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命理 類別 ,共計66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楞嚴經.五十陰魔淺釋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22/05/20 出版

宣化上人說:「你若明白五十陰魔的道理,就不會為境界所搖動,這是最要緊的!因為《楞嚴經》講的道理,字字都是真經真典,尤其是〈五十陰魔〉,把天魔外道的骨頭都給看穿了,把妖魔鬼怪的相貌都揭露無遺。」   為教導眾生有擇法眼,認識陰魔的境界,上人自1968年講解《楞嚴經》後,數年間,又曾在萬佛聖城及金輪寺舉行以「楞嚴經五十陰魔」為主題的研討會及翻譯會。會中上人對五十陰魔作部分解釋,同時對修行作了一些開示。本書特別將上人在此會中的開示及答問,分別析出,一併附錄,以免遺珠之憾。   宣化上人說:「你若明白五十陰魔的道理,就不會為境界所搖動,這是最要緊的!因為《楞嚴經》講的道理,字字都是真經真典,尤其是〈五十陰魔〉,把天魔外道的骨頭都給看穿了,把妖魔鬼怪的相貌都揭露無遺。」   為教導眾生有擇法眼,認識陰魔的境界,上人自1968年講解《楞嚴經》後,數年間,又曾在萬佛聖城及金輪寺舉行以「楞嚴經五十陰魔」為主題的研討會及翻譯會。會中上人對五十陰魔作部分解釋,同時對修行作了一些開示。本書特別將上人在此會中的開示及答問,分別析出,一併附錄,以免遺珠之憾。  

79 特價2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精進圓成(彌陀佛七系列1)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24/12/27 出版

念佛就是用心在念,是真切的,很自然這麼全心來念佛。我們念佛,就像天地脈輪在我們自性中自然而隱隱地流潤,法的趣味,隨性迸發。如果念佛人能與阿彌陀佛有同樣的願力,他就能直下承接阿彌陀佛的慈悲功德;直下承接一味法,加持一切眾生,所謂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上人的願力和慈悲心,與諸佛菩薩同等;如果我們緊跟著上人,我們也一定會成佛。這就好比一滴水投入大海,則與大海同其深廣。在這個動盪的時代,天災人禍不斷,而且都是破壞性的。瘟疫、戰爭、饑荒、大洪災、大颶風、森林大火、暴風雪、火山噴發、強震在各地頻傳,接二連三,此起彼伏。身為娑婆世界的眾生,我們必須承受地水火風等各種苦惱事,無處躲藏。何處才是淨土?無常棒喝如何面對?有鑑於此,今編輯部擬彙整出來上人所講的淨土法門──「彌陀佛七系列」,本書為此系列第一本,今後將陸續出版這套叢書。希望大家都能發菩提願,共居淨土。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1~9冊-台美版(不分售)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24/03/07 出版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1)‧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2)‧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3)‧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4)‧世主妙嚴品第一之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5)‧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五】 《華嚴經》所見就見無邊法,也見無際空,是豎窮橫徧,滿一切處。《世主妙嚴品》是講世間主和出世間主種種微妙不可思議的莊嚴境界、莊嚴國土、莊嚴佛刹。有五卷,是序分,也可以視為本經的「序品」。這個序分的「眾海雲集」,有同生眾、異生眾,共41眾:同生眾,是指20位菩薩;異生眾,是指雜類諸神眾、八部眾、欲色界諸天眾。41眾,各有10位,就有410解脫門,就有這麼多的行法。所以,清涼國師在《疏》上說到:「每一句經文就是一個行法,例如世主妙嚴品具無量無邊解脫門,有意修者隨取其一,即受用無盡也。」 《華嚴經》在在處處都顯說著「依住廣大心」,華嚴大教旨趣沖深,猶如大海之沖和深廣;華嚴大法性海圓融,有海印炳現之圓鏡體性。一字一句皆是饒益行,皆是成就眾生的大光明藏。宣化上人說:「這個解脫門,我們想不想入呢?我們要想入也可以入,我們不想入就不能入,一切唯心造。志在諸佛,就成諸佛;志在菩薩,就成菩薩。佛說這個法,就是教眾生依法來修行,能明白這種法門,能入到這種法門的境界裏。」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6)‧如來現相品第二】 「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如實就是一真法界的真理,「如」是諸法的本體。「來」是法的用,從體起用,所以叫如來。如是靜,來是動,而華嚴經的境界,是動靜一如,也就是動不礙靜,靜也不礙動;這種互相無礙的境界,就是如來。現相是佛所示現的相。佛本來是無相的,因為要教化一切眾生的緣故,所以在無相之中現出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這一品在華嚴經裏是屬於第二品,是說明如來因何現相的道理,所以叫如來現相品第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7)‧普賢三昧品第三、世界成就品第四】 普賢菩薩所得的這種三昧,是一切三昧之母,能生出一切三昧法。這種三昧,能普徧包含容納十方法界。三世諸佛的智慧光明海,也是從這種三昧中所生出來。十方所有諸佛國土、法門,及一切道場都安立在這三昧中,示現出這種種的境界。這個世界海,是給眾生預備的。眾生能在這世界上生存。眾生有種種無量之多,所以叫眾生海。在這世界,有了眾生,眾生有智慧,便要修行,修行之後,便會成佛。一切諸佛是由眾生所成就的。所有諸佛,猶如大海,故為一切諸佛海。法界不是只有一方,而是在十方,所謂盡虛空徧法界,故為一切法界海。普賢菩薩都能觀察明了這一切的境界。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8)‧華藏世界品第五】 「華藏」,華是蓮華,藏是收藏,又有出生的意思。在這裏有蓮華的種子,所以生出蓮華世界。若是具足來說,應該是「華藏莊嚴嚴具世界海」,簡略為「華藏世界」。因為這個世界,是以蓮華為莊嚴,所以叫華藏世界。華藏莊嚴世界海,為甚麼因緣而成就?這是徧滿一切處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在往昔世界海微塵數劫的時候,都親近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諸佛。他在每位佛的道場中,清淨而修行,沒有染汚心。華藏世界海是他淨修世界海微塵數大願之所莊嚴清淨的。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9)‧毘盧遮那品第六、如來名號品第七、四聖諦品第八】 〈毘盧遮那品第六〉,是講毘盧遮那佛的因緣。在無量無邊諸佛刹海中,經過微塵數劫海那樣長的時間,用種種願力,能圓滿普賢菩薩所發的一切行願。〈如來名號品第七〉,是文殊師利菩薩在普光明殿,承仗諸佛大威神力而演說的,是說在因地修行,必定能得到圓滿的果位。〈四聖諦品第八〉,是講苦集滅道,若能依照四聖諦法去修行,便可以證聖果、入聖流。  

9 特價18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水鏡回天錄白話解:聖眾篇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22/03/04 出版

