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內文皆為作者臨證病案,並採以病為綱的方式介紹,包括肺癰、腸癰、額疽、痰癭、肉瘤、牙癰、手腕流注、乳癰等230種疾病,共分5卷(此次重編改以章區分),其選錄病案達650餘則,每案先談患者之病情,後載方藥。書中案例,或簡記,或詳載,但頗多為連續治療的敘述,有利於讀者領會作者之治病思維變遷,為臨床中醫師重要參考文獻之一。
本書收錄清代名醫邵蘭蓀醫案,共計207則,全書將案例分門別類整理,大致分為風暑溫熱病、虛勞病、內科雜病、婦產科病等,計有4大章31小節。內文所載案例為曹炳章先生耗費十餘年時間,向紹興城鄉曾被邵氏治癒的病家徵求而得,並由史介生君對各案例加以按語,為一難得的醫學紀錄。
本書收載清代溫病學派名醫吳鞠通具代表性且全面之醫案,內有頗多吳氏自身臨床用藥心得,記載詳細,有始有終,審脈、辨證、治法與方藥同時兼備,是一部值得臨床醫者參考之實用讀本。
本書為清朝名醫黃兌楣畢生行醫之經驗錄,內容對於習醫者具啟發性,全書共分八卷,內容取材廣泛,綱目清晰,除了作者臨床經驗外,其立論亦精詳,列舉方劑亦具實用性,為一部難得的綜合性中醫臨床用書。
清.黃堂〈雲臺〉撰寫之《黃氏紀效新書》,內文分為兩卷,詳載中醫內、婦科相關病案四十多類,包括中風、虛勞、調經…等,每案論及病因、證治,並有治效記述,內容豐富,加以黃壽南精美手抄校注,為一值得中醫藥同好典藏與參閱之佳作。
清.黃堂〈雲臺〉撰寫之《黃氏紀效新書》,內文分為兩卷,詳載中醫內、婦科相關病案四十多類,包括中風、虛勞、調經…等,每案論及病因、證治,並有治效記述,內容豐富,加以黃壽南精美手抄校注,為一值得中醫藥同好典藏與參閱之佳作。
本書是作者業醫四十餘年心得體會之總結,裒集文章四十八篇,分醫論、學驗、隨筆三部份。醫論方面主要是向明清以還所形成狹隘的理念提出反思,強調唐宋醫學乃中醫學術之總體,乃醫學之正統,屬醫史衍革之鼎盛期,而金、元諸子俱為一時、一地、一事之學,且係唐宋之餘緒。鼓揚金、元,淡化唐、宋屬“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是中醫學趨向陳式化、機械化、庸俗化面對式微的癥結所在。學驗方面,作者承丁氏衣缽,而依托漢、唐,立足時代,有所拓展,如在附子、肉桂、熟地等藥的應用上闡發新見,療效可以重複。又如治療咳嗽病症,目前臨床常以多痰少痰來區分痰飲和燥咳,作者認為這是以量定性,根本上違背了中醫學理論和臨床實際等等,從中突出了作者所強調的醫學須亦古亦今亦中亦西的主題,抨擊了不古不今不中不西所面臨的病態。隨筆是概述歷史上醫家和名篇。本書所有文章俱已發表,分別摘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蘇、遼寧、貴陽等地的中醫期刊,以及上海古籍出版的相關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