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巴教言 書系 ,共計10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電子書】空行母事業:證悟之路與利他事業的貴人

眾生文化  出版
2021/07/30 出版

修行,是為了利他,為了證悟以開展利他事業,你需要和外內密的空行母相應,開啟外內密的力量和守護。 「上師是加持的根本,本尊是成就的根本,空行與護法是事業的根本。」 爲了成功展開利他「事業」,我們需要「加持」與「成就」。而為上師和本尊進行事業的,就是空行母;換言之,加持和成就的功德就是事業,也就是空行母。 我們為什麼要進行包括空行法門在內的所有修行呢?我們的目標首先是調伏自己散亂的心,然後才有能力將自心以息、增、懷、誅之力,轉化內、外一切顯相使之更爲增上。修持空行法門,能讓我們與作明佛母的心聯繫起來。因為儀軌的本質不是表相的執行,而是融合見地的證悟;將作明佛母的心與你的心,由此融合無二,以此更純熟地利益眾生。 這些空行伏藏法,是蓮花生大士的真實語, 由伏藏師:蔣揚欽哲旺波與秋吉德千林巴,共同取出, 生起信心實修這樣的空行教法,加持大、成就快! 加上具德上師的講解,是行者修行的法寶。 ■智慧空行,最好的護法與嚮導 只要有正確的見、修、行,我們將發現沒有比「智慧空行」更好的護法與嚮導了,她們是我們開展法行事業的管道,將在今生、中陰及來世不斷地給予我們支持。因此,「智慧空行」就像護法一樣,是既能帶來廣大的利益,也能帶來傷害的力量,這取决於我們作爲修行者的資質。 ■修行動機,不忘是為證悟利生 我們是爲了佛法的目的而融入本尊,以作明佛母的修持爲例,爲了佛法和眾生的利益,而去攝集上師、教法、信受奉行的能力、財富以及一切的善緣。如果只是爲了自利,我們再怎麽努力打鼓搖鈴,空行母也不會被召請而來,不會行持她們的事業。包括空行教法在內的所有修行,動機都只是爲了獲得證悟,以及更純熟地利益眾生。 ■三寶三根本的救護 要認出佛性,你需要有佛、法、僧三寶與三根本的護持:上師是加持的根本,本尊是成就的根本,空行是事業的根本。他們擁有遍知的智慧、周遍的大悲、利生的事業以及救護眾生的能力。空行與護法是事業的源頭,事業有五種:息災、增益、懷愛、誅降以及殊勝事業。空行與護法的修持,體現了行持這些事業的主要方式。 ■修行路上全程陪伴 智慧空行與護法會在你的修行道地全程護佑你,在你的身前加以庇佑與護衛,在你背後除障與守護,並在今生、中陰以及來世,成爲你的三時助伴,直至證悟,因此他們非常可貴。

79 特價30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法王說慈悲:大寶法王噶瑪巴西方弘法紀實

眾生文化  出版
2020/01/03 出版

預約 2020 慈悲年 慈悲,是感受自己與萬物相互依存, 慈悲,是完全地涉入和奉獻。 透過觀察與練習,我們將找回最溫暖的那一念心。 為了見到遍佈世界各國的弟子,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從西藏出走至印度, 再從印度前往西方國家弘法利生。 2017至2018年間,他走訪加拿大、美國與英國各地弘法。 《法王說慈悲》十五篇文章,精選法王於加拿大、美國與英國的主要演說。 內容闡述慈悲心的生起與修煉的心態與方法。 這些內容的集結,完整呈現出圓滿的佛法修持所必備的一切要素―—從整個修行道的總覽,到面對煩惱和修心各個層面的細微指導。 藉由此書,我們得以跟隨噶瑪巴走上慈悲之道⋯⋯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法王說慈悲:大寶法王噶瑪巴西方弘法紀實

