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 書系 ,共計6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全三冊不分售)

一行禪師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3/11/23 出版

最不一樣的佛陀故事 開啟你本自具足的佛性 擅長說故事的一行禪師,取材自二十四部巴利文、梵文以及中文佛典,以詩人的優美筆調,帶領我們穿越時空,回到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尋著佛陀的足跡走過恆河流域,透過《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三部曲,述說佛陀從出生至涅槃的八十年人生。 在一行禪師清新的筆調下,佛陀不再是一般人心中高不可攀的聖者,而是與我們一樣有著生老病死的生平,以及人性的一面。佛陀和弟子在生命中所遭遇的事件,也是我們生活中會遇到的難題,若能在閱讀中,將佛陀的教誨,融入自身的生活經驗,必定能獲得美麗的智慧! 故事從一個名叫縛悉底的牧童,年少時因緣際會巧遇菩提樹下苦修中的佛陀開始,繼而循序鋪陳出佛陀一生的重要事蹟與教化。佛陀一生的傳奇,本身就是一部氣勢恢弘的史詩;一行禪師將奧妙的法理,融入佛陀的生平故事之中,以平易近人的手法表現,讓讀者心中潛藏已久的智慧種子,不知不覺隨之萌芽、開花。 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I ◇ 縛悉底篇 「縛悉底篇」描述佛陀從出生至僧團初步成型的早年事蹟,包括少年太子悉達多的宮中生活,繼而與耶輸陀羅相知相惜、結婚生子,後因尋道決心日益堅決而離家拜師尋道,最終於菩提樹下獲至證悟。接著在鹿野苑為當初棄他而去的五位比丘初轉法輪,並走訪各地說法,吸引了來自各大教團的追隨者達一千二百五十人,奠定了初期僧團的基礎。 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Ⅱ ◇ 竹林篇 「竹林篇」主要內容包括佛陀證道後初期的傳法經過與重要事蹟,包括頻婆娑羅王將竹林精舍獻與佛陀、佛陀返鄉與家人重聚、給孤獨長者以黃金鋪地購得祇園精舍、佛陀打破社會階級首度接納賤民與女性出家為僧尼,以及感化殺人魔央掘摩羅的過程。 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Ⅲ ◇ 獅子吼篇 「獅子吼篇」涵蓋了佛陀傳法後期,直至涅槃後弟子初次結集法教的事蹟,內容包括佛陀為大弟子阿難陀化解摩登伽女之難、解釋當時印度六十二派哲學理論的流弊、詳盡地闡述佛陀最重要的法教──「緣起法」與「自性空」的道理、佛陀及僧團遭提婆達多陷害的始末、感化殺父篡奪王位的阿闍世王,以及佛陀的最後一餐與涅槃。  

79 特價59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心在哪裡?

聖嚴法師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11/10/04 出版

禪宗初祖達摩祖師由印度西來,將禪法傳入中土,聖嚴法師則在千載之後,將中國禪宗弘傳於美國,東西半球的時空文化雖大不同,但皆是助人解開一個謎題──心在哪裡?想要知道答案,不需要盲修瞎練,只要尋著聖嚴法師指月之指,便能看見明確的禪修道路。本書是聖嚴法師於八○年代在美國指導禪法時,所做的關於禪法實修和禪修心態的開示,內容分為四大類:(一)需要修行嗎?(二)禪修之路;(三)路上風光;(四)本來面目。從如何發現煩惱心、如何展開禪修道路、掌握禪修的必備條件、禪修道路上的四大障礙、觀空五層次的歷程,到明白原來萬法唯心造。將煩惱心轉為智慧心,直至無心可覓,聖嚴法師為禪者指出最安全無陷阱的修心方向。本書特色(1)本書以『禪修國際化』為定位,書涵蓋入門、基礎、中階禪修觀念,強調修行的認知與態度,不著重方法;著重禪法比較適合有禪修基礎讀者。(2)精選24篇,1979-1985聖嚴法師在美國的禪修開示,原文刊登於《禪通訊》。(3)書名副標與封面文案著重禪法歷史傳承,書封『意識+潛意+超意識』的抽象視覺,呈現『覺醒』的寓意,整體書藉形象可吸引年輕世代。《潛在閱讀對象:不一定具有禪修基礎、尋求心靈修行》(4)《心在哪裡?》則是翻譯自早期的《禪》(Chan Magazine)雜誌,大多是三十年前,師父在東初禪寺的開示。對台灣讀者而言或者喜歡師父的讀者,從此書可以看見不一樣的師父,光從四大篇章名稱及相當吸引人:一、需要修行嗎?二、禪修之路、三. 路上風光、四.本來面目。

