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析蔣經國主政時期的國內外局勢、內閣菁英分析、權力分配及特質,以及他所拔擢的政治菁英對臺灣的影響。   全書從1972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後的外交危機下,蔣經國組閣的閣員特色,以及擔任總統時的閣揆孫運璿、俞國華,領導臺灣建設經濟,力抗美中建交的動盪、走出江南案、十信風暴;而在蔣過世後,他所拔擢的李登輝出任總統,促成本土意識抬頭、國民黨菁英分裂;最後以連戰組閣的政治局勢作收尾,並綜論分析這批政治菁英的特質。   蔣經國主政的時代,是中華民國的人民最緬懷的時代,透過本書或許可對現今處於政治紛亂的大眾,一些啟示與省思。
本書的特色有二,一是呈現作者過去多年致力於將「中山思想」學術化和現代化的努力成果。三民主義在過去屢被批評為教條化和與時代脫節,為了使三民主義和中山思想能與當代學術發展結合,我運用當代社會科學的知識來詮釋三民主義和中山思想,使三民主義的研究能與當代社會科學結合。其次,本書的另一特點,是用當代社會科學知識和中山思想的結合,來分析台灣的發展經驗,以及兩岸關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