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詩學論叢 書系 ,共計9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電子書】五行裡的世界史:白靈新詩演義

余境熹  著
秀威經典  出版
2021/12/20 出版

透過中西歷史事件「誤讀」白靈詩作,看見詩的更多可能,引發不同想像空間!本書共分兩輯,輯一為「五行遇見世界史」,輯二為「五行詮釋現代詩」。前一「五行」,指的是「誤讀」每首限定五行的白靈詩篇;後一「五行」,則是以中國傳統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內涵「誤讀」其作品。作者余境熹帶著白靈的「五行詩」,也跟著白靈的「五行詩」遊走了東西方世界一遍。自中美洲的阿茲特克啟程,繼而在英倫、西班牙、以色列等地留下足印,最後回到白靈居住的臺灣,卸掉行李,融攝所得。藉由「誤讀」將各地歷史與白靈詩作進行連結,以不同角度重新詮釋。即使旅程暫告一段落,還是要再引白靈一首詩作結:江面下匍匐著一床翡翠岸左右凹凸起兩路峰巒透明的翡翠上,沒有船撩得開陰影歷史的峰巒間,哪片雲不染點滄桑唯想像從容,奔馳於所有漣漪的前方──〈乘船下灕江〉灕江令人神往,而白靈各文本的「江面下」其實皆「匍匐著一床翡翠」,只待愛詩人用心觀看,則「兩路峰巒」,可左右逢源──是否必須以「歷史」來聯想,答案當然是不,只要「想像從容」,參與文本的讀者即能「奔馳於所有漣漪的前方」。

7 特價18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海洋.歷史與生命凝視

陳鴻逸  著
秀威經典  出版
2021/12/08 出版

詩人們以「海洋」作為詩的載體,開展了廣闊的視域想像,追尋生命與歷史相互聯結的「源點」,是詩藝,也是詩憶。本書匯整了多位詩人各自不同的經驗軌跡,有鄭愁予、汪啟疆因職業與海洋產生了綿延的詩語,亦有戰地金門成長的黃克全,見證了戰爭、老兵與生離死別後所發出的嘆息,也有林婉瑜、林怡翠撕下了性別標籤,以詩承載女性的「存在」和「欲望」。詩人們創造嶄新的現代詩語言,留下動人的海洋書寫與歷史關懷。作者陳鴻逸活躍於吹鼓吹詩論壇,勤於筆耕,擅於組構綿密論述的文本,能自由進出詩人們的異想世界。他透過了解相關詩作中的在地意象、語言特色之爬梳,進而反思或推導詩人創作時的構思質素、書寫歷程,開拓出不同的研究觀點,以及呼應於現代詩發展的對應座標,完整建構詩人們的精神圖像。

7 特價15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水過無痕詩知道

白靈  著
秀威經典  出版
2020/02/21 出版

流水挽不起又有何妨?詩即心,水過無痕心知道,詩,也知道。何以解讀管管的奇思妙想,讓每個人心中都駐紮著管式幽默?如何看待出生於2000年烏魯木齊的朱夏妮,拎著新疆的天地進入凡間?金門是王婷的畫布,在她流動的詩中訴說怎樣的愛恨糾葛?倘若詩是時間領主,廖亮羽是否找到她搭乘離去的「塔迪斯」?不曾在平媒和網媒曝光的詩人山林,以何種姿態抓住世人目光?六行內的「閃小詩」怎麼在菲律賓詩人王勇的實驗中遍地甦醒?緬甸華裔詩人又是如何透過截句展現地區的時空感?人機共詩時刻來臨,人工智慧微軟小冰竟能傳達「詩力」柔軟?繼《世界粗礪時我柔韌》後,詩人白靈又一專序集錦,彙輯二十七篇詩人年齡跨度極廣、詩風類型迥異的評論,各自成趣。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巨靈:百年新詩形式的生成與建構