「一佛出世,千佛護持」,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成佛,諸多聖眾,也來到世間,助佛揚化。如文殊師利菩薩,乃七佛之師,為助佛揚化,乘願再來。觀世音菩薩是正法明如來,倒駕慈航,來救度眾生。普賢菩薩從東方無量無量微塵劫那麼多的世界,來到娑婆世界教化眾生。須菩提尊者過去是青龍佛,舍利弗尊者過去是金龍佛。諸多聖眾大權示現,隱大示小,作影響眾,影響未發菩提心者,令發菩提心;已發菩提心者,令其增長。 「水鏡回天錄」是旅美高僧宣化上人的著作,上人講解此書的動機,是為挽回浩劫;雖說挽回浩劫這事猶如水中月、鏡中花,有影無實。但在虛妄渺茫之中,上人仍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秉着剛正不阿的精神,運春秋之筆,褒貶前人為今人之鑒,以期聞者知因達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扭轉社會風氣。 一九八六、一九八七年,在「水鏡回天錄」講座中,二十九位聖者的行誼、典故,從宣化上人的口中源源流出。上人不但講聖眾們典故,還以贊和偈頌點出聖者們的行誼,這些贊和偈頌信手拈來,不假造作,渾然天成。聞之發菩提心,令人見賢思齊。聖者們的種種行、種種德、種種智、種種悲、種種願,都是我們立身行道的好榜樣。今將二十九位聖者輯成一書,名《水鏡回天錄‧聖眾篇》,以啟後人,期聞者皆發菩提心,早證佛果。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救世靈丹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21/01/29 出版

大火肆虐、洪水氾濫、瘟疫四起,令人措手不及,人類正處於一個充滿考驗的時代。世間上種種的災疫因何而起?我們應該怎麼作,以挽救這個災劫?在本書 宣公上人給了我們明確的答案。希望在善知識的教導下,每一個人盡上自己的一分力量,轉災劫為祥和;有一分熱就發一分光,幫助這個世界。 善知識的話,輔以漂亮的畫,精緻的設計,氣質非凡。 一位知名的插畫家這麼說—— 謝謝您讓我讀未出版的書稿 非常非常感動 非常非常喜歡 也許,當我年少時 就能讀到這本書 今天的我會有完全不同的命運

9 特價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淺釋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20/10/23 出版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出自《楞嚴經》。短短二百四十四字,是念佛法門的「心」。本書彙集宣化上人於一九七五年、一九八四年的兩次講解,以救末法眾生。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淺釋【共5冊】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20/06/24 出版

《華嚴經》是法界經,在一切經典裏邊是經王,是王中之王,所以攝群經為 眷屬。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   華嚴秘藏,高不可仰,深不可窺,既深且廣,圓融無礙;華嚴境界,重重無盡,無盡重重,是妙中之妙,玄中之玄。所以《華嚴經》這個大法,也唯有極位的十地菩薩才能承受;十地的菩薩就好像大海似的,能承受萬方而來的細流。是故1977年,宣化上人開講〈十地品〉時,這麼說:「十地法門,就包括一切的法門,和一切的法門都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我們人想要修行菩薩道,這要『因地而生菩薩道』,要藉著十地法門,來增長我們的菩薩道;想要成熟我們的菩薩道,也要藉著十地法門來成熟;想要得到解脫這種菩薩道,也要依照十地的法門來修行,才能得到這種解脫法門。」此書一套五冊,想要修行菩薩道、增長菩薩道、成熟菩薩道、得到菩薩道,都要依照這十地的法門來修行。   十地法門,每一地都各有其特殊深邃之處。在諸佛的智海中,行者依如來的 根本智,以菩提心利益一切衆生,修習種種的差別智,以具足圓滿菩薩一切的大願。所以這十地都一樣重要,只有修習的次第,沒有優劣的分別;行者既不可顧此失彼,也不宜躐等躁進。所謂「應說諸地勝智道,入住展轉次修習;從行境界法智生,利益一切眾生故。」十地為諸佛智地,屬於證道位。   幾千年後的今天,在美國加州三藩市,上人從1969年開講這部《大華嚴經》,至一九七八年圓滿結經,歷時九年。當時上人每天早晚各講一堂華嚴經,由於有數千講,所以這部大經的出版,編輯部將採用單行本出書。1977年2月27日,上人開始講《華嚴經》卷三十四〈十地品〉第二十六,於當年7月31日圓滿此品,乃有現今單行的《十地品淺釋》。

9 特價11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悲心陀羅尼經淺釋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20/01/22 出版

《大悲心陀羅尼經》闡明觀世音菩薩的因地修行與果地的大悲大智,顯密圓通,具生善滅惡之妙用,能降伏諸魔、制諸外道,能以生善,能以滅惡,能以拔苦,能以予樂,無上甘露醍醐妙味,都在這一部經裏生出來。 1969年,弟子誠心請法,請宣化上人講解此經;因這一班人難卻,故上人從當年夏天至次年,深入淺出地解說此經,教導我們明白經義;並耳提面命:修大悲法首先要注重德行。 此經中諸多不可思議的密法門,在上人淺白的解說下,化神奇為平常。我們非常慶幸在末法時代,有這樣的善知識教導我們正確的佛法,大眾共勉之,珍惜之!

79 特價4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建立菩提道場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8/01/03 出版