9 特價14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虛空粉碎:聖嚴法師話頭禪法旨要

聖嚴法師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11/02/01 出版

「話頭禪」是藉由打破頭腦的慣性邏輯思惟,以達到開悟的修行法門。修行者不斷迫切詢問一個無解的問題,例如「什麼是無?」而生起巨大的疑團,最終問題本身與自我感徹底瓦解,「大地落沉,虛空粉粹」的開悟境界於焉現前。本書是聖嚴法師在美國帶領四次話頭禪修期間所做的開示結集,內容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闡釋話頭禪教法,例如修話頭的階段與身心現象、修行者的常見問題等,並強調禪修應具備的正確態度與觀念,如信心、持戒、中道、正見、菩提心與空性等;第二部分則是講解四段分別出自禪宗祖師憨山德清、黃龍悟新,以及大慧宗杲的語錄。法師指出,修話頭禪時:「關鍵在於放鬆,同時要有強烈的迫切感。對於生死大事必須認真,這就是參禪的方式。」 本書特色「話頭禪」是藉由打破頭腦的慣性邏輯思惟,以達到開悟的修行法門。 修話頭禪時:「關鍵在於放鬆,同時要有強烈的迫切感。對於生死大事必須認真,這就是參禪的方式。」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如月印空-聖嚴法師默照禪講錄

聖嚴法師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09/02/01 出版

「默照禪」是由宋代宏智正覺禪師首倡並弘揚,為一種同時運用靜定與覺照的禪修法。本書是根據聖嚴法師於一九八九、一九九五年在英國威爾斯指導「默照禪七」的內容編輯而成,除了介紹禪的基本概念與默照的實修方法外,還包括編者約翰.克魯克描述個人修行心得的數篇短文,以及隨法師出遊的趣事,兼具修行歷程的知性面與感性面。禪修最重要的目標是徹見宇宙實相而醒悟,書中提到的千代野禪師,在一個月光皎潔的夜晚將手中的水桶掉落在地,桶面的月影瞬間破滅,他也在這一剎那開悟了。其實,每個人手中都提著一個裝滿了假象的無形桶子,唯有讓自己時時處於靜定而覺照之中,才有機會破除假象,品嘗「桶裡無水,水中無月──手中是空」的開悟滋味。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智慧之劍

聖嚴法師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08/05/01 出版

一般人缺乏智慧之劍來斬斷執著。然而,如果能夠停止你的分別心,你將能顯露如鑽石(金剛)般不朽的智慧,就像亞瑟王的劍一樣鋒利。你只要像英雄一樣的揮舞這把金剛劍,就能切穿執著、虛假的教法,以及降伏妄想魔。              ——聖嚴法師《永嘉證道歌》為唐代永嘉玄覺禪師所作,為禪門最重要的經典之一,它清楚說明了悟前悟後的修行方法與態度,弘傳極廣,影響深遠。本書為聖嚴法師在美國指導禪七期間,針對《永嘉證道歌》所作的開示結集。法師在闡釋詩偈的禪法意涵時,亦融入其獨到見解,幫助禪修者深入修行,體驗禪的不可思議之境。《永嘉證道歌》就像一把智慧寶劍,將為你我的修行之路,斬除各種荊棘障礙。本書特色:什麼是禪?什麼是開悟?為什麼愈是藉助思想、語言、文字、邏輯推理等方法,愈是不得要領?《永嘉證道歌》與《六祖壇經》,並列為中國禪宗史上最重要的典籍,以琅琅上口的詩偈,透露悟前悟後的修行態度與方法。本書集結自聖嚴法師親自指導的禪七開示,以永嘉大師的證悟為印跡,帶領讀者將密集禪修與日常生活融為一體,揮舞智慧之劍,迎向妄想、分別、執著的重重試煉。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寶鏡無境-石頭希遷<參同契>、洞山良价

聖嚴法師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08/01/01 出版

本書為聖嚴法師在美國「佛法開示班」中,針對唐代石頭希遷禪師的〈參同契〉和洞山良价禪師的〈寶鏡三昧歌〉所做的開示。石頭希遷的〈參同契〉與洞山良价的〈寶鏡三昧歌〉,一向被公認為是曹洞宗最重要的兩篇著作。〈參同契〉為一首五言偈頌,共二百二十字。此偈內容點出,修行者唯有藉由不斷地精進修行,破除煩惱,才能使自心如皎潔的一輪明月。〈寶鏡三昧歌〉則是一首四言偈頌,共三百七十六字。全詩告訴我們,人人皆有自性寶鏡,只因被煩惱遮蔽,而失去映照能力;若能拭去心鏡上的塵埃,寶鏡即能再顯明淨。在複雜多變的現代社會,若能善解、運用〈參同契〉及〈寶鏡三昧歌〉的禪理,並在生活中時時修行,即能化煩惱為菩提,體驗真正的禪悅。

9 特價1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