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講堂 書系 ,共計31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原儒

熊十力  著
五南  出版
2025/06/28 出版

論述新儒學觀的代表作熊十力先生學貫古今,融攝儒釋,自成一家,被尊為現代新儒家的開宗大師。本書分上卷《原學統》、《原外王》篇,下卷《原內聖》篇/共兩卷,是熊十力論述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以《周易》、《春秋》、《周官》等儒家經典為依據,綜合考辨與分析,論述孔子儒家思想的宗旨和內涵以及後世對孔子儒家正統思想的曲解比附。熊十力作品中,《新唯識論》、《原儒》、《讀經示要》為當代新儒家代表作品。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語文學史(2版)

胡適  著
五南  出版
2024/11/28 出版

研究古代文字可推知戰國時文體、語體已不一致了。因為語文分歧,所謂中國文學史,只讓「文」的文學獨占兩千多年;「語」的文學簡直無人齒及,所以有特編《國語文學史》之必要,所以始於語文初分歧的戰國秦漢間,而語文未分歧以前和合了以後就不劃入範圍。古文是何時死的?古文未死,便是國語;古文已死而祕不發喪,叫國語退匿民間,不得承襲「文統」,乃特編《國語文學史》,以發潛德之幽光,並且這是「文學革命」之歷史根據,或者也含有一點「托古改制」的意味。——胡適本書是從漢魏六朝到南宋為止,沒有頭尾,只是中國文學史的中段,分為三大篇,共十五章,即第一篇 漢魏六朝的平民文學:分別論述漢朝與魏晉南北朝的平民文學。第二篇 唐代文學的白話化:包括盛、中、晚唐的白話詩、白話散文第三篇 兩宋的白話文學:包括兩宋的詩、白話詩與詞,最後以南宋以後的國語文學概論作收尾,詳盡論述國語文學之發展歷程,脈絡清晰。胡適為提倡白話之大家,對國語文學研究深遠且有獨到見解,若想了解國語文學一定不能錯過本書。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白話中國史

呂思勉  著
五南  出版
2024/10/28 出版

史學大家寫給大眾的歷史入門書,一本讀透中國史。本書分從上古史、中古史、近世史、現代史等四階段,描述中國自上古傳說、民族起源到民國初年的歷史演變及社會變遷,以白話文寫成,從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社會、學術思想、對外交通、革命與武功等多方角度探討,「通貫各時代,周贍各領域」,敘述中國各朝各代重要史事,以呂思勉先生以往著作之論述作為補充。書中穿插作者對史事之不同觀點及考證,萃取其豐富的史學知識及歷史研究,用新方法、新思維整理舊國故,以流暢筆觸帶領讀者了解中國五千年通史。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白話文學史(第2版)

胡適  著
五南  出版
2024/07/28 出版

本書是繼《國語文學史》之後,胡適又一文學史的力作。白話文學史是中國文學史的中心,若去掉白話文學史,就只是「古文傳統史」罷了。「古文傳統史」是模仿的、死的文學史;「白話文學史」是創造的、活的文學史。因此,這一千多年中國文學史是古文文學的末路史、是白話文學的發達史。白話文學不是近幾年幾個人憑空捏造出來,而是經過一千幾百年歷史進化的產兒,否則絕不可能在短短時間內變成一種全國的白話文運動(即新文學運動),引起那麼多人的響應與共鳴。因為1800年前,就有人用白話寫書了;1000年前,就有許多詩人用白話寫詩詞了;7、800年前,就有人用白話寫小說了;600年前,就有白話的戲曲了……本書特色:1.本書雖名為《白話文學史》,實是中國文學史,且是中國文學史最中心的部分。除此之外,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熱鬧、最富創造性、最代表時代的文學史。2.「白話文學」包括舊文學中那些明白清楚、近於說話的作品。「白話」有三個意思:一是戲臺上說說得出、聽得懂的話;二是清白的「白」,就是不加粉飾的話;三是明白的「白」,就是明白曉暢的話。3.書中每討論一人或一派的文學,一定舉出相對應的作品為例。所以本書不僅是文學史,還是中國文學名著選本。

