隨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總有老師推薦風味與料理相伴,讓生活更顯精彩。──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 沈醉於輕鬆筆調,跟著熱情於台灣小吃的人,遊走各種美食。──黃婉玲(美食作家) 追蹤曹銘宗的飲食文字多年,喜愛那結合歷史源流掌故與日常踏查、享用,徜徉自在自得的情致,讀來既垂涎又習了智識,樂在其中。──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腰瘦好吃,曹老師寬闊的台灣美食偵蒐又調入了幽默一味!──劉書甫(作家) 談到基隆想到的總是雨。想吃就吃、一寫就中的銘宗老師,日日發揮「曹氏巧思」,將雨絲變身為台味,用這本書證明一件事:逐日的基隆都腥臊(tshenn-tshau,豐盛美味)。──鄭順聰(台文作家) 被曹老師騙了啦,老師一說「腰瘦好吃」,馬上就想跟著做許多原汁原味的台式海鮮,真的好吃,但結果我的腰……──盧怡安(飲食作家) 看腰瘦好吃像追美食節目一般,讓人夭壽餓。──蕭秀琴(作家) 本書的內容輕鬆有趣,而且有各種考證資料。我最喜歡的則是作者從台語、日語去追本溯源,找出食材名字的關聯演化,讀起來有趣且很有收穫。──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特價35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腰瘦好吃(秋限定):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吃遍當季好食!

曹銘宗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4/09/07 出版

食慾爆發的秋天,要吃什麼好呢?「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市場到餐桌,以舌尖考察105道台灣秋季美食。 ◎ 暢銷台灣飲食史《蚵仔煎的身世》《吃的台灣史》作者私房美食指南◎ FB超過34,000粉絲密切追蹤的一日三餐◎ 秋季特別收錄「外島海鮮」專題,介紹本島少見的新鮮海味◎ 完整店家資訊帶你找到作者筆記美食的所在 秋天是食慾大開的季節,隨著天氣轉涼,因炎熱而沉睡的胃口逐漸復甦,許多美味的食材也在這時迎來產季,無論農產、漁產、肉類、漬物,都是最佳的品嚐時間,對愛吃的人來說是最幸福的時光。 豪華收錄台灣秋季美食105篇,特別附錄外島海鮮專題 秋季是一年最豐盛的季節,本書收錄的食記也是《腰瘦好吃》四冊中最豐富,共105篇。除了一貫對台灣小吃精彩的文化(和味道)研究,也廣泛介紹台灣的秋季物產,像是台南的土魠、基隆的鬼頭刀、三點蟹等新鮮海產、秋天開始美味的茼蒿、茄子、筊白筍等時蔬,客家鹹菜、青芒果醃製的「蓬萊醬」等當季漬物。書末特別附錄「外島海鮮」專題,深入介紹馬祖淡菜、澎湖石拒、澎湖狗母魚丸、蘭嶼飛魚等外島特產的海之味,帶你把豐收的秋天通通一起吃下肚。。 從文史看小吃,也要上桌認識台式美食 本書作者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他專精台灣語言文化,也熱愛台灣小吃,多年來致力台灣飲食史的爬梳,因為寫得太好又很會煮,被讀者「黃袍加身」為美食作家, 2023、2024年擔任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也時常大方分享他吃到的各種美食,目前在臉書有34,000名粉絲每天關注他的美味三餐。 完整公開美食筆記,教你吃也教你煮 《腰瘦好吃》依照春、夏、秋、冬分為四冊,集結了曹銘宗近十年間寫下的飲食隨筆,照片全部由他親自拍攝,記錄生活中令他驚嘆「腰瘦好吃」的各種美食,告訴你在現在什麼最當季、最好吃?從無菜單料理到庶民小吃,老店的祕製私房菜到超市可見的大眾品牌,絕無業配,只要好吃一律平等介紹。除了哪裡吃、哪裡買,更重要的是還教你怎麼煮,好食材只需簡單的烹調,任何人都能做出幸福的一餐。 好吃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王浩一(作家)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馬世芳(作家/主持人)郭銘哲(《雄好呷》/《雄合味》作者)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黃婉玲(美食作家)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劉克襄(作家)劉書甫(作家)鄭順聰(台文作家)盧怡安(飲食作家)蕭秀琴(作家)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推薦語讀曹銘宗的食記就像在看一本台灣飲食的專業調查報告,不只是文字上的味覺冒險,同時具有文化上的洞見,充滿知識性的飽足,餘味無窮。──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 關於極致好吃,我都說「么壽好吃」,還能「腰瘦」那就更好了。──王浩一(作家) 老師一本年輕耆老的無窮活力,卻又關注兼具風味、營養與文化的飲食觀點,內容精采自然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從書名可見以季節區分,那伴隨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總有老師推薦風味與料理相伴,讓生活更顯精彩。──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 沈醉於輕鬆筆調,跟著熱情於台灣小吃的人,遊走各種美食。──黃婉玲(美食作家) 追蹤曹銘宗的飲食文字多年,喜愛那結合歷史源流掌故與日常踏查、享用,徜徉自在自得的情致,讀來既垂涎又習了智識,樂在其中。──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腰瘦好吃,曹老師寬闊的台灣美食偵蒐又調入了幽默一味!──劉書甫(作家) 談到基隆想到的總是雨。想吃就吃、一寫就中的銘宗老師,日日發揮「曹氏巧思」,將雨絲變身為台味,用這本書證明一件事:逐日的基隆都腥臊(tshenn-tshau,豐盛美味)。──鄭順聰(台文作家) 被曹老師騙了啦,老師一說「腰瘦好吃」,馬上就想跟著做許多原汁原味的台式海鮮,真的好吃,但結果我的腰……──盧怡安(飲食作家) 看腰瘦好吃像追美食節目一般,讓人夭壽餓。──蕭秀琴(作家) 本書的內容輕鬆有趣,而且有各種考證資料。我最喜歡的則是作者從台語、日語去追本溯源,找出食材名字的關聯演化,讀起來有趣且很有收穫。──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特價35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腰瘦好吃(夏限定)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吃遍當季好食!

