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課本系列 書系 ,共計4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4

奇異果文創 出版
2021/03/15 出版

針對108課綱設計, 多位臺灣漫畫/插畫家打造專屬配圖, 貼近生活經驗的選文, 全新設計的「提問」、「寫作練習」等欄位, 一本從「自己」出發,真正與社會、世界接軌的課本。   老師好教、學生好讀, 課文設計編排生成完整閱讀脈絡、有效增強閱讀理解!   通過國家教育研究院審定,是一本真正可以在高中課堂使用的授課用書。   「同心圓式」編輯架構—— 一冊一個主題:自我>他人>社會>世界>未來 以「大量、完整閱讀」為內文設計的起點。 每冊的主題下再區分單元,每單元有二至三課。 透過「主題」、「單元」到「課文」的連結,生成完整的閱讀脈絡。   第三冊課題聚焦在「社群與認同」上, 針對「公共生活」、「自我安頓」與「環境意識」三個主題選文。   「公共生活」裡,首先是《禮記》裡的經典選文〈大同與小康〉這部分,可看出當時人們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以及反映了知識分子追求的政治目標。再來是鄭用錫的〈勸和論〉是為了止息清代臺灣的「械鬥」而寫,近似於現代公共評論的文章。之後是朱家安〈自以為的客觀性〉,提供一種「思考工具」來面對社會議題。     與「公共生活」一體兩面的則是「自我安頓」,當我們所持有想法不被社會主流接受、無法發揮影響力時,我們該如何自處?從蘇軾被貶謫後寫的〈赤壁賦〉看所謂的「豁達」與變/不變的人生哲理探討,然後是與臺灣白色恐怖時期背景相關的陳列〈無怨〉和簡莉穎〈服妖之鑑〉(節錄)。陳列〈無怨〉描寫他在戒嚴時期的牢獄經驗,描寫當時知識分子在精神上的「苦」,但仍努力保值自己的理想性。簡莉穎〈服妖之鑑〉(節錄)則選了原劇本中的四段來表現在國家暴力威脅下,不但政治意見被審查,連個人的性別認同都會成為原罪,探討「自我」之於人的重要性。   「環境意識」則以臺灣環境特色和發展為主軸,選了夏曼‧藍波安〈黑潮の親子舟〉和阿盛〈火車與稻田〉。夏曼‧藍波安〈黑潮の親子舟〉描寫達悟族與海洋共生、互相尊重的海洋文化,與現代國家將海洋是為資源與疆域的不同。阿盛〈火車與稻田〉描寫漢人傳統農村社會,隨著現代化腳步,一步一步流失的過程。   中國文學史「元明清」,選錄了關漢卿的戲曲〈竇娥冤〉(節錄),以及袁宏道的隨筆〈晚遊六橋待月記〉。   最後則是「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本冊收錄〈語言、知識與經典〉、〈通往自由與幸福的道路〉兩單元,採用主題論述的方式,先介紹概念再以幾則選文舉例,從文化面、思想面、哲學面、社會面等等來探討「中華文化」,並且採用接近哲學讀本式的橫排方式編排,有別於其他傳統課本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   ★本書各欄位介紹: 1.導言 單元式引導,議題自然融入教學,兼顧多元與平衡。   2.題解、作者 散文式行文,避免使用陳言套語,補足文章脈絡。 完整短文概念撰寫,呼應「大量閱讀」的素養養成。   3.提問(本版國文課本的特殊設計) 提點文章細節,引導學生精讀。 以「隨文腳註」的形式,進行針對選文的提問。   4.問題與討論 從宏觀角度發問,勾連生活情境。   5.BOX(本版國文課本的特殊設計) 此欄位視情況補充在需要的課文當中,功能是以「專題式」的方式,提供值得專門討論、或是可以拓展課文議題廣度的知識。   6.寫作練習(本版國文課本的特殊設計) 系統化寫作教學,一篇課文學習一個寫作技巧。   7.延伸閱讀 同一主題、多元媒介,連結古典與現代、教師與學生的經驗橋樑。   8.閱讀超連結 與課文呼應的自學篇章,提供能與課文連結的「有機的大量閱讀」。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3

