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曇花三千年僅綻放一次, 同一時代只有一位佛陀降臨世間。 是時候了,齊聚於再誕的佛陀身旁, 聆聽佛陀的金口直說,拯救現代的社會! 當世界陷入危機之時,佛陀將再誕濟世,成為引導人們的燈塔 在得到至高的覺悟後,佛陀將構成佛教核心理論的內容留給緣生弟子。 現代政治動亂、經濟衰退、種族衝突、社會人際關係糾紛等等情事,讓人們失去了對光明未來的信心,正是此時,轉生佛陀再誕於世,將再次展現永恆的真理給世界。 慶幸與佛同生,過著以法為根基、以法為本的每一天 二千五百多年前,人們曾經削髮為僧,身著土黃色的衣裳,因聆聽佛陀的說法而流下隨喜淚水。時光飛逝,直至今日時代已變、國家已變,人們的樣貌也與昔日大不相同。但在每一個人的心底,那顆感受佛法真理之心卻仍是相同的。 探索靈魂之起源,思索生命的真正意義,在巨大的法輪中,轉動自己的人生 這是一本以釋迦的話語,將佛教的核心理論傳達給弟子的經典。 對於已踏入佛法真理之道的人來說,此書內容在警醒人們,要嚴肅地看待自己的人生態度。 對於尚未踏入佛法真理之門的人來說,此書成為了揭示今後的修行之路的入門書。 閱讀此書,就必定能理解「釋迦的本心就在此處」。 本書特色 1.獨特且直接的話語文體,簡明扼要地講述佛教精髓,使讀者容易理解。 2.修行者必備之書,亦為現代人想探究正心,走上正確之道的座右之書。
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最初的覺悟就是「苦樂中道」,而覺悟就是佛性的展現。現今,嶄新的法輪開始轉動。 本書以釋尊最初的覺悟—四諦、八正道為出發點,進階講述深奧的知識與洞察力等現代性之智慧的教義,將「愛」、「覺悟」和「烏托邦的建設」合為一體後,佛的理想就將得以實現。 ●覺悟之中,存在何種可能性? 苦樂中道,即是遠離事端、否定兩個極端。中道思想就是苦、集、滅、道之四締,可以看透人生之苦、迷惑的生存、迷惑的人生,以及基於錯誤人生觀的世間痛苦,可以消滅苦、消除苦,並獲得幸福。 ●覺悟之中,是否有真正解決世人的苦惱、開拓未來社會的力量? 承續四締,八正道即是為了消滅苦、消除苦而存在,即是「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此八個目標、八個路標,每天加以實踐就能調和己心、消除苦痛。 ●佛陀的覺悟,能否在現代復甦,成為照射未來的力量? 釋尊從最初講述的「人生即苦。世人難以逃離痛苦」,到開始承認世間也有著積極的意義。現今,嶄新的法輪亦即著眼於人生光明面的「光明思想」開始轉動,從出發點就很接近成功的座標軸,並以「探究正心」為本,具體開展現代四正道—「愛的原理」、「知的原理」、「反省的原理」和「發展的原理」。 本書將從現代,幸福科學所掌握的真理學的觀點,重新映照佛法真理之光,並試圖闡明其真相!
正因為相信「所有人皆有著佛性,世人皆為佛子」,才有可能將世間建設成佛國土。 佛智所開拓的愛與覺悟的世界,就是「在正確的姿態當中,以人格的提升和社會的繁榮為目標。換言之,做為一個人在今世的修行態度、姿態方面,一邊要追求正確性,一邊還必須以人格的提升和社會的發展、繁榮為目標」。知曉「中道」就等於知曉「正確」;知曉「正確」,就等於知曉「到底何謂佛陀的覺悟」。 ●中道論:即為「正確之道」,也就是「進入中道」也就是「進入八正道」的意思;亦可分為二個觀點,第一、做為實踐論的觀點,即指具體的行動指標或修行態度。另一種為價值判斷,即關於是事物的看 法、想法和做法的中道。 ●涅槃論:「涅槃」在佛教中表示一種終極目標,也可用「解脫」來代替。解脫是指從世間的束縛中解放,變成自由的狀態,即獲得靈性的自由,達到的境界就是涅槃。 ●空:「空即是緣起」、「法即是緣起。見緣起即是見法。見法就等於見緣起」,可以說「法即是緣起,空 即是緣起」,或者「法即空,即緣起」。但「空」並不是一無所有的意思,「空」是「有的」,這並非是 透過三次元的眼光看到的固定存在,它是不斷變化的,這才是真相。 ●無我:尊當初提出的無我思想,並非是說物理的自己不存在,而是在講述總是想著「自己」,以及本身產生的欲望,導致了自身的痛苦,若是不消除這種欲望,幸福就不會到來。因此,必須要努力消除這個欲望的根源,即自我意識。─這才是釋尊講述的教義。 ●佛性論:「佛性」一詞,按照字面理解,就是佛的屬性。就大川隆法先生的觀點來說,不管任何人都抱 持著做為佛子的性質,無論是何種人,看到小孩子都會笑嘻嘻的,見到喜歡的人就會很開心。因此,認為誰都擁有愛和慈悲等佛的性質。所以,大川隆法先生,一貫主張「擁有生命的物質,其生命的中心就宿有佛光的能量」。 本書大膽論述中道論、涅槃論、空、無我、佛性論以及佛教的各種核心理論,可說又增加了一部關於佛教精神的新理論著作。 釋尊的本義,盡在此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