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本全面介紹「觀世音菩薩」其由來、傳說的圖文書。在中國的佛教歷史中,大家最為熟知的一位就是人們常見常說的「觀世音菩薩」。可以說觀音是漢化程度最深的一位菩薩,但是,對於觀音信仰的漢化到底表現在哪些方面,至今學術界還沒有人作過全面系統的研究。而觀音信仰的漢化是佛教漢化的典型,尤其是觀音菩薩身世的漢化更能容易讓一般信眾接受。■ 300多幅插圖和圖解,圖文並茂地展示核心,以現代手法詮釋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我們圖解這本書的目的,是以通俗易懂的現代圖解方式,讓觀世音菩薩這一經典形象以及佛教的一些相關知識逐一呈現出來;將人們難以理解佛的內容以圖表的方式簡潔地表述出來,將抽象的概念以形象可視的畫面展現出來,還配有大量的佛教壁畫,同時還輔助一些相關背景知識的介紹,使得人們對於佛經的閱讀,變成一次生動有趣、富於智慧和啟發的探索。希望人們在閱讀的時候,能有一時的精神體悟,能在這個紛繁復雜的塵世中獲得片刻的安寧。
◎ 佛教學舉世公認的劃時代作品◎ 歷經時代考驗的佛教學研究權威著作,集佛教史、佛教哲學、梵藏文獻研究之大成◎ 世界文化史學家、人類古文獻學專家及哲學家極為重視的一本書佛教邏輯大致可稱為「因明」,是佛學發展最高階段的第三期成果。它從佛教的認識論出發,以其概念論和邏輯學追求和把握作為真如實相的本體,最終實現涅槃解脫。本書詳細論述佛教邏輯的發展及其本質的哲學內涵,從根源上探討佛家的世界觀、宇宙觀及其定位,深入解析佛學的淵源及真正思想所在。充分討論了佛教哲學大廈中的認識、實踐與解脫三者彼此貫通、互融互具的原理,並以詳細的本體論、認識論背景剖析,將佛教邏輯與西方各大哲學派別的邏輯思想加以深入比較,探究其中的差異及其本體論、認識論根源。判斷、推理和論證的本質;關係和範疇;綜合與分析的判斷;無限及無限可分性;二律背反與知性的辯證結構……西方佛教學巨擘舍爾巴茲基帶你解析上述問題,並試圖尋找終極答案。
★ 二十六種語言版本,全球銷售突破三千萬冊,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歷史書!★ 全彩圖解:本書精選了三百多幅珍貴的圖片、世界名畫以及相關表格,並結合詳細的圖說。★ 房龍把《聖經》中的神話、傳說和宗教,以故事的形式講述出來,讓人頗感親切而容易接受,這些都是你在其他相關書籍上學不到的。■ 想要了解西方文明,就不能不讀《聖經的故事》 全世界超過上億人將《聖經》當作精神食糧,同時也是歷史上流傳最廣的一本書。它不是單純的文學書、哲學書或歷史書,它是很多西方文學作品的源泉,對歐洲文化及人類文化都有著無可比擬的貢獻。但因對內容的不了解與艱深的中譯,常讓一般讀者望而卻步。本書圖文並茂、深入淺出,開啟了了解《聖經》的學習之門,值得各位讀者細心閱讀。■ 彩色圖片讀懂《聖經》,聖經不再是枯燥的宗教書籍 本書為了深入淺出地闡述聖經故事,精選了三百多幅珍貴的圖片、世界名畫以及相關表格,並結合詳細的圖說,補充了原著文字之外的細節說明,再現聖經故事。是本極具視覺衝擊力與研究、收藏價值的經典之作。讓不熟悉聖經的讀者,也能輕鬆讀懂經典。■ 平鋪直述的手法、幽默睿智的筆觸,讓你輕鬆了解聖經故事 房龍運用其一貫輕鬆平易的寫作風格,用樸素、睿智的文筆重新講述這些古老的故事。紛繁的人物、深奧的教義、頻繁的戰爭,在房龍的筆觸之下,變成一篇篇清晰而迷人故事。無論是對歷史一無所知的人,還是早已熟聖經經典的專家,都可以從本書中,獲得啟發和閱讀快感。