曹銘宗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4/06/08 出版

這個季節,吃什麼最對味? 「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的首部飲食札記,帶你深入台灣多樣的在地美食。 ◎ 破萬暢銷作《蚵仔煎的身世》、《吃的台灣史》作者的私房美食指南 ◎ 臉書超過30,000粉絲每天關心的三餐情報 ◎ 夏季篇特別附錄「豬肉」專題,帶您重新認識台灣豬的美好 ◎ 書末美食資訊帶你找到「腰瘦好吃」的所在! 「腰瘦」是雙關語,出自「夭壽」,本意是短命,作為副詞可引申為非常。寫為「腰瘦好吃」除了表示非常好吃,也希望大家能健康、安心地享用美食   從文史看小吃,也要上桌認識台式美食 本書作者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他不只專精台灣語言文化,更熱愛台灣小吃,多年來致力台灣飲食史的爬梳,因為寫得太好又很會煮,被讀者「黃袍加身」為美食作家,不定期在基隆帶領走吃活動。2023年擔任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在臉書引來30,000名粉絲每天密切關注他美味的三餐。 完整公開美食筆記,教你吃也教你煮 本書集結曹銘宗近年的飲食隨筆,照片全部來自他的餐桌,記錄生活中令他驚嘆「腰瘦好吃」的各種美食,並以季節分類,告訴你在現在什麼最當季、最好吃?從無菜單料理到庶民小吃,老店的祕製私房菜到超市可見的大眾品牌,絕無業配,只要好吃一律平等介紹。除了哪裡吃、哪裡買,更重要的是還教你怎麼煮,好食材只需簡單的烹調,任何人都能做出幸福的一餐。 收錄台灣夏季美食78種,特別附錄台灣小吃精髓「豬肉」專題 《腰瘦好吃:夏限定》收錄曹銘宗自2017年至今所書寫的夏日食記,介紹78種適合炎炎夏日的美食。此外還有為作者「發願」告訴台灣人怎麼吃豬肉而寫的特別附錄。像是大家熟知的三層肉外,還有更好吃的「二層肉」?一隻豬僅有兩小塊的「三角肉」,滷起來比五花肉更有滋味!還有Q而不肥的「脫胸肉」,又是什麼部位?豬肉是台灣美食的精髓所在。讀完本書,您將對我們珍貴的美食資產「台灣豬」有嶄新的認識! 好吃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 王浩一(作家) 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馬世芳(作家/主持人) 郭銘哲(《雄好呷》/《雄合味》作者) 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 黃婉玲(美食作家)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劉克襄(作家) 劉書甫(作家) 鄭順聰(台文作家) 盧怡安(飲食作家) 蕭秀琴(作家) 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各界好評 讀曹銘宗的食記就像在看一本台灣飲食的專業調查報告,不只是文字上的味覺冒險,同時具有文化上的洞見,充滿知識性的飽足,餘味無窮。 ──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 關於極致好吃,我都說「么壽好吃」,還能「腰瘦」那就更好了。 ──王浩一(作家) 老師一本年輕耆老的無窮活力,卻又關注兼具風味、營養與文化的飲食觀點,內容精采自然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從書名可見以季節區分,那伴隨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總有老師推薦風味與料理相伴,讓生活更顯精彩。 ──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 沈醉於輕鬆筆調,跟著熱情於台灣小吃的人,遊走各種美食。 ──黃婉玲(美食作家) 追蹤曹銘宗的飲食文字多年,喜愛那結合歷史源流掌故與日常踏查、享用,徜徉自在自得的情致,讀來既垂涎又習了智識,樂在其中。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腰瘦好吃,曹老師寬闊的台灣美食偵蒐又調入了幽默一味! ──劉書甫(作家) 談到基隆想到的總是雨。想吃就吃、一寫就中的銘宗老師,日日發揮「曹氏巧思」,將雨絲變身為台味,用這本書證明一件事:逐日的基隆都腥臊(tshenn-tshau,豐盛美味)。 ──鄭順聰(台文作家) 被曹老師騙了啦,老師一說「腰瘦好吃」,馬上就想跟著做許多原汁原味的台式海鮮,真的好吃,但結果我的腰⋯⋯⋯ ──盧怡安(飲食作家) 看《腰瘦好吃》像追美食節目一般,讓人夭壽餓。 ──蕭秀琴(作家) 本書的內容輕鬆有趣,而且有各種考證資料。我最喜歡的則是作者從台語、日語去追本溯源,找出食材名字的關聯演化,讀起來有趣且很有收穫。 ──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腰瘦好吃(夏限定)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吃遍當季好食!