奇異果文創 出版
2020/10/21 出版

針對108課綱設計, 多位臺灣漫畫/插畫家打造專屬配圖, 貼近生活經驗的選文, 全新設計的「提問」、「寫作練習」等欄位, 一本從「自己」出發,真正與社會、世界接軌的課本。 老師好教、學生好讀, 課文設計編排生成完整閱讀脈絡、有效增強閱讀理解! 通過國家教育研究院審定,是一本真正可以在高中課堂使用的授課用書。 「同心圓式」編輯架構—— 一冊一個主題:自我>他人>社會>世界>未來 以「大量、完整閱讀」為內文設計的起點。 每冊的主題下再區分單元,每單元有二至三課。 透過「主題」、「單元」到「課文」的連結,生成完整的閱讀脈絡。 第三冊課題聚焦在「生活的選擇」上, 針對「愛情」、「藝術與生活」與「群居到都市」三個主題選文。   愛情裡,節錄了《紅樓夢》第29回裡賈寶玉和林黛玉吵架、鬧彆扭的一段(課本裡《紅樓夢》選文終於不再是劉姥姥逛大觀園了),以及楊佳嫻的〈大安〉和鯨向海的〈車過東港不老橋〉這兩首以地景寫愛情的現代詩。     節錄自楊牧《一首詩的完成》的選文則帶大家走進藝術與生活中文字創作的形式與內容探討,而焦元溥的〈世界鋼琴家訪問錄-齊瑪曼〉除了呈現鋼琴家的藝術觀也示範了訪談稿的樣貌。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雖然是必讀古文經典,但我們也提出了理想世界是追求或逃避的思考,以及文中角色的意義。節錄自鄭清文的短篇小說〈門〉,呈現了臺灣六○年代社會轉型的都市樣貌和工商社會特有的失業問題。 張惠菁的〈福和橋〉則透過空間與移動,描述了現代都市生活。     中國文學史「唐宋」,選錄了傳奇小說〈虯髯客傳〉,以及唐宋詩選和詞選。     最後則是「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本冊收錄〈人際的互動與衝突〉、〈公共領域的構成與治理〉兩單元,採用主題論述的方式,先介紹概念再以幾則選文舉例,從文化面、思想面、哲學面、社會面等等來探討「中華文化」,並且採用接近哲學讀本式的橫排方式編排,有別於其他傳統課本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   本書各欄位介紹: 1.導言 單元式引導,議題自然融入教學,兼顧多元與平衡。   2.題解、作者 散文式行文,避免使用陳言套語,補足文章脈絡。 完整短文概念撰寫,呼應「大量閱讀」的素養養成。   3.提問(本版國文課本的特殊設計) 提點文章細節,引導學生精讀。 以「隨文腳註」的形式,進行針對選文的提問。   4.問題與討論 從宏觀角度發問,勾連生活情境。   5.BOX(本版國文課本的特殊設計) 此欄位視情況補充在需要的課文當中,功能是以「專題式」的方式,提供值得專門討論、或是可以拓展課文議題廣度的知識。   6.寫作練習(本版國文課本的特殊設計) 系統化寫作教學,一篇課文學習一個寫作技巧。   7.延伸閱讀 同一主題、多元媒介,連結古典與現代、教師與學生的經驗橋樑。   8.閱讀超連結 與課文呼應的自學篇章,提供能與課文連結的「有機的大量閱讀」。   ★第三冊單元主題:生活的選擇 第一單元  愛情 第二單元  藝術與生活 第三單元  從群居到都市 第四單元  中國文學史—唐宋 編輯顧問 吳勝雄(吳晟)、林淇瀁(向陽)、陳萬益、許又方、楊佳嫻、廖振富、廖玉蕙、駱靜如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2

