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於乾隆45年(西元1780年)由永瑢、王永璇、武英殿大學士阿桂等人領銜奉敕編撰,內容仿《唐六典》以清官制為主軸綱領,其下分列三代至明之歷代官制建置,援引文獻以考證沿革、比較異同,每官署部門官職各出一表,並將清職官所設名稱、員額、品級、職掌記明於各表標題之下。如官職古有而清所無或曾經建置而後世廢除,都採納而另附於篇後,以供讀者參考審訂。凡機關首長、次官、僚屬俱全列出,以明綱紀;其兼任、無正任官職而所職掌重要,如軍機處之類也另編專表以崇職守;八旗及新疆封爵官秩是前代所未有,並詳列考證,以表清之創建優越處。 本書特色 1.內容仿《唐六典》以清官制為主軸綱領,下分列三代至明之歷代官制建置,援引文獻以考證沿革、比較異同。 2.本書於乾隆45年(西元1780年)由永瑢、武英殿大學士領銜奉敕編撰。
本書於宋高宗(西元1161年)成書,體例仿照《史記》,記錄上古至隋唐的各朝典章制度的政書,共二十略。為「十通」之一,與《通典》、《文獻通考》,合稱為「三通」。內容涉及諸多知識領域,把歷代的典章制度、學術文化加以分類,探索其演變過程,堪稱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書。 本書特色 1.本書記錄上古至隋唐的各朝典章制度的政書,列為「十通」之一,與《通典》、《文獻通考》,合稱為「三通」。 2.內容涉及諸多知識領域,堪稱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書。
本書為清學者段長基編寫,其著作《歷代沿革表》、《歷代疆域表》三部合稱二十四史三表。收錄整理自三皇五帝到明代各政權的傳承世系、疆域區劃變革、官職沿革等,是研究中國古代史的重要工具書。 本書特色 1. 收錄整理自三皇五帝到明代各政權的傳承世系、疆域區劃變革、官職沿革。 2. 是研究中國古代史的重要工具書。
清畢沅撰,年代上起宋太祖下迄元順帝,共四百一十一年,成書二二〇卷,展示了宋、遼、金、元興衰治亂的歷史,其中北宋部分較為精確,元代部分較為簡略。 本書特色 1. 年代上起宋太祖下迄元順帝,共四百一十一年的宋、遼、金、元興衰治亂史。 2. 它是中國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地位。
本書參酌《明史》、《明史稿》以及諸家所載有明一代史事著成,採編年體敘事,起自元至正十一年亂事起,至明崇禎十七年清兵入關,可謂有明一代史事之彙編。內容主採前人之言,不足之處則加入作者之意以資治事。 本書特色 1. 本書參酌《明史》、《明史稿》起自元至明崇禎十七年清兵入關明史事彙編。 2. 內容主採前人之言,不足之處則加入作者之意以資治事。。
本書為清帝國建國之初至咸豐時期朝野重要人物共1108人傳略,六十卷五百篇十大冊。同治三年開始撰寫,分〈名臣〉〈名儒〉〈經學〉〈文苑〉〈遺逸〉〈循良〉〈孝義〉七門;光緒十六年鄒存淦校對抄本,另朱孔彰著有《國朝先正事略續編》四卷。 本書特色 1. 本書為清帝國建國之初至咸豐時期朝野重要人物共千餘人傳。 2. 李元度著作、曾國藩作序。
本書簡稱「通鑑」,北宋司馬光主編,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三家分晉(戰國時代)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跨十六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曹魏蜀漢東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其他政權,共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中國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地位。 本書特色 1. 本書簡稱「通鑑」記載周威烈王到五代的後周世宗征淮南,跨十六個朝代共1362年。 2. 它是中國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地位。
漢桑欽撰《水經》,北魏酈道元作注,即《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水經注》寫景文字遣詞精當,並收錄生動優美的故事神話、人物典故、民俗物產、人文遺跡、建置沿革、民間歌謠、諺語方言,清劉獻廷稱此書為「宇宙未有之奇書」。清王先謙校本最善。 本書特色 1.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清劉獻廷稱此書為「宇宙未有之奇書」。 2. 寫景文字遣詞精當,並收錄生動優美的故事神話、人物典故、民俗物產、人文遺跡、建置沿革、民間歌謠、諺語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