曹銘宗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4/06/08 出版

這個季節,吃什麼最對味? 「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的首部飲食札記,帶你深入台灣多樣的在地美食。 ◎ 破萬暢銷作《蚵仔煎的身世》、《吃的台灣史》作者的私房美食指南 ◎ 臉書超過30,000粉絲每天關心的三餐情報 ◎ 夏季篇特別附錄「豬肉」專題,帶您重新認識台灣豬的美好 ◎ 書末美食資訊帶你找到「腰瘦好吃」的所在! 「腰瘦」是雙關語,出自「夭壽」,本意是短命,作為副詞可引申為非常。寫為「腰瘦好吃」除了表示非常好吃,也希望大家能健康、安心地享用美食   從文史看小吃,也要上桌認識台式美食 本書作者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他不只專精台灣語言文化,更熱愛台灣小吃,多年來致力台灣飲食史的爬梳,因為寫得太好又很會煮,被讀者「黃袍加身」為美食作家,不定期在基隆帶領走吃活動。2023年擔任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在臉書引來30,000名粉絲每天密切關注他美味的三餐。 完整公開美食筆記,教你吃也教你煮 本書集結曹銘宗近年的飲食隨筆,照片全部來自他的餐桌,記錄生活中令他驚嘆「腰瘦好吃」的各種美食,並以季節分類,告訴你在現在什麼最當季、最好吃?從無菜單料理到庶民小吃,老店的祕製私房菜到超市可見的大眾品牌,絕無業配,只要好吃一律平等介紹。除了哪裡吃、哪裡買,更重要的是還教你怎麼煮,好食材只需簡單的烹調,任何人都能做出幸福的一餐。 收錄台灣夏季美食78種,特別附錄台灣小吃精髓「豬肉」專題 《腰瘦好吃:夏限定》收錄曹銘宗自2017年至今所書寫的夏日食記,介紹78種適合炎炎夏日的美食。此外還有為作者「發願」告訴台灣人怎麼吃豬肉而寫的特別附錄。像是大家熟知的三層肉外,還有更好吃的「二層肉」?一隻豬僅有兩小塊的「三角肉」,滷起來比五花肉更有滋味!還有Q而不肥的「脫胸肉」,又是什麼部位?豬肉是台灣美食的精髓所在。讀完本書,您將對我們珍貴的美食資產「台灣豬」有嶄新的認識! 好吃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 王浩一(作家) 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馬世芳(作家/主持人) 郭銘哲(《雄好呷》/《雄合味》作者) 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 黃婉玲(美食作家)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劉克襄(作家) 劉書甫(作家) 鄭順聰(台文作家) 盧怡安(飲食作家) 蕭秀琴(作家) 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各界好評 讀曹銘宗的食記就像在看一本台灣飲食的專業調查報告,不只是文字上的味覺冒險,同時具有文化上的洞見,充滿知識性的飽足,餘味無窮。 ──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 關於極致好吃,我都說「么壽好吃」,還能「腰瘦」那就更好了。 ──王浩一(作家) 老師一本年輕耆老的無窮活力,卻又關注兼具風味、營養與文化的飲食觀點,內容精采自然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從書名可見以季節區分,那伴隨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總有老師推薦風味與料理相伴,讓生活更顯精彩。 ──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 沈醉於輕鬆筆調,跟著熱情於台灣小吃的人,遊走各種美食。 ──黃婉玲(美食作家) 追蹤曹銘宗的飲食文字多年,喜愛那結合歷史源流掌故與日常踏查、享用,徜徉自在自得的情致,讀來既垂涎又習了智識,樂在其中。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腰瘦好吃,曹老師寬闊的台灣美食偵蒐又調入了幽默一味! ──劉書甫(作家) 談到基隆想到的總是雨。想吃就吃、一寫就中的銘宗老師,日日發揮「曹氏巧思」,將雨絲變身為台味,用這本書證明一件事:逐日的基隆都腥臊(tshenn-tshau,豐盛美味)。 ──鄭順聰(台文作家) 被曹老師騙了啦,老師一說「腰瘦好吃」,馬上就想跟著做許多原汁原味的台式海鮮,真的好吃,但結果我的腰⋯⋯⋯ ──盧怡安(飲食作家) 看《腰瘦好吃》像追美食節目一般,讓人夭壽餓。 ──蕭秀琴(作家) 本書的內容輕鬆有趣,而且有各種考證資料。我最喜歡的則是作者從台語、日語去追本溯源,找出食材名字的關聯演化,讀起來有趣且很有收穫。 ──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腰瘦好吃(夏限定)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吃遍當季好食!