宣公上人 東北吉林省雙城縣人,民初戊午年農曆三月十六日生。俗姓白,名玉書,又名玉禧。父富海公,一生勤儉治家,以務農為業。母胡太夫人,生前茹素念佛,數十年如一日,懷上人時曾向佛菩薩祈願,生上人前夕,夢見阿彌陀佛大放光明,遂生上人。 幼年時代,上人隨母親茹素念佛,生性沉默寡言,但天賦俠義心腸。年十一,見鄰居一死嬰,感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毅然有出家之志。十二歲,聞雙城王孝子常仁大師,盡孝得道,發願效法。懺悔過去不孝父母,決定每天早晚向父母叩頭認錯,以報親恩,自此漸以孝行見稱,人稱『白孝子』。十五歲皈依常智老和尚為師。同年入學,於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醫卜星相等,無不貫通。求學期間,參加道德會等慈善團體;又為不識字者,講(六祖壇經)、(金剛經)等;為貧寒者,創辦義務學校。 十九歲母親逝世,遂禮請三緣寺常智老和尚為剃度,法名安慈,字度輪。並披緇結廬在母親墓旁,守孝期間,發十八大願,拜華嚴、禮淨懺、修禪定、習教觀、日一食、夜不臥,功夫日純,得到鄉里人民的愛戴禮敬,其洗鍊精虔,感動諸佛菩薩、護法龍天,故靈異之事多不勝數,神異事蹟廣傳,被稱為奇僧。一日打坐,見六祖大師至茅棚,告曰:『將來你會到西方,所遇之人無量無邊,教化眾生,如恆河沙,不可悉數,此是西方佛法崛起之徵象。』說畢,忽而不見。守孝期滿後,隱居於長白山支脈彌陀洞內修苦行。後回三緣寺,被選為首座。居東北期間,觀機逗教,點化迷萌,濟世活人,感化無量龍蛇、狐狸、鬼神,求皈受戒,改惡修善。 一九四六年,因慕虛雲老和尚為宗門泰斗,遂束裝就道,前往參禮。途中備經艱苦,蹤跡遍及內陸各大梵剎,一九四七年赴普陀山受具足戒,一九四八年抵達廣州曹溪南華寺,禮虛雲老和尚,受命於南華寺戒律學院任監學,後轉任教務主任。雲公觀其為法門龍象,乃傳授其法脈,法號宣化,為溈仰宗第九代接法人,摩訶迦葉初祖傳承的第四十五代。 一九四九年,叩別虛雲老和尚,赴香港弘法,闡揚禪、教、律、密、淨五宗並重,打破門戶之見。並重建古剎、印經造像,分別成立西樂園寺、慈興禪寺、佛教講堂。居港十餘年間,亦應眾生懇請,普結法緣,相繼開講(地藏經)、(金剛經)、(彌陀經)、(楞嚴經)、(普門品)等經典多部,舉辦(大悲懺)、(藥師懺)、佛七、禪七等法會,又創辦(心法)雜誌等,終日為弘揚大法而奔忙,使佛法大興於香江。其間亦曾幾次赴泰國、緬甸等地,考察南傳佛教,志欲溝通大小乘,以團結佛教力量。 一九五九年,上人觀察西方機緣成熟,為將佛教的真實義理傳播到世界各地,遂令弟子在美成立中美佛教總會(後改為法界佛教總會)。一九六一年,赴澳洲弘法一年,以機緣未成熟,一九六二年返港後,應美國佛教人士邀請,隻身赴美,樹正法幢於三藩市佛教講堂。初住無窗潮濕之地窖,儼然如墳墓,故自號『墓中僧』。此時正逢美蘇兩國有古巴飛彈危機之事,為求戰爭消滅,世界和平,絕食五星期。絕食畢,戰爭遂解。 一九六八年,成立暑假楞嚴講修班,華盛頓州州立大學學生三十多人,遠來學習佛法。結業後,美籍青年五人,懇求剃度出家,創下美國佛教史始有僧相的記錄。此後,上人致力於弘法、譯經、教育等事業,又廣收徒眾、建道場、立宗旨。集四眾之真誠,盡未來際劫,遍虛空法界,光大如來正法家業。 在弘法方面,上人講經說法,深入淺出,數十年如一日,並極力栽培四眾弘法人才,多次率團至各大學及世界各國弘法,以期引導眾生改惡向善,開啟本有智慧。在譯經方面,現已有百餘種譯為英文,為佛經譯為英文最多者。另有西班牙文、越南文等譯本。在教育方面,萬佛聖城設有育良小學、培德中學、法界佛教大學、僧伽居士訓練班等教育機構。分支道場多附設周末、周日班學校,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為做人基礎,以大公無私慈悲喜捨為究竟目標,男女分校,義務教學,培養做人基礎,品格高尚的真人才,來挽救整個世界。並教導弟子天天參禪打坐、念佛拜懺、研究經典、嚴持戒律、日中一食、衣不離體,和合共住,互相砥礪,在西方建立真正行持佛法之僧團,以圖匡扶正教,正法久住。又開放萬佛聖城為國際性宗教中心,提倡團結世界宗教,大家互相學習,溝通合作,共同追求真理,為世界和平而努力。 上人一生大公無私,發願代受眾生一切苦難,將己身一切福樂迴向法界眾生,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堅持雄偉堅貞之志節,做疾風中的硬燭,烈火內的精金。 上人曾撰一聯以明其志: 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抱定我們三大宗旨: 捨命為佛事,造命為本事,正命為僧事。即事明理,明理即事,推行祖師一脈心傳。 又堅守自出家以來的六大宗旨: 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二版)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5/11/11 出版

地藏王菩薩生生世世都很孝順父母,所以這一部《地藏經》就是佛教的孝經。孝是人的根本,人如果不孝順父母,在這一生中就未能盡到做人的責任,為什麼?父母生我、養我,如果長大不知道報恩,就是沒盡到做人的義務。 孝分為四種:有小孝、大孝、遠孝、近孝。什麼叫「小孝」?小孝是孝於庭闈,就是只在家裏孝順自己的父母,沒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未能做到廣大的孝。什麼是廣大孝?廣大的孝就是「大孝」   孝於天下,以天下的父母為父母,這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大孝,還談不到真正的孝;「真孝」是什麼?只有你成佛,那才是真孝。   --宣化上人-- 一尊等待我們成佛的菩薩,一尊不求回報的菩薩,一尊發願度盡地獄眾生的菩薩。還記得你我都被他救過?就算你墮落了,你已經自我放棄了,他都不會放棄你。他說過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稟承釋迦佛的遺命,度盡彌勒佛出世以前的眾生。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剛棒喝(3): 宣化上人答問錄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5/11/01 出版

‧問︰請問有神通的動物和天魔有什麼關係? 上人:動物是個比喻,天魔也是這樣子。天魔多數都是人間的精跑到天上去的,人間這些動物修行時間久了,到天上去做天魔,就是這些個東西。他在天上又和人間的樣子不一樣了,他也會千變萬化。你想要真正知道,這沒有法子知道的。 天地間那些個祕密的事沒有法子了解的,你不要用我們人的思想來揣測天魔是什麼樣子。你若能知道他,你就和他是一樣了;或者你若超越他了,也可以知道。這要是和他一樣,可以知道;不和他一樣,也沒有超越他,誰也不會知道的。 「飛精附人」,他只要一念之間就可以到了,這個「飛」也就是形容其快。在西方,很多這些事情西方人都不相信,這也沒有法子完全寫在書上,叫人怎麼樣真了解。可是我知道西方人也有很多鬼上身的,西方人都說這是發神經,不承認他是有什麼魔啊、鬼啊、邪啊!中國在表面上也多不承認,可是在骨子裏邊,就連那些做官的也都怕這個,也都承認的。 在大體上,他們不承認有這個,可是那些做大官的都要去扶鸞問卜。好像陳濟棠要造反的時候,就問扶鸞,那個扶鸞出四個字,說「機不可失」。結果他就以為現在就是個機會了,不可以把這個機會失了,就造反了。一造反,三十多架飛機一起飛起來,跑到對方去投降了。原來這個「機不可失」,就是這個「飛機」不可失去,飛機若失去就沒有用了,結果你看看! ‧問:輪迴有沒有把植物包括進去? 師父:鄭泰山居士也問這個問題,說人有沒有靈魂?人當然有靈魂,佛教當然信有靈魂!要不信有靈魂,就不是明白佛教的。不單應該信有靈魂,也應該信有鬼。所謂靈魂就是鬼,修成了就是佛,修不成就是鬼。現在我們活著,他在我們身體裏邊,在監獄裏頭。我們要是修成了,他就得到自由了,就出這個監獄了。出這個監獄,他能「來明去白」來也明白怎麼樣來的、去也明白怎麼樣去的,這叫來明去白,出來這個監獄了、得到真正自由了。可是這是要下一番苦工的。 至於植物和微生物,這些東西都是性化靈殘。我們一個人要變成螞蟻的話,這一個人的靈性就能變無量、無數、無邊那麼多的螞蟻;要是變成蚊子,那更能變得甚至於八萬四千那麼多,無數那麼多,就是把你這個人的靈性分得小一點了。我們做人,這個佛性是具足的。我們人本來都是有佛性的,但是來做人,佛性又少一點了,一點點佛性。就像發麵用的引子似的,就是那麼一點點,麵就發起來,就是這個道理。 ‧問:最小的微生物有靈性,那麼最小的蚊子也有佛性嗎? 師父:一點點。你若以佛眼觀察,「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有情無情將來都同圓種智。真空裏有妙有,妙有裏頭又有真空,就是這個道理。自有化無、自無化有;有有無無、無無有有,這就是真空妙有的道理。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千手千眼(新版)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5/08/03 出版