9 特價52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談美(3版)

朱光潛  著
五南  出版
2024/05/28 出版

安徽大學教授宛小平為臺灣版寫序   「美到底是什麼」和「美從哪裡來」? 美學家以書信方式為青年寫的美學入門書   本書是作者寫給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以美感的態度推到人生世象方面」,說明審美的方法及人心如何免俗及領略免俗的趣味、說明藝術與實際人生的距離、美感經驗與移情的關係、美感與快感有何分別、自然美與藝術美何者更優等問題層層展開,文字簡明曉暢,為讀者指引認識美學的思路,是具有學術性與普及性兼備的經典之作。   全書除了朱自清的序之外,另特別邀請專研美學的宛小平教授寫序及附錄作者以白話文寫的第一篇美學文章〈無言之美〉及作者年表。   朱光潛先生說: 寫作有「仰視、俯視、平視」。「仰視」難免阿諛逢迎;「俯視」則「如果他把自己高舉在講臺上,把台下人都看成蒙昧無知,盛氣淩人地呵責他們,譏笑他們,教訓他們,像教蒙童似的解釋這樣那樣,俯視就成為對於讀者的侮辱。」此兩種方式在祖父看來都有缺陷,因此他說:「我贊成平視,因為這是人與人中間所應有的友誼的態度。……這種心靈感通之中不容有驕矜,也不容有虛偽的謙遜,彼此須平面相視,赤心相對,不裝腔作勢,也不吞吐含混,這樣人與人可以結成真摯的友誼,作者與讀者可以成立最理想的默契」。----   宛小平〈推薦序〉節錄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談文學(2版)

朱光潛  著
五南  出版
2024/04/28 出版

朱光潛說: 學文學第一件事是要多玩索名家作品,其次是自己多練習寫作,如此才能親自嚐出其中甘苦,逐漸養成一種純正的文學趣味,學得一副文學家體驗人情物態的眼光和同情。到了這一步,文學的修養就大體算成功了。如果不在這上面下功夫,即使讀完任何討論文學的書籍也無濟於事。 這本書說淺一點不能算是文學入門,說深一點不能算是文學理論。主要是我學習文學的甘苦談。 文學是我的第一個嗜好,這二十多年以來很少有日子我不看到它、想到它。這些短文就是隨時看和隨時想所得到的一點收穫。 在寫它們的時候,我一不敢憑空亂講,二不敢道聽途說,我想努力做到「切實」二字。在這一點上,我希望這本書和坊間一般文學入門之類的書有所不同。我願與肯用心的、愛好文學的讀者們彼此印證經驗。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朱光潛  著
五南  出版
2023/06/28 出版

我們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為它是最不完美的。──〈無言之美〉 朱光潛先生從一九一八年寫美學文章〈無言之美〉到留學歐洲期間為《一般》雜誌寫十二封給青年朋友的信時,已陸續撰寫《文藝心理學》、《談美》等書。信中談讀書的方法、談動靜、談在羅浮宮的一點感想、生活抉擇,以及可以領略的趣味等等,對青少年所關心或應該關心的話題提供指引,以美感經驗,循循善誘、旁徵博引,正如同《談美》所言:「以美感的態度推到人生世象方面」,字裡行間充滿「篤熱的情感」。 詩人余光中在「豫臺作家座談會」中提到:朱光潛的書不但內容、觀點啟發了我,而且他的語言很流暢、不油滑,典雅而不冷僻,對當時的我非常有幫助。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胡適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