眾生文化  出版
2020/01/03 出版

預約 2020 慈悲年 慈悲,是感受自己與萬物相互依存, 慈悲,是完全地涉入和奉獻。 透過觀察與練習,我們將找回最溫暖的那一念心。 為了見到遍佈世界各國的弟子,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從西藏出走至印度, 再從印度前往西方國家弘法利生。 2017至2018年間,他走訪加拿大、美國與英國各地弘法。 《法王說慈悲》十五篇文章,精選法王於加拿大、美國與英國的主要演說。 內容闡述慈悲心的生起與修煉的心態與方法。 這些內容的集結,完整呈現出圓滿的佛法修持所必備的一切要素―—從整個修行道的總覽,到面對煩惱和修心各個層面的細微指導。 藉由此書,我們得以跟隨噶瑪巴走上慈悲之道⋯⋯

79 特價3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西藏的古老智慧,是當今世界的需要 當轉世900年智慧老靈魂遇上30歲困惑青年--12堂雋永深刻的心靈對話   人生好難?社會好亂?在生活壓力中載浮載沉,如何找到心的力量?   一群來自台灣的青年,抱著台灣社會觀察經驗與自身生命的困惑, 遠赴印度北方達蘭薩拉,拜訪藏傳佛教的傳承持有者--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九百年老靈魂對上困惑青世代,開啟了12場心靈對話直播。 從認識自己開始,雙方暢談工作、家庭、金錢觀等, 種種個人在現代生活中遭遇的疑難雜症; 同時亦深入安樂死、同性婚姻、社群恐慌、流浪動物安置等敏感複雜的社會議題。   在神聖、穩重的宗教領袖身份之外, 噶瑪巴展現了靈活、幽默、平易近人的風采, 以自身經驗及佛法智慧,一一回應了青年們的生活小煩惱及生命大哉問。 他不斷提醒著「相互依存」(interconnection)的精神價值, 更針對華人「慈悲但不夠勇敢」的特質,提出心靈療癒和培養勇氣的心法。 透過日常生活一思一行的練習,讓青年們善用無常, 逐步踏上尋回愛己也愛他、心靈富足的智慧之途。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西藏的古老智慧,是當今世界的需要 當轉世900年智慧老靈魂遇上30歲困惑青年--12堂雋永深刻的心靈對話   人生好難?社會好亂?在生活壓力中載浮載沉,如何找到心的力量?   一群來自台灣的青年,抱著台灣社會觀察經驗與自身生命的困惑, 遠赴印度北方達蘭薩拉,拜訪藏傳佛教的傳承持有者--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九百年老靈魂對上困惑青世代,開啟了12場心靈對話直播。 從認識自己開始,雙方暢談工作、家庭、金錢觀等, 種種個人在現代生活中遭遇的疑難雜症; 同時亦深入安樂死、同性婚姻、社群恐慌、流浪動物安置等敏感複雜的社會議題。   在神聖、穩重的宗教領袖身份之外, 噶瑪巴展現了靈活、幽默、平易近人的風采, 以自身經驗及佛法智慧,一一回應了青年們的生活小煩惱及生命大哉問。 他不斷提醒著「相互依存」(interconnection)的精神價值, 更針對華人「慈悲但不夠勇敢」的特質,提出心靈療癒和培養勇氣的心法。 透過日常生活一思一行的練習,讓青年們善用無常, 逐步踏上尋回愛己也愛他、心靈富足的智慧之途。