千手,是救人的。譬如有一千個人掉到海裏,你有二隻手,這隻手救一個,那隻手救一個,只可以救兩個人。若有千手,把一千隻手往海裏一伸,就可以把這一千個要淹死的人都給提上來。你說這一千隻手有沒有什麼用?救人啊。所以「千眼照見,千耳遙聞,千手護持」,千手是護持眾生的。哪一個眾生有什麼苦惱,你有一千隻手,就伸一隻把他救出苦海;若就兩隻手,你救不了那麼多人。所以觀世音菩薩的千手千眼,是預備救人,不是預備偷東西的。 千眼照見千手伸 接引眾生出迷津普願含釋俱離苦 摩訶般若彼岸登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普賢行願品淺釋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5/07/01 出版

怎麼叫稱讚如來呢?譬如說: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這就是稱讚如來。天的上邊和天的下邊,也就是地的上邊,沒有任何的神、菩薩、羅漢、辟支佛可以和佛比的,誰也都比不了佛。不單天上、天下沒有可以和佛比的,就是十方世界也沒有可以和佛比的。你看我們這個世界雖然有美洲、澳洲、亞洲、歐洲、非洲五大洲,但這五大洲僅僅就是一個世界之一,還有十方的世界。這十方世界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世界。現在預備用火箭送人到月球去,月球也可以說是其他世界之一,不過是一個小世界,不是一個大世界。十方世界的人和物雖然多得很,但是也沒有可以與佛比的。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一切,我都看遍了,所有的一切都沒有可以和佛比的。   又或者說: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的身體是金色的,他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光明遍照,沒有可以和他比的。阿彌陀佛眉間的白毫相光,宛轉有多大呢?有五個須彌山那麼大。阿彌陀佛的眼睛有多大呢?他那紺色的眼目,澄清好像四大海那麼大。佛的眼睛就有四個大海那麼大,你看佛的身該有多大!阿彌陀佛的佛光裏頭又化出無量無邊那麼多的佛。他不是單單就化佛,而且還化出很多很多的菩薩;不單單只化菩薩,而且還化聲聞、緣覺;不單單就化聲聞、緣覺,也化出無量無邊的六道眾生。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個大願,願願來度脫一切眾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華分為九品,在每一品裏又分出九品,所以九九就有八十一品蓮華,接引眾生到涅槃彼岸,往生到極樂世界去。這都是稱讚如來的一部份,修這種的功德就要這樣稱讚如來。   「如來」,《金剛經》上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如」就是一個靜,「來」就是個動。如來可以說是好像來了,但是他的本體還沒有動,來無所從來,去也無所從去。「如」就是個理,「來」就是個事,這也就是本經「理事無礙」的境界,本經有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如來」是個理事無礙的法界,也是佛的十個名號之一。   本書特色   普賢十大願王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覺海慈航度香江:宣化上人事蹟 香港篇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5/07/01 出版

01. 隨緣赴港 1949 年夏,上人初訪香港。回國後卻因韶 關易幟,未能返回雲門,於是從廣州乘船又 重往香港。自此,上人隨緣於香江,開始了 海外弘化的歷程……   03. 石洞安身   1950 年初夏,33 歲的上人從泰國返回香港, 除了身上打滿補丁的衲袍外,身無長物。一 位居士知道上人要找一個修行之處,就介紹 到荃灣芙蓉山觀音洞……   上人自述:   到香港第一年,手裏沒有錢,我也不向人化緣, 常常打七,沒東西吃。從泰國回來,有一位郭寬普居 士介紹我到芙蓉山住觀音洞。 最初住觀音洞時,不要說茶杯,桌子也沒有,凳 子、床鋪什麼都沒有,一切皆空。我白天就各處經行。 牆上有個石頭臺,有多大呢,就只夠一個人能直起腰 來那麼點大,晚上我就在這上面打坐。天天就這麼坐 著。   觀音洞很潮濕,起初不覺得,頭一天在那兒一坐, 第二天你說怎麼了?這個身上都變成石頭了,不能動 彈,甚至和石頭牆壁好像合二為一似的,想動彈都不 能。大約坐半個多月,有一天想起身,你說這個腿怎 麼樣啊?就不幫忙了,這個腿麻木簡直就沒有知覺了; 活動半個鐘頭之後,才可以慢慢地站起來。這樣子坐 著大約有一個月的樣子。   有一天竟然就不能下這個石台階了,自己就打妄 想,這個地方這麼潮濕,對我身體是很不好的,常常 在這兒住開觀音洞,去哪兒呢?也沒有一個相當的地點可以住。 可是住進來的時候,是經過郭寬普介紹的,他最 初說洞裏什麼也沒有,若是你能住,我就介紹你去; 若是不能也不要勉強。那時候也不知道這麼厲害,天天坐著,這個身上都像凝結到一起似的,血脈都不流通了。這樣子一來,我又想,我如果現在不住了,這 好像也無始無終似的。這是人家動用好大的人情才有 的。如果不住,這怎麼能對得住人呢?怎麼樣交待? 這個話實在說不出口。   所以我下了決心,跟自己說:「就是死在這個洞 裏,我也不出去!潮濕就潮濕,由它吧!」因為「捨 不得死,換不了生;捨不了假,成不了真」,「受苦 了苦,享福消福」,如果這個苦是我該受的,我儘管 受好了!這樣一想,好了,就死到這裏也算了,不管 了。以後住了一個時期,這個身上又和石頭不合夥了, 不開合股有限公司了,也能動彈了。一早起來,下這 個石臺也可以了。   這麼樣子,在觀音洞那兒住了幾年,最後有人看 我沒有桌子,沒有板凳,就連那個床鋪也沒有,所以 有居士發心送我一個坐龕,兩個板凳,這麼一來就比以前舒服得多了。每天到吃飯的時候,下山去乞食, 到竹林禪院托缽取飯回來吃。   有一天我回來,發現有條大蛇進了觀音洞。這條 蛇好粗,好大的!牠見我回來就往後門跑,牠跑,我 就追。牠跑到門口那兒,又想和我鬥,就反轉頭來看 我,然後又從後邊跑掉了。以後牠常常來,不知道牠 想要幹什麼;有的時候我出去,牠就進來,我進來, 牠又出去。 我沒有跟人說我住過觀音洞裏,有一個人在山上 住了三個月,他下來就賣廣告、賣修行,總對人說: 「住山真好啊!我現在住山就等於閉關哪!我在那地 方用什麼、什麼功,真是太好了!」我就對他講:「你 真聰明!住了三個月山,就知道各處賣廣告;我住了 十多年山,也沒有人知道。我太愚癡、太笨了!」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宣化上人開示錄 2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4/09/01 出版