曹銘宗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4/06/08 出版

這個季節,吃什麼最對味? 「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的首部飲食札記,帶你深入台灣多樣的在地美食。 ◎ 破萬暢銷作《蚵仔煎的身世》、《吃的台灣史》作者的私房美食指南 ◎ 臉書超過30,000粉絲每天關心的三餐情報 ◎ 夏季篇特別附錄「豬肉」專題,帶您重新認識台灣豬的美好 ◎ 書末美食資訊帶你找到「腰瘦好吃」的所在! 「腰瘦」是雙關語,出自「夭壽」,本意是短命,作為副詞可引申為非常。寫為「腰瘦好吃」除了表示非常好吃,也希望大家能健康、安心地享用美食   從文史看小吃,也要上桌認識台式美食 本書作者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他不只專精台灣語言文化,更熱愛台灣小吃,多年來致力台灣飲食史的爬梳,因為寫得太好又很會煮,被讀者「黃袍加身」為美食作家,不定期在基隆帶領走吃活動。2023年擔任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在臉書引來30,000名粉絲每天密切關注他美味的三餐。 完整公開美食筆記,教你吃也教你煮 本書集結曹銘宗近年的飲食隨筆,照片全部來自他的餐桌,記錄生活中令他驚嘆「腰瘦好吃」的各種美食,並以季節分類,告訴你在現在什麼最當季、最好吃?從無菜單料理到庶民小吃,老店的祕製私房菜到超市可見的大眾品牌,絕無業配,只要好吃一律平等介紹。除了哪裡吃、哪裡買,更重要的是還教你怎麼煮,好食材只需簡單的烹調,任何人都能做出幸福的一餐。 收錄台灣夏季美食78種,特別附錄台灣小吃精髓「豬肉」專題 《腰瘦好吃:夏限定》收錄曹銘宗自2017年至今所書寫的夏日食記,介紹78種適合炎炎夏日的美食。此外還有為作者「發願」告訴台灣人怎麼吃豬肉而寫的特別附錄。像是大家熟知的三層肉外,還有更好吃的「二層肉」?一隻豬僅有兩小塊的「三角肉」,滷起來比五花肉更有滋味!還有Q而不肥的「脫胸肉」,又是什麼部位?豬肉是台灣美食的精髓所在。讀完本書,您將對我們珍貴的美食資產「台灣豬」有嶄新的認識! 好吃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 王浩一(作家) 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馬世芳(作家/主持人) 郭銘哲(《雄好呷》/《雄合味》作者) 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 黃婉玲(美食作家)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劉克襄(作家) 劉書甫(作家) 鄭順聰(台文作家) 盧怡安(飲食作家) 蕭秀琴(作家) 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各界好評 讀曹銘宗的食記就像在看一本台灣飲食的專業調查報告,不只是文字上的味覺冒險,同時具有文化上的洞見,充滿知識性的飽足,餘味無窮。 ──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 關於極致好吃,我都說「么壽好吃」,還能「腰瘦」那就更好了。 ──王浩一(作家) 老師一本年輕耆老的無窮活力,卻又關注兼具風味、營養與文化的飲食觀點,內容精采自然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從書名可見以季節區分,那伴隨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總有老師推薦風味與料理相伴,讓生活更顯精彩。 ──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 沈醉於輕鬆筆調,跟著熱情於台灣小吃的人,遊走各種美食。 ──黃婉玲(美食作家) 追蹤曹銘宗的飲食文字多年,喜愛那結合歷史源流掌故與日常踏查、享用,徜徉自在自得的情致,讀來既垂涎又習了智識,樂在其中。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腰瘦好吃,曹老師寬闊的台灣美食偵蒐又調入了幽默一味! ──劉書甫(作家) 談到基隆想到的總是雨。想吃就吃、一寫就中的銘宗老師,日日發揮「曹氏巧思」,將雨絲變身為台味,用這本書證明一件事:逐日的基隆都腥臊(tshenn-tshau,豐盛美味)。 ──鄭順聰(台文作家) 被曹老師騙了啦,老師一說「腰瘦好吃」,馬上就想跟著做許多原汁原味的台式海鮮,真的好吃,但結果我的腰⋯⋯⋯ ──盧怡安(飲食作家) 看《腰瘦好吃》像追美食節目一般,讓人夭壽餓。 ──蕭秀琴(作家) 本書的內容輕鬆有趣,而且有各種考證資料。我最喜歡的則是作者從台語、日語去追本溯源,找出食材名字的關聯演化,讀起來有趣且很有收穫。 ──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台灣老花磚賞玩套書(台灣老花磚全圖錄+著色台灣舊日風情)

康鍩錫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4/02/02 出版

看美麗的花磚在你手中綻放   從第一本台灣老花磚圖錄開始,帶您認識一片片美麗花磚的前世今生。   在《台灣老花磚全圖錄》中,我們細數花磚的多變的紋樣與豐富的色彩,透過這本書,我們得以窺見台灣歷史和文化的多樣性。而在《著色台灣舊日風情》中的一幅幅線稿,則可以讓我們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其中,用我們的創意和色彩來豐富這些獨特的花磚,使我們能夠將磚屬於自己的台灣老花磚。   本套書提供了不只是欣賞也是一種與台灣文化的互動,讓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賞這些花磚之美。     《台灣老花磚全圖錄》   全台第一本老花磚圖錄,帶您全覽老台灣美學最具代表的意象。   ◎ 台灣古厝達人康鍩錫踏查40年,完整收錄台灣老花磚紋樣617種   帶您由花磚看古厝,欣賞台灣與離島的精采花磚裝飾, 收錄現今已經消失的珍貴花磚圖像。   記錄台灣花磚文化發展的完整源流,帶您由不同角度欣賞花磚   本書作者康鍩錫曾任台北市古風史蹟協會理事長,是台灣的「古厝達人」。他從1985年起致力研究台灣古建築,蒐集老花磚紋樣達617種,在本書中將依照花卉、幾何、瓜果、蟲魚鳥獸、宗教、山水、人物等七大紋樣將花磚別類區分,讓愛好花磚的讀者首次有完整圖錄能夠查找、比對。同時帶領讀者由以下方式賞玩花磚:   形制:依照花磚表面的凹凸程度與上色方式,教您認識磚體的基本外型。像是我們最常見的「浮凸瓷磚」,表面平坦的「轉印瓷磚」、「手繪瓷磚」、「噴畫瓷磚」(民國花磚)等種類。   來源:以花磚製造商的型錄為依據,教您從背面商標分辨花磚的廠牌與產地,甚至能從重量、尺寸等些微差異,看出同款花磚的不同產地。   功用:依照紋樣特色與黏貼方式,區分為自由紋樣、適合紋樣、角隅紋樣、填充紋樣等。教您根據花磚的大小、形狀與邊緣的花紋,判斷花磚在畫面的位置與拼貼邏輯。    本書也從花磚在建築裝飾中的應用,為您介紹國內經典的花磚古厝,如淡水英國領事館、台北賓館、圓山別莊(台北故事館)、高雄美濃廣善堂、澎湖伍德雞母塢歐陽宅等。書末並特別附錄曾有精彩花磚拼貼、但如今因失修、毀壞,或遭到拆除,已不復見的台灣老建築,帶您一起回憶台灣老花磚的往日風華。     《著色台灣舊日風情》   有一種瓷磚,上頭繪製各式美麗的圖案,有花鳥、有人物、有風景,也有各種幾何圖案的創意展現。它們在臺灣俗稱花磚,曾於1920~1935年間風行一時。   為了讓讀者體會往日的美感,本書收錄近80幅瓷磚圖案,將近百年前的紋樣之美一一展現,讓你重新體會往日台灣人的美感與創意,從中捉取美麗靈感的泉源。   以著色畫的方式,沿著往日的優美線條,展現你的無比創意!如同百年前的屋主,隨自己的喜好任意使用瓷磚妝點家園,你也一樣不必擔心塗錯或畫得不好。只需運用你的想像,以自己的喜好設計你想要的瓷磚樣貌。簡單幾筆,你也可以是穿越時空的色彩大師。   書末收錄的瓷磚線稿,更可以著色出專屬自己的創意書籤。  