79 特價3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法王說心經

眾生文化  出版
2018/06/29 出版

佛陀宣說八萬四千法,如果萬法攝一要,只讀一部經,你會讀什麼? 《心經》。 它簡要,卻總攝了整部《大般若經》的要義。 它甚深,能直入解脫核心──空性。 雖能琅琅上口,卻未必真懂觀音菩薩在說些什麼, 只有加持力與攝受力的好老師,能以慈悲與智慧引導我們。 2016年8月,法王應允為亞洲弟子開法席,首次以中文宣講《心經》, 此書集結了宣講內容精華,此一善妙因緣,切莫錯過。 ■要怎麼修行以開顯智慧? 開顯大乘智慧的方式,就是去透徹暸解空性。 而開展智慧最大的關鍵因素,就是有正確的見解或見地。 有正確的見解,智慧就會慢慢開展。 世間的聰明才智並不能稱為智慧,真正的智慧是有了正確的見解後才能生起的。 在本書第二部的第五章,舍利子提出了五個問題,求教五道菩薩的修學之道。 ■如何精進修持? 觀自在菩薩以心態、行動、現證、方式、證量對應五道, 以11個回答,回應了舍利子所提「一位想要精進修持的人,應如何精進修持?」 的問題。 在本書第二部的第六章可讀到〈觀自在菩薩的11答〉。 ■《心經》最有名的「空性四門」在說什麼?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空性四門」是所有般若系經典的精髓。 而般若系的經典,是所有大乘佛教思想的根本,說明空性與事物的關係。 在本書第二部的第六章裡,各大宗派以空性與事物的關係,提出對「空性四門」的見地。 ■如何理解、培養般若智慧,佛陀為何宣說空性 佛陀宣說空性的主要原因,是為了消除我們的執著。 我們必須先認識到平時自己到底是如何執著事物的, 先瞭解自己的執著方式,才能對症下藥,一一去除。 一旦消除了執著,就能見到空性,也就是般若智慧。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法王說心經

眾生文化  出版
2018/06/29 出版

佛陀宣說八萬四千法,如果萬法攝一要,只讀一部經,你會讀什麼? 《心經》。 它簡要,卻總攝了整部《大般若經》的要義。 它甚深,能直入解脫核心──空性。 雖能琅琅上口,卻未必真懂觀音菩薩在說些什麼, 只有加持力與攝受力的好老師,能以慈悲與智慧引導我們。 2016年8月,法王應允為亞洲弟子開法席,首次以中文宣講《心經》, 此書集結了宣講內容精華,此一善妙因緣,切莫錯過。 ■要怎麼修行以開顯智慧? 開顯大乘智慧的方式,就是去透徹暸解空性。 而開展智慧最大的關鍵因素,就是有正確的見解或見地。 有正確的見解,智慧就會慢慢開展。 世間的聰明才智並不能稱為智慧,真正的智慧是有了正確的見解後才能生起的。 在本書第二部的第五章,舍利子提出了五個問題,求教五道菩薩的修學之道。 ■如何精進修持? 觀自在菩薩以心態、行動、現證、方式、證量對應五道, 以11個回答,回應了舍利子所提「一位想要精進修持的人,應如何精進修持?」 的問題。 在本書第二部的第六章可讀到〈觀自在菩薩的11答〉。 ■《心經》最有名的「空性四門」在說什麼?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空性四門」是所有般若系經典的精髓。 而般若系的經典,是所有大乘佛教思想的根本,說明空性與事物的關係。 在本書第二部的第六章裡,各大宗派以空性與事物的關係,提出對「空性四門」的見地。 ■如何理解、培養般若智慧,佛陀為何宣說空性 佛陀宣說空性的主要原因,是為了消除我們的執著。 我們必須先認識到平時自己到底是如何執著事物的, 先瞭解自己的執著方式,才能對症下藥,一一去除。 一旦消除了執著,就能見到空性,也就是般若智慧。