佛法不可思議的感應力我願用感化力去教化人,而不願用勢力去壓迫人。我到任何地方都願意提攜後進,因為青年人有一股朝氣,所以我要鼓勵青年後進,令他們蒸蒸日上。因為青年人的頭腦新鮮、科學,不像我的頭腦已陳舊古老了。昨天有很多人打這個妄想:﹁我們是來聽老法師講經,但這些小法師卻佔去大部份時間,真是浪費時間。﹂這是不對的想法,各個年輕法師講不同的法,也令你們得到不同的法味,現在請各位法師開示,你們專心聽講。在萬佛聖城,什麼人都有。善的也有,惡的也有,好的也有,壞的也有。但到萬佛聖城,是龍也要盤起來,是虎也要臥起來。龍不能隨便行雨,虎也不能隨便刮大風。在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九日,三藩市曾發生金龍血案。事後那一班華青幫欲再發起第二次甚至第三次金龍血案,這是因為華青幫和祖方幫在爭奪地盤。但以後他們都皈依三寶,皈依萬佛聖城,把武器都扔到海裏去了。他們改邪歸正,讀書的讀書,做工的做工,再也不敢為非作歹。當時有八個人來皈依,那時沒有人知道他們的來歷。在皈依的時候,我對他們說:「皈依我的人,不准殺生,不准偷盜,不准放火,不准打妄語。」他們八人當時聽了,都嚇得冷汗直流,其中一人甚至還帶手槍。我又問:「你們中間,誰是首領?快點舉手。」那位作頭的立刻舉手承認。這件事情我沒有對外發表。因為如果對外發表這消息,好像要三藩市的人感謝我。我不需要人來感謝我。我的願力是「我到什麼地方,就願意那地方安定、昌隆」。同時「我願用感化力去教化人,而不願用勢力去壓迫人。」自從金龍血案發生之後,曾有一段時期,三藩市的中國城好像一座死城,而現在已恢復往昔的繁榮。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宣化上人開示錄 3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4/09/01 出版

教導修行人要「知因識果」。主要內容包含:好因好果、如何斷煩惱、「謀生」與「謀死」、真實的法味、修道要惜福求慧、脾氣是障道的因緣、為何與道不相應、萬佛聖城六大宗旨、人生如夢要清醒,以及〈大學之道〉、〈禮運大同篇〉……。

9 特價1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宣化上人開示錄 4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4/09/01 出版

持咒先要正心誠意「誦持默念少意言, 示教利喜化大千; 所作諸法悉究竟, 不增不減到涅槃。」學咒先要正心誠意,若心不正,學什麼咒都是邪的;心正了,學咒才有感應。心正了還不行,還要誠意。誠意就是念茲在茲,絲毫都不馬虎,不敷衍了事,或茍且塞責,這樣才有感應。你不是正心誠意,而存著邪知邪見想去害人,這就是魔法,是魔王所行的法。魔是害人不利人;真正想修法的人,在任何情形下也不會害人的。學咒要存利益眾生的心,不要有想降伏魔鬼的思想,或者和其他人起對待心。在佛教裏,沒有敵人,不向任何人報復,就是任何人對自己有害處,也要忍耐,修忍辱波羅蜜,不生報復之心。這就是佛教高超之處,佛教的優點,其他的宗教都沒有這種精神。雖然基督教說「愛敵」,但也只不過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它真能愛敵嗎?它認為佛教是它的敵人,它愛佛教嗎?不會的。它開口就是「魔鬼」,閉口也是「魔鬼」,怎麼還會愛敵?佛教最重要的教旨就是:「你是魔鬼,我也絕不傷害你,也要攝受你,而不生一種對待法。」這就是佛教最特別的教義,對任何眾生都存慈悲心,不去傷害他們。〈楞嚴咒〉是驚天地、泣鬼神,最有效的靈文,所以我們學會〈楞嚴咒〉,就要時時刻刻存慈悲心,舉心動念都不要去傷害人。旁人就是對自己怎麼不好,也不怪他,也不去傷害他。心量要有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大,把所有森羅萬象都包括在裏面,這才是佛教徒的本份。我們切記,不要做犯上作亂的事,有這種行為是很危險的。「誦持默念少意言」:就是不要講那麼多話,打那麼多妄想,專一則靈,分馳則蔽。何謂「專一」?就是不生害人之心。若存害人之心,將來是很危險的,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害人反害己。「殺人之父,人必殺其父;殺人之兄,人必殺其兄。」這是因果。我們佛教徒要避免惡因,以免將來受惡的果報,所以說「誦持默念少意言」。「示教利喜化大千」:示教利喜,指示眾生佛教,令他們得到利益歡喜。我們在能利益人時,就要趕緊利益人,所謂「栽培心上地,涵養性中天。」能常利益其他人,久而久之,自己便有德行了。如果盡教人利益自己,自己不利益人,盡想找便宜,養成一種依賴性,這是最沒有出息的。看看世界上專找便宜的人,結果都是失敗的。你若不信,可以細細研究,無論哪一個失敗者,都是貪而無厭,各處找便宜,結果都是一敗塗地。你能利益人,令人歡喜,無論到什麼地方,人人都會聞風而化。孔子說:「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我們說出的話,一定要誠實有信用,不能瞪著眼睛盡打妄語,好像是說真話,其實盡欺騙人。我們的行為一定要很誠實,很篤厚,慈心下氣,恭敬一切,凡事總要存謙恭和藹之心,不要有貢高我慢的思想,覺得人人都不如,我是老天爺,這是不可以的。

9 特價1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宣化上人開示錄 5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4/09/01 出版