胡適  著
五南  出版
2022/11/28 出版

一九一五年陳獨秀開啟宣揚民主與科學的新文化運動;一九一七年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倡白話文;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爆發學生示威遊行的「五四運動」;當時胡適等人所倡導的白話文、新思想影響了「五四」的發展,加上學生大量運用白話報刊發表意見,助長了新文學改革的成功。 新文學運動又稱文學革命、白話文運動,是文學與語文的改革,由胡適大力提倡,發表多篇的發想及與學者論戰過程等相關文章。 本書是選自胡適自選集中相關文學革命運動經過與文學見解的文章,再衍伸收錄數篇,並附錄陳獨秀、張我軍、魯迅文章及一九一五~~ 一九三七年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及日治臺灣時期的新文學運動簡表,藉以理解胡適提倡的文學改革經過。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上

湯用彤  著
五南  出版
2022/10/28 出版

湯用彤佛學研究代表作 本書根據大量史料,有系統的敘述佛教於漢代傳入中國,並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得到發展的佛教歷史;一一梳理中國佛教的興衰變遷、漢代佛道思想的結合,以及在魏晉南北朝佛玄思想的比較中,看中國文化發展的承續性和在印度文化影響下的創造性轉化,與佛教的傳入和中印文化的衝突、儒釋道三家思想的滲透與調和,以致逐漸為中國文化所吸收,成為中國文化的思想演變。 上冊:講述佛教入華諸傳說到傳譯求法與南北朝之佛教。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下

湯用彤  著
五南  出版
2022/10/28 出版

湯用彤佛學研究代表作 本書根據大量史料,有系統的敘述佛教於漢代傳入中國,並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得到發展的佛教歷史;一一梳理中國佛教的興衰變遷、漢代佛道思想的結合,以及在魏晉南北朝佛玄思想的比較中,看中國文化發展的承續性和在印度文化影響下的創造性轉化,與佛教的傳入和中印文化的衝突、儒釋道三家思想的滲透與調和,以致逐漸為中國文化所吸收,成為中國文化的思想演變。 下冊:講述佛教之南統、北統到北朝之佛學。  

9 特價46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歷史研究法:〈研究文化史的幾個重要問題〉〈新史學〉合刊

五南  出版
2022/06/28 出版

中國歷史研究法(研究文化史的幾個重要問題、新史學合刊)   梁啟超是史學近代化倡導者和出色實踐家,他敏銳地輸入吸收西方近代史學理論,綜合了中國傳統史家的理論主張,成功地運用新理論、新方法,為近代學術開創諸多領域。梁氏受西方史學思想啟發,曾於一九0一年寫作中國史敘論,為此篇立論之雛形。至本文發表,正式打出「史界革命」旗號,新史學理論已基本成型,當推為探討中國歷史研究方法的開山著作。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中國考古學之過去及將來〉〈歷史統計學〉合刊

梁啟超  著
五南  出版
2022/05/28 出版

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中國考古學之過去及將來、歷史統計學合刊) 《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是在《中國歷史研究法》後所著,論述史家所應有的修養及各項專史的研究見解,所論述舉例都是中國歷史值得探討的歷史人物。著重探討了各種專史的研究、寫作方法,比較中國歷史研究法,更具可操作性,故梁氏以之作為舊著的補充。 另收錄〈中國考古學之過去及將來〉、〈歷史統計學〉二文,供讀者參考,以明梁啟超撰作之緣由。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佛教史

蔣維喬  著
五南  出版
2022/04/28 出版

本書為以近代治史方法撰寫的中國佛教簡史。 《中國佛教史》初版於1928年,以日本學者境野哲《支那佛教史綱》為依據,系統地講述自東漢明帝起,迄晚清止,佛教傳入中國後的發展演化過程,對歷代佛教界的重要事件、人物、經典的移譯及各教派的形成等多有具體的敘述和闡釋。作者認為中國於佛教義理的方面有發達的學問,只是因不注重考史而影響深研義理。由此可見本書為彌補考史之缺而作,全書包括十八章,對佛教在東土的傳播,其間的發展興衰,直至民國初年中國佛教之狀況,進行了系統的、提綱挈領的描述和講解,其中不乏卓識;在今日仍為一本瞭解中國佛教歷史的基本讀物。  