★ 第一本全面介紹金剛經常識、讀經方法、解經的好書。★ 最有系統化的佛經入門讀物,讓你以最輕鬆的方式讀懂金剛經。★ 300多幅插圖和圖解,圖文並茂地展示佛教核心,以現代手法詮釋佛陀智慧。★ 佛經是佛教經典的簡稱,主要是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它不僅囊括了佛教的教義,還在宇宙和人生方面有著深刻獨到的見解,能帶來身心的安逸和寧靜。★ 金剛經的偉大之處,包含了一切宗教性,當然也超越了一切宗教性。★ 讀經方法:教你讀佛經的具體方法,讓你迅速通曉佛教智慧,使佛經變得簡單易懂。★ 佛經解析:不僅有經文的翻譯,更詳細解讀每句經文,讓你一次通覽金剛經精華
■ 圖解:精選300多幅插圖和大量圖解,圖文並茂地展示佛教魅力。本書透過多方面深層次地解析佛教,形象立體地展現了佛教的博大精深,不僅能使讀者掌握佛教的基本教理和脈絡,還通過300多幅精美圖片,為讀者打造出了一個絢麗多姿的閱讀空間。■ 全面:從佛教的歷史、宗派到佛教的飲食、養生,多方面地介紹佛教。佛教已形成了一套理論完備、內容豐富、獨具魅力的體系,它關注人生的苦難,以慈悲之心憐憫世人,以出世之念開悟眾生,因此吸引了諸多信眾,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此外,本書還對佛教的動植物、藝術、養生和飲食進行解讀,系統展現了豐富多彩的佛教文化,使讀者在增長知識的同時,還能得到藝術的享受。■ 易懂:透過1000個問答,讓你輕鬆查找佛教知識、瞭解佛教文化。本書共分12章節,用1000個問題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佛教的基本知識,從佛教的基本教義一直介紹到佛教的飲食,不僅概述了佛教的歷史和傳承,還對佛教的諸尊及他們的真言、手印進行了講解,並對佛教的重要典籍進行了介紹。佛教自創立以來,就在古印度廣泛傳播。由於釋迦牟尼的說法不立文字、簡單易懂,且他一向主張眾生平等,對於女性和奴隸也一視同仁,所以,佛教受到了廣大底層百姓的歡迎,很快就在印度佔據了一席之地。西元前200多年,阿育王統一印度,正式將佛教確立為印度的國教,並派出使團到斯里蘭卡、緬甸等地弘揚佛教,使佛教跨出了印度的國門,傳播到全亞洲乃至世界各地。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佛教的理論和教法也日益厚重,體系日漸龐大,不免讓人望而生怯,在普通讀者看來更是高深莫測。為了眾多對佛教感興趣的讀者,本書特別整理了佛教的要旨與脈絡,希望能幫助讀者輕鬆愉快地認識佛教,瞭解佛教。
★ 本書集中國歷代識人學之大成,是中國古代相術流派中「書房派」的代表作 ★ 瞭解面相學、心理學的最佳入門讀物 ★ 讀者口碑推薦,暢銷修訂版全新上市 ■ 可做為個人形象改造工具書來研讀,用以自我形象提升 《冰鑑》和江湖上流傳的相書不同之處就在於重神而兼形,特別強調人的精神和氣質。本書除了能讓你懂得觀人術之外,同時更可用來改善自我形象——在應對進退時的眼神、態度、聲音、儀態……應該如何?外型可以做那些改善? ■ 曾國藩說:重神而兼形,但凡用人,必先看其相。 一個人最大的本事是能用人,用人首先要識人。當今社會,人際往來互動頻繁,要在短時間內,從一個人的身形、言談、舉止,去評斷一個人方法有很多種。但是,無論是從面相學、心理學的各種角度,都不是普通人容易學得會的。在講求效率的年代裡,只要掌握《冰鑑》七項要訣,即可識人用人。