聽經、背經的方法「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寸金失去容易得,光陰過去難再尋。」世人一天到晚在競爭奮鬥,不外都是為了吃飯、穿衣、財物、住處與名利,為這五件事顛顛倒倒,從朝至暮也沒有一個真正休息的時間,雖然偶爾不上班做工,可是在家中就上電視班、電腦班、股票班、電影班、旅行班,做這種種事,也都是在忙忙碌碌中。萬佛聖城的人也是忙忙碌碌,但所忙的事完全不同,在這裏不為食、衣、住而忙,因為我們對於這些並不講究,過得去就可以了,至於名利更是看得很淡。雖然我們也是很忙,但忙什麼呢?為學佛、法、僧而忙,為修戒、定、慧而忙,完全是不同性質。我們天天在這裏研究經典,要特別專心注意,不要身在而心跑得不知去向。不要因為這個人講法講得不錯,我就去注意;那個人講得不好,我就心不在焉。總是在人我是非上用功夫,這樣是愛憎心太重,是非好壞心太大,完全沒有把它降伏。 聽經要專心、至誠懇切,若是有人講得不錯,我要學習他哪個地方講得好;有人講得不好的,我更要聽,用妙觀察智來觀察他講得對不對?合法不合法?而不是用識心來分別計度。對於任何人所說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我都要特別注意留心而不空過,這樣才能有所得,才能開智慧。開智慧不是一日一夜就成就的,而是朝於斯,夕於斯,早晚都不間斷地來學習,這樣才會有所成就。現在你們每個人都在讀誦《楞嚴經》與〈楞嚴咒〉,要知道《楞嚴經》就是佛的真身,就是佛,就是法,就是僧,也就是戒、定、慧。你想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僧,先要恭敬《楞嚴經》。你想學戒、修定、發慧,先要學《楞嚴經》。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那麼多,可是《楞嚴經》皆已具足,不多不少,恰到好處。所以我們應該學這部經,並且要背得出。學習的方法就是天天把你已能背得出的經文,重新溫習一次。不要貪多或貪快,要天天溫習一遍,才會熟能生巧,巧能生靈。千萬不要捨近求遠,向外馳求,這樣只是在皮毛上打轉轉,而不能深入經藏,不會開智慧的。那要利用什麼時候來背經呢?一早起身穿衣服或漱洗時,都可以默誦經文。晚間上床睡覺,躺在枕上還可以默誦溫習。白天在路上走路,或工作時也都可以默背,能這樣連綿不斷地用功,很快就會背熟了。讀書方法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你的眼睛、口、心都應該專心一致於書本上。又有「三上」--路上、枕上、廁上,在這三上,正好背經。你們誰願意用這種方法,就能把經背得很熟。各位可以試一試!

9 特價1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水鏡回天錄白話解:帝王篇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4/09/01 出版

中國之始祖-黃帝姓公孫,名軒轅。於四千六百餘年前,生於河南軒轅丘。初為部落酋長,一面練武,一面教化。此時,炎帝(神農)第八代榆罔,無力治天下,各部落互相攻打,為救民苦,而滅榆罔,各部落歸順。南方九黎之君蚩尤,發兵攻軒轅,經過激烈鏖戰,蚩尤兵敗被殺。各部落酋長,擁護為帝,以土德王,土色黃,故為黃帝,建都有熊。英明領導,大公無私,政治安定,文化進步。陸有車,水有舟,發明指南針及弓箭等。其后嫘祖,養蠶織布,其臣倉頡造字,大撓作甲子等。在位百年崩,葬於橋山。後人尊為中國之始祖。贊曰 軒轅黃帝 中國祖紀 鏖戰蚩尤 造指南器發明農業 養蠶耕地 教化大興 不遺餘力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水鏡回天錄白話解:聖賢篇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4/09/01 出版

至聖先師──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曲阜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是位學而不厭,誨而不倦之教育家。創立平民教育,提倡文武合一,故以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為教材,後人尊為萬世師表。曾為魯國大司寇,攝行相事,三月大治,有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之德政。齊國妒之,獻女樂與魯公,三日不朝。辭官周遊列國,未實現政治抱負。六十八歲返魯,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著春秋。春秋有寓褒貶、別善惡之作用,當時亂臣賊子懼。在政治主張忠君愛國,在教育主張有教無類,在宗教主張敬鬼神而遠之,在學術主張仁民愛物。麒麟現而絕筆,享年七十有三。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佛教新紀元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4/09/01 出版

一九九二年宣化上人親率訪問團赴歐洲弘法。本次訪問期間一個月,足跡遍及多國,共做二十多場演講及開示,內容重點為:佛教與世界和平及其展望、佛教教義與其應用方法、融合南北傳佛教、攝受世界各宗教。上人尤其大聲疾呼世人必須重視教育問題,本書收錄此次訪歐開示精華。

9 特價14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菩提本無樹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4/09/01 出版

般若的智慧什麼叫做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所說的般若,是梵語,在唐朝的中國話,就叫智慧。在所有的地方,任何的時候,都念念明明了了,念念不迷,念念不愚癡,念念沒有無明。常常用智慧去處理一切的事情,這就是修的般若行門。「一念愚即般若絕」,你若一念愚癡了,般若就斷絕了。斷絕是個比喻,並不是真正地斷絕了。因為真正的智慧,沒有生,也沒有滅,怎麼會斷絕呢?這是個比喻,就是在你愚癡的時候,般若不現前。「一念智即般若生」,你若是不愚癡了,不迷了,這就是般若生。怎麼叫迷呢?舉一個例子來講。譬如人家說喝酒,這是不好的;抽香菸,這是不好的;吃迷魂藥,這是不應該的。但是你就不相信,這就叫般若絕。有人告訴你說不好,你還不相信;你若是有智慧的人,怎麼會這樣子呢?有人教你,說抽菸、喝酒、吃毒藥,是不對的,你就改了,這就是般若生,就是聰明。人家教你,你不相信,心裏還不明白;你說,這不是愚癡,是什麼呢?所以愚癡的人,就明明知道不對的,他還要去試一試,這就是愚癡,這就是般若絕。你一念智,有人說,這個是不對的,你就改了,這就是般若生。但是世界上的人哪,愚癡得不得了,不但一個人愚癡,多數人都是愚癡的。他自己不知道修般若。口裏說智慧,心裏常做一些愚癡的事情。所謂做愚癡的事情,就是不應該做的事情,你去做了。他常常自己說:「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念念他說這空就是般若;般若有二十種的空門,要空一切,可是他不知道真正的空。好像經典懂一點,咒也會持幾句,經也會念幾句;但是就是自己毛病不改,這就是口頭禪。天天說空、空,說般若,可是他沒有真正改了毛病,這是不知道真空。真空了什麼呢?要把你的無明空了,要把你的習氣毛病空了,要把你所不明白、所做的糊塗事空了,這叫真空。般若沒有一個形相。它不是長短方圓,也不是大小,也不是青黃赤白黑。什麼呢?「智慧心即是」,你的心裏生出智慧,沒有無明,智慧明明了了,能知道是法非法,這就是智慧心,就是般若。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地獄不空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4/06/07 出版