9 特價46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美學散步

宗白華  著
五南  出版
2022/03/28 出版

融貫中西藝術理論的美學著作 《美學散步》是作者的美學論集,主要內容包括繪畫,詩歌,書法的批評與對比。共22篇。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美學和文藝一般原理。第二部分,中國美學史和中國藝術論;第三部分,西方美學史和西方藝術的論述;第四部分,詩論。 作者憑著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良好素養,以比較的眼光,特別是中國繪畫為主,並以詩歌、書法為主要研究對象,中西比較賞析,對中國古典美學思想的幾個重要範疇加以闡釋,引領讀者領會中國和西方藝術家的意境。  

9 特價38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西方美學史 上

朱光潛  著
五南  出版
2022/01/28 出版

西方美學入門經典------------------------------------全書由序論和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古希臘羅馬時期到文藝復興;第二部分,十七、十八世紀和啟蒙運動;第三部分,十八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最後對全書四個關鍵性美學問題專題研究。在具體評述每一位美學家時,先介紹總的時代背景和思想淵源,再分析和評價其具體美學觀點,總結其得失。本書的主要流派中主要代表的選擇是根據代表性大、影響深遠,公認為經典性權威,可說明歷史發展線索,因而足資借鑒。

9 特價46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西方美學史 下

朱光潛  著
五南  出版
2022/01/28 出版

西方美學入門經典----------------------------全書由序論和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古希臘羅馬時期到文藝復興;第二部分,十七、十八世紀和啟蒙運動;第三部分,十八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最後對全書四個關鍵性美學問題專題研究。在具體評述每一位美學家時,先介紹總的時代背景和思想淵源,再分析和評價其具體美學觀點,總結其得失。本書的主要流派中主要代表的選擇是根據代表性大、影響較深遠,公認為經典性權威,可說明歷史發展線索,因而足資借鑒。

9 特價5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佛本生故事集:《小部經典.本生經》譯本

夏丏尊  著
五南  出版
2021/11/28 出版

古印度「民間寓言故事集」;與希臘伊索寓言並稱寓言文學的寶典 ------------------------------- 民初知名作家夏丏尊根據日譯本《南傳大藏經》之《小部經典‧本生經》重譯。《本生經》是公元前三世紀佛教僧侶改編自民間故事的印度佛教經典;德裔英國佛教學者里斯•戴維茲(Thomas Rhys Davids, 1843—1922)指出:「在現有的民間故事集中,最重要的最古老的民間故事集是《佛本生故事集》」。 本生即釋迦牟尼在成佛以前,只是一個菩薩,還逃不出輪迴,必須經過無數次轉生才能成佛的前世故事。書中介紹佛陀的遠因緣、不遠因緣及近因緣,以及本生因緣故事。每篇均有序分(說明人或動物、樹神以及事、地)、主分(過去因緣)、結分(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並採用詩(偈語)文結合的形式,中間夾雜詩句來闡述佛陀本懷。譯筆優美流暢,在今日仍為普遍傳閱的重要佛教讀本。

9 特價52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胡適自選集

胡適  著
五南  出版
2021/07/28 出版

本書是胡適從《胡適文存》三集中選出的二十二篇文章,包括五組文章:泛論思想的方法、論人生觀、論中西文化、對中國文學的見解、整理國故問題的態度與方法等五組,涵蓋胡適主要的研究領域,是作者對自己思想的文字總結。胡適說:「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書中所寫的正是他做學問的態度,足以讓一代代的青年學習怎麼說理,怎麼鍛造、培育邏輯;講證據、講程序、講理性,這是胡適的工夫,也是之所以能將新文化倡導成功的力量。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談文學