79 特價134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老花磚全圖錄

康鍩錫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3/09/16 出版

全台第一本老花磚圖錄,帶您全覽老台灣美學最具代表的意象。 ◎ 台灣古厝達人康鍩錫踏查40年,完整收錄台灣老花磚紋樣617種◎ Victor Lim 林明輝(新加坡「娘惹磚家」藝廊創辦人)專文推薦  帶您由花磚看古厝,欣賞台灣與離島的精采花磚裝飾,收錄現今已經消失的珍貴花磚圖像。 上世紀初流行全台,象徵家族富裕的建築裝飾 今日,顏色鮮豔、圖案豐富的台灣老花磚,在我們心中已是最具代表性的台灣視覺意象。不過您知道嗎,它的正式名稱為「彩瓷面磚」,意思是經手工上色釉燒出的瓷磚,在1920年代做為高級建材引進台灣。因為要價高昂,象徵了家族的財力,在短短15年內成為風靡台灣的建築裝飾。全盛時期台灣約有8000幢以花磚裝飾的建築。 記錄台灣花磚文化發展的完整源流,帶您由不同角度欣賞花磚 作者康鍩錫曾任台北市古風史蹟協會理事長,是台灣的古厝達人。他從1985年起致力研究台灣古建築,蒐集老花磚紋樣達617種,在本書中將依照花卉、瓜果、動物、幾何、山水風景、人物、文字、仿紋樣等八大類別區分,讓愛好花磚的讀者首次有完整圖錄能夠查找。同時帶領讀者由以下方式賞玩花磚: 形制:依照花磚表面的凹凸程度與上色方式,教您認識花磚的基本形式。像是我們最常見的浮凸瓷磚,以及轉印瓷磚、手繪瓷磚、型版瓷磚(民國花磚)等種類。 來源:教您從背面商標分辨花磚的廠牌,甚至能從重量、尺寸等些微差異,看出同款花磚的不同產地。 功用:依照紋樣特色與黏貼方式,區分為自由紋樣、適合紋樣、角隅紋樣、填充紋樣等。教您判斷花磚在畫面的位置與拼貼邏輯。 為您導覽古厝精彩花磚應用,附錄現已消失的美麗花磚範例 本書也從花磚在建築裝飾中的應用,為您介紹國內經典的花磚古厝,如淡水英國領事館、台北賓館、圓山別莊(台北故事館)、高雄美濃廣善堂、澎湖伍德雞母塢歐陽宅等,以及如今已消失不存的屏東林邊金良記古厝,帶您一起回憶台灣老花磚的往日風華。一致推薦(依姓氏筆畫序)水瓶子(青田七六文化長)王子碩(「聚珍台灣」總監)王淳熙(台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老屋顏(台灣建築美學觀察紀錄團隊)江明親(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何良正(英日語文史工作者)何飛鵬(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李乾朗(台灣藝術大學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凌宗魁(建築文資工作者) 