這部經的宗旨有八個字──孝道、度生、拔苦、報恩。   《地藏經》是佛教裏的一部「孝經」。   地藏王菩薩也就是一位行孝的菩薩,是最孝順父母的一位菩薩。因為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學地藏王菩薩那種孝順父母的精神,所以來講這部《地藏經》。   因為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始終也沒有去超度他的母親。釋迦牟尼佛是從他母親的右脅生出來的,之後母親就死了,而他成佛後,知道母親摩耶夫人已經生天了,所以等到釋迦牟尼佛說完《法華經》後,在沒說《涅槃經》之前,想起母親來了,就升到忉利天宮三個月,為母親說法。   說什麼法?就說這一部孝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所以這部經的因緣,是釋迦牟尼佛為了母親而說法的。因此這部經是不是很重要呢?   這一部經以什麼作為宗旨呢?   《地藏經》的宗旨有八個字──「孝道、度生、拔苦、報恩」。   第一是「孝道」,就是精研孝順父母的這個道理。人能孝順父母,這是天地的光輝。天地所歡喜的,就是人能孝順父母,所以說「天地重孝,孝當先。」這個「孝」字是最要緊的,就用一個「孝」字,全家都會平安。   「孝順還生孝順子」,你要是孝順你的父母,將來你的子女也會孝順你;你要是不孝順你的父母,你的子女也不會孝順你。   所以說,為什麼要做人呢?做人有什麼意思?不是說:「啊!我就這麼糊糊塗塗地來做人就算了。」不是這樣!做人的本份就應該孝順父母,因為父母就是天地,父母就是師長,父母也就是諸佛。你要是沒有父母,就沒有你這個身體;你要是沒有這個身體,就不會成佛了。所以你要想成佛,先要孝順父母,因此第一就是「孝道」。   第二是「度生」。怎麼叫「度」呢?由此岸到彼岸,這叫「度」;由生死到涅槃,這也叫「度」;由煩惱到菩提,這也叫「度」。   現在所說的這個「度生」,就是度眾生。度眾生不是說度一個、兩個,也不是度三個、五個,是指所有一切十二類的眾生,都應該發心來教化他們,令一切眾生早成佛,這才叫「度眾生」。   第三要「拔苦」,這一部經要拔除眾生的苦。   第四是「報恩」,要報父母的恩。   孝道、度生、拔苦、報恩,這八個字就是《地藏經》的宗旨。   本書特色   無間地獄苦無邊 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沒有間斷的苦。   無間地獄,就是沒有間斷,不停止這個苦啊!總是在受苦。   怎麼叫總受這苦呢?在地獄裏這個受罪的靈魂是誰呢?就是每一個造罪的人。每一個造罪的人,他的靈魂都在地獄裏受苦。譬如本來用火一燒,可以把他燒死的,或者用刀一斬,就把他斬死了,雖然斬死卻不知道痛苦,有什麼痛苦,他也不知道。那麼在地獄裏,死是不是就不知道了呢?也是不知道。可是隨著死,隨著又生,死了然後又活了。   怎麼活的呢?地獄有兩種風,這兩種風叫什麼風呢?叫「巧風」。為什麼叫巧風呢?因為這個風太奇怪了。怎麼說呢?這風分成兩種,一種是臭風,一種香風。臭風把人一吹,人又活了;活了,就很醜陋的。而香風一吹,把人吹活了,相貌就很圓滿的。可是受罪的人,多數是用臭風來吹的;升天的人,就是用香風來吹的。當香風一吹,相貌就生得圓滿,升到天上去了;而臭風一吹,相貌就生得醜陋,像阿修羅似的,他這個面上七八家子都搬到一起,做合股公司了,你說醜怪不醜怪?像這樣臭風一吹,又吹活了。所以無間是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沒有間斷的苦。 無間地獄的周圍,有一萬八千里這麼大的一個城,這獄牆高有一千里。所以地府裏看不見太陽,因為那個牆太高了,把太陽都給遮住了,因此地獄裏是黑暗的。但是幸虧還有火,憑這火,你還可以看見一點東西。不過,這個火是一種業火,把你燒得皮開肉爛,燒得很厲害的,令人受不了這種的痛苦。   我們人現在想一想,如果真是到那個地方,你說這怎麼辦呢?在那個地方,一時一刻都不自在,那真是不自在!不自在!真正不自在!這個城牆都是鐵造的,鐵又堅固又冷;這就表示眾生的業報太堅固了。到這個地方,心裏就冷了──啊!在這個地方,只有受苦。哎喲!苦啊!苦啊!真苦啊!所以爭名的心也沒有了,奪利的心也沒有了;什麼心都沒有了,誰打你一巴掌,也覺得比這火燒的還好得多;踢你一腳,你覺得還沒有被狗咬的那麼痛。所以那時候你知足了,生出一種知足感。   這個城上面的火,就燒得通到城下邊;下邊的火,又通到上邊去。又有鐵蛇、鐵狗在城的四角,每個城角有一隻大狗,城有一千里,這狗就有八百里這麼高,每一隻狗的頭上,又生出八個頭;每一個頭上,又有八隻角。鐵狗有犄角,好像牛似的,這八個頭,共有六十四隻角;這六十四隻角,當牠頭一晃,來回這麼一攪,就變成火輪,就變成刀輪。所以碰見哪個罪人,就用角把誰給捅壞。這長犄角的狗,誰看見過這一種的怪物?若沒有看見過,那可以去看一看,可是看一看!就回不來了。不錯,一去就無蹤了,永無出期。   到這種地方,不像看電影那麼好看的,說是你看完了,可以回家;這看完了,就沒有家回了,也就是沒有自由了。鐵蛇、鐵狗在這獄牆上邊,東跑西跑,來回互相跑。這狗和蛇,不單會咬人,口裏還吐火,身上也有火。那身上的火,燒得這火狗身上又腥又臭,誰一聞到那股的腥味、臭味,會把五臟六腑噁得都要吐出來。你看!這個滋味,真是不好受。所以不要說去看,你單單現在想一想,那都是很不自在,很不好受的。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淡定 Vnmovung Peace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3/03/19 出版

走到那裡,那裡就是學校。沒有一個地方,不是學習的地方,沒有一個時候,不是學習的時候。-宣化上人一個年輕的畫家,從來沒有見過宣公上人,以後也不可能見到上人,卻在上人的法語中找到智慧之源;上人的教化,沒有國界、不分男女老少,超越時空。相信上人的法語配以凱西的作品,希望幫助年輕人化除煩惱、修定力,得到清涼的心。》化煩惱 休定力 得清涼的心-- 凱西.陳也許稱不上藝術家,但我絕對有藝術家的壞脾氣。心不定、浮動,凡事盡往死胡同裡鑽。再小的事也要放大了去看,好像不讓自己活得自在點似的。上人的「金剛棒喝」,把我的藝術家脾氣打跑了。上人的開示妙語如珠,越讀越明白。深的淺的,上人說的,開始像小豆苗般在心田裡發芽。我觀察周遭小事物,試著和上人說過的做一個呼應。原來一切萬物,真的都在教導著我們啊!接著我也讀了些上人對經典的淺釋;也終於透過了錄音帶,聽見上人的聲音。第一次聽見上人的聲音,忍不住淚流滿面,我這個壞孩子,也有機會受到上人的教化,真是非常大的福報啊!如果說連我這種超級難教化的“藝術家”都有一絲改過向善的希望;那麼,人人皆可成佛,便只是時間的問題啦!那麼,我們便從這本小書做為開端,領受上人的教育吧!

