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文教育在百年樹人,傳承經驗更是教育的落實,京崑劇團曾憲壽先生與京劇學系偶樹瓊是國立復興戲劇學校先後期學生,都學花臉,也都受教於架子花臉老師王少洲先生﹝四川厲家班坐科,藝名王慧銀。父親王福勝有「活張飛」美稱﹞。本書呈現63張臉譜,雖不全是王少洲老師所創作臉譜圖,是因作者藉本書為臺灣戲曲學院創校63周年獻禮,發揚本校京劇系傳承教學,一代傳習一代,讓未來戲曲界人士均可藉本書的資料,創發出更多的戲曲臉譜藝術作品,取於傳統,用於創新的精神,是本書出版的微小目的。■前言有見於108年課綱核心素養就是閱讀素養。如何讓我們的孩子擁有「想做甚麼」的動力,我們必須塑造出不同的學習環境,協助孩子認識自己的優點,在學習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厲害,活用知識,運用深度的思考。在現代社會中,大眾傳播媒體影響力已是無遠弗屆,似是而非的知識、報導,除了大量閱讀、深度思考外,若能讓青少年、社會人士多接觸文藝活動,多閱讀相關書籍,必能提升人文素養,豐富文化內涵,擴大生活層面。本書創發構想就是企圖透過戲曲臉譜的美術性連結對我國古典文學、章回小說讀本、戲曲表演藝術性、時代性、精緻性與創造性,藉由淺顯的文字,圖文並茂的呈現,引發讀者對於戲曲藝術臉譜的鑑賞興趣與實際繪製臉譜圖紙參與,達到對戲曲臉譜藝術興趣,進而產生深遠影響。當觀眾進劇場看到的淨角臉譜不是﹝寫實﹞的臉譜,他是京劇戲曲演員對﹝角色﹞人物的﹝精神內涵﹞或對其飾演人物的善惡好壞人生行為的舞台形象表現,是一種暗示、一種褒貶。如勇敢相、忠厚相、奸惡相,是專業的戲曲演員所重視的勾出﹝相兒﹞,最高境界就是要勾出角色人物的神態。如﹝張飛﹞角色,以蝴蝶為形,眼角上揚,嘴部微張,使觀眾一見就有喜感;另﹝項羽﹞角色,命喪烏江,就以下垂眼袋,表現他的疲累,鼻樑中部以長壽字形,補償他英年早逝之憾。京劇臉譜故意忽略或抽象了劇中人物的真實相貌,另外造了一張臉,這種充分表情化的臉,可說是戲曲前輩在傳統戲曲藝術中意象化的典範。藉本書饒有興味的為讀者具體解讀《封神榜》中諸多角色臉譜的﹝另一張臉﹞認知看法。偶樹瓊
■序文教育在百年樹人,傳承經驗更是教育的落實,京崑劇團曾憲壽先生與京劇學系偶樹瓊是國立復興戲劇學校先後期學生,都學花臉,也都受教於架子花臉老師王少洲先生﹝四川厲家班坐科,藝名王慧銀。父親王福勝有「活張飛」美稱﹞。本書呈現63張臉譜,雖不全是王少洲老師所創作臉譜圖,是因作者藉本書為臺灣戲曲學院創校63周年獻禮,發揚本校京劇系傳承教學,一代傳習一代,讓未來戲曲界人士均可藉本書的資料,創發出更多的戲曲臉譜藝術作品,取於傳統,用於創新的精神,是本書出版的微小目的。■前言有見於108年課綱核心素養就是閱讀素養。如何讓我們的孩子擁有「想做甚麼」的動力,我們必須塑造出不同的學習環境,協助孩子認識自己的優點,在學習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厲害,活用知識,運用深度的思考。在現代社會中,大眾傳播媒體影響力已是無遠弗屆,似是而非的知識、報導,除了大量閱讀、深度思考外,若能讓青少年、社會人士多接觸文藝活動,多閱讀相關書籍,必能提升人文素養,豐富文化內涵,擴大生活層面。本書創發構想就是企圖透過戲曲臉譜的美術性連結對我國古典文學、章回小說讀本、戲曲表演藝術性、時代性、精緻性與創造性,藉由淺顯的文字,圖文並茂的呈現,引發讀者對於戲曲藝術臉譜的鑑賞興趣與實際繪製臉譜圖紙參與,達到對戲曲臉譜藝術興趣,進而產生深遠影響。當觀眾進劇場看到的淨角臉譜不是﹝寫實﹞的臉譜,他是京劇戲曲演員對﹝角色﹞人物的﹝精神內涵﹞或對其飾演人物的善惡好壞人生行為的舞台形象表現,是一種暗示、一種褒貶。如勇敢相、忠厚相、奸惡相,是專業的戲曲演員所重視的勾出﹝相兒﹞,最高境界就是要勾出角色人物的神態。如﹝張飛﹞角色,以蝴蝶為形,眼角上揚,嘴部微張,使觀眾一見就有喜感;另﹝項羽﹞角色,命喪烏江,就以下垂眼袋,表現他的疲累,鼻樑中部以長壽字形,補償他英年早逝之憾。京劇臉譜故意忽略或抽象了劇中人物的真實相貌,另外造了一張臉,這種充分表情化的臉,可說是戲曲前輩在傳統戲曲藝術中意象化的典範。藉本書饒有興味的為讀者具體解讀《封神榜》中諸多角色臉譜的﹝另一張臉﹞認知看法。偶樹瓊
