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煎豬肝,片片皆是對美味的堅持。 豐厚的菜脯蛋,樸實裡有個充滿感恩的故事。 滑潤的杏仁豆腐, 蘊藏著董事長李秀英的孺慕之情。 四十年來,欣葉的每一道菜, 不只是好吃而已,還有滿滿的真情與用心。 四十年來,欣葉的故事, 還是部讓台菜站穩腳步的發展史, 更是企業轉型與接班的最佳案例。 這次,欣葉人,自己說自己的故事。 本書特色 ★一份菜脯蛋、一份煎豬肝,有你不知道的深厚情感 大家熟知的煎豬肝,藏著的是大廚不斷精進的用心,以及對客人用餐無微不至的觀察。台灣人熟知的菜脯蛋,除了是日本331地震募款的大功臣,更有著欣葉大家長李秀英對日本的無盡感激。 ★二代接班與轉型,傳承與革新的變與不變 餐飲業要面對的,是天天不同的客人,是天天都有變化的食材,開門營業的一瞬間,就是變化的開始。更別說各種飲食風潮的更迭,如何讓台菜以及欣葉品牌屹立不搖,更是一大課題。而迎來接班轉型的時刻,如何完整交接,欣葉的經驗,值得參考。 ★欣葉人,說自己的故事 今年已經80歲的大家長李秀英、台菜料理總監陳渭南、副董事長鍾雅玲,在創辦人、主廚與經營者三種身分的相互配合之下,40年來,有的是說不盡的美味故事。
烹飪教育家 傅培梅, 用美食溫暖了每個台灣人的胃, 且看一個連餃子都煮不好的家庭主婦, 如何變身名聞國際的烹飪大師? 酸鹹苦辣甜, 細看傅培梅老師以人生調味出的五味八珍的歲月。 同一個電視頻道上,持續由相同一個人,做了四十一年的烹飪演出,傅培梅是世界紀錄保持人,她被戲稱是半世紀中電視「曝光率」最高的人,用美食溫暖了每個台灣人的胃。 她的「培梅食譜」是當年台灣第一本彩色食譜,幾乎人手一本。一九七一年她接受紐約時報的記者Raymond Sokolov採訪,報導中將她封為中國菜的「茱莉亞.喬德」。 從六○到八○年代,傅培梅儼然中華美食代言人,透過她的烹藝將中國菜的博大精深推向全世界。 在本書中,傅培梅娓娓道來她的美味人生,從果園裡度過的幸福童年,到經歷戰亂的青春年少,再到情竇初開的年紀,傅培梅做過打字員、辦公室OL,直到婚後,為了丈夫和孩子,她從一個連餃子都煮不好的家庭主婦,變身名聞國際的烹飪大師,這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串演成用人生調味的五味八珍歲月。
人們都說絲綢道路是駱駝隊踩出來的, 如果你愛音樂,就會發現它是用美麗的民歌鋪成的。──王洛賓 世界上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王洛賓的歌! ─三毛 〈在那遙遠的地方〉、〈掀起你的蓋頭來〉、〈青春舞曲〉、〈半個月亮爬上來〉、〈達坂城的姑娘〉……這些耳熟能詳的歌曲,全出自於「西北歌王」王洛賓之手,他的民族音樂創作獲得了全球音樂界的肯定。 一代民謡之父王洛賓,在台灣留下珍貴錄音,親自吟唱與述說 1993 年,高齡81 歲的王洛賓來到台灣訪問,因緣際會認識了青年音樂家文教基金會創辦人、也是指揮家的崔玉磐老師,兩人因音樂成為摯友,後來還在台灣製作發行《王洛賓回憶錄》有聲書,將近1000 多首膾炙人口的作品,如〈在那遙遠的地方〉、〈康定情歌〉等口述資料,悉數留在台灣珍藏,一代民謠之父王洛賓的親自吟唱與述說,榮獲了當年的唱片金鼎獎。 這項寶貴的音樂人文資產,透過王洛賓專書的形式在台灣出版,具有三大意義與特色: ‧ 作品樂譜手稿,首度曝光 ‧ 有聲光碟,輕唱自己的作品 ‧ 創作賞析,傳奇的音樂人生 本書係以當年的《王洛賓回憶錄》為藍本,藉由文字的鋪陳,重新認識這位民族音樂家的內心世界;不僅讓當年大師的聲音原音重現,掀起他那被命運壓抑隱藏近半個世紀的蓋頭,更讓他充滿熱情、浪漫、純真與豐盈的音樂生命,再度呈現。 隨書附贈 台灣典藏《王洛賓回憶錄》有聲書 本書特色 ‧ 作品樂譜手稿,首度曝光 ‧ 創作賞析,傳奇的音樂人生 ‧附MP3,民謠之父王洛賓原音重現,親自吟唱與述說
當生活的難題不斷接踵而來, 我們該如何看待人生? 當事業正要起步卻不幸罹癌, 這時我們又該如何振作起來? 看她永不放棄的信念和她笑容背後的堅強, 用故事帶你看見生命的力量! 本書以陳碧銀女士一生經歷為主軸,看她如何努力生活,扛起經濟重擔,與學習她如何面對憂鬱症,走出失婚陰霾到抗癌成功!讓我們跟隨她的腳步,一同窺視她曲折卻又不輕易向命運低頭的勵志人生。 本書也收錄FEITY創意皮工廠的皮件教學DIY,以圖文解說的方式帶領讀者製作皮件,只要跟隨書中的腳步,讓你在家也能輕鬆做出創意皮件!