79 特價132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台灣老花磚全圖錄

康鍩錫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3/09/16 出版

全台第一本老花磚圖錄,帶您全覽老台灣美學最具代表的意象。 ◎ 台灣古厝達人康鍩錫踏查40年,完整收錄台灣老花磚紋樣617種◎ Victor Lim 林明輝(新加坡「娘惹磚家」藝廊創辦人)專文推薦  帶您由花磚看古厝,欣賞台灣與離島的精采花磚裝飾,收錄現今已經消失的珍貴花磚圖像。 上世紀初流行全台,象徵家族富裕的建築裝飾 今日,顏色鮮豔、圖案豐富的台灣老花磚,在我們心中已是最具代表性的台灣視覺意象。不過您知道嗎,它的正式名稱為「彩瓷面磚」,意思是經手工上色釉燒出的瓷磚,在1920年代做為高級建材引進台灣。因為要價高昂,象徵了家族的財力,在短短15年內成為風靡台灣的建築裝飾。全盛時期台灣約有8000幢以花磚裝飾的建築。 記錄台灣花磚文化發展的完整源流,帶您由不同角度欣賞花磚 作者康鍩錫曾任台北市古風史蹟協會理事長,是台灣的古厝達人。他從1985年起致力研究台灣古建築,蒐集老花磚紋樣達617種,在本書中將依照花卉、瓜果、動物、幾何、山水風景、人物、文字、仿紋樣等八大類別區分,讓愛好花磚的讀者首次有完整圖錄能夠查找。同時帶領讀者由以下方式賞玩花磚: 形制:依照花磚表面的凹凸程度與上色方式,教您認識花磚的基本形式。像是我們最常見的浮凸瓷磚,以及轉印瓷磚、手繪瓷磚、型版瓷磚(民國花磚)等種類。 來源:教您從背面商標分辨花磚的廠牌,甚至能從重量、尺寸等些微差異,看出同款花磚的不同產地。 功用:依照紋樣特色與黏貼方式,區分為自由紋樣、適合紋樣、角隅紋樣、填充紋樣等。教您判斷花磚在畫面的位置與拼貼邏輯。 為您導覽古厝精彩花磚應用,附錄現已消失的美麗花磚範例 本書也從花磚在建築裝飾中的應用,為您介紹國內經典的花磚古厝,如淡水英國領事館、台北賓館、圓山別莊(台北故事館)、高雄美濃廣善堂、澎湖伍德雞母塢歐陽宅等,以及如今已消失不存的屏東林邊金良記古厝,帶您一起回憶台灣老花磚的往日風華。一致推薦(依姓氏筆畫序)水瓶子(青田七六文化長)王子碩(「聚珍台灣」總監)王淳熙(台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老屋顏(台灣建築美學觀察紀錄團隊)江明親(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何良正(英日語文史工作者)何飛鵬(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李乾朗(台灣藝術大學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凌宗魁(建築文資工作者) 

特價117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台灣老花磚全圖錄

康鍩錫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3/09/16 出版

全台第一本老花磚圖錄,帶您全覽老台灣美學最具代表的意象。 ◎ 台灣古厝達人康鍩錫踏查40年,完整收錄台灣老花磚紋樣617種◎ Victor Lim 林明輝(新加坡「娘惹磚家」藝廊創辦人)專文推薦  帶您由花磚看古厝,欣賞台灣與離島的精采花磚裝飾,收錄現今已經消失的珍貴花磚圖像。 上世紀初流行全台,象徵家族富裕的建築裝飾 今日,顏色鮮豔、圖案豐富的台灣老花磚,在我們心中已是最具代表性的台灣視覺意象。不過您知道嗎,它的正式名稱為「彩瓷面磚」,意思是經手工上色釉燒出的瓷磚,在1920年代做為高級建材引進台灣。因為要價高昂,象徵了家族的財力,在短短15年內成為風靡台灣的建築裝飾。全盛時期台灣約有8000幢以花磚裝飾的建築。 記錄台灣花磚文化發展的完整源流,帶您由不同角度欣賞花磚 作者康鍩錫曾任台北市古風史蹟協會理事長,是台灣的古厝達人。他從1985年起致力研究台灣古建築,蒐集老花磚紋樣達617種,在本書中將依照花卉、瓜果、動物、幾何、山水風景、人物、文字、仿紋樣等八大類別區分,讓愛好花磚的讀者首次有完整圖錄能夠查找。同時帶領讀者由以下方式賞玩花磚: 形制:依照花磚表面的凹凸程度與上色方式,教您認識花磚的基本形式。像是我們最常見的浮凸瓷磚,以及轉印瓷磚、手繪瓷磚、型版瓷磚(民國花磚)等種類。 來源:教您從背面商標分辨花磚的廠牌,甚至能從重量、尺寸等些微差異,看出同款花磚的不同產地。 功用:依照紋樣特色與黏貼方式,區分為自由紋樣、適合紋樣、角隅紋樣、填充紋樣等。教您判斷花磚在畫面的位置與拼貼邏輯。 為您導覽古厝精彩花磚應用,附錄現已消失的美麗花磚範例 本書也從花磚在建築裝飾中的應用,為您介紹國內經典的花磚古厝,如淡水英國領事館、台北賓館、圓山別莊(台北故事館)、高雄美濃廣善堂、澎湖伍德雞母塢歐陽宅等,以及如今已消失不存的屏東林邊金良記古厝,帶您一起回憶台灣老花磚的往日風華。一致推薦(依姓氏筆畫序)水瓶子(青田七六文化長)王子碩(「聚珍台灣」總監)王淳熙(台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老屋顏(台灣建築美學觀察紀錄團隊)江明親(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何良正(英日語文史工作者)何飛鵬(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李乾朗(台灣藝術大學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凌宗魁(建築文資工作者) 