林秀赫  著
秀威經典  出版
2020/01/16 出版

新文學運動使漢語詩歌徹底改變了一直以來遵循的規則;白話文全面取得主導地位,從此每首新詩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什麼是「詩」?一個最直觀的認定,卻關乎詩歌形式的根本。胡適想寫的「我自己的詩」是什麼?具有怎樣的形式特點和韻律節奏?他所創建的漢語分行自由詩,是否達成「言文一致」的目標,解決了漢語詩歌長期以來「言文分離」的情況?本書以「詩行」為核心,探討新詩的基本形式「分行自由體」的生成,以及在分行自由體的主導下,新詩如何建構起千變萬化的形貌。由新的角度檢視新詩的形式結構,分析新詩的八種詩行型態,包括如何透過空格、標點符號、換行、換節等明確的停頓方式,說明「分行詩」的結構。更從形式直指新詩美學的核心,確立多項重要特點:行句分離、終結詩體、由口語轉向書面,以及不對稱的詩歌美學。本書不僅完整剖析新詩的生成與建構,也點出了魅力所在。新詩的「不具形式」是為了方便每個人表達內心的詩意,傳達個人的所思、所想、所見、所感,使每一首詩都能具有個人色彩,都能表達個人當下的心靈狀態。此刻,新詩的形式,也就是每個人心靈的結構,這也是新詩不同於其他文體之處。新詩的形式還在演變,探索心靈的結構永無終結。

7 特價39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截句課

秀威經典  出版
2019/12/26 出版

試著與截句並肩同行、抒發情感,擁抱屬於自己的詩人夢。【截句專論】本輯集中論述唐朝絕句與現代截句之異同與匯通,截句詩田裡植物意象、鳥蟲意象之經營,個別詩人如白靈、葉莎、蕓朵之截句構成、宗教思想之探討,甚至於跨界研究現代截句與少字數書法的對照關係,以截句之簡、短、悍、精與目前少字數書法的簡、潔、力、境所呈現之形式和藝術況味做比較,頗有奇趣。【截句解讀】本輯收錄吳清海、李枝興、楊正護、蕭秀華、林素甄、曾秀鳳等六位詩評者的作品,著重在截句的解讀、分析及詮釋。從解析中,可發現當讀者站立之生命角度不同時,現代截句之剖析便呈現多元可能與差異,充分顯現其魅力之所在。《截句課》為明道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課程--「現代文學專題」:「截句」研究之課堂成果。近年來臺灣現代詩走向輕丶薄丶短丶小,截句的風氣應運而生,這樣的詩作普遍共識以四行為度,每行字數不等,不受古典詩格律丶音韻、字數的約制,帶領讀者在欣賞的同時也鼓勵創作,讓寫詩如同呼吸一般自然。

7 特價189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卡夫城堡:「誤讀」的詩學

余境熹  著
秀威經典  出版
2019/11/04 出版

卡夫(杜文賢,1960- )說:「生命不過是一首詩的長度。」但詩篇不僅有敘述長度,更有接收長度。同一首詩,會在讀者心中持續產生意義:少年聽到的雨聲,就不同壯年客舟的雨聲,更不同那「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的雨聲。耳朵不閉上,一首詩的接收長度便是無限的。織乃靖羅(ORINO Sella, 1990- )盈盈笑曰:「不久,種子就發芽了。」卡夫播下文字,栽出一座命運交織的城堡,每一道迴廊,都通向意料外的塔樓;從垛口眺望,每趟的風景都刷新。櫻花飄降,生命不過是一首詩的長度,但這首詩可從來沒有「被世人遺忘的時候」。余境熹用「誤讀」來解構卡夫的詩作,從古今中外各個面向分析,帶來多元豐富又有趣的新觀點,也藉此向卡夫致敬!