出生於台南的鋼琴演奏家陳瑞斌,從小便展現驚人的音樂天賦,6歲就奪得鋼琴比賽大獎,13歲便破格錄取維也納市立音樂學院進入大學部就讀,自此之後,陳瑞斌更是各項國際大賽的常勝軍,拿下十八項國際大賽大獎,包括在二十歲前就奪得五面金牌的紀錄,至今沒有華人鋼琴家打破。他經常受邀參與世界各種大型音樂會的演出,是國際樂壇知名的華裔鋼琴家。 熱愛音樂的他,在學成歸國後,將「把台灣音樂帶上國際舞台」視為他的社會使命,積極帶領台灣樂團到世界各地表演,不僅讓世界看到台灣,也讓台灣的年輕藝術家有更多躍上國際舞台的機會。 本書特色 大師親自講述故事 揭露台灣鋼琴家陳瑞斌大師台下不為人知的祕密,由大師親自講述他的故事。 一窺大師心路歷程 從神童「小瑞斌」到舉世聞名的「瑞斌大師」,收錄童年刻苦到享譽國際的點點滴滴,帶您一窺大師養成的心路歷程! 陳瑞斌老師網路媒體報導 https://tw.news.yahoo.com/-030023931.html http://my-formosa.com/article.aspx?cid=12&id=69835 http://www.iw-recycling.org.tw/3841
他相信能夠改變自己人生的人,永遠是自己! 他認為,在人生的過程中,思維第一,人脈第二, 能力第三,學歷第四, 能把簡單的事重複做,是專家; 願意將重複的事用心做,才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成功的人不是贏再起跑點,是贏在轉捩點! 很多年輕人抱怨說,機會都被上一代用光了。 但是他的看法不一樣,他說會出現「機會不再」的想法,表示人們的想像力變得貧乏了。 他說:只要有需求,需求能夠被滿足,就有機會。 機會並非只存在於某一個產業中,重點在於看出需求為何。 年輕的時候,沒有多少錢,就必須善用自己的想像力。 他相信,只要抓住每一個機會,發掘每一個需求,想出滿足這些需求的辦法,或許一年就能創造出兩萬家公司。 只要把自己想成是解決問題的人,我們都可以成功。 從自家車庫起步到身價上億,擁有近七百五十名員工; 徐紹欽靠著創新的思維,成功地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媒體曝光 對美國這個國家所提供的機會,許多人都習以為常,需要像徐紹欽這樣的樂觀者來提醒我們,只要我們勇於做夢,就能實現夢想,有所成就。──MSNBC新聞頻道《早安,喬》節目主持人史卡伯魯夫 (Joe Scarborough) 徐紹欽認為最重要的是「創業家精神」,他認為華人父母不應只延續傳統價值觀的「唯有讀書高」,創業才能創造就業、造福更多人。──世界新聞網
陳文寬先生並不是中國的第一個飛行員,但是他卻擁有民航局所核發的第一張商用民航飛行員執照(執照號碼 10001)! 在他的一生中他見證了中國民航業的萌芽及茁壯。他從一個外籍人士所經營的『中國航空公司』擔任副駕駛開始,一直到他自己籌資開辦中國第一家由國人自營的『復興航空公司』,這幾十年間他不但飛遍了整個中國大陸,更目睹了整個民航業在這段期間的演變。 本書作者在經過對陳文寬先生一年多的訪談之後,將他的早年及在抗戰期間的種種經歷寫成此書,由流暢的文筆中,讀者可以一窺我國民航界早期的狀況,及瞭解一個中國人在外國人所經營的『中國航空公司』裡,接受次等待遇下的成長過程 !
台灣第一位取得商用民航機證照的飛行員, 中華民國航空界傳奇人物! 從外籍人士所經營的中國航空公司擔任副駕駛開始, 到籌資開辦首家經營國內航線的民營航空──復興航空公司, 陳文寬先生駕駛的飛機曾搭載過兩位蔣總統, 更在戰爭中搶救過許多人的生命, 在他的一生中,創下飛行史上許多奇蹟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