奇異果文創 出版
2020/02/29 出版

多位台灣漫畫/插畫家打造專屬配圖、 貼近生活經驗的選文、 全新設計的「提問」、「寫作練習」等欄位 ——一本從「自己」出發,真正與社會、世界接軌的課本。 第二冊課題聚焦在「重要他人」上, 針對「親情」、「友情」與「性別角色」三個主題選文。 透過劉梓潔的〈父後七日〉討論為什麼哀悼的儀式會如此「規格化」?這樣的過程對生者有什麼幫助?個人又是怎麼在這樣的儀式中安頓自己的情感,面對未來?在洛夫的〈寄遠戍東引的莫凡〉的詩裡,洛夫用自己的服役經驗去想像兒子的服役經驗,並以過來人的角度給予忠告和祝福。這種叮嚀凸顯的是家庭的「傳承」功能,人類的社會文化就是在這樣的過程裡綿延下去的。王盛弘的〈種花〉則寫出了親情、鄉土,以及性別議題,也帶我們見到母子間細微的體貼。 〈與元微之書〉是白居易寫給好朋友元稹的信這封信是在完全無法見面、甚至此生都可能再也見不到的情況下寫的。他們曾經一起發起了「新樂府」的文學運動,也一起在政治上遭到挫敗。在閱讀這封信時,這些過去都是重要的背景——友情正是在「我們一起做過些什麼」當中建立起來的。聶華苓的〈愛情‧鮮花‧夢想的莊園──殷海光〉(節錄)不僅寫出了一家與殷海光的友誼,也讓我們側面了解殷海光的為人與理念。 在性別角色單元下,選了〈童女之舞〉小說節錄,見到在七○年代背景下壓抑的情感,並且反思身體與性別。此外,也選擇了〈男人的撒嬌文化〉展現了作者王浩威的深刻觀察力,以出人意表的角度詮釋了男性的行為模式。 中國文學史「漢魏六朝」,選錄了出自《史記》的〈鴻門宴〉,以及漢魏六朝特色的古詩和樂府詩選。 最後則是「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本冊收錄〈人文精神〉、〈人性與安身立命〉兩單元,採用主題論述的方式,先介紹概念再以幾則選文舉例,從文化面、思想面、哲學面、社會面等等來探討「中華文化」,並且採用接近哲學讀本式的橫排方式編排,有別於其他傳統課本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 →本書各欄位介紹: 1.導言 單元式引導,議題自然融入教學,兼顧多元與平衡。 2.題解、作者 散文式行文,避免使用陳言套語,補足文章脈絡。 完整短文概念撰寫,呼應「大量閱讀」的素養養成。 3.提問(本版國文課本的特殊設計) 提點文章細節,引導學生精讀。 以「隨文腳註」的形式,進行針對選文的提問。 4.問題與討論 從宏觀角度發問,勾連生活情境。 5.BOX(本版國文課本的特殊設計) 此欄位視情況補充在需要的課文當中,功能是以「專題式」的方式,提供值得專門討論、或是可以拓展課文議題廣度的知識。 6.寫作練習(本版國文課本的特殊設計) 系統化寫作教學,一篇課文學習一個寫作技巧。 7.延伸閱讀 同一主題、多元媒介,連結古典與現代、教師與學生的經驗橋樑。 8.閱讀超連結 與課文呼應的自學篇章,提供能與課文連結的「有機的大量閱讀」。 ★第二冊單元主題: 第一單元親情 第二單元友情 第三單元性別角色 第四單元中國文學史—漢魏六朝 編輯顧問 吳勝雄(吳晟)、林淇瀁(向陽)、陳萬益、許又方、楊佳嫻、廖振富、廖玉蕙、駱靜如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1