7 特價20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世界粗礪時我柔韌

白靈  著
秀威經典  出版
2018/12/25 出版

玩了一輩子的詩,有時也會被詩整得七葷八素。詩論是被詩撲在身上,奮力想爬起來的感受和與它言和時的斷續對話。夢築九份,有誰能在軟弱的歲月中,繼續拉扯相抗相守百年?人人心中有一座金瓜石,等待你去觸、去摸、去嗅、去舔、去探看。被黑潮撞響的島嶼,如何以少許的幾首詩默念之、唏噓之、紀念之?十年風球於網路及全省校園中衣裾飄飄,如何解讀風球詩社十週年詩選集?閱讀劉梅玉《耶加雪菲的據點》,解析無所不覆蓋又無所覆蓋的語言特質。怎麼理解《許水富截句》像一滴金門、一滴痛,微不足道,卻有無比的重量和穿透?《八十八年詩選》扮演的角色,是在曖昧、無法確定化的年代裡,從語言的曖昧中去創新。《2017臺灣詩選》則是微的時代,人們也或漸能明白微與巨大的景觀並無相異。本書收錄詩人白靈散見於各處的二十七篇序文。面對他們的詩像面對綠島,不能不試著危坐小舟感受綠島周遭不時顛簸作怪的黑潮,曾經靠近過、撞響過、攀登過、環島過即好。

7 特價23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虹橋與極光:紀弦、覃子豪、林亨泰詩學理論中的象徵與現代

朱天  著
秀威經典  出版
2018/12/04 出版

「象徵」與「現代」作為研究開展的雙主軸,此二關鍵詞彙是紀弦、覃子豪與林亨泰之詩論內容的交集與重心。【象徵】紀弦是如何透過新詩中的情緒展現象徵意涵?用不同視角觀察與分析,覃子豪詩論對象徵關係有何闡述?林亨泰詩學理論中象徵所具有的完整內涵究竟為何?【現代】何謂音分內外,以內為重?看《紀弦詩論》之現代詩定義。覃子豪現代詩論之生成軌跡,是怎麼以抒情新詩與詩之表現為起點呢?如何從〈關於現代派〉與〈中國詩的傳統〉解讀林亨泰現代的詩學意義?首開臺灣當代詩論之探索風潮,影響後起詩論之持續建構,替詩評之驗證增添有力的支持,提供詩史書寫時必備的理論性資源,是紀弦、覃子豪與林亨泰對當代詩壇、文學界帶來的廣博影響與重要成就。紀弦、覃子豪與林亨泰,可說是臺灣當代詩學理論之先行者。具體而言,紀弦等三人都十分強調,由實到虛之象徵關係,對詩之本體層面及方法範疇來說,可謂必備之關鍵元素。至於新穎獨創、強調理知、聚焦內在、物我交融、強調意象、提倡美感與借重傳統,當可說是紀弦等三人現代詩論中最為精華的主張。總體來說,紀弦、覃子豪與林亨泰詩學理論中的象徵與現代,本就具有彼此貫通的詩學背景;而不管是首開臺灣當代詩論建構之風、影響後起之詩學理論、支援詩評之驗證基礎、提供詩史之書寫資源、指引詩人之創作方向,以及強化五○年代之文學自律,皆可視為紀弦、覃子豪與林亨泰之象徵詩論與現代詩論,對於臺灣當代詩壇、文學界所帶來的重要成就。

7 特價41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新詩十家論

白靈  著
秀威經典  出版
2016/01/06 出版

談詩只能像談論花的影子,就影子的形似和搖動, 試圖觸及詩的真貎,於是也只能模擬近之! 周夢蝶詩中不斷標示驚嘆號與問號究竟為何? 商禽如何使用超現實主義展現詩代表形式與精神意涵? 管管如何遊走「正經」與「不正經」並不斷地逾越以突破界線? 「美思力三質素說」、「三因說」、「三層界說」──瘂弦如何運用三者,打造自己的虛靜美學? 拉康幻象公式中的障礙觀重予解釋後如何詮釋鄭愁予的顏色詩變化? 不斷向內、向外跨越文體界線──隱地的船舶美學如何以有限的承載無限的流動? 林煥彰如何挾半半美學,悠遊於現代詩與兒童詩之間,並能在童詩領域大放異彩? 空白美學如何影響詩人蕭蕭?堅持小詩形式與空白、色空、有無的關聯性為何? 以拉康的精神分析及德勒茲的解轄域說,推衍渡也情與俠如此施展的可能緣由和方向! 以《地球之島》的「末日書寫」看羅智成孤獨的宇宙潛意識。 本書特色 詩人白靈大膽使用「物理化學」(physical chemstry)中的科學理論、甚至相對論的質能方程式加以推演!

7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