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足跡系列 書系 ,共計2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侯孝賢的凝視:抒情傳統、文本互涉與文化政治

謝世宗  著
群學  出版
2021/02/05 出版

〔凝視〕 一位導演,三大國際影展榮耀肯定; 廿部作品,逾四十年光陰成就電影。 ★全彩印刷,收錄多幅精采劇照★ 侯孝賢電影與文學的關係密切,但少有學者注意到中國抒情傳統對侯孝賢的影響。作者歷經十年寫作時間,企圖釐清侯孝賢的個人才俱如何挪用與轉化抒情傳統,在電影媒介中賦予它新的生命。本書特色是明確呈現侯孝賢的整體作品,並透過互文關係探索其電影與歐洲、日本及好萊塢電影之間的影響和指涉。 ⠀⠀⠀ 著眼於電影與文學的互文關係,作者嘗試填補戰後臺灣文化史的脈絡,進一步探討侯孝賢電影與臺灣戰後中國抒情傳統之間傳承、辯證和矛盾的關係。延續抒情傳統研究在臺灣的學術之華,本書希望開創出具有臺灣特色、華人觀點與東方視角的侯孝賢研究,並重新反思抒情傳統在臺灣的文化政治。 重磅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小野(作家) 王君琦(國家影視聽中心執行長) 王德威(哈佛大學東亞系講座教授、中研院院士) 史書美(加州大學比較文學系講座教授) 江寶釵(中正中文系暨台文創應所教授) 孫康宜(耶魯大學東亞系講座教授、中研院院士) 陳國球(清大中文系玉山學者講座教授) 張靄珠(交大外文系教授) 彭小妍(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須文蔚(師大國文系教授) 黃美娥(臺大臺文所教授、臺灣文學學會理事長) 葉月瑜(香港嶺南大學講座教授、文學院院長) 廖咸浩(臺大外文系特聘教授、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 劉紀蕙(交大社文所講座教授) 蔡英俊(清大中文系教授) 鄭麗君(前文化部長) 專文推薦 透過謝教授深入且細膩的論述分析,我們得以用嶄新視野來觀看侯孝賢導演從臺灣新電影時期以來的長片作品。—陳儒修(政大廣電系教授) 透過『抒情』概念來貫穿全書,尤其可以看出侯孝賢電影美學的隱秘脈絡,並以此與中國傳統美學相扣合。—楊小濱(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各界讚譽 侯孝賢的電影作品在國際上持久討論遠超過台灣本地,所以這本書的誕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書中提及很多創新的見解,期待有更多人來重視侯孝賢。—小野(作家) 當1989年侯孝賢導演以《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並以「悲情」為島嶼定義、為影片命名時,就已清楚展現「悲情」在其心中的份量和意義。本書選由陳世驤中國抒情傳統論進以闡述,堪稱絕佳取徑,且能展現文學人解讀電影文本的慧心。—黃美娥(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臺灣文學學會理事長)

9 特價5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階級攸關:國族論述、性別政治與資本主義的文學再現

謝世宗  著
群學  出版
2019/03/28 出版

階級來了!不見而叫「來了」是自擾,見了不叫「來了」是膽怯,說真話的時刻已經到來……以國族論述、性別政治與資本主義的三元辯證,本書透過文本細讀的方式,重新詮釋1970、80年代的鄉土小說,包含陳映真、黃春明、王禎和、王拓與楊青矗的重要作品。從鄉土文學論戰的「殖民經濟論述」出發,作者重新檢視關於臺灣經濟體制的爭辯,更試圖闡釋文學如何「反映」與「回應」當時的國內外政治與經濟情境。本書提出「經濟殖民主義」(economic colonialism)的概念,強調階級作為第三視角的必要性,以及新一波的後殖民論述乃是臺灣社會在面對新的歷史情境與全球化的挑戰時,不可或缺的思想資源。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