《周易》與曆法 《周易》是中國殷周時期完成的一部古典著作,有人認為它是四大發明前的偉大「發明」。這是一部由卦畫「——」(稱陰爻)和「—」(稱陽爻)建構而成精巧絕倫的奇書,具體說來,就是由陰陽爻先組成八卦,然後再按一定規律組成六十四卦。 我國古代先民經過漫長的天象觀測,逐漸認識到日月星辰等天體復合運動週期,並發現這種週期變化,主要表現在時間節律上。古代科學在時空結合的基礎上對宇宙規律進行了科學的探索,從而發明創製出精巧絕¬倫的太極、河圖、洛書、易卦及干支體系,使中國最早步入天文學、數學、物理學的王國。他¬們認為時序是週期運動的時空結構的本質規律性關鍵。 易觀天文而制象,曆觀天文以定時。易象在世界上領先畫出了時空模型。時空模型其實就是數學模型,中國古代的曆法不僅是時間的紀錄,而且一開始就把時空聯繫在一起。 太極圖中的白魚為白晝,黑魚為黑夜。黑夜不是全黑,黑魚中的白眼即是夜空中的月亮。白晝也孕育著黑子。古人很早就觀察到太陽中有黑子,故太陽代號叫金烏。 太極圖與原初的日曆 從太極圖上,線的陰陽消長,定出一天十二個時辰,同時也記錄了月亮的圓缺。這樣,從太極圖就進入到十二變卦,春夏秋冬和24節氣。也在十二變卦的日夜(陰陽)比例上分出來了。 利用這個原理,古人又制出了日昝以計時,以子午線定南北,記錄日月移位的角度。懂得了子時是一日中陽氣生的時¬候,冬至為一年中陽氣生的時刻;午時為一日中陰氣生的時候,夏至為一年中陰氣生的時刻。這樣,就把天時的寒暑溫涼的變化定下來了。 地球公轉365日為一年,古代的計算是從《易》學來的 乾卦六支皆陽,陽之數為9。老陽之數4×9=36,36×6=216。坤卦六爻皆陰,明之數為6,老陰之數4×6=24,24×6=144。乾坤之數和360,這和一年365只相差5天,古代人由此得到啟發,由易經得出¬計算一年365天的方式。但易經上的算法並不是精確的數字,每年還相差5天。 其實,農曆每年差10天左右。相差之數採取閏的辦法來消除。農曆不僅考慮地日關係,還考慮地月關係,並且,要依照北極天北斗和列宿的運行關係,所以只好用閏月來彌補誤差。有些古天文工作者用六十四卦去了牝牡四正卦,60×6=360爻為一年360日的基數。閏年加上禮牡四卦成364爻,正合一年之數。 古代的重量1斤等於364銖。各個領域都用這個數字。地球繞日公轉一周其正確的數字是365日6時9分9秒。從春分回到春分,須365日5時48分46秒,是歲實。歲實較地球公轉之時刻為短,相差29分23秒,是為歲差。為此春分點逐漸西移。從正月一日到次年正月一日為年。在一般計年時不能計出零數來。 陽曆惟2月平年28日,所以閏年就為29天。其餘月大月小有一定的規律。民間通常用拳頭上的掌指關節記憶,突出為大凹陷為小,周而復始。7、8兩月都大。陽曆月大31天,月小30天。陰曆月大30日,月小29日。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在西元前500多年由古印度的悉達多創立。在中國,佛教已有近200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對中國的哲學、語言、藝術等方面都有著很多影響,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漢文的佛教經典,經過200多位譯師10個世紀的辛勤努力,已經達到了1690餘部、6420餘卷,不僅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學的寶庫,還為世界佛教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特別是在物欲橫流、人心浮躁的今天,佛經以其深雋的哲理和寶貴的人生智慧,如同一股清泉,給人以深刻的啟迪和教益。 《一次完全讀懂佛經》一書全面介紹了佛教的基礎知識,從佛教的創立、傳播途徑、基本教義、修行目的等方面都進行了系統的說明,並在此基礎上精選了11部佛教經典加以解讀,諸如《心經》、《金剛經》、《法華經》、《華嚴經》等。 在一些較難理解的部分,本書還進行了詳細的圖解,以幫助讀者理解佛教文化。相信在讀了這本書後,你一定會輕鬆讀懂佛教經典,進而獲得內心的平靜。