9 特價10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楞嚴神咒淺釋〈平裝本〉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2/10/31 出版

《楞嚴經》在佛法末法的時候是先斷滅的。為什麼它斷滅?就因為這一些個學者啊,又是什麼教授啊,甚至於出家人,都說它是假的。那麼他們這種的言論,久而久之,被人以訛傳訛,就認為他們所說的是對的,所以就認為《楞嚴經》是假的了,連佛教徒也認為它是假的,久而久之,這個經就沒有了。所謂經典斷滅也就是這樣子,大家不學習,它就沒有了,就這樣斷滅了。  《楞嚴經》裡〈四種清淨明誨〉說得非常地正確,非常地肯定,就說這個殺、盜、婬、妄,所以一般學者、教授就怕這〈四種清淨明誨〉,他們就想得到不明白的那個誨,這個明誨他們就很怕很怕的。因為如果說《楞嚴經》是真的,他們就沒有立足之地了,他那種又抽煙、又喝酒、又玩女人,就立不住了,被人家都認識他了。所以你看看,《楞嚴經》裡所講的道理,是非常正確的,非常有邏輯學的,再沒有比這個說得更清楚了。《楞嚴經》全部經,就是一部照妖鏡,所以這照妖鏡一懸起來,這個妖魔鬼怪都膽顫心驚。本書特色  《楞嚴經》全部經,就是一部照妖鏡,所以這照妖鏡一懸起來,這個妖魔鬼怪都膽顫心驚。

79 特價1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皮袋歌

法界書苑  出版
2011/05/09 出版

皮袋歌 歌皮袋 空劫之前難名狀 威音過後成罣礙三百六十筋連體 八萬四千毛孔在速修行 猛精進 種下菩提是正因 九品蓮生有佛證彌陀接引到西方 放下皮袋超上乘 皮袋歌 請君聽

9 特價1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佛祖道影白話解2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1/04/12 出版

《佛祖道影》,顧名思義,是記載歷代西天、東土祖師之道行及法相,使之流傳中、外,為後來修行者之規範,有「見賢思齊」之作用。一九三五年,虛雲老和尚集了各宗派祖師,以及兩土聖僧,全部共三百零三尊,配齊了傳、贊,題名為《增訂佛祖道影》。二十年後(一九五五年),又得二十七尊,再撰傳、贊,重補增入,總計道影三百三十尊。一九五六年,虛老特別將《增訂佛祖道影》寄給宣化上人,信函上表示:此書除贈上人批閱、留念外,並希自利、利他。為續佛心燈,令後來學者獲受法益,上人又增加淨土宗七位祖師,以及近代八位高僧,名為《再增佛祖道影》。為恐今之學人不克認識祖師們之道影,忽視此書之重要性,故將上人當年之白話解釋,逐步謄出整理,繼二OO四年《佛祖道影白話解一》—西天歷代祖師問世後,介紹禪宗初期祖師的《佛祖道影白話解二》終於付梓印刷出版,其中除介紹東土初期祖師外,並介紹牛頭支諸祖。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淺釋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10/03/12 出版

觀世音菩薩在佛教裡,是佔很重要的地位的。這觀世音菩薩,有的人說他是中國的,有的人說他是外國的;有的人又說他是男人,有的人又說他是女人。現在我告訴各位,這觀世音菩薩,他也不是中國人,也不是外國人。那麼他是哪兒的人呢?他是盡虛空、遍法界,哪個地方都是他,哪個地方也都不是他。他是隨類應現,眾生應該以什麼身得度的,他就示現什麼身而為說法。所以觀世音菩薩沒有一定的。這觀世音菩薩,他也示現佛身來度一切應該成佛的眾生,也現菩薩身來度一切應該成菩薩的眾生,也現天上的天王身來度一切眾生,總而言之,這個眾生應該以什麼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是示現什麼身,來給這一類的眾生說法。  在佛教裡,觀世音菩薩各處去教化眾生;所以,他要度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先看這個眾生歡喜什麼,投其所好,所以他說什麼法,這個人也都歡喜聽,於是就把這個眾生度了。所以說,觀世音菩薩也不一定是男身,也不一定是女身,他也是男身,也是女身,不過都是變化的。觀世音菩薩的本體,是如如不動的,和佛是一樣。並且觀世音菩薩在很久以前,已經成佛了,佛號為「正法明如來」。現在他化菩薩身來教化眾生。在佛教中,他現菩薩身;在外道裡,他也現外道的身,所以往往有一位穿著白衣服的,在耶穌教裡就說她是聖母。其實,這位聖母是誰呢?也就是觀世音菩薩,去教化那一類的眾生。他示現那麼一位穿白衣服的樣子,一般的耶穌教就說這是聖母。其實也就是觀世音菩薩去顯現,令這個眾生來發心;無論早晚,都會令他明白佛法。明白佛法之後,就要發菩提心。這是觀世音菩薩這種妙用無窮的一種不可思議境界。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白山黑水育奇英-宣化上人事蹟.中國篇

法界書苑  出版
2009/06/01 出版

「中國篇」的內容,以地毯式蒐集上人平日開始、講經,以及到世界各地弘法時,偶爾提及有關事蹟之片斷;另外擷取1993年6月25日至9月份,楊富森教授啟請上人談事蹟的精彩內容。上人這一生的經歷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誠如楊教授說:「不要是您親口說的,看了書裏頭的記載,我還真的有點疑惑。現在我絕對相信了,因為我們一般人沒有機會經驗這些事情。」為新編宣化人上事蹟,委員會自2006年8月開始進行蒐集、編輯、順文、校對、排版設計,乃至完稿、付梓等工作。兩年來,眾人浸淫在上人說的話、救人的故事中,上人的德行、慈悲、智慧,或多或少我們都已蒙受潛移默化之益。願此新版<<白山黑水育奇英-宣化上人事蹟.中國篇>>,令見聞者發大菩提心,速成菩提果,與上人慈悲喜捨的一片悲懷相應,以光大如來度生家業於盡未來際。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妙法蓮華經淺釋(精十冊不分售)

法界書苑  出版
2009/03/27 出版

世人學習佛法,猶如螞蟻在西瓜表皮爬轉,總得不著個中滋味,本套經典,就是要令一切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近代大法西傳的宣化上人,將這部「經中之王」的法華經,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為今人解釋,讓我們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妙法!

9 特價22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3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