7 特價117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台灣海產的身世

曹銘宗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3/02/02 出版

從漁港到餐桌,最深入的台灣海產文化考據    ◎暢銷書《吃的台灣史》作家曹銘宗(台灣文化偵探)力作,2023全新增修 ◎林哲緯(新生代生態畫家)精繪插畫,有圖有真相 ◎唯一從台灣史的脈絡與各國語言追溯出台灣海產身世的大眾讀物   🐙章魚的台語怎麼說?(TAKO是日文!) 🐟「四破魚」到底在破什麼? 🐚「淡菜」為什麼是「菜」?   本書初版名為《花飛、花枝、花蠘仔》,眾多讀者困擾不知如何正確發音,因此改版。同時藉此機會增收更多有趣的台灣海產身世,以饗舊雨新知。   台灣四面環海,海產文化自然發達。從夜市的蚵仔煎、居酒屋的一夜干到婚宴必不可少的紅蟳米糕,海鮮料理早已深入生活之中。但是對於這些來自水中的佳肴,我們究竟又了解多少?   好魚怎麼挑?問問古人就知道 海鮮是海洋文化中重要的一環,也反映了相當多古人的智慧,比如為了保存易腐的海鮮,魚干、魚露與魚漿應運而生。至於該如何選魚,請謹記前人傳下的智慧:「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讓你享受美食沒有漏網之魚。除此之外,有些魚不但不能吃,可能還會造成傷害,古人也早有明訓:「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變身苦……」。   雖然都是螃蟹,但我們才不一樣 海產的命名飽含從原住民語到日語的影響,其中當然也包括台語。雖然中文裡把各種八支腳、有兩個大螯的水生生物稱為螃蟹,從台語的稱呼可以發現他們完全不一樣:「毛蟹」是陸生的螃蟹,「紅蟳」和「花蠘仔」(有時寫作「花市仔」)則是海生螃蟹,它們最後一對腳是扁扁的游泳足。而蠘的螯比蟳來得尖細,帶有鋸齒狀,這點從「虫+截」這個字便可推測得出。   藏在海港的海鮮語言學 海鮮是活的,語言也是。本書從語言文化切入,不但參考大量文獻紀錄,更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帶我們從路邊攤走到中研院,認識那些海產的前世今生:比如常被做成一夜干的的午魚跟中午有關係嗎?魚市場常見的黃雞魚跟雞有什麼關係?台語童謠《西北雨》裡敲鑼打鼓的「鮕鮐兄」又是誰?   透過這本用語言文化切入,兼具論文水準和散文筆調的著作,讀者將可以輕鬆卻深入地展開一場海洋文化巡禮。  

79 特價4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空中看古厝(從建築格局到裝飾工法,空拍照、透視圖、紅外線攝影,深度導覽68棟台灣經典古厝)

康鍩錫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1/10/07 出版

古厝原來可以這樣看! 空拍照、透視圖、紅外線攝影, 古厝達人帶你找到眉角,看懂門道!   ◎ 全台第一本用空拍照、透視圖、紅外線攝影深度剖析古厝 ◎ 收錄台灣本島離島68間古厝(含各級古蹟、歷史建築、特色民宅) ◎ 保留30間古厝消失不再有的珍貴圖像 ◎ 1985年起足跡遍部全台,深入田野查訪,留下最精彩、動人的古厝紀錄 ◎李乾朗(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教授)專業推薦   消失的古厝,逝去的台灣記憶 台灣的古厝建築從延續閩粵移民的風格,到日治的中西合併,一直充滿外來者的痕跡。這些傳統建築反映出早期漢移民的家庭生活、工藝成就,以及台灣的移民史。但在現代化的口號下,傳統建築幾乎消失殆盡。在都市更新的聲浪下,兩百多年來的古厝淪為斷垣殘壁或違建危屋,甚至被剝皮整建成不同樣貌。   從地表到空中,完整紀錄古厝身影 作者康鍩錫自1985年起,帶著相機、空拍機在全台各地奔走。因為他的努力,不只是消失古厝的影像看得見,還能重現因整修重建而逝去的裝飾細節,比如霧峰林家在遭遇921地震後,部分崩塌建築雖有重建,但細節卻隨地震被抹去了,這些裝修前後的照片都收錄於本書中。   全書收有台灣本島離島共計68棟建築。以空拍機記錄,完整展現古厝的建築結構、周遭環境,用不同以往的視角,反映建築的風水考量與居住需求。並輔以拉線透視圖,解說建築部位與格局。   用細節見證傳統工藝、先民的生活樣貌 從板橋、霧峰林家的家宅,到離島的古厝,我們有幸可見百年前台灣知名畫師的水墨作品,看見交趾陶演繹的精彩故事。而那些層層疊疊的門院,一排排的橫屋,牆面上的銃孔,住宅周圍的刺竹也訴說著台灣過去的族群對抗史,反映各時代、地區家屋的防衛需求。門前的水池、屋頂顏色的選擇更是包含風水考量。今天,就讓我們用古厝上一堂不一樣的台灣藝術文化生活史吧!   ◎本書特色 *從空中看古厝,視野大不同。你會看見:古厝背面常常被竹林包圍、四合院中有時還包著三合院、院牆清楚分割女眷生活區和公用空間。 *全書以34張空拍照記錄古厝格局,500多張攝影細看裝飾工法,還有古厝翻新前後對比圖。 *採拉線、空拍、微距、紅外線攝影解說古厝建物結構、裝飾細節、建築工法,一本書讓你變身古建築達人。

79 特價6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空中看古厝(從建築格局到裝飾工法,空拍照、透視圖、紅外線攝影,深度導覽68棟台灣經典古厝)