朱光潛  著
五南  出版
2021/05/28 出版

朱光潛說:學文學第一件事是要多玩索名家作品,其次是自己多練習寫作,如此才能親自嚐出其中甘苦,逐漸養成一種純正的文學趣味,學得一副文學家體驗人情物態的眼光和同情。到了這一步,文學的修養就大體算成功了。如果不在這上面下功夫,即使讀完任何討論文學的書籍也無濟於事。這本書說淺一點不能算是文學入門,說深一點不能算是文學理論。主要是我學習文學的甘苦談。文學是我的第一個嗜好,這二十多年以來很少有日子我不看到它、想到它。這些短文就是隨時看和隨時想所得到的一點收穫。在寫它們的時候,我一不敢憑空亂講,二不敢道聽途說,我想努力做到「切實」二字。在這一點上,我希望這本書和坊間一般文學入門之類的書有所不同。我願與肯用心的、愛好文學的讀者們彼此印證經驗。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讀經示要

熊十力  著
五南  出版
2021/04/28 出版

現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熊十力讀經的觀點與洞見 本書是熊十力在重慶北碚勉仁書院任教時為學生講解六經而作,講述讀經的意義與方法,是論述儒家哲學思想的著作。 全書共三卷,第一卷,略述六經所蘊含的大道與政治思想,並疏解《大學》首章和《禮記·儒行》。第二卷,指點治經應持的態度,強調立志的重要性。第三卷,略講六經(主要是《周易》《春秋》二經)的義理。 書中也論到佛學,從宇宙論、人生論、本體論、認識論四個方面加以剖析,並作結語:「吾以為言哲學者,果欲離戲論而得真理,則佛家在認識論上,盡有特別貢獻。」申明自己整理佛學所遵守的原則是「根底無易其固,而裁斷必出於己」。是「融佛入儒」、「歸宗儒學」的代表作。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十力語要初續

熊十力  著
五南  出版
2021/03/28 出版

闡釋與發揮《新唯識論》的書信語錄集熊十力在北平、杭州、廣州等地期間的學術思想與活動,尤其對於《新唯識論》作出的闡釋和發揮,全輯錄在這本具代表性的書信語錄集;本書延續《十力語要》舊例,輯錄書劄、論文、雜文等總計四十二篇,不同於其專業性濃厚的哲學專著,本書信集讀來相對輕鬆,是瞭解熊十力學術思想的重要文獻,也是得以從側面瞭解其學術思想的途徑。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十力語要

熊十力  著
五南  出版
2021/02/28 出版

二十世紀中國最傑出哲學家之論學精華 全書共四卷,為門人節錄匯編熊十力先生與中國學術界許多知名學者論學書信,以及記錄熊先生語錄、信函、短論、講詞、語錄等;哲學與科學物件的界定、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的區別及融通、佛儒道之異同、先秦諸子學的評價等為主要內容,是熊先生論學的精華。 熊十力先生自己評價此書:「雖信手寫來,信口道出,而其中自有關於哲學思想上許多問題及做人與為學精神之砥礪者,似未容拋棄。」書中所關注的重要論題,亦足以呈現中國近現代哲學的一面。

9 特價5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古代哲學史

胡適  著
五南  出版
2020/10/28 出版

我曾細細讀了一遍,看出其中的幾處特長:證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統的研究。將三千年來一半斷爛,一半龐雜的哲學界,理出一個頭緒來。──蔡元培 本書在中國哲學史上,甚至是在各種專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稱為一部具有深刻意義的書。 哲學是什麼?胡適下了一個定義:「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例如人生在世應該如何行?然哲學史又是什麼?是把種種哲學問題、研究法和解決方法都依照年代的先後和學派的系統,一一記敘下來,目的是讓後人知道古今思想沿革變遷及各家學說的價值。 本書原是胡適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時的博士論文──《中國古代哲學方法之進化史》,1917年他根據此編成在北大教授「中國哲學史」的講義,共十二篇,包括導言、中國哲學發生的時代、老子、孔子、孔門弟子、墨子、楊朱、別墨、莊子、荀子以前的儒家、荀子、古代哲學之終局。1918年7月,經過整理,由蔡元培作序,出版時轟動一時,不到兩個月就再版。 這樣推翻「六家」、「九流」的舊說,而直接回到可靠的史料,依據史料重新尋出古代思想的淵源流變:這是胡適四十年前的目標,這個治思想史的方法是在今天還值得學人考慮的。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新唯識論

