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兩年,杜白醫生終於完成「365動物故事系列」最後一本著作。 最後這本書中,他放膽把一些疾病、手術過程、個人對宗教的理解,乃至對於生命過程的領悟毫不遮掩的寫出來。65則動物故事,每一則都是寫實、溫馨,毫不誇張做作的精采佳作。 杜白醫生長年與動物相處的過程中,點點滴滴累積了不少智慧---- 幸運的人,才能從動物身上發現許多早已失落的純真素質;有福氣的人,才能從珍愛動物中得到無限的喜悅;;有慧根的人,才能從動物的身上,學會如何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奧祕…… 如果,你什麼都沒有,沒關係,永遠不嫌遲,只要你願意開始----- 本書將帶給大家源源不絕的感動,更讓每個喜歡動物的人,擁有一段美好而深刻、和動物一塊兒探索生命的歷程!
英國著名作家史蒂文生曾經說過:文學是一種剪裁的藝術。 的確,任何一篇好文章,一定都經過作者精心的剪裁。如果不懂得如何剪裁,就算你積累、蒐集的資料再多,也只是一盤散沙,就好像任何一塊上等的布料也一定都要經過裁縫師傅的巧手裁剪,才可能成為一件漂亮的衣裳,否則永遠都只是一塊布;哪有人是可以穿著一塊布上街的呢? 說到「剪裁」,其實它和「結構」有著直接的關係。文章的結構也就是各部分內容的搭配和排列。 一篇文章如果結構十分精緻,讀起來就會特別順暢,當然也會更引人入勝了。所以,學寫文章當然要懂得怎樣安排結構。可是,只要一說到結構,好像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起、承、轉、合」。事實上,談結構大可不必如此僵化。只要是懂得剪裁藝術的人所寫出來的文章,就算他在下筆時不曾專門想過怎麼起、怎麼承、怎麼轉以及怎麼合,寫出來的文章自然會有精妙的結構,也就是說,即便他沒有刻意強調結構,但結構依然自在其中。所以,學會剪裁對於能否寫出好文章有很重要的作用。 這本書所要談的,就是「如何剪裁」。希望會對你的寫作有所幫助。
全書分三個部分。第一章「名著中的巧思是怎麼來的?」透過《科學怪人》、《化身博士》、《金銀島》的寫作背景,欣賞這些經典名著背後的故事,看看瑪麗‧雪萊、史蒂文生這些了不起的作家當初是如何構思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第二章「尋找好點子的祕訣」和第三章「如何抓住好點子」,則主要是以我個人的寫作經驗為基礎,並輔以作品欣賞。這幾年來,每當我演講的時候,總有很多小朋友和大朋友喜歡問我哪一篇或哪一部作品的靈感是怎麼來的?現在,看了這些例子,你就知道了。 「構思」是寫作中非常重要的階段,「構思」所花的時間往往比實際寫作時間還要多得多,但是,「構思」也非常抽象,這也是本書援引不少作品實例的原因,希望大家一方面欣賞作品,一方面對應我所提供的寫作經驗,能對構思的要點更加心領神會。
這本書的書名叫作《如何閱讀》,閱讀的對象,指的是一般的課外書籍。 這並不是說我排斥課內書、教科書,而是因為課內書、教科書根本是無從排斥的,你非讀不可,可是課外書就不見得了,在功利主義思想掛帥的情況之下,很多人總認為那些課外書好像「都沒什麼用」、「反正考試又不考」,這實在是很可惜也很糟糕的事。現代社會會有很多沒什麼「常識」的所謂「高級知識分子」,多半就都是因為從小不看課外書的緣故。閱讀這件事,其實和一個人的修養、氣質、看法、識見等等都是直接相關的。 不過,理想的閱讀應該是一種自發性的行為,而且沒有什麼目的,純粹只是為了享受閱讀的樂趣,如此而已。這本書主要也就是希望提供一點「如何有趣的閱讀」這方面的看法,以及說一說閱讀與作文之間的關係。
坦白說,寫作是需要一點天分,或者說是「細胞」吧,但是基本的文字表達能力卻還是可以訓練的。 這本書就是要談「如何訓練自己的文字表達能力」。 和本系列另外三本書一樣,我也替大家選擇了不少篇章,一則希望從這些實例的欣賞和討論,讓大家對於「如何表達」更加心領神會,再者,閱讀與作文本來就是密不可分的。我覺得與其大談「如何破題」這一類大家早已耳熟能詳的「技巧」,不如讓大家多看一些值得仔細琢磨的文章,再從這些文章中好好地學習。
到底幾歲可以談戀愛?你不知道,我也沒有標準答案。想要喜歡一個人,就這麼喜歡了,誰管他是幾歲。情人節前,訂做了一個玫瑰巧克力蛋糕,希望給情人一個驚喜。但是……。《玫瑰巧克力》有最美麗、最浪漫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