康鍩錫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1/10/07 出版

古厝原來可以這樣看! 空拍照、透視圖、紅外線攝影, 古厝達人帶你找到眉角,看懂門道!   ◎ 全台第一本用空拍照、透視圖、紅外線攝影深度剖析古厝 ◎ 收錄台灣本島離島68間古厝(含各級古蹟、歷史建築、特色民宅) ◎ 保留30間古厝消失不再有的珍貴圖像 ◎ 1985年起足跡遍部全台,深入田野查訪,留下最精彩、動人的古厝紀錄 ◎李乾朗(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教授)專業推薦   消失的古厝,逝去的台灣記憶 台灣的古厝建築從延續閩粵移民的風格,到日治的中西合併,一直充滿外來者的痕跡。這些傳統建築反映出早期漢移民的家庭生活、工藝成就,以及台灣的移民史。但在現代化的口號下,傳統建築幾乎消失殆盡。在都市更新的聲浪下,兩百多年來的古厝淪為斷垣殘壁或違建危屋,甚至被剝皮整建成不同樣貌。   從地表到空中,完整紀錄古厝身影 作者康鍩錫自1985年起,帶著相機、空拍機在全台各地奔走。因為他的努力,不只是消失古厝的影像看得見,還能重現因整修重建而逝去的裝飾細節,比如霧峰林家在遭遇921地震後,部分崩塌建築雖有重建,但細節卻隨地震被抹去了,這些裝修前後的照片都收錄於本書中。   全書收有台灣本島離島共計68棟建築。以空拍機記錄,完整展現古厝的建築結構、周遭環境,用不同以往的視角,反映建築的風水考量與居住需求。並輔以拉線透視圖,解說建築部位與格局。   用細節見證傳統工藝、先民的生活樣貌 從板橋、霧峰林家的家宅,到離島的古厝,我們有幸可見百年前台灣知名畫師的水墨作品,看見交趾陶演繹的精彩故事。而那些層層疊疊的門院,一排排的橫屋,牆面上的銃孔,住宅周圍的刺竹也訴說著台灣過去的族群對抗史,反映各時代、地區家屋的防衛需求。門前的水池、屋頂顏色的選擇更是包含風水考量。今天,就讓我們用古厝上一堂不一樣的台灣藝術文化生活史吧!   ◎本書特色 *從空中看古厝,視野大不同。你會看見:古厝背面常常被竹林包圍、四合院中有時還包著三合院、院牆清楚分割女眷生活區和公用空間。 *全書以34張空拍照記錄古厝格局,500多張攝影細看裝飾工法,還有古厝翻新前後對比圖。 *採拉線、空拍、微距、紅外線攝影解說古厝建物結構、裝飾細節、建築工法,一本書讓你變身古建築達人。

特價61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空中看古厝:從建築格局到裝飾工法,空拍照、透視圖、紅外線攝影,深度導覽68棟台灣經典古厝

康鍩錫  著
貓頭鷹  出版
2021/10/07 出版

古厝原來可以這樣看! 空拍照、透視圖、紅外線攝影, 古厝達人帶你找到眉角,看懂門道!   ◎ 全台第一本用空拍照、透視圖、紅外線攝影深度剖析古厝 ◎ 收錄台灣本島離島68間古厝(含各級古蹟、歷史建築、特色民宅) ◎ 保留30間古厝消失不再有的珍貴圖像 ◎ 1985年起足跡遍部全台,深入田野查訪,留下最精彩、動人的古厝紀錄 ◎李乾朗(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教授)專業推薦   消失的古厝,逝去的台灣記憶 台灣的古厝建築從延續閩粵移民的風格,到日治的中西合併,一直充滿外來者的痕跡。這些傳統建築反映出早期漢移民的家庭生活、工藝成就,以及台灣的移民史。但在現代化的口號下,傳統建築幾乎消失殆盡。在都市更新的聲浪下,兩百多年來的古厝淪為斷垣殘壁或違建危屋,甚至被剝皮整建成不同樣貌。   從地表到空中,完整紀錄古厝身影 作者康鍩錫自1985年起,帶著相機、空拍機在全台各地奔走。因為他的努力,不只是消失古厝的影像看得見,還能重現因整修重建而逝去的裝飾細節,比如霧峰林家在遭遇921地震後,部分崩塌建築雖有重建,但細節卻隨地震被抹去了,這些裝修前後的照片都收錄於本書中。   全書收有台灣本島離島共計68棟建築。以空拍機記錄,完整展現古厝的建築結構、周遭環境,用不同以往的視角,反映建築的風水考量與居住需求。並輔以拉線透視圖,解說建築部位與格局。   用細節見證傳統工藝、先民的生活樣貌 從板橋、霧峰林家的家宅,到離島的古厝,我們有幸可見百年前台灣知名畫師的水墨作品,看見交趾陶演繹的精彩故事。而那些層層疊疊的門院,一排排的橫屋,牆面上的銃孔,住宅周圍的刺竹也訴說著台灣過去的族群對抗史,反映各時代、地區家屋的防衛需求。門前的水池、屋頂顏色的選擇更是包含風水考量。今天,就讓我們用古厝上一堂不一樣的台灣藝術文化生活史吧!   ◎本書特色 *從空中看古厝,視野大不同。你會看見:古厝背面常常被竹林包圍、四合院中有時還包著三合院、院牆清楚分割女眷生活區和公用空間。 *全書以34張空拍照記錄古厝格局,500多張攝影細看裝飾工法,還有古厝翻新前後對比圖。 *採拉線、空拍、微距、紅外線攝影解說古厝建物結構、裝飾細節、建築工法,一本書讓你變身古建築達人。

7 特價61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2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