熊十力  著
五南  出版
2020/10/28 出版

現代新儒學開山者熊十力經典代表作! 本書是熊十力的代表作,標示其哲學思想體系正式成形。 本書內容原以文言文寫成,為熊十力於民國十一年在北京大學講授佛教「唯識學」過程中,對唯識學漸由懷疑而至批判,最終開創其別出心裁的「新唯識論」哲學體系。經過多次修撰,於民國二十一年出版《新唯識論》文言文本。民國二十七年起,將《新唯識論》譯為語體文,於民國三十三年正式出版語體文本。 書中,熊十力繼承唯識宗「萬法唯識」思想,認為「識」或「本心」為宇宙本體、萬化根源,並在唯識宗「阿賴耶識」、「種子」說的層層破斥基礎上,建立其「體用不二」本體論,亦由此出發,獨創「翕闢成變」宇宙論及「性量分殊」認識論,構成其哲學思想體系。 《新唯識論》以佛家思想出發,兼融各家學說,亦吸取西洋哲學觀點,加以分析、評論,正如熊十力自評本書為「自成體系,入乎眾家,出乎眾家,圓融無礙也」。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文藝心理學

朱光潛  著
五南  出版
2020/10/28 出版

作者在《談美》中說:要先看幾十部書才敢下筆寫本書一章,但「卻不露一些費力的痕跡」,其文字「像行雲流水,自在極了」(朱自清)。。 全書「把文藝的創作和欣賞當作心理的事實去研究,從事實中歸納出一些可適用於文藝批評的原理」,是一部「從心理學觀點研究出來的『美學』」。文字樸實而真誠,讀起來如臨課堂聽講;他將外國現代美學理論與中國古代美學思想相結合,論述了美感經驗、文藝與道德、美的本質、藝術起源、美與創造等諸多問題,同時對西方一些主要美學流派進行介紹。是理解美學的必讀入門書。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陳寅恪  著
五南  出版
2020/07/28 出版

讀隋唐史必備經典 本書完成於一九四二年,全書共三個部分,從統治階級之氏族及其升降、政治革命及黨派分野、外族盛衰之連環性及外患與內政之關係這三條內在脈絡及其互動,透過史實個案的考證,揭示一代歷史內在的本質和規律,「在史中求史識」「通古今之變」。書中獨創「關隴集團」、「關中本位政策」等觀點學說。 讀《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要參照《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來讀。顧頡剛認為「隋唐五代史的研究亦以陳寅恪先生的貢獻為最大,他撰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一冊,《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二書對於唐代政治的來源及其演變均有獨到的見解,為近年史學上的兩本巨著。」 書末附錄:〈論唐高祖稱臣於突厥事〉〈 論隋末唐初所謂「山東豪傑」〉二文,寫於《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及《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之後,為其延續,在「山東集團」及唐與突厥關係的觀點上作更詳細的疏證。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人間詞話 校注