《磨課師教學設計指引》希望提供各組織機構在磨課師課程發展及推動上有完善之參考資源。本書的「前言」以磨課師整體概念、發展現況及智財權議題帶入,再分別以「MOOCs導入」、「MOOCs設計」、「MOOCs執行」、「MOOCs教材影片製作」四個面向分別介紹組織推動之作法、策略、案例等,供讀者在推動或發展MOOCs時,以組織推動發展之流程觀看本指引,可對MOOCs有全貌之認識,亦可以角色分工所需,閱讀欲深入認識之章節。
本書以論述英、美、法、德、日與中國大陸等六國的人事制度為主。全書分為「國家篇」與「制度篇」分別論說。內容取材橫跨10年,尤重近來各國之法制改革資料的比較分析。兼顧學理與制度比較之探討,為本書特出之處。本書之編排搭配圖片表格輔助解說,並保留各國制度之原文,及輔以必要之中文說明,方便讀者查找與對照。本版內容資料隨各國最新之制度變更做更新,可幫助讀者穿越語文之限制,獲取最新資訊。一般著述容易避而不談,本書所欲特加探討的特色:1. 中國大陸人事制度。2. 各國政務官管理。3. 各國行政機關幕僚長制度。4. 各國高等文官管理。5. 各國勞動三權。6. 各國政府組織精簡。7. 各國人事機關組織體制。8. 「開發中」與「開發」國家人事制度比較。
「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結構技師,憑藉著二十多年來對本業的專精,及一顆對建築安全執著的心,帶領著「Alfa Safe 團隊」,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心力,從921 大地震房屋倒塌破壞的案例當中,整理出影響建築安全在設計與施工上十大危險基因,倘若於設計或施工時已具備這些危險因子,將大大提升建物於地震中倒塌受損的風險。希臘文中「α」有著初始、創新的意思,戴雲發理事長深深的感受到建築結構安全,最好的預防方式,便是能在建造時就蓋出結構安全的建築物。而怎樣的建築才是內外兼顧安全耐震的好宅呢? 重要關鍵在於是否有「優良的結構規劃設計」及「精準確實的施工品質」。
在西方世界中,「束腹」與「形體輪廓」一向都是人類所重視的美感主題,而這兩個主題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在討論西方審美觀時,也必須將這兩個主題合併並加以探討。因為藉由「服裝」與「身體」,所匯聚的論述與觀點,讓我們更加清楚的了解並掌握西方服裝歷史以及審美價值的關鍵所在。本書第一篇「繼往歷史篇」的書寫結構上,即是依據「時間軸」為主體的骨幹,並按「世紀」來劃分,每一單元皆從「穿著後的形體輪廓」為開始,再順勢談到「束腹」的發展與內容,而每一單元皆以精要的文字搭配豐富的圖片,來進行系統性的揭示,讀者們能由有系統時間的排序,理解西方人對形體審美觀的演變。而在本篇最值得一提的是,筆者將「束腹」分為「狹義」與「廣義」兩個定義。「狹義的束腹」,單指大家刻板印象中所認知的「傳統式束腹」;而「廣義的束腹」,則除了「傳統式束腹」之外,還包含「塑身衣」,打破了一般人對束腹的傳統認知。也因為有了這項定義作為基礎,筆者更進一步提出:「束腹的第一次進化」,也就是在1920年代束腹款式與外型的多樣化,帶來一股嶄新的潮流。接著,是「束腹的第二次進化」,是指在1930年代由於新素材的布料與材質研發的出現,讓「束腹」從過去的「硬挺僵硬」,演進到「柔順彈性」的新局面。藉由兩次的進化過程,人類對於美的堅持與要求,不僅僅是在外型上的多元,講求舒適與符合人體曲線,也是眾多考量之一。這對日後塑身衣產業帶來了無限的啟發。第二篇的內容「承先啟後篇」,便是以國內「蘿琳亞國際有限公司」(簡稱「蘿琳亞Lolinya」)為論述的對象,筆者認為其可謂是「束腹第三次進化」的成功企業。由蘿琳亞在要求美麗與舒適的原則之下,不斷的積極開發創新商品的過程中,便可得知莊碧玉總經理為人類從束腹到塑身衣的進化中開創出歷史、建立了經典。葉立誠教授以豐厚的學術素養,針對「西方束腹的歷史軌跡」和「形體輪廓的變遷脈絡」,以及「蘿琳亞」的發展與特色,這些主題進行深入研究,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終於看到這項研究成果豐碩,面對豐富的內容進一步有出版的念頭,希望能與社會大眾一起分享,也讓傳承45年歲月並走過20多年頭的「蘿琳亞」,為社會文化的薪傳與開創可以留下一點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