奇異果文創 出版
2019/07/04 出版

一本「最美」,也「最好用」的國文課本! 美感體驗的躍進、嶄新的欄位設計、「同心圓式」編輯架構—— 多位台灣漫畫/插畫家打造專屬配圖、 貼近生活經驗的選文、 全新設計的「提問」、「寫作練習」等欄位 ——一本從「自己」出發,真正與社會、世界接軌的課本。 老師好教、學生好讀, 課文設計編排生成完整閱讀脈絡、有效增強閱讀理解! 本書針對一○八課綱設計,通過國家教育研究院審定,是一本真正可以在高中課堂使用的授課用書。 美感體驗的躍進—— 簡潔的編排設計、適度留白提供筆記空間。 邀請多位台灣漫畫家/插畫家,逐課打造專屬配圖。 「同心圓式」編輯架構—— 一冊一個主題:自我>他人>社會>世界>未來 以「大量、完整閱讀」為內文設計的起點。 每冊的主題下再區分單元,每單元有二至三課。 透過「主題」、「單元」到「課文」的連結,生成完整的閱讀脈絡。 選文貼近高中與在地生活經驗,值得反覆品味的文集。 系統化寫作教學,一課一個寫作技巧。 與課文呼應的自學篇章,有機的大量閱讀。 本書各欄位介紹: 1.導言 單元式引導,議題自然融入教學,兼顧多元與平衡。 課前預習,提點文本重點;課後複習,加強學習焦點。 2.題解、作者 散文式行文,避免使用陳言套語,補足文章脈絡。 提供作者背景,方便與「提問」參照。 完整短文概念撰寫,呼應「大量閱讀」的素養養成。 3.提問(本版國文課本的特殊設計) 提點文章細節,引導學生精讀。 以「隨文腳註」的形式,進行針對選文的提問。 提問將包含「資訊提取、形式分析、議題思考、延伸比較」等部分,主要目標是引導讀者進行文本細讀,提醒字裡行間值得注意之處,甚至挖掘言外之意。 而這些提問也會與「題解」、「作者」、「BOX」等資訊欄位結合,進行跨文本的交叉比較,培養讀者詮釋、判斷的思考能力。 在一些狀況中,也會指出「題解」、「作者」、「BOX」等文本外的資訊,與文本內的說法不盡一致之處,以培養更高層次的綜合理解與批判能力。 在功能上,這些提問也可以作為教學時的「鷹架」,或是學生製作筆記的重點提綱,方便預習、學習與複習的階段使用。 4.問題與討論 附在課文之後的延伸思考,每課配有二到四題。此欄位處理的問題,與「提問」的尺度不同。 從宏觀角度發問,勾連生活情境。 目標是引導學生綜觀全文之後,進行更高層次的思考。無論是對作品的整體評價、美學判斷,還是與其他選文的異同比較,都是這個欄位的任務。 5.BOX(本版國文課本的特殊設計) 此欄位視情況補充在需要的課文當中,功能是以「專題式」的方式,提供值得專門討論、或是可以拓展課文議題廣度的知識。 6.寫作練習(本版國文課本的特殊設計) 系統化寫作教學,一篇課文學習一個寫作技巧。 從每一課選文當中,抽取一項寫作技巧,並且透過選文的示例,引導讀者運用這項寫作技巧來進行寫作練習。 改變傳統國文教材「重讀不重寫」、「讀寫分離」的問題,使閱讀與寫作的教學能夠連貫起來。 7.延伸閱讀 同一主題、多元媒介,連結古典與現代、教師與學生的經驗橋樑。 「延伸閱讀」提供可與選文對照的參考作品。 這些參考作品不只有文學,亦提供了不同文類與各種作品形式,也酌量選入適合的流行文化作品,例如遊戲、動畫等。 指引讀者能藉由不同形式作品的接觸,擴大閱讀量,另一方面也能感受到情感或議題的普世性,並且更全面性地提升媒體閱聽的素養。 8.閱讀超連結 與課文呼應的自學篇章,提供能與課文連結的「有機的大量閱讀」。 第一冊單元主題: 第一單元  與自己相處 第二單元  自己與知識 第三單元  遷徙與定居 第四單元  中國文學史—先秦 編輯顧問 吳勝雄(吳晟) 林淇瀁(向陽) 陳萬益 許又方 楊佳嫻 廖振富 廖玉蕙 駱靜如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