王國維  著
五南  出版
2020/07/28 出版

王國維於一九一O年完成本書,受到詞學家重視,是中國近代最知名的一部詞學批評著作。書中的理論核心是「境界」說,並作為基準,具體評論歷代詞人創作得失;又借用西方的美學觀念,對「境界」作「造境」與「寫境」、「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等評說,體現了王國維的文學與美學思想。 本書所用底本由專家徐調孚、周振甫箋注,王國維次子王仲聞親自校訂,並附錄王國維先生《人間詞話》手稿,讀者可以對照手稿,欣賞國學大師的筆跡心得。 中國學者關於文學批評的著作,就我個人所讀過的來說,似以王靜庵先生的《人間詞話》為最精到。——朱光潛〈詩的隱與顯——關於王靜庵的〈人間詞話〉的幾點意見〉(上海《人間世》一九三四年第一期) 本書所用底本由專家徐調孚、周振甫箋注,由王國維次子王仲聞親自校訂,並附錄王國維先生《人間詞話》手稿,讀者可以對照手稿,欣賞國學大師的妙筆心得。 中國學者關於文學批評的著作,就我個人所讀過的來說,似以王靜庵先生的《人間詞話》為最精到。——朱光潛〈詩的隱與顯——關於王靜庵的〈人間詞話〉的幾點意見〉(上海《人間世》1934年第1期)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陳寅恪  著
五南  出版
2020/06/28 出版

理解隋唐制度淵源流變的名著----------------------------------------本書是歷史學家陳寅恪撰寫於1940年,全書從敘論、禮儀、職官、刑律、音樂、兵制、財政、附論等八章,諸方分析構成隋唐制度的歷史因素及流變,上溯漢魏南北朝、推綱挈領地說明中古歷史衍化變遷的脈絡。是研究中國中古史的必讀之作。顧頡剛認為「隋唐五代史的研究亦以陳寅恪先生的貢獻為最大,他撰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一冊,《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二書對於唐代政治的來源及其演變均有獨到的見解,為近年史學上的兩本巨著。」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人間詞話講疏

五南  出版
2020/05/28 出版

《人間詞話》是詞學批評名著,於一九二六年二月北京樸社刊行的六十四則是主要版本。當時的北大講壇上有兩位學者講授《人間詞話》,一位是朱光潛先生,一位是許文雨先生。   《人間詞話講疏》即許文雨先生從《王忠愨公遺書增補本人間詞話》錄出卷上 (六十四則),卷下 ( 王國維生前未刊的詞論部份 ) 加以疏釋,於一九三七年南京正中書局出版,全書在各則詞話進行詩詞引文、詞牌、詩人詞人的徵引考證及對王國維先生的觀點疏理講解。   清大教授黃雅莉:「許文雨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對王國維的詞學思想進行了打通中外、探古創新的闡述。在文獻徵引和義理解說方面,不但具有求真的考據說明,而且也具有求美的個性體悟,二者共同構成對這本詞話詮釋學的重要內容。……」(本書〈從藝術審美至生命美學的建構〉節錄 )   本書特別邀請學者導讀並收錄王國維自序文兩篇及《古雅之在美學上之位置》等和《人間詞話》互有聯繫呼應的文章及年表,提供參考。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詩論

朱光潛  著
五南  出版
2020/04/28 出版

中西匯通的詩歌美學思想朱光潛看重詩:「要養成純正的文學趣味,最好從詩入手。能欣賞詩,自然能欣賞小說、戲劇等文學種類。」1931年前後,正在法國讀書的朱光潛,完成《文藝心理學》。之後著手探討詩歌,撰寫《詩論》的綱要。1933年先後在北京大學、武漢大學開授《詩論》課程。他將講稿內容進行多次修改,在1943年初版,1984年是最後一次修訂,印行至今。書中講述詩的起源、詩的境界,以及與散文、音樂、美術的區別和聯繫,並對中國舊體詩的節奏、聲韻等問題作詳盡的分析。作者在後記寫道:「在我過去的寫作中,自以為用功較多,比較有點獨到見解的,還是這本《詩論》。我在這裡試圖用西方詩論來解釋中國古典詩歌,用中國詩論來印證西方詩論;對中國詩的音律,為什麼後來走上律詩的道路,也作了探索分析。」書末附錄三篇:〈給一位寫新詩的青年朋友 〉、〈詩的實質與形式〉(對話)、〈詩與散文〉(對話)。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2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