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 書系 ,共計2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電子書】雪陽,虹人,轉經道:讓觀音落淚的地方

李學愚  著
心鼓手  出版
2010/10/27 出版

讓觀音落淚的地方,究竟存有何種奇險與感動呢?  雪陽:這裡的陽光竟會「透心暖」!  虹人:所謂「亂世出英雄」,那…這裡就是「險地出奇人」!  轉經道:傳說這裡不單純…還有六世達賴喇嘛與情人幽會的愛之小屋!  布達拉宮:為什麼這裡傳說是用數不盡的金銀珠寶堆起來的宮殿?  旃檀觀音像:此木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再次求。  刀與佛經:他們一手拿佛經,一手握刀,為什麼在這裡是常態?  湖上的神聖寶城、世尊十二歲等身像、可能是世界最高的書店、最天然的經書、千年宮殿、西藏特有的茶道、醫藥、舞蹈…等。  一片魔女仰臥的奇地,一群虹人在此誕生與圓寂,一位漢藏國家文字記者,為何來到觀音落淚之地?  他,又看見什麼了?  在這裡,他不是要員,不是男人,只是「存在」。  沒有道理,沒有人能理解他,為何要捨下舒適的城市公職,志願到一個偏遠又寒冷的高地去任職。連他自己也不甚明瞭,但他只知道──  有些事,現在不去做,有可能,永遠不會做。他拾起文人的勇氣與筆,決定找出比標準答案更重要的事……  古代傳說中,西藏這裡是極險極惡之地,被諸神視為生活條件最差的地方,物質匱乏,妖魔肆虐,並非當今大家流傳的這麼美好。對於愛好方便與重視物質享受的人而言,這裡確實不適合人居住。不過,對嚮往自然、熱愛生命的人來說,任何時候──都意味著一種撼動心靈的誘惑。  本書收錄作者駐藏多年,近達百篇的手札日誌,與超過百幅珍貴的精彩照片!擁有人文、宗教、精神、藝術……各層面細膩且深刻的觀察紀錄。本書特色  全方位西藏深度探索  如果觀察紀錄不僅僅只是一種紀錄,那會是什麼?  文人李學愚對西藏歷史與文化下過深厚的認識,在駐藏時,每個地方的探索與冒險紀錄,他都將這豐富的學識與情感,以優美的文筆融入。  這裡面有太多的東西,是一般台灣介紹西藏書籍中所無法窺知的。透過本書,我們不必閱讀生硬的藏史、地理、文學、宗教、藝術、風俗等,即可全方位認識西藏。  我們不必經歷翻山越嶺的辛苦,只要放鬆自己,很舒服優雅地享受這份盛宴。

7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飄羚:西藏流亡史詩

周加才讓  著
心鼓手  出版
2009/06/03 出版

一九五九年三月十日,藏人開始書寫一段不凡的歷史……記憶其實都是支離破碎的,追溯愈遠愈是如此。整理記憶,將沉積在腦海中的碎片拼湊出動態的畫卷,就如工程一樣浩繁。本書是藏人流亡近五十年的歷程記錄,其以藏傳佛教四位宗教領袖的故事為經緯,讓整理記憶的偉大工程變得簡潔有力,撼動人心。表面讀來輕鬆、冷靜甚至略帶詼諧的筆觸,與故事本身顛沛流離的背景,所形成的巨大反差,不僅讓人對藏人面對坎坷命運的堅強意志與勇氣,感觸深刻,也會因此不禁遙想故事的背後還有許多故事,使得追索故事的情懷迴盪不已。本書作者在中國大陸完成大學學業,同時接受藏、漢文化薰陶,流亡海外後,並接受印度與台灣的文化洗禮,承受了種種不可思議的生命轉折,也因為如此,作者能以行雲流水的中文縷述人物的情感與曲折的事件,更能以迥異於一般藏人的觀念與審視角度,實際反省西藏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從某種意義看,五十年前藏人的出亡,意味著西藏千年佛教根基與西藏文化的瓦解和崩潰。隨著西藏十萬餘眾難民的湧入印度,佛教在西藏的退萎和潰敗已成為無可阻擋的洪流。但是,佛教從恆河輸出,而今又接納了這浩大的難民陣列,這一吐一納是否潛藏著另一番寓意?從西元十三世紀開始,佛教便逐漸地淡出印度的歷史和生活舞台,像瑪雅文明一樣銷聲匿跡了。而五十年前,達賴喇嘛來到恆河上游,似乎是一種宗教的創療,但又似乎是一種宗教回歸和醞釀。這種機緣,似是冥冥之中作出的安排,表面上這是西藏文化與佛教所承受的悲劇和倒退,但是,十萬餘眾的藏人像種子一樣又播撒到了佛教的故鄉,莫不是一種填補和回報?五十年前流亡的藏人,看來像是飄泊不定、存續未卜的藏羚羊,但到了五十年後的今天,流亡藏人更像應驗了蓮花生大士當初的預言:「當鐵鳥在上空飛翔、鐵馬在草原上馳騁,西藏子民便像螻蟻一樣遍布世界,帶來佛教的傳播。」台灣讀者可以常常在電視上看到海外藏人示威抗議的畫面,卻很少有機會聆聽流亡藏人親自訴說流亡的點滴,本書提供了這個難得的機會,這是關注西藏的台灣讀者認識西藏所不可或缺的窗口,可貴的史鑑。

7 特價209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