特價30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法王說不動佛

眾生文化  出版
2017/08/04 出版

不被嗔心動搖己心 就是不動佛的精髓與力量 身為一位佛法修行者 挑戰的對象不是在外面 而是要向內挑戰自己 最重要的是要學習不動佛的精神 把不動佛勇敢的力量與精神 帶到我們生活裡 用這種力量來對治煩惱、嗔恨心 透過這種內在的練習 讓我們的心變得更堅強、更強大 不動佛又名「阿閦佛」,意思就是「不嗔恨」,也有「不動搖」之意。不動佛在東密信仰中,代表大圓鏡智,是五方佛中非常重要的一尊佛。在密乘中,不動佛更深的涵義是一切諸佛的不動之心,也代表佛心的無二智慧。 歷來,「不動佛法門」一直是藏傳佛教噶舉派極為重視的修持傳統。不動佛的功德利益就是清淨業障,能夠療癒根治嗔恨的情緒,是大家一生之中都可以修持的法門。本書輯錄第17世大寶法王歷年講述不動佛的菁華開示,並且收錄法王首度以中文教授的不動佛課程,內容除了分享自己修持不動佛的經驗,並次第的教導如何把不動佛的願力帶入生活,成為真正的大乘勇者。 無嗔比丘「未成佛前都不生氣」的大願,是一個讓我感動莫名的大願,到現在我都還深深記在心裡。我猜想自己一定因此得到了一些加持。-第17世大寶法王 本書特色 *不動佛法門的殊勝利益 在這個極為動盪、業力幾乎無法用言詞來形容的時代 不動佛的法門是清淨業障最為殊勝的法門 *大寶法王首次於德里以中文開示不動佛課程 本書為第17世大寶法王首度以中文開示不動佛課程 並收錄法王歷年的不動佛菁華開示 *修行者最重要的修持 菩薩道的修持,最重要的就是不起嗔恨心! 不動佛能夠療癒我們嗔恨的情緒 *特別收錄:大寶法王2017年首次加拿大弘法行,「不動佛法門」最新開示

9 特價30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法王說不動佛

眾生文化  出版
2017/08/04 出版

不被嗔心動搖己心 就是不動佛的精髓與力量 身為一位佛法修行者 挑戰的對象不是在外面 而是要向內挑戰自己 最重要的是要學習不動佛的精神 把不動佛勇敢的力量與精神 帶到我們生活裡 用這種力量來對治煩惱、嗔恨心 透過這種內在的練習 讓我們的心變得更堅強、更強大 不動佛又名「阿閦佛」,意思就是「不嗔恨」,也有「不動搖」之意。不動佛在東密信仰中,代表大圓鏡智,是五方佛中非常重要的一尊佛。在密乘中,不動佛更深的涵義是一切諸佛的不動之心,也代表佛心的無二智慧。 歷來,「不動佛法門」一直是藏傳佛教噶舉派極為重視的修持傳統。不動佛的功德利益就是清淨業障,能夠療癒根治嗔恨的情緒,是大家一生之中都可以修持的法門。本書輯錄第17世大寶法王歷年講述不動佛的菁華開示,並且收錄法王首度以中文教授的不動佛課程,內容除了分享自己修持不動佛的經驗,並次第的教導如何把不動佛的願力帶入生活,成為真正的大乘勇者。 無嗔比丘「未成佛前都不生氣」的大願,是一個讓我感動莫名的大願,到現在我都還深深記在心裡。我猜想自己一定因此得到了一些加持。-第17世大寶法王 本書特色 *不動佛法門的殊勝利益 在這個極為動盪、業力幾乎無法用言詞來形容的時代 不動佛的法門是清淨業障最為殊勝的法門 *大寶法王首次於德里以中文開示不動佛課程 本書為第17世大寶法王首度以中文開示不動佛課程 並收錄法王歷年的不動佛菁華開示 *修行者最重要的修持 菩薩道的修持,最重要的就是不起嗔恨心! 不動佛能夠療癒我們嗔恨的情緒 *特別收錄:大寶法王2017年首次加拿大弘法行,「不動佛法門」最新開示

79 特價269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就在當下

2008年5月15日《時代雜誌》以「下一位世界領導級喇嘛」 (The World’s Next Top Lama)為題,專文報導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的歷史性訪美行程 在藏傳佛教中,極重要且角色備受尊崇的噶瑪巴,他為我們揭示古老傳統的智慧,如何與我們全球聯結的快節奏生活產生共鳴。在一系列的主題中,他提出忠告、洞見及反思,從環境與社會責任、各種關係到自由,108則開示的箴言與大膽且出其不意的當代照片並列,它闡明了藏傳佛教永恆的教法。翻開任何的扉頁,都可以發現他指引我們,如何活得更有覺知、更有愛心,並學著如何去為你自己及未來的世代,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本書特色 看開示,學英文,一舉兩得! 大寶法王108則開心語錄,讓你智慧和英文都精進! 心開了,運就開,想把握未來